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燕
阅读素养是指学生通过阅读,吸收思想、知识以及艺术鉴赏等方面的营养,培养孩子良好的阅读素养,使孩子有一定的阅读能力,提升孩子的思想境界,陶冶其情操,发展其特长,帮助孩子全面发展。绘本是以图画为主,并带有精简文字的书籍。在绘本中,图画不再是对文字的补充,而是以画面本身为主,由专门的绘画师绘制,所以会带有非常鲜明的个人绘画风格,具备独特的图画语言。绘本中的文字相当少,所以它对编者的要求很高:必须对文字进行高度提炼,对于每句话甚至每个词都要反复推敲,且要富有童趣,贴近孩子的语言习惯,构建出一个完整生动的故事。走入孩子们的阅读世界,你会发现他们最爱看的也是带有大量图片的书籍。绘本这种深入浅出又有趣生动的书籍天生就是为孩子而生。孩子们通过阅读绘本,认识事物、构建其独特的精神世界。下面就说说如何用好绘本,培养孩子的阅读素养。
绘本阅读,培养孩子的表达能力
语文学科最基础的目标就是要发展孩子的语言能力。培养孩子表达能力的关键点在于要孩子主动说、说好话。而令人遗憾的现状是现在很多孩子都无内容可说,说的话越来越空洞。绘本作为贴合孩子天性的书籍,可以提供许多培养孩子表达能力的机会。
《不要再笑了,裘裘》是很有语言表达特色的绘本,它讲了小负鼠裘裘学习不断装死的生存技能,不断失败,最后在大熊的帮助下成功的故事。在教授这一本书时。引导孩子感受情节和文字上的反复:“不行,”妈妈责怪他,“一只死了的负鼠是不能笑的!”
“不行,”妈妈责怪他,“一只死了的负鼠是不能叫的!”
“不行,”妈妈责怪他,“一只死了的负鼠是不能动的!”
这三段文字可以让我们感受到情节在不断重复,但文字却不是完全一样的。动词出现了变化第一次是“笑”,第二次是“叫”,第三次则是“动”。这种大同小异的写法就叫“反复”。
在此基础上又引导孩子对比妈妈和大熊的动作:妈妈假扮成一只饥饿的狐狸,用鼻子在他的身上闻啊闻啊……用爪子在他的身上戳啊戳啊……把他拎起来晃啊晃啊……凶巴巴的大熊用鼻子在裘裘的身上闻来闻去……戳来戳去……晃来晃去……
可以发现妈妈和大熊的动作几乎是一模一样,都是“闻”“戳”“晃”。为什么两者的动作会一模一样呢?
可能就是妈妈在模拟训练中为了给裘裘更加真实的体验而特别安排的,从中感受到了妈妈的爱子之心。在写法上,这就叫“呼应”。
最后引导孩子复述这个故事,要求用上“反复”和“呼应”两者表达手法,并在此基础上,能不能说几句话,用上这两种表达方式。
对于孩子来说,其实开口表达不是什么难事,只要在读绘本时,读懂藏在其中的文字秘密,即使只是说上简短的一段话,对于孩子来说,都是长足的进步。
绘本阅读,提升孩子的审美情趣
美育是指培养孩子认识美、爱好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那么我们该怎么把绘本阅读和培养孩子欣赏美的能力结合起来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两点进行突破:
感受绘本的情节美
经典的绘本情节未必复杂离奇,但叙述故事的节奏一定是张弛有度的。《母鸡萝丝去散步》整本书中,母鸡一直都是比较悠闲的状态,后面跟着一只想要吃掉它的狐狸,每每我们看到母鸡快被他吃掉时,心里不由得会紧张起来,而当看到狐狸偷吃不成反倒撞到钉耙上时,一颗高高悬起的心又轻轻落下,同时又感受到了故事的趣味性,再当狐狸第二次想吃母鸡时,一颗心又再次高高悬起……整本书情节上虽然是简单重复,但始终营造出了一张一弛的落差,使得读者的心在跌宕起伏之间感受到了故事所营造的喜剧效果。
欣赏绘本的插图美
说到绘本,不仅是情节张弛有度,文字简洁凝练,绘本插画绝对是值得细细品味的。不同的绘本,不同的插画师,都有自己的艺术表现风格。有的善用水彩、有的喜好油画、素描、拓印……每一种不同的绘画风格都释放不同的美学信号,孩子读绘本的同时好像在逛一座小型的美术馆。比如《阴天有时下肉丸》展现在孩子们眼前的就是铜版画,铜版画的线条、动感、空间感表现得淋漓尽致;《外公的旅程》呈现给孩子们的就是水彩画,构图、比例、明暗的运用无可挑剔;《小黑鱼》则在传统水彩画的基础上加上了一些拓印效果,展现出海底的那种自由灵动……
绘本阅读,开拓孩子的想象空间
我们培养学生的阅读素养不仅仅是学习语言文字,还要激发出孩子丰富的想象力。日本图画书之父松居直曾经就说过“当孩子想象力不够发达时,图画书可以弥补其不足,使孩子的想象力更丰富。读书就是读故事,通过图面读懂故事。那么对孩子来说,就是把故事这个眼晴看不见的世界变成在自己心中看得见的画 (形象 )的能力,也就是一般被称为想象力的能力。如果想象力丰富,人就能看到看不见的东西。图画书与想象力有很大的关系。”由此可见绘本特别适合用于激发孩子们丰富的想象力。
在《母鸡萝丝去散步》这一绘本中,文字特别少,只有 44个:母鸡萝丝出门去散步,她走过院子,绕过池塘,越过干草堆,经过磨坊,穿过篱笆,钻过蜜蜂房,按时回到家吃晚饭。
所有文字中,沒有一个字是描述狐狸的,但绘本的画面极具动感。简短的文字和华丽的画面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教授本书时,我们可以引导孩子从狐狸入手,去观察狐狸的动作、表情,揣测狐狸的想法,使绘本的内容更加丰盈起来。当发现狐狸潜伏在鸡窝下时,可以引导孩子补充狐狸内心的独白:多么肥美的母鸡呀!我要吃掉她,嘿嘿……当狐狸掉进池塘时,可以引导孩子想象他的动作:狐狸不停地在水面上扑腾,大喊:“救命呀!谁来救救我呀!”当狐狸的车子撞到蜂窝的时候,随着“嘭!”一声,蜜蜂“嗡嗡嗡”地奋起直追……随着孩子不断地想象,脑海中的画面感会越来越丰盈,故事也变得越来越有趣诙谐。
绘本阅读,提升孩子的品德涵养
好的品德,我们把它称为美德。对于孩子来说,一些传统的说教所起到的作用是微乎其微的,孩子需要具体的东西才能建立起美的形象。一些经典优秀的绘本中都包含着深刻的道理,塑造了积极正面的人物形象,让孩子在绘本阅读中懂得什么是真善美。对于提升道德涵养来说是非常好的媒介,能够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优秀的绘本所塑造的美的形象会向孩子传递一种美的情感。《小黑鱼》告诉孩子们,面对强大凶恶的敌人,不要害怕,只要大家勇敢地团结起来就能战胜他。《猜猜我有多爱你》告诉孩子如何去表达爱,同时感受到了父母对孩子那种无私深沉的爱。《生气汤》告诉孩子如何正确释放自己的情绪,开开心心地过好每一天。我们要重视引导孩子们在绘本阅读中经历的丰富的情感体验。用隐藏在绘本中的道理去唤起孩子的情感共鸣,引导孩子从思想上、行动上做出正确的选择。
(常熟市昆承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