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内镜下咽鼓管置管联合鼓室清窍汤冲洗治疗慢性分泌性中耳炎临床观察

2020-08-31 14:49刘宾王情
健康之友·下半月 2020年8期
关键词:鼻内镜

刘宾 王情

【摘 要】目的:评定鼻内镜之下咽鼓管置管相加鼓室清窍汤冲洗治疗方案使用在慢性分泌性中耳炎患者的临床价值。方法:对2018年04月--2019年08月本医院耳鼻喉头颈外科治疗的62例慢性分泌性中耳炎患者开展项目内容计算,所用组别之间区分方式是随机抽签方式,各组入组31例,试验组采取鼻内镜之下咽鼓管置管相加鼓室清窍汤冲洗治疗方案,参照组采取鼓膜切开置管治疗方案,研究治疗有效整体统计数值、治疗后6个月中复发整体统计数值。结果:试验组治疗有效整体统计数值较参照组计算指标资料提升(P<0.05);试验组治疗后6个月中复发整体统计数值较参照组计算指标资料下降(P<0.05)。结论:为慢性分泌性中耳炎患者选取鼻内镜之下咽鼓管置管相加鼓室清窍汤冲洗治疗方案显示出较优治疗效果。

【关键词】鼻内镜;咽鼓管置管;鼓室;清窍汤;慢性分泌性中耳炎

【分中图类号】R764.21【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1002-8714(2020)08-0058-01

慢性分泌性中耳炎为中耳炎症相关疾病,慢性分泌性中耳炎患者听力出现减弱,中耳存在积液情况,需予以尽快治疗[1-2]。该文研究鼻内镜之下咽鼓管置管相加鼓室清窍汤冲洗治疗方案实施于慢性分泌性中耳炎患者的意义。

1 研究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研究资料

本次将2018年04月--2019年08月本医院耳鼻喉头颈外科治疗的62例慢性分泌性中耳炎患者用作指标分析,采取组别之间区分方式为随机抽签方式,各组纳入31例。参照组:周岁(46.76±3.27)岁;试验组:周岁(46.55±3.41)岁。验证各组慢性分泌性中耳炎患者计算项目资料,研究得到的结果表现较小范围差距(P>0.05)。

1.2 方法

1.2.1 参照组实施鼓膜切开置管治疗

采取仰卧姿势,予以局麻处理,将耳膜予以割开,使鼓膜通气管自割口位置送进固定,通过通气管口将鼓室中存在的积液予以吸出来,如果鼓室中积液情况比较黏稠,则将糜蛋白酶溶液注入,处理完积液,于鼓室中将5mg地塞米松注入。

1.2.2 试验组实施鼻内镜之下咽鼓管置管相加鼓室清窍汤冲洗治疗

采取仰卧姿势,予以局麻处理,于耳内窥镜指导之下至耳膜前面下象限位置,针头刺进耳膜将耳膜穿刺孔加大,将鼓室内存在的积液吸出,在鼻内镜指导之下除去口咽中分泌物、鼻孔中分泌物等,明确咽鼓管咽口之后将硬膜外麻醉相关导管前处3毫米变弯,采取龙胆紫于麻醉导管头处2厘米到3厘米位置予以染色记录,通过导管头处经咽鼓管咽口将咽鼓管送入,将金属导丝取出,至记录位置之后,鼓室清窍汤注入,药方是丹参12g、薏苡仁18g、甘草9g、当归9g、生地9g、豆蔻6g、玄参9g、僵蚕4g、川牛膝6g,实施冲洗处理,于鼻前庭位置对麻醉导管予以固定,一天清洗一次,一次用量2毫升,予以7天治疗。

1.3 有关指标

计算治疗有效整体统计数值、治疗后6个月中复发整体统计数值。

1.4 评定标准

显效:症状不见,实验室指标检测结果无异常;有效:症状缓解,实验室指标检测结果好转;无效:并不具有以上对应指标内容[3]。

1.5 统计学分析

治疗有效整体统计数值、治疗后6个月中复发整体统计数值予以χ2检测,指标纳入SPSS3.0开展最终统计,P<0.05,研究得到的结果表现较大范围差距。

2 结果

2.1 治疗有效整体统计数值

项目所得具体内容资料中,试验组治疗有效整体统计数值相比对于参照组计算指标资料得以增大,研究得到的结果表现较大范围差距(P<0.05)。

2.2 治疗后6个月中复发整体统计数值

项目所得具体内容资料中,试验组治疗后6个月中复发整体统计数值相比对于参照组计算指标资料得以减小,研究得到的结果表现较大范围差距(P<0.05)。

3 讨论

慢性分泌性中耳炎为耳科比较多见的一种疾病,慢性分泌性中耳炎患病与咽鼓管对应咽口位置感染、受阻、免疫反應情况等存在一定关系。所以,为慢性分泌性中耳炎患者实施治疗的时候,应除去中耳腔内相关积液,促使中耳相关传音能力得以改善,并将咽鼓管受阻状况缓解,改善鼓室炎症、咽口炎症、咽鼓管炎症等,促进中耳内部和外部气压维持较为平衡。

鼻内镜之下咽鼓管置管治疗方法依据鼻内镜予以治疗,视野较为清楚,易于辨别,能够规避咽鼓管咽口附近组织受损情况,不过具有一定不足之处。中医理论提及,慢性分泌性中耳炎患病和湿毒发生内部之蕴、外部感之风邪等存在密切关系。为慢性分泌性中耳炎患者采取鼓室清窍汤对应冲洗治疗方法,药方所含生地能够清热,川牛膝存在散瘀和消肿作用,玄参能够解毒,丹参可以祛瘀和活血,薏苡仁能利湿并清热,当归止痛补血,僵蚕能够化痰和散结、解痉及祛风[4]。该文对应研究指标内容中,针对鼻内镜之下咽鼓管置管相加鼓室清窍汤冲洗治疗方案、鼓膜切开置管治疗方案实施比对,选取前一种治疗方案的慢性分泌性中耳炎患者治疗有效整体统计数值提升,治疗后6个月中复发整体统计数值下降。对慢性分泌性中耳炎患者实行鼻内镜之下咽鼓管置管相加鼓室清窍汤冲洗治疗有助于将鼓室相对粘连情况、积液较为黏稠状况等予以

改善。

综上所述,为慢性分泌性中耳炎患者采用鼻内镜之下咽鼓管置管相加鼓室清窍汤冲洗治疗方案存在较好治疗干预效果。

参考文献

[1] 唐富强.鼻内镜下咽鼓管导管注药治疗慢性分泌性中耳炎患者效果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8,11(10):47-48.

[2] 张亮.内镜下经咽鼓管给予地塞米松治疗慢性分泌性中耳炎疗效观察[J].海峡药学,2018,30(9):161-162.

[3] 张志德.曲安奈德冲洗咽鼓管(鼻内镜下)对慢性分泌性中耳炎的治疗价值观察[J].首都食品与医药,2019,26(18):59.

[4] 韦涛,马跃中,崔婷婷等.鼻内镜下咽鼓管球囊扩张术与鼓膜置管术治疗老年慢性分泌性中耳炎的效果比较[J].河南医学研究,2019,28(6):1023-1025.

猜你喜欢
鼻内镜
鼻内镜下同期行鼻中隔矫正术与鼻窦开放术治疗慢性鼻窦炎的临床效果分析
鼻内镜下手术治疗小儿鼾症的效果观察
鼻内镜下手术治疗小儿鼾症的效果观察
研究鼻内镜手术治疗鼻窦炎、鼻息肉治疗中的临床疗效及影响因素
鼻内镜鼻前庭囊肿手术疗效分析
支撑喉镜联合鼻内镜下射频治疗会厌囊肿疗效观察
鼻内镜下鼻中隔手术致鼻中隔穿孔的临床分析
对鼻内镜低温等离子消融术治疗慢性鼻炎临床疗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