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音乐类公共选修课的探究

2020-08-31 15:05李沐阳
戏剧之家 2020年23期
关键词:综艺节目高职院校

李沐阳

【摘 要】高职教育快速发展的今天,艺术课程对提升人才培养的质量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音乐类公共选修课的开设,成为高职院校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通用途径。目前,70%的高职院校开设了音乐鉴赏课,但由于众多原因,音乐鉴赏课无法发挥其正面教育功效,因此,本文通过分析音乐的功效、音乐课程的现状,创新教学方式方法,融入综艺的活动内容,为今后的教学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职院校;音乐公选课;综艺节目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20)23-0098-02

我国高职院校以培養技术性人才为办学宗旨,着重专业化教学,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高职教育快速发展的今天,大部分的高职院校开设了素质培养课程,其中艺术课程对提升人才培养的质量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在公选课中,《音乐鉴赏》《陶笛》等课程深受学生欢迎,教师在根据教学大纲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因材施教,在专业课之余,利用音乐课程来培养学生的艺术素质,提升学生的音乐认同感。艺术教育,在培养学生文化素养、拓宽学生视野的同时,拓宽了学生今后的职业发展方向,完善了学生的人格发展,音乐类公共选修课的开设,成为高职院校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通用途径。[1]

一、开设音乐类公共选修课的意义

音乐自人类开始劳动就伴随着出现,是广大劳动人民精神的结晶。古代儒家所讲的“礼、乐、射、御、书、数”,是读书人必备的六种技艺,在私塾、书院,学子学习宫廷音乐、民间俗乐,同时,“乐”与“诗”相结合的创作形式一直沿用到今天。近代,学堂乐歌兴起于中国近代新式学堂,大批学子于当时的时代背景下创作出大量优秀的音乐作品,吸收西方音乐,融入中国元素,鼓舞更多民众奋起反抗,发挥其振奋人心的社会功效。现代,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音乐成为了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物质生活充分满足的背景下,提高精神生活成为大部分人的追求,而对于大学生来说,对音乐等艺术方面的培养成为了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让学生掌握基本音乐知识,培养他们欣赏音乐的能力,提高生活质量。

(一)思想道德教育

音乐与道德有着密切的联系,音乐反映着社会的道德关系,优秀的音乐作品可以潜移默化影响人的道德选择和道德评判。音乐课程通过对音乐的认识与深入,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情趣,让学生在音乐中得到思想道德的升华,同时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鉴别力,构建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并且音乐类课程能够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奠定健康的人格基础。同时,将思政教育融入音乐课堂,让学生在欣赏音乐的同时,渗透思想道德教育,将社会的主流思想在音乐中展现,易于学生更直观地接受和吸收。

(二)提高艺术修养

音乐属于艺术的一个种类,艺术修养是人类人文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今社会,大部分人离不开艺术,而想要更好地欣赏艺术,就必须要有一定的理论基础作支撑,通过艺术欣赏,将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从而更好地指导实践。就像马克思所说:“不辩音律的耳朵,最美的音乐也毫无意义。”音乐教育正是提高了学生的艺术修养,从而指导学生更好地欣赏“美”。

(三)健全审美心理结构

健全审美心理结构,让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充分发挥出来。音乐作为人的高级精神活动,能刺激人的大脑和思维,对人的创造性思维开发至关重要。让学生不再局限于限定的知识结构内,通过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发掘已知知识的另一层面,从而达到进一步提升的可能。

(四)陶冶情操,培养完美人格

历来的学者,都强调音乐的情感熏陶和净化作用,人一旦没有了情感,将失去对真理、对生活的追求。音乐作为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着以音动人、以音感人的作用,培养学生成为具有高尚情操的人,美化其心灵,对于学生来说,这也是全面发展、保有完美人格的体现,同时也是社会得以继续发展的基础。

(五)拓宽知识面

高职院校的学生,学习基本以专业为主,接触的知识也都是与专业相关,而音乐课程的开设,能够拓宽工科类高职学生文艺方面的知识,利用所学到的知识参与学内、校外各种活动,丰富大学生生活,同时还能了解到音乐背后的故事,通过故事引起学生共鸣,进而引发学生对当今社会现状深入思考。再者,高职院校有些学生以前学的是音乐,因种种原因没能进入到音乐专业院校学习,音乐课程的开设,教师的辅导,为这些学生在职业选择方面提供了更宽的范围。

(六)心理辅助

当今学生内心脆弱,经受不住打击,严重的心理问题会损害学生的身心健康。音乐治疗法是一种新兴的心理治疗方法,通过音乐,能缓解紧张的情绪与压力,有效调节人的神经,让学生在音乐中感受生命的美好,提升学生的优越感和幸福感。音乐类课程虽不及音乐治疗法专业有效,但能通过有效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宣泄情感,建立自信,提升自我评价的能力。

(七)净化音乐内容

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在让大学生快速了解世界的同时,也间接传播负面信息。大学生正处于认识世界、建立“三观”的人生阶段,正确的舆论导向无疑是学校精神教育的重中之重,学生接触精神层面的教育更多是在课堂,教师就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音乐来说,目前网红歌手、民间歌手等层出不穷,他们所演唱的歌曲有些缺乏价值,甚至有些还带有负面思想,并且,近几年有些不良形象的艺人出现在荧屏上,给当代青少年带来不好的影响。这些娱乐现状的好与坏,就需要教师给予大学生正确的引导,辨析正确的音乐艺术,远离负面思想。

二、高职院校音乐类公共选修课的现状

(一)课程现状

目前,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主要放在专业技能方面,虽然开了相关人文素质课程,但对其态度是可有可无,音乐类公共选修课不受学校和教师的重视,工科类高职院校尤为明显。[3]

(二)学生现状

工科类高职院校男生偏多,音乐基础薄弱,大部分只听过流行音乐,对民族音乐、古典音乐接触很少,而且对此类音乐不感兴趣。学生对音乐类公共选修课不重视,抱着无所谓的态度来上课,在思想方面出现了偏差。有些学生选修音乐类课程仅仅是因为上课可以听听音乐,不用学习,轻松拿学分,对音乐选修课程产生了误解。

(三)教师教学现状

教师对选修课不重视,导致在教学方式上照本宣科,先介绍后欣赏,学生被动聆听音乐,在学生音乐基础薄弱的情况下,学生会产生听不懂、无作用的思想,进而对音乐课丧失兴趣。[4]教师对音乐鉴赏课程的理解出现偏差,认为音乐鉴赏就是教师讲解,鉴赏变成理论讲解或者单純听音乐,没有考虑到学生的情感体验,没有发挥音乐课的正面功效。

三、音乐类公共选修课的实施

近年来,各种综艺节目层出不穷,受到大学生群体的欢迎,观看综艺节目成为了大学生娱乐消遣的主要方式。音乐类综艺节目在节目设置方面,新颖突出,大多以游戏的方式展现节目意图,此类方式契合大学生青春活泼的特点,易于大学生接受,还有音乐类比赛节目,也深受大学生们的喜爱,若将这种方式运用到课程中,不仅紧跟当今社会潮流,还能丰富课堂教学,让学生在娱乐中接受音乐的洗礼。

(一)《中国好声音》与课程的结合

1.赛制的借鉴。《中国好声音》是浙江卫视推出的励志专业音乐评论节目,在这档综艺节目里面,每位参赛选手演唱一首作品,四位评委根据选手的演唱,以转身的方式对选手进行选择,如果出现多个评委为选手转身,选手就拥有倒选导师的权利。在音乐类公共选修课中,以这一赛项作为其中的一项考核,开展“班级好声音”。学生分为两组轮流上台演唱,在学生中挑选几位担任评委,对学生选手的演唱进行评价和打分,每一组选手演唱结束后挑选第二组的选手进行PK,得分最高者将进行加分。这一赛项的应用锻炼了学生上台的勇气,让学生评委发挥才能,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活跃了课堂气氛。

2.杯子歌的借鉴。《中国好声音》的选手刘郡格演唱了一首《青春修炼手册》,这首作品的演绎,加入了杯子的元素,用杯子来为音乐进行伴奏,增强了音乐的律动性。在课堂中,同样也可以教学生学习杯子歌,并配以音乐,锻炼学生的节奏感和乐感,教习结束后,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成果汇报。这种形式不仅加强学生对声势律动的感知,也提高了小组的团结协作能力。

(二)《开门大吉》与课程的结合

《开门大吉》的节目舞台设置了8扇大门,选手摁响门铃后,根据铃声旋律判断歌曲名称,选手答对则门开,表演嘉宾登台演唱该歌曲,选手获得相应的奖金,若答错则直接离场,随着奖金额度的累积所猜歌曲的难度也会增加。在音乐类公共选修课中,利用大学生喜爱流行音乐的契机,开展听歌识曲竞赛,一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二来让考试形式多样化。听歌识曲竞赛借鉴《开门大吉》,采用听歌猜歌名的形式,但是又有所区别:把《开门大吉》中获得家庭基金的奖励改成加分;把《开门大吉》中以单音色旋律播放经典流行歌曲,改为播放完整的音乐。

对于大学生来说,音乐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4]高职院校的音乐类公共选修课加入综艺节目的元素,能够极大程度地丰富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拉近与大学生的距离,挖掘大学生潜在的才能,使大学生文化素养的培养更加全面。

参考文献:

[1]张媛媛.音乐教育培养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对策研究[J].当代音乐,2017(21)

[2]刘建刚.在普通高校公选课中开设音乐基础技能课的探索[J].当代音乐,2015(17)

[3]张瑾,马津.论大学生音乐社团的特点与意义[J].当代音乐,2015(09)

[4]赵晓阳.简述广东省部分高校艺术教育的开展情况[J].当代音乐,2017(16)

猜你喜欢
综艺节目高职院校
主持人在当下综艺节目中的角色功能转变分析
电视综艺节目与新媒体互动的创新
新时期电视综艺节目发展问题及未来趋势
从鲍德里亚的后现代传媒看综艺节目的流行
探析韩国综艺节目大势下中国电视综艺节目的发展
“一带一路”战略与盐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