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志菊 郜天姣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文题目
(师出示图片,生认读词语“壁虎”和“墙壁”。)
师:看看图上是哪一种小动物?
生:壁虎。
师:读准字音。
(生读)
师:(出示“壁虎”一词)我们一起读读这个词语,注意要读准字音。
(生齐读带拼音词语)
师:看看图,小壁虎待在哪里呢?
生:墙上。
师:谁能把话说完整?
生:小壁虎待在墙上。
师:话说得完整,讓人一听就明白了。
(师出示“墙”字,引导学生看图猜“墙”字读音。)
师:最早的时候,墙是用泥土垒起来
的,所以“墙”和“壁”都有一个“土”字,它们也可以放在一起组成一个词“墙壁”。我们一起来读读这个词语。
(生齐读词语)
【评析:骆老师一开课就把生字与图画、词语紧密联系在一起,既是识字方法的渗透,又学习了生字,增强了学生识字的兴趣。】
师:小壁虎有长长的尾巴。有一天,它的尾巴却断了,要去借尾巴。到底是怎么回事呢?我们一起去看一看吧。
(生读课题两遍)
二、自读课文,读准生字词语
师:请同学们把书翻到第109页,听清楚要求:自由读课文,遇到有注音的字多读几遍,不认识的字圈出来,试着猜猜它们的读音和意思。
(生自由读课文)
师:课文中的词宝宝出来和我们打招呼啦。
(师出示词语第一组:墙角 小河边 大树下 屋檐下)
(生不由自主地齐读起来)
师:看来同学们都很能干,不由自主地齐读了出来。大家读得对不对?(出示拼音)
生:对。
师:第二组词语不着急了,我要请同学来读,如果他读得对,我们就跟着他齐读两遍。
(师出示第二组词语:咬住 挣断 转身)
(一生教读,其余学生跟读两遍。)
师:接下来,有点难了,谁能够勇敢地接受挑战?
(师出示第三组词语:捉蚊子 拨水 赶蝇子 掌握方向)
生:捉蚊子。
生:拨水。
(一生不会读)
师:有困难了,伙伴是最好的帮助。一起来帮帮他。
生:(齐)赶蝇子。
师:你再来读读这个词。
生:赶蝇子。
(其余学生跟读两遍)
生:掌握方向。(“掌握”二字没读准)
(师出示“zhǎng wò”,让生再读。生还是没读准翘舌音,师请同桌教教他,教后读准。)
师:老师发现有的学生的读音还是没
有读准,请同桌相互帮助。
(生同桌互读词语)
师:我们一起再读读这些词语。
(生齐读词语)
【评析:根据学生的识字情况进行识字分类教学,让学生初步感受到词语的不同类别,便于学生识记,为下文的运用打下基础。】
三、图文结合,学习课文内容
师:同学们,现在词语宝宝回到了课文中,你还能读准吗?老师来读题目,你们读课文,读到哪里我们就指到哪里,准备好了吗?
生:准备好了。
(师生齐读课文)
师:读了课文,谁来告诉老师小壁虎为什么要借尾巴呢?
生:尾巴被咬断了。
师:你从哪个自然段知道的?
生:第一自然段。
师:小壁虎在墙角干什么?
生:捉蚊子。
师:(出示字卡“捉”)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
生:用加一加的方法,提手旁加个“足”。
师:这是一个好办法,还有吗?
生:用组词语的方法,“捉人”。
师:除了“捉人”,还可以——
生:捉虫子。
生:捉住、捉鱼。
师:你们都用了组词语的方法,还有其他办法吗?
生:我用了猜字谜的方法:手捉住了脚。
师:怎么是手捉住了脚呢?
生:“足”表示的是脚,提手旁表示的是手。
师:这个方法真好。提手旁代表的是“手”,“足”代表的是“脚”,手捉住了脚,用猜字谜的方法记住这个字,真棒!
师:小壁虎在墙上捉蚊子,蛇干了什么?
生:咬住了小壁虎的尾巴。
师:(出示字卡“咬”)除了加一加、组词语、猜字谜的方法以外,你还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
生:可以查字典。
师:你要查什么偏旁?
生:可以查口字旁,然后翻到口字旁那页,再查右边。
师:可以用查部首的方法,很好。我想问的是:为什么“咬”字是口字旁?
生:因为要用嘴巴咬。
师:刚才我们说了提手旁代表手上的动作,那口字旁就代表了嘴上的动作。偏旁代表了一定的意思,那我们就可以通过偏旁大概了解这个字的含义了,一起来读读这两个生字。
(生齐读“捉”“咬”)
师:遇到不认识的字时,我们可以通过这个字的偏旁来猜猜这个字,大概了解这个字的意思。
师:我们刚才问到,小壁虎为什么去借尾巴,你们能试着说说原因吗?
(师出示:“小壁虎在墙角 ,一条蛇 。小壁虎 ,挣断尾巴 。”)
(生回答)
师:你说得一字不差,真棒!那要提高要求了,用“因为 ,所以 ”的句式再说一说。
(生说)
师:(贴插图)这是故事的起因。(板书:起因)
【评析:随文识字渗透了根据偏旁理解字义的方法,把识字教学与理解课文进行有机结合,通过“扶—放”的过程学生不仅理解了内容,学生的表达也得到了训练和提升。】
师:没有尾巴多难看。于是,小壁虎想去借一条尾巴。再读读课文,他都向谁借了尾巴?用横线画出来。
生:小鱼、老牛、燕子。
(师贴图和文字)
师:结果都怎么样?
生:都没有借到尾巴。
师:小壁虎都是怎么借的呢?怎么没借到呢?我请三个小朋友分别来读一读。
(师出示第3、4、5自然段,请学生分别读。)
师:从这三个段落里,你们发现了什么?
生:我看出了小壁虎很有礼貌。
生:我发现小壁虎向三个动物借尾巴。
生:小壁虎爬到了三个不同的地方。
师:小壁虎是怎么爬到三个不同的地方呢?课文中用了这样相同的句子:
(师出示:小壁虎爬呀爬,爬到 。学生依次说出:小河边、大树下、房檐下。师贴词卡。)
师:(出示“房檐”图片)这个地方就叫作“房檐”。这个字读“房”,它的偏旁是户字头。
师:“户”的古字形像一扇门,指单扇的门,后来又指房屋的出入口。一家人住在一个门内,“户”又引申为家庭单位。我们可以说一户人家。
(生看动画笔顺齐说笔画,师书写“房”字。生描红、仿写生字,同桌互评。)
师:(指着黑板引读)小壁虎爬呀爬,爬到——
生:小河边,大树下,房檐下。
师:到了这些地方,小壁虎看见了什么呢?老师这里有几个短语,你能贴在黑板上的动物后面吗?
(师出示短语卡:摇着尾巴、甩着尾巴、摆着尾巴,在河里游来游去、在树下吃草、在空中飞来飞去。指名贴在黑板上相应的动物后面。)
师:(指着黑板,边引读边做动作)小壁虎爬呀爬,爬到——
生:小河边。
师:他看见小鱼——
生:摆着尾巴,在河里游来游去。
(师指黑板)
生:小壁虎爬呀爬,爬到大树下。他看见老牛甩着尾巴,在树下吃草。小壁虎爬呀爬,爬到房檐下。他看见燕子摆着尾巴,在空中飞来飞去。
师:自己讲讲小壁虎都爬到了哪些地方,看见了什么,可以边讲边做动作。
(生自己讲并做动作)
师:同学们讲得真好,我想当当小鱼,哪个孩子愿意当小壁虎,向我借尾巴啊?
(生纷纷举手)
师:我们的小壁虎准备好了吗?其余同学都是小小故事大王哦,我们的表演马上开始了。
生:(齐)小壁虎爬呀爬,爬到小河邊。他看见小鱼摇着尾巴,在河里游来游去。小壁虎说——
生:(扮演小壁虎)小鱼姐姐,您把尾巴借给我,行吗?
生:(齐)小鱼说——
师:(扮演小鱼摇着尾巴)不行啊,我要用尾巴拨水呢。
师:小壁虎借到小鱼姐姐的尾巴了吗?
生:(齐)没有。
师:为什么呢?
生:因为小鱼姐姐的尾巴要用来拨水。
(师出示“拨水”词卡。生读三遍,将词卡贴在黑板上。)
师:那小壁虎向老牛和燕子借尾巴,能借到吗?像老师刚才那样,跟同桌合作,分角色讲讲小壁虎向老牛和燕子借尾巴的经过吧。
(生同桌相互讲并做动作,师巡视。)
师:刚才同学们讲得真精彩,都是小小演员。最佳搭档在哪里?和同桌合作来讲一讲小壁虎向老牛借尾巴的经过。
(一对同桌边讲边表演动作)
师:真是懂礼貌的小壁虎和牛伯伯,你们的表演真精彩!我想问问牛伯伯,为什么你不愿意借尾巴给小壁虎呢?
生:(扮演牛伯伯)我的尾巴要用来赶蝇子。
(师出示“赶蝇子”词卡。生读三遍,将词卡贴在黑板上。)
师:现在我给你们颁奖——最佳搭档!
(师用同样的方法再请同桌合作讲小壁虎向燕子借尾巴的经过,出示词卡“掌握方向”,生读后将词卡贴在黑板上。)
师:(指着黑板)这就是小壁虎借尾巴的经过。(板书:经过)那我们试着看图,讲讲插图上的故事吧。
(男女生分角色讲小壁虎三次借尾巴的经过)
【评析:随文识字渗透字理识字的方法,通过短语卡片认读、贴图,加深学生对动物不同尾巴用处不同的理解。同时,利用学生喜欢表演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兴趣,降低讲故事的难度。】
师:小壁虎爬啊爬,每爬一次,它的尾巴就长出了一点点。(出示带有问号的插图)他还会向谁借尾巴呢?会怎么说呢?(出示小猴子、啄木鸟、松鼠的图片)自己选择其中的一个小动物,用刚才的句式和同桌说一说。
生:小壁虎爬呀爬,爬到大树上。他看见小猴吊着尾巴,在树上倒立。小壁虎说:“小猴哥哥,你可以把尾巴借给我吗?”小猴说:“不行啊,我要用尾巴荡秋千呢。”
生:小壁虎爬呀爬,爬到小树下。他看见啄木鸟竖着尾巴,在树上捉虫子。小壁虎说:“啄木鸟阿姨,你可以把尾巴借给我吗?”啄木鸟说:“不行啊,我要用尾巴支撑身体呢。”
生:小壁虎爬呀爬,爬到雪地里。他看见松鼠翘着尾巴,在雪地里找吃的。小壁虎说:“松鼠姐姐,你可以把尾巴借给我吗?”松鼠说:“不行啊,我要用尾巴当被子盖呢。”
师:小壁虎借来借去,都没有借到尾巴,这是为什么?
生:每个动物的尾巴都有自己的作用。
师:真棒,你把老师要说的都说出来了!小鱼要用尾巴——(生:拨水。)老牛要用尾巴——(生:赶蝇子。)燕子要用尾巴——(生:掌握方向。)每个动物的尾巴都有用处。
【评析:学生通过勾画、梳理、总结几个步骤发现,课文不仅在句式上有特点,在文字的背后更有要说明的事理。本环节让学生从整体到部分,再从部分回到整体进行感知。】
师:如果你是小壁虎,(贴图)此时你的心情又如何呢?
生:很难过。
师:谁来很难过地读一读这个自然段?
(生读)
师:从你的表情我看到了小壁虎的难过。我们一起来读读。
师:小壁虎难过地把借尾巴的事告诉了妈妈,妈
妈笑着说:“傻孩子,你转过身子看看。”
小壁虎转身一看,高兴得叫了起来——“我长出一条新尾巴啦!”谁再来高兴地读一读?
(师指名读,生齐读。)
师:(出示贴图)这是故事的结果。(板书:结果)
【评析:通过指导朗读,明确心情的变化,了解课文情感的变化。】
四、总结提升,感知科普童话
师:看看黑板上的六幅图,如果让你看图讲故事,你觉得哪些图的顺序不能变,哪些图的顺序可以变呢?
生:燕子那幅图可以调到小鱼那幅图的前面。
生:牛那幅图可以调到小鱼那幅图的后面。
师:这两个小朋友都觉得经过的三幅图可以相互调,同意吗?
生:同意。
师:还有哪里可以调?
生:小壁虎难过那幅图可以调到蛇那幅图的后面。
师:哦,可以调,因为尾巴没了,小壁虎当然很难过。
师:有些可以变,那哪些不能变呢?
生:结果不能变。
生:原因也不能变。
师:所以,我们说话的时候要有一定的顺序。
【评析:发展学生的思维是本节课的最终落脚点,以图片的逻辑顺序激发学生思考,使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敏感度更有提升。】
师:故事讲到这儿,你还有什么想知道的?
生:为什么小壁虎的尾巴会长出来?
师:小壁虎的尾巴有一个特点,它易断,断后还能再长出新尾巴。这种能力叫“再生”,再生能力能帮助小壁虎逃避敌人,保护自己。刚才我们就看到了不同小动物的尾巴,(列举鳄鱼、鹿、兔子尾巴的作用)它们的尾巴有的长、有的短、有的圆、有的扁……但都是有用的,看来,动物的尾巴不同,用处也不同。
师:同学们,这个童话告诉我们,虽然每个动物的尾巴不同,但都是有用的。童话有些时候会用一些我们喜欢的方式告诉我们一些科学知识,我们把这类童话放到一个大家庭里,它们还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科普童话”。像这样的童话故事还有很多很多,比如《大海不都是蓝色的》《无敌的水母》《小雨点的故事》《没有灰尘的世界》《半夜敲门声》《小伞兵与小刺猬》《七彩的星空》……希望同学们在这些书里学到更多的知识,让自己变得更美!
生:男生不是变美,是变帅了!
师:哈哈,是变帅了,你这节课就变帅了。如果还想变得更帅,就要接着去读书哦!
(生笑)
师:这节课我们就上到这里了,下课!
【评析:总结提升,拓展阅读,让学生对童话故事的种类有更深刻的归整,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
【总评】
一堂课,我们能给孩子什么?
低年级教学作为小学教学中的基础,它既要兼顾识字、写字,又要兼顾课文内容,大多数教师感到比较困难。这节与众不同的低年级语文阅读教学课,其与众不同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故事中有体裁
《小壁虎借尾巴》这篇课文是童话故事,而且是童话故事中的科普童话。童话故事作为儿童文学的重要体裁,以丰富的想象和夸张,活跃孩子的思维,帮助孩子认识社会、理解人生,引导孩子做一个通达事理、明辨是非的人,这是童话故事的意义所在,是所有童话故事的共性。而科普童话不仅有这样的意义,它还会让学生增长一些科学知识。骆老师抓住文体的这一特点,渗透给学生这些知识就显得尤其重要。在课的最后,骆老师就注意把握了文本的体裁特点,设计了科普童话的小结,激发了学生读书的欲望。
二、故事中有趣味
童话故事以儿童喜闻乐见的方式告诉他们一些知识或者道理,其趣味性是其他体裁的文章不能代替的。在课堂上,骆老师通过“高兴、难过、哭泣”等情感体验,让学生分角色讲故事将自己代入故事中,激发学生学习的趣味。
三、故事中有提升
骆老师在课堂教学中抓住童话故事的意义进行知识的提升。这种提升一是指基础的提升,就是学生在这节课中掌握了新的知识——“动物的尾巴都是有用的,不同动物的尾巴都有不同的用处”,这也是贯穿整個课文学习的主要目的;二是指认识的提升,就是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再认识。就像骆老师对“科普童话”的介绍:“这个童话告诉我们,虽然每个动物的尾巴不同,但都是有用的。童话有些时候会用一些我们喜欢的方式告诉我们一些科学的知识,我们把这类童话放到一个大家庭里,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科普童话。”骆老师这样简单明了的介绍,就从课堂教学的学科视角,关注了学生从课内到课外大概念的形成。
四、故事中有思维
是不是低年级教学的课堂都要以识字、写字的呈现为主,而缺少对思维的训练?答案是否定的。识字写字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我们应该从课堂教学的素养视角激发学生的思维。此节课骆老师就做了很好的示范,识字教学采用了集中识字(词组的检查)、随文识字(“咬”“墙壁”“房檐”等)、单独识字(“捉”“拨”等)与写字(“房”)相融合,识字教学扎实有效,尤其是识字方法的巩固与形声字形旁表义的渗透几乎完美。在表达上,她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由“句型结构的仿说到看图分角色说再到拓展地说”,层次上循序渐进,整个课堂教学因学生的识字、写字、表达都注入了思维的含量而流光溢彩。
(作者单位:四川成都市新都区香城小学/四川成都市新都区西街小学)
责任编辑 田 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