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生“中国概况”课程文化隐喻教学探析

2020-08-31 14:39杨瑞玲
中国大学教学 2020年7期
关键词:来华留学生课程

杨瑞玲

摘 要:“中国概况”课程是来华留学生的必修课程,“文化走出去”背景下如何通过这门课程的教学更好地传承、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成为这门课程改革的重点问题和主要任务。隐喻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要素。利用隐喻的文化功能,从隐喻本身的文化性质出发,将文化隐喻教学纳入到“中国概况”课程教学中来,有利于留学生把握中国传统文化本质特征,从而为进一步还原文化、构建文化、传承传播文化提供独特视角和有效途径。

关键词:来华留学生;“中国概况”课程;文化隐喻教学

适应来华留学教育大发展的形势,目前我国高校基本上都开设了面向留学生的“中国概况”课程。由于课程开设时间短,“中国概况”课程教学仍然处于摸索阶段,针对留学生文化教学模式的研究更是凤毛麟角。如何根据“中国概况”课程的实际特点,结合留学生的文化背景,在“中国概况”课堂上更好地实施文化教学值得进一步探讨。本文以改进“中国概况”课程的传统文化教学为主要突破点,探析“中国概况”课堂中的文化教学模式。

一、“中国概况”课程定位与主要内容

教育部、外交部、公安部联合制定的《学校招收和培养国际学生管理办法》(第42号令)明确提出“中国概况”应当作为留学生接受高等学历教育的必修课[1]。韩秀梅认为“中国概况”课是一门文化课,属于认知性教学,目的是让学生了解中国社会和中国文化,提出应多从外国人了解他国文化的兴趣这一角度出发编排教学内容,并明确了“中国概况”文化课的定位[2]。

也就是说“中国概况”课是为来华接受学历教育的外国留学生而开设的一门必修文化课,中国传统文化在中国概况课教学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具有基础性、公共性和通识性等特点。“中国概况”课程的目标是培养学习者的文化理解力和跨文化能力,这就决定了这门课的教学方法应该以学生为中心,以培养学习者的文化学习能力为目标,以文化学习的过程为重点。近年来,有学者认为“中国概况”课程的首要目标是帮助留学生初步了解和认识中国的基本国情,为留学生在之后的生活学习中了解和把握中国文化的本质特征打下基础[3]。同时,“中国概况”课的教学目标,除了要让学生了解相关的中国国情知识,还希望能够通过文化教学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言技能[4][5]。文化教学的教学价值和外宣意义成为我国高校推动留学生教育工作的新动能。不仅能够为目前的高校留学生教育带来全新的教学思路,还能够在我国对中国学生提出“文化自信”的同时,通过对留学生中华传统文化中各类典籍如茶经、诗经及医学、饮食、武术等主要内容的文化教学,培养出一批真正热爱中国传统文化的知华、友华、爱华的留学生。在我国提倡文化“走出去”的大背景下,留学生文化课程教学的研究已经成为趋势,打造合理、优质的文化课程更是现实之需。

鉴于“中国概况”课是一门认知性文化课程的定位,笔者拟将认知语言学的一些相关研究成果引入到该课程教学中,以期对来华留学生中国概况类传统文化教学提供现实可行的参考思路。

二、隐喻与文化隐喻

隐喻是认知语言学的一个重要概念。Richards认为,隐喻是人类语言无所不在的原理,我们的口头交际中平均每三句话中就会出现一个隐喻。Ortony更认为所有语言都具有隐喻性质[6]。Lakoff等语言学家指出隐喻思维及其概念体系来自于生活体验,它不能脱离社会文化环境而自发形成[7]。隐喻无论作为一种语言现象,还是作为一种思维方式,都与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它扎根于文化之中,是文化在语言中的集中体现。通过隐喻这个切入点,可以有效地将复杂的文化现象系统地组织起来,加深对文化和民族思维方式的理解。2001年,Gannon Martin提出“文化隐喻”的概念,创造性地把隐喻理论发展成为一种理解文化的新途径[8]。主要目的是通过建立文化隐喻的框架,用来分析不同国家或民族的文化特征,把文化隐喻作为一种工具去认识该国家或民族的思想倾向、价值观等。把隐喻作为一种思维方式和认知手段引入文化研究,意味著当代隐喻理论进入实际应用阶段。隐喻的工作机制是从熟悉的具体的始源域(Source Domain)到陌生的抽象的目标域(Target Domain)的映射,是使抽象概念具体化的认知工具。作为一种基本的认知模式,隐喻让我们通过相对具体、结构相对清晰的概念去理解那些相对抽象、缺乏内部结构的概念。隐喻是我们理解抽象概念,进行抽象思维的主要途径。

对于有着不同文化背景的留学生这个多元文化群体而言,不同国家在历史渊源、文化背景、意识形态、社会机制、认知方式和概念系统上存在诸多不同,为了帮助留学生更好地识别中国各类典籍及其他传统文化中的文化隐喻表达,就需要教师逐步培养留学生的隐喻能力,隐喻可作为教学中帮助留学生理解抽象概念的一种有效工具。文化隐喻的宗旨是激发有效文化互动,帮助外国人理解一种文化的基本特征,这给我们的文化课堂教学带来新的启示。在文化交流过程中,借助隐喻这一推理机制,用文化中的典型特征理解文化,既是对隐喻理论的发展和丰富,也是对文化研究的补充和完善。Gannon认为文化隐喻的功能就在于弥补已有文化研究中的缺憾,因为每种文化中都活跃着许多风俗习惯和行为方式,这些东西恰是塑造文化观念或思维方式的核心,是反映文化价值观的灵魂。文化隐喻作为文化中具有典型性的现象、活动或习俗,是文化背后所隐含的价值观的具体体现者,是理解文化的最为理想的思维方式,人们可以通过文化隐喻了解一种文化的主要特征。

隐喻是语言的凝聚结晶和集中体现,隐喻与文化具有天然、不可分割的联系,文化隐喻在传统文化传承中的作用不容忽视。文化隐喻为文化教学,特别是深层文化内容教学提供了可能的切入点,通过隐喻对留学生进行文化教学是可行的。这一方法对于世界了解中国也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中国概况”课程教学可将文化教学、文化隐喻教学和语言教学结合起来,通过隐喻教授文化,使留学生系统了解中国文化。

三、“中国概况”课文化隐喻教学模式探析

“文化走出去”背景下,应结合留学生的文化背景和认知规律,认真考虑隐喻能力培养的具体方案、内容、举措,教授隐喻的基本知识,使学生掌握隐喻形成的认知机制,为通过隐喻实施文化教学打下基础。培养留学生的隐喻意识,增加留学生对隐喻的敏感性,提高隐喻甄别能力。隐喻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也是一种文化现象,文化背景及经验知识是隐喻的语言环境,是隐喻概念形成的源泉。向留学生介绍“中国概况”中文化隐喻产生的文化背景,能够更好地帮助留学生解读传统文化中的文化隐喻,通过文化隐喻学习传统文化。

比如国学典籍《诗经》中《魏风·硕鼠》: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女,莫我肯顾。

逝将去女,适彼乐土。乐土乐土,爰得我所。

上面是《硕鼠》第一章,它将统治者比作剥削百姓的大老鼠,以突显其贪婪和无情,这里把人动物化是为了突出统治者的负面特征。

再以京剧中的“脸谱艺术”为例。作为一种程式化表达的视觉符号与作为文化基因戏曲性建构,其抽象性美学特征的背后潜藏着丰富的隐喻与象征意识。红脸隐喻忠勇(比如中国人敬仰供奉的关羽),黑脸隐喻正直,勇猛甚至鲁莽(比如包公),黄脸和白脸隐喻狡诈(比如曹操)。

又如茶道术语中的“祥龙行雨”隐喻。它是指将壶中的茶汤快速均匀地依次注入闻香杯中,取其“甘露普降”的吉祥之意。“凤凰三点头”隐喻用沸水冲泡茶时,倒水过程中壶嘴“点头”三次,象征着向客人行礼致敬。“三龙护鼎”是用拇指、食指扶杯、用中指托住杯底的姿势来端杯品茶。三根手指寓為三龙,茶杯隐喻作鼎。此外,“乌龙入宫”“关公巡城”“韩信点兵”等隐喻都积淀着深厚的文化渊源和历史典故。

文化隐喻教学模式通过对中国各类典籍及其他传统文化中文化隐喻的解读,使留学生感受到了中国历史文化的魅力,激发了他们学习中华文化的热情。文化传播的最终目的是让对方理解或接受传播者的文化理念。由于历史、宗教、政治等差异,中华文化与世界其他国家或民族的文化或是相似相近,或是完全不同,共同形成绚烂多彩的世界文化格局。因此,如何使不同文化“和而不同”,是文化传播面临的重大课题。在“中国概况”课堂多元文化共存的背景下,应帮助留学生树立正确的文化观,凸显多元化、包容性的文化传播理念和态度,提升他们的文化认同感,让他们成为传播中国文化的使者,助推中国文化走向世界。

同时,学生习得的文化知识反过来又会帮助学生提高隐喻思维和隐喻理解能力,最终增强学生的语言理解和运用能力[9]。通过隐喻教授文化可以为传统文化教学模式注入生机和活力,有利于培养留学生的文化兴趣,促使留学生发挥主体能动作用,增强驾驭语言进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提高留学生在华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令,第42号[EB/OL]. http://www.gov.cn/gongbao/content/2005/content_60207.htm.

[2] 韩秀梅. 谈《中国概况》课的教学思路[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2004(5).

[3] 吴琼. 留学生“中国概况”课教材编写及教学思路探究[J]. 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2016(00).

[4] 祖晓梅,陆平舟. 中国文化课的改革与建设——以《中国概况》为例[J]. 世界汉语教学,2006(3).

[5] 汤蕾. PBL教学模式在留学生课程中的应用——以《中国概况》为例[J]. 才智,2019(6).

[6] Ortony. A.(ed). Metaphor and Thought [ M]. Lond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79.

[7] Lakoff, G.,& Johnson, M. Metaphors We Live by [M].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0.

[8] Gannon, Martin J. Cultural Metaphors: Readings, Research Translations, and Commentary [M].Thousand Oaks, California: Sage Publications, Inc,2001a.

[9] 周秀敏. 隐喻的文化认知特征及教学启示[J]. 鸡西大学学报(综合版),2015(6).

[基金项目: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评价学取向的典籍英译批评研究”(项目编号:18BYY034)、河南省线下一流本科课程“中国概况”建设项目(2020年)、河南省高等教育重点教学改革项目“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视角下的工科专业非技术能力培养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2019SJGLX056)阶段性成果]

[责任编辑:陈立民]

猜你喜欢
来华留学生课程
构建“双有绘本共读课程”的实践探索
《ERP原理与应用》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探索
课程思政在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博雅育英 缤纷课程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来华留学生跨文化适应问题研究
全英文授课临床本科留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
全英文授课医学本科留学生防御方式调查分析
来华留学生中国古典舞蹈文化教学初探
自行车的发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