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艳红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河南 郑州)
慢阻肺,即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以慢性气流阻塞为主要临床表现,属于肺部疾病的一种,而且气流受阻并不完全可逆,病情的进行性进展特征明显。因此疾病的临床发病率与致死率不断提高,社会经济负担加重,逐渐发展成公共卫生问题。慢阻肺是慢性疾病,患者呼吸相对困难[1]。患者会过度担忧活动后的呼吸困难加重问题,所以对自己进行活动的信心不足。本身患者可参与日常活动,但为规避呼吸困难情况的发生而不敢活动,信心的缺乏即自我效能低[2]。基于此,文章将慢阻肺患者作为主要研究对象,重点阐述自我效能护理干预的应用价值,以供参考。
选择本院2017 年9 月至2019 年9 月收治的慢阻肺患者100 例,利用奇偶数分组法将其分成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各50 例。其中,对照组患者男32 例,女18 例,平均年龄(52.93±5.54)岁;实验组患者男30 例,女20 例,平均年龄(52.75±5.62)岁,平均病程(8.97±3.41)年。通过对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对比发现,组间差异不明显,呈现为P>0.05。
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干预,积极开展常规性健康教育,针对患者实施床旁宣教,特别是呼吸肌训练、咳嗽排痰等需进行必要示教。其中,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涵括饮食、咳嗽、排痰与呼吸功能锻炼等方面的指导,同时还有用药和服药管理等[3]。
实验组应用自我效能护理干预,以常规健康教育为基础,引入自我效能理论以及自我效能增强策略,对自我效能干预方法加以制定,具体路径如下:
①激励与劝说。护理工作人员需要每天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1-2 次的交谈,给予患者必要肯定与鼓励,对做的不好的地方进行劝说。以信心缺乏患者为主要对象,向其介绍有关慢性疾病的特点和内容,并且举例讲解系统治疗以及康复锻炼的重要作用,使患者疾病治疗信心不断增强,使其自身潜能被调动,进而积极配合临床治疗[4]。如果患者已经戒烟亦或是吸烟量减少,护理工作人员要进行表扬,要求其始终坚持且不再吸烟。若患者没有戒烟意愿,护理工作人员则要为其播放相应的资料与图片,并告知慢阻肺患者吸烟的危害,进而在思想层面认识到戒烟的积极影响。若患者每天坚持缩唇呼吸锻炼,护理工作人员要给予肯定。针对饮食习惯不正确的患者,护理工作人员要向患者及其家属进行讲解,使患者能够养成科学合理的饮食习惯,确保其饮食的规律性[5]。
②社会支持。护理工作人员需强调患者家属教育的重要性,在和家属沟通交流期间,能够向其讲解疾病的发病原因与治疗方法等,给家属提出意见和建议,使其能够对健康教育资料进行阅读,进而为患者提供科学化膳食。另外,要求家属对患者进行鼓励以及监督,使其能够每天进行呼吸功能锻炼[6]。而针对尚未戒烟的患者,护理工作人员要指导其家属采取相应措施帮助患者戒烟,使患者能够获得必要的支持与鼓励。
③回避负性刺激。只要和慢阻肺患者相关的负性消息,尤其是患此病患者的病情恶化亦或是死亡消息,均会打击患者的自我信念,使其治疗信心下降。为此,在临床治疗与护理期间,要尽可能规避患者得知此类消息。护理工作人员也要告知患者家属,尽可能不在患者面前谈论有关医疗费用亦或是病情加重等负面的消息[7]。
比较分析实验组、对照组护理前后各项自我效能评分等相关指标。
本研究采用SPSS17.0 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和分析,计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表示为(±s),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表示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当P<0.05 的时候,代表组间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两组患者接受干预前,组间数据呈现为P>0.05 的无差异性;接受干预后,实验组各项指标数值与对照组相比,临床比较统计学差异显著(P<0.05)。(表1)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各项自我效能评分分析(±s)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各项自我效能评分分析(±s)
情绪得分 安全行为 体力活动 呼吸困难管理 环境/温度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实验组 50 2.33±0.11 3.02±0.25 2.91±0.24 3.61±0.32 2.26±0.27 2.93±0.26 2.41±0.22 2.91±0.06 2.23±0.12 2.76±0.18对照组 50 2.32±0.13 2.76±0.12 2.93±0.26 3.11±0.29 2.25±0.25 2.71±0.15 2.43±0.21 2.76±0.19 2.24±0.14 2.43±0.24 T 值 0.4152 6.6297 0.3996 8.1868 0.1921 5.1825 0.4649 5.3233 0.3834 7.7781 P 值 0.6789 0.0000 0.6903 0.0000 0.8480 0.0000 0.6430 0.0000 0.7022 0.0000组别 例数
自我效能会对个体行为的选择产生决定性影响,同时,对个体从事某活动的努力及遇障碍的坚韧性产生决定性作用的也会影响到行为的持续性。为了使受教育对象行为得到改善,就必须借助相应的措施,使患者的自我效能水平不断提高。通过增强自我效能感,可使患者应对方式更积极,并形成健康行为[8]。对于慢阻肺患者而言,较高的自我效能感能够使其更好地克服呼吸困难的情况。
在以上研究中,实验组应用自我效能护理干预,各项临床指标数值与对照组相比,组间比较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由此证实,慢阻肺患者在接受临床护理的过程中,将自我效能护理干预应用于其中,可使患者接受常规健康教育的基础上不断增强其自我效能水平,更好地克服呼吸困难的问题[9]。
总的来说,自我效能护理干预在慢阻肺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突出,值得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