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 / 邓国超 刘 莹 谢朝政
威宁自治县围绕农村产业革命“八要素”,发展见效快的“三白”(大白菜、白萝卜、莲花白)蔬菜产业,选择坝区流转土地,建易地产业扶贫蔬菜基地,与易地扶贫搬迁和易地就业扶贫相结合,以“三易”破解“三难”(生存难、发展难、就业难),实现贫困群众增收。
4月19日,威宁自治县五里岗街道,总投资25亿元、占地1465亩的江楠现代农业物流园正如火如荼地施工。建成后,将成为西南最大的全产业链蔬菜物流园。按计划,物流园一期工程首开区将在6月30日建成并投入使用。
与此同时,203家经营主体正忙于组织产业工人移栽菜苗。40万亩蔬菜产业的规模,以及围绕农村产业革命“八要素”,从生产到销售的全产业链构建,正在把威宁蔬菜发展升级到一个新高度。
今年4月15日至17日,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孙志刚在此前两次视频挂牌督战威宁脱贫攻坚工作后,又奔赴威宁实地调研督战,要求威宁深入推进农村产业革命,贯彻好全省脱贫攻坚“冲刺90天打赢歼灭战”动员大会精神,抓住和用好4、5、6三个月“窗口期”,以过硬作风确保打赢最后总攻歼灭战。
地处乌蒙山腹地的威宁自治县,由于人口基数大、发展基础薄弱、长期深度贫困等原因,到2018年末,仍然有贫困人口9.6万人。这些贫困人口包括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的群众和达不到搬迁条件的各地贫困群众。其中,年龄50岁以上,没有文化、没有就业技能、只会种地的群体,处于生存难、发展难、就业难状况,成为按时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三难”。
2019年5月,省委主要领导深入威宁乡村调研后,指明出路:围绕农村产业革命“八要素”,发展见效快的“三白”(大白菜、白萝卜、莲花白)蔬菜产业,选择坝区流转土地,建易地产业扶贫蔬菜基地,与易地扶贫搬迁和易地就业扶贫相结合,以“三易”破解“三难”,实现贫困群众增收。
信心,来源于领导鼓劲和脱贫攻坚好政策。
出路,靠威宁干部群众解放思想真抓实干。
“啃下脱贫攻坚硬骨头肯定很难,但不干,绝对没有出路;只有干,才有希望。”毕节市委常委、威宁自治县县委书记肖发君感言,全力落实省委主要领导的指示精神,深入推进威宁农村产业革命,确保按时打赢脱贫攻坚战,既是责无旁贷的政治责任,又是威宁实现后发赶超的必由之路。
发展以“三白”为主的蔬菜产业,最初威宁干部的信心不足。他们认为,蔬菜产业虽然见效快,但是发展难。难在水利灌溉、排洪、产业路机耕道等配套基础设施欠缺,机械化程度不高,蔬菜生产成本高。同时,由于冷链物流设施不足,蔬菜保鲜难,无法走进更远更大的市场。
“困难,要在发展中解决。抓住机遇是能人,丧失机遇是罪人。”威宁自治县县委进一步统一思想,鼓起干部群众士气,迅速落实省委主要领导的调研指示精神。2019年6月,由威宁农投公司牵头,拉开了打造易地产业扶贫蔬菜基地的序幕。
“我们积极引进江楠集团、开心农业等经营主体,按照产业选择、培训农民、技术服务、资金筹措、组织方式、产销对接、利益联结、基层党建等“八要素”要求发展产业,短短几个月就建起了7万亩易地产业扶贫蔬菜基地。”威宁农投公司相关负责人说,按照“龙头企业+平台公司+合作社+贫困户”的组织方式建立利益联结机制,易地产业扶贫蔬菜基地利润的51%归龙头企业(经营主体)、40%归贫困户、7%归农投公司、2%归村集体经济。
威宁现代高效蔬菜育苗基地内,工人正在从育苗盘上取苗,这些菜苗将被送往各个基地进行移栽。(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 彭妲 摄)
“我们一边发展蔬菜,一边整合涉农资金,不断完善灌溉、排洪、机耕道等配套基础设施,与贵州现代物流产业集团合作购进10台冷藏车,在已建成投入运营的28个冷库的基础上,完善冷链物流体系。积极拓展东南亚国际市场,拓展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以及周边省市消费市场,在广州、重庆等地建立了20余个蔬菜销售档口;积极开展农超对接、农校对接,与机关食堂对接,多途径打通了销售渠道。2018年8月中旬,第一茬成熟的蔬菜成功从云南河口口岸出发,打入了东南亚市场。”威宁农投公司负责人介绍。
随着易地产业扶贫蔬菜基地的产业链建成,威宁高海拔、低纬度、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的环境气候优势凸显,种出的夏秋冷凉蔬菜口感好、绿色无公害,深受消费者欢迎。威宁发展蔬菜产业的信心更足,干劲更大。
4月19日,威宁现代高效蔬菜育苗中心里,10多名群众正在从育苗盘里取苗,这些蔬菜苗将被送往各个基地进行移栽。“我们将根据全国蔬菜交易平台反馈的市场需求信息,调节培育蔬菜种苗类型及数量,防止盲目种植,降低市场风险。”江楠集团副总经理李效军说。
这是由恒大集团和威宁共同建设、交付江楠集团负责运营的蔬菜育苗基地。“在易地产业扶贫蔬菜基地的发展探索过程中,我们逐渐清楚,要做大做强威宁蔬菜产业,不仅需补齐短板,更需要建起从育苗、种植、加工到销售一体化的全产业链。”威宁农投公司相关负责人说。
巢好凤来仪,花香引蝶舞。威宁大力推进蔬菜产业全产业链发展的决心,提振了外来投资经营主体的信心。“我们决定与贵州现代物流产业集团和威宁自治县人民政府共同投资25亿元,在威宁打造一个集分拣、包装、冷链贮藏、加工、销售为一体的江楠现代农业物流园,项目分3期建设,建成后将是西南最大的蔬菜产地批发市场,能带动周边区域订单农业发展。”作为中国蔬菜行业的翘楚企业,李效军说,江楠集团选择威宁,既是看准气候优势,同时也是抓住政策机遇。
在江楠集团的示范带动下,外面的龙头企业纷纷进入威宁。贵阳农投公司在双龙镇高山、高坡、梁山3个村海拔2500多米的高山上,打造了1.1万亩高山冷凉蔬菜种植基地。芥菜加工厂、萝卜丝加工厂、辣椒加工厂等企业纷纷进驻威宁。截至目前,全县共引进13家龙头企业参与蔬菜产业发展。
“不到短短一年时间,通过易地产业扶贫蔬菜基地的探索实践,破除了威宁蔬菜产业标准化、规模化的发展瓶颈。”毕节市政协副主席、威宁自治县县长陈波说,蔬菜产业发展的配套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产业链条逐渐形成,产业选择、产销对接、利益联结等发生了深刻变革,推动了威宁蔬菜产业革命性提质升级。今年,蔬菜品种选择从最初的以“三白”为主增加到了现在28个种类,全县规划打造标准化蔬菜基地20万亩、规模化蔬菜基地20万亩。
蔬菜产业的提质升级,迅速鼓起了贫困群众的钱袋子。
60岁的王会清一家,2019年4月搬进了位于威宁经开区的安置点,去年夏天以来他就在草海镇易地产业扶贫蔬菜基地务工,免费吃住,一个月能拿到将近3000元工资。
部分群众通过务工和技能培训,逐渐掌握了种植管护技术,收入大幅增长。67岁的李文秀去年9月来到基地采收豌豆尖,起初每天的计件工资不到50块钱。经过技术人员指导,现在每天工资可达100多元。
2019年,易地产业扶贫蔬菜基地企业支付务工费4800万元,绝大部分惠及7100余名就业贫困户。
今年以来,威宁全县已组织3536名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到易地产业扶贫蔬菜基地务工,今年的贫困劳动力务工人数将达到1万名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