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警护理干预在小儿发热中的护理效果及对体温波动的影响研究

2020-08-31 14:48舒洪娟孟小勤蔡瑶瑶舒红芳
健康必读·下旬刊 2020年6期

舒洪娟 孟小勤 蔡瑶瑶 舒红芳

【摘 要】:目的:分析预警护理干预在小儿发热中的护理效果及对体温波动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19年12月100例医院收治的发热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预警护理。观察两组患儿在体温变化以及家属满意度等方面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儿体温变化以及家属满意度等指标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预警护理能够有效缓解发热患儿的临床症状,从而提高家属的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使用。

【关键词】:预警护理;小儿发热;体温波动

【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20)06-18--02

发热是儿童常见疾病,若不及时干预,可能引起多种并发症,对儿童的身心发育以及健康安全造成较大的威胁。目前对于儿童发热主要是采取物理降温和药物降温的方法,但是在治疗期间需要采用有效的护理措施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1]。预警护理是一种新型护理模式,主要是针对患儿可能出现的并发症采取相应的预警干预措施,从而加速疾病转归,改善患儿的预后情况。文章主要针对预警护理的应用价值展开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9年1月-2019年12月100例医院收治的发热患儿,观察组50例患儿中有男孩28例,女孩22例;年齡为1~11岁,平均为(5.8±1.1)岁。对照组50例患儿中有男孩26例,女孩24例;年龄为1~12岁,平均为(5.1±1.4)岁。两组患儿在一般资料方面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预警护理,具体措施为:①物理降温护理:儿童由于大脑发育不成熟,持续高热反应会对儿童的智力发育造成较大的影响,甚至引起肝肾功能损伤。体温>39℃的儿童,需要脱掉过厚的衣服,并在温度适宜、空气流通的环境,温水擦拭额部并使用毛巾包裹冰袋敷贴于额部。也可以使用乙醇擦洗,能够加速血液循环,同时促进体温下降。②药物降温护理:年龄<3岁儿童体温≥38.5℃时可以使用安乃近滴鼻,用药后15~30min测量体温,若体温无明显下降可重复使用,期间配合物理降温护理,也可加入降温药物。确保体温下降至38℃,避免惊厥的出现。对于口服药物仍旧无法控制体温的患儿,需要建立静脉通道注射氢化可的松,同时针对病因采取对症干预药物,提高临床治疗效果。③惊厥护理:惊厥是高热的常见并发症,该病反复发作容易引起癫痫,因此需要引起护理人员的重视。若患儿出现口吐白沫、眼球斜视或上翻,骨骼肌不自主收缩、意识障碍等表现,需要快速将患儿调整至平卧位,头偏向一侧,针刺人中、百会、合谷、内关等穴位,同时给予地西泮镇静。④饮食护理:叮嘱患儿多喝水,补充丢失的水分,同时能够加速毒素的排出;患儿由于发热而食欲不振,因此最好给予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同时要补充维生素,多吃芹菜、南瓜、西红柿。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儿在体温变化以及家属满意度等方面的差异。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组间差异采用t值检验,计数资料差异采用X2值检验,P<0.05时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患儿体温变化以及家属满意度等指标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3 讨论

发热是儿童常见疾病,该病的主要诱因为细菌病毒感染或风寒侵袭。发热是人体为了应对疾病产生的代偿反应,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但是若持续时间过长,会对儿童的身心发育造成较大的影响,同时伴随头晕恶心、腹泻等症状[2]。此外,高热会诱发惊厥,若反复发作可引起癫痫,对儿童的健康安全造成较大威胁。因此,需要重视发热患儿的临床救治工作。

临床研究发现,在发热患儿的临床治疗中,除了有效的治疗措施外,还需要加强护理干预,从而缓解患儿的临床症状。预警护理是一种新型护理模式,主要是通过临床治疗措施以及可能出现的问题,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有效防范可能发生的问题,同时加强家属的指导,叮嘱家属协助医护人员的工作,从而更好的配合医疗工作,及时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改善患儿的预后情况[3]。物理降温过程中需要用毛巾包裹冰袋敷贴,避免冰袋直接基础患儿的额头,减少皮肤损伤的情况发生。同时温水擦拭过程中需要加强大血管分布区的擦拭,例如腋窝、腹股沟以及前额颈旁等部位,擦拭温水温度最好以32~34℃为宜[4]。口服药物治疗时一定要遵医嘱用药,坚持三查七对原则,避免用药错误的情况发生。同时很多家长担心儿童是因为受寒而发烧,给儿童穿了很多的衣服,这不利于体温下降,因此需要脱掉过厚的衣服,并讲解这么做的原因,提高家长的配合度。此外,还要加强饮食指导,叮嘱患儿多饮水,补充水分,食用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多食用蔬菜,补充维生素。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儿体温变化以及家属满意度等指标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这说明通过预警护理干预措施的应用,能够有效改善发热患儿的体温,从而加速高热症状消退,改善患儿的预后情况,有助于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综上所述,预警护理能够有效缓解发热患儿的临床症状,从而提高家属的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曾阿真.探讨小儿发热护理中综合护理干预的应用[J].中外医学研究,2018,16(6):113-114.

熊欢欢.情志护理联合常规护理小儿发热的效果观察[J].内蒙古中医药,2017,36(20):173-174.

贾晶.循证护理对小儿发热不同时期的干预效果观察[J].当代医学,2017,23(35):54-56.

邵凤珍.循证护理对小儿上呼吸道感染所致发热不同时期的干预效果分析[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7,36(20):2789-27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