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内镜下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临床疗效分析

2020-08-31 13:19赵丽丹历茂刚张会利黄成彬杨家富
介入医学杂志(英文) 2020年4期
关键词:慢性鼻窦炎鼻内镜临床疗效

赵丽丹 历茂刚 张会利 黄成彬 杨家富

【摘  要】目的:探究鼻内镜下手术对慢性鼻窦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以2008年3月-2009年8月的时间范围之内,某院收治的126例慢性鼻窦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全部采用鼻内镜下手术方法进行治疗。结果:126例慢性鼻窦炎患者手术全部成功,手术成功率高达100%,术后的2年时间的随访观察中,126例患者中有64例慢性鼻窦炎治愈,有42例病情得到好转,而有20例治疗没有效果,最终总体成功率为84.1%,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4.8%。并发症的主要症状为鼻腔粘连。结论:鼻内镜下手术对治疗慢性鼻窦炎的临床效果较好,但是要注意术后的并发症治疗以及护理等问题。

【关键词】鼻内镜;慢性鼻窦炎;临床疗效

慢性鼻窦炎是常见的耳鼻喉科疾病,一般表现为鼻阻塞、头痛、嗅觉失灵、流鼻涕等症状。虽然问题并不危急,但是却给患者的正常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困扰和影响,而且鼻窦炎的致病因素有很多,可能是身体内部因素,也可能是外部的环境因素,很难判断出是由哪一种原因引起的鼻窦炎。因此,在治疗的时候也很难针对性的用药治疗,即使有效果也不能徹底根除,容易反复发作。随着鼻内镜手术的广泛应用,利用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有很好的效果,治愈率比较高,而且基本不会复发,成为了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临床方法之一,相比于其它治疗手段优势更大。本文以某院的126例鼻窦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具体观察过程如下。

1 资料

本次研究以某院126例慢性鼻窦炎患者为研究案例,其中男性83例,女性43例,年龄在18-65岁范围之内,平均年龄35.6岁;病情发生时间在3个月至23年之内,平均时长12.8年;根据慢性鼻窦炎临床分类标准来分,126例患者中有78例属于I型慢性鼻窦炎,其中还分为I期41例,II期22例,III期15例,39例属于II型慢性鼻窦炎,分为I期21例,II期14例,III期4例,最后9例属于III型鼻窦炎。

2 手术方法

根据患者全身和局部状况选择局部麻醉或全身麻醉。在中鼻甲前端的鼻腔外侧壁从前上向后下呈弧形切开黏骨膜,中鼻道伴发有息肉时,需将上述切口沿中鼻甲前缘内侧延长可达中鼻甲前下缘。镰状刀自中鼻甲前端根部钩突附着处插入,沿钩突与鼻腔外侧壁的附着缘,自前上向后下弧形划开黏骨膜,直至钩突的后下附着缘处。持剥离子沿切口将钩突向内侧剥离,使其仅上、下两端与鼻腔外侧壁相接。中鼻甲剪刀剪断钩突头尾附着处,筛钳取出切下的钩突,显露上颌窦口,咬切钳适度去除上颌窦前后囟,开放上颌窦口。用鼻中隔剥离子、沿切口分离中鼻道黏膜暴露筛泡。筛泡暴露后,用剥离子轻压便可进入,亦可用锐利直钳直接咬开筛泡,用力要适当,否则可将其外后侧纸样板损伤。清理范围包括上达额窦底与中筛房顶相连续,通常使用70°鼻内镜配合75°大开口息肉钳,清理前上筛房时注意勿误伤泪囊和鼻泪管。用不同角度的筛窦咬切钳沿中鼻甲根部外侧向后,开放后组筛窦直至蝶窦前璧,然后按照顺序由前向后或由后向前开放眶纸板和中鼻甲根部及蝶窦前壁的残余气房。经蝶窦自然孔开放蝶窦,在上鼻甲肥厚或蝶筛隐窝狭窄的情况下,可将上鼻甲的后下部分切除,有助于暴露蝶窦自然口。在手术过程中,出血比较少,手术部位相对洁净的患者,可以聚乙烯膨胀海绵或者止血纱布等止血用品填入术腔中,能够有效止血。而对于出血量大,术后术腔仍有渗血情况的患者,就要用凡士林油纱条进行处理,并且根据出血的实际情况把握油纱条的填塞松紧程度,记录好使用的填塞物的数量,以免术后清理不到位,产生严重后果。手术之后要在48-72小时之内取出鼻腔的填塞物,每天要用1%的麻黄素棉片处理鼻腔,进行鼻腔伪膜的收缩护理。手术后要静脉输液抗炎止血的药物,在鼻腔的局部可以用专用的鼻喷剂进行喷涂,每日2次,每次喷涂一次即可。出院之后为了保证病情恢复良好,要定期复诊,观察鼻腔的恢复情况,并定期清理鼻腔,一般在术后的一个月之内,每周都要清理一次鼻腔,一个月之后就要根据术腔的状态每2-3周清理1次,三个月之后,每月清理1次。

3疗效评价标准

手术的具体治疗评价标准可以分为治愈、好转以及无效三个等级。治愈指的是头痛、鼻塞以及流鼻涕等症状彻底消失,鼻窦口良好,鼻腔粘膜无流脓状态的分泌物;好转则是指伴随的症状有所改善,但是仍然存在,鼻腔内部的粘膜区域有水肿以及肉芽组织产生,伴有少量的流脓分泌物质;而症状没有任何变化,术腔中的黏膜粘连,鼻窦口仍处于封闭状态,息肉及脓性分泌物存在则视为治疗无效。

4结果

本次研究的126例鼻窦炎患者经过鼻内镜下手术治疗之后,经过2年的随访观察,其中有64例患者成功治愈,42例患者有所好转,治疗无效的有20例患者,整体的治疗有效率为84.1%。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有6例产生了鼻腔粘连的情况,但是在二次手术治疗后全部痊愈。

5讨论

鼻内镜下手术是鼻窦炎治疗的一种新型鼻外科手术方式,手术的根本目的在于彻底的清除鼻窦炎病变,重新建立起鼻腔和鼻窦之间的通道,改善鼻腔环境,恢复鼻窦的基本功能,从而治愈鼻窦炎,并且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形成一种抵抗能力,抵御病菌的再次侵袭,防止鼻窦炎的复发。鼻内镜下手术是一种小范围的局部手术方式,但是却可以有效的解决普遍性的鼻窦炎问题,功能性更强。本文针对鼻内镜下手术进行深入探讨分析,以126例鼻窦炎患者的手术治疗为研究案例,经过2年时间的术后随诊,观察治疗效果。

鼻内镜下手术的手术区域比较小,需要注意很多细节问题。当空气中的气流进入鼻腔的时候,首先受到气流作用的就是鼻甲和鼻道这一区域,被称为前组筛区,也是最容易受到外部病菌侵入的部位。正因为这个区域受到的病菌冲击最大,是鼻窦炎症发病的一个起点。过去认为不能治愈的额窦炎以及上颌窦炎,现在可以通过手术的方式进行根除治愈。鼻内镜下手术就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治疗手段,在进行手术的过程中,要重点关注筛窦。在进行鼻内镜下手术之前要询问病人的病史,做好相关的常规检查,避免触碰禁忌病症。开始手术之前,要准备好止血的手术用品,以免在手术中出现大出血或者止血困难的问题,从而影响手术进程,甚至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安全。患者在接受鼻内镜下手术之前要先做术前的医学影像诊断,让医生对病变的部位以及危险区域有一个详细的分析和了解,避免术中出现紧急情况。本次研究的所有病例患者全部都依据以上手术要求进行术前准备,手术之后进行半卧位以及冷敷处理,最后的结果只有6名患者出现鼻腔粘连的问题,并发症情况较少。而粘连问题发生的根本原因可能与术前没有做好抗感染的治疗准备,手术中对鼻腔异常的结构处理不恰当,手术之后没有按照要求及时更换药物等等。

综上所述,针对鼻窦炎问题选择鼻内镜下手术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但是术前的准备以及术后护理都非常重要,能够有效避免并发症的发生,手术医生也应该不断增强自身的专业知识,提升手术操作技能,做好术中解剖观察以及术前和术后药物正规使用,提高治愈成功率。

参考文献:

[1]刘领兵, 徐世才, 亢明薇,等. 鼻内镜下手术治疗鼻息肉与慢性鼻窦炎的临床分析[J]. 养生保健指南, 2019, 000(015):40.

[2]纪廷珏. 探析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患者的临床效果[J]. 中国保健营养, 2019, 029(008):70,72.

[3]杨仲刚, 张秀君. 鼻内镜下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临床观察[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8.

猜你喜欢
慢性鼻窦炎鼻内镜临床疗效
短期布地奈德混悬液经鼻雾化治疗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的疗效观察
枸橼酸咖啡因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临床分析
微创手术治疗胃溃疡42例临床分析
鼻内镜鼻前庭囊肿手术疗效分析
研究腹腔镜在早期卵巢癌分期手术中的临床应用
支撑喉镜联合鼻内镜下射频治疗会厌囊肿疗效观察
早期应用前列地尔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观察
慢性鼻窦炎患者手术前后黏膜的结构及功能变化
经鼻内镜手术结合药物治疗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疗效观察
慢性鼻窦炎鼻内窥镜下鼻窦手术的临床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