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显威
【摘 要】 相较于小学数学,初中数学具有一定的难度,需要较强的逻辑思维,学生理解难度很大。因而,初中数学教学工作者要从学生的心理特点出发,重视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调动学生思维的自主性,强化学生的学习,让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动性和数学思维能力得到培养,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关键词】 初中数学;数学思维能力;策略
初中阶段是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重要时期,相较于小学生,初中生的思维更加成熟,更具有开放性,因而,教师应该重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此外,數学学科灵活性高,难度较高的数学题的解决方法不仅仅是套用简单公式,还需要学生推导公式,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所以,初中数学教师应该丰富和改良教学内容,促进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
一、从兴趣特点出发,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学生总会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遇到一定的困难,导致没有兴趣学习数学。爱因斯坦曾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需要重视学生的学习兴趣。首先,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以往传统的教学中,老师极大地压制了学生的个性,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师生关系应该体现民主、和谐、自由,学生要作为课堂的主人,教师要成为学生的引领者和朋友,才能够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做到因材施教。另外,良好的师生关系能够提高学生对教师的信任感,只有教师走进学生的生活,才能够让学生更加热爱数学,愿意和教师进行交流沟通,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
二、运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数学思维具有抽象性,教师需要在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上花很多功夫,需要改良与创新教学方法,不能一成不变,要采用不同种形式锻炼和培养学生,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首先,在实际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使用启发式的提问方法,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例如,在讲解北师大版初中数学“勾股定理的应用”时,遇到比较新颖和难度高的题型,学生一时之间不知道如何下手,此时教师要给学生一个关键的提示,不能让学生没有方向地思考,要引导学生开动脑筋,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否则就无法解决实际问题。其次,初中数学教学内容有很多公式,它们并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具有通用性,只需要将其进行相应的转换,就能够用多种方法解答问题。因此,初中教师在给学生布置相关题型时,可以布置一些有多种解决方法的题目,启发学生运用多种方式解答,让学生更加熟练地运用和掌握相关的知识,锻炼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三、注重运用抽象知识,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初中数学学科具有较高的抽象性,能够锻炼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从而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为此,在实际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巧妙地运用数学课本内的抽象知识,发展学生的想象力。例如,北师大版初中数学中的“生活中的立体图形”,比较考验学生的想象力,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平面思维能力和空间思维能力。脑补不能够直接用眼睛看到的画面,实际是一个抽象学习的过程,给学生的数学学习造成了一定困扰。因而,初中数学教师应该将抽象的数学知识用具体的方式表现出来,如多媒体辅助教学,能够将抽象的知识形象直观地表现出来,让学生剖析与观察立体图形,思考知识由简单变为复杂的过程,不让学生凭空捏造,增加学生学习的理解能力。尽管数学思维突破传统思维,但并不是要让数学与实际生活脱离,数学归根结底还是来源于生活,为此,教师要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帮助学生巩固数学基础知识。
四、利用小组合作教学,引发学生思维碰撞
新课程改革下,小组合作学习能够给予学生一定的学习空间,引导学生开展合作活动,让学生借助同伴的力量一起探讨未知的知识,相互学习,相互借鉴,取长补短。另外,积极浓厚的学习氛围能够让学生走出自身思维的局限,让他们的思维相互碰撞,集思广益,激发学习的热情。因此,数学教师可以在实际教学中合理利用小组合作方式,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让学生针对相应的主题展开探讨。例如,教师可以设计相关的作业,让学生的思维更加开阔,引导学生与其他同学展开合作,思考相关的数学题型。每一个人都存在差异性,自然思维方式也会有所不同,让学生理解解决数学题目的多种方法,然后进行相关的总结,学生就能够明白解决数学问题的多种思维方式。这样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意识,还能够让学生在交流与合作中锻炼自身的思维,引起思维的碰撞,吸取更多有益的知识,促进学生整体思维能力的提高。
综上所述,数学思维能力对学生的学习具有重要的意义,是学生学习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新课程改革形势下,教师格外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树立新型的教学理念,从学生的兴趣出发,运用启发式教学、情境教学、小组合作教学方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参考文献】
[1]张平.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J].新课程导学(下旬),2018(04):67.
[2]付海英.浅析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J].考试周刊,2019(03):8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