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雪
(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河南郑州,450000)
肩关节的组成包括肱骨头、肩胛骨的关节盂,是人体灵活度最大的关节[1],但由于关节囊下方没有韧带与肌肉,容易受到外力作用而发生脱位[2]。肩关节损伤的发生原因常见于创伤、长期使用过度、退行性改变等,患者常常表现为持续性肩部疼痛、活动度改变、肌肉力量减少等[3],给患者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不便。因此,选择一种及时有效的检查手段,为肩关节损伤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十分重要。MRI在软组织损伤中的诊断价值十分突出,目前常常被作为诊断肩关节损伤的首选方法。本文对我院90例肩关节损伤患者行MRI检查的临床结果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内容如下。
将2019年1月至2020年2月就诊于我院的90例肩关节损伤患者纳入研究范畴,所有患者均伴有不同程度的肩部疼痛症状,其中男性51例,女性39例,年龄在22-74岁范围内,平均年龄为48.15±1.23岁。35例患者伴有明显的外伤史,其余55例患者伴有慢性的肩关节疼痛症状。
磁共振仪器的型号选择为西门子1.5T,根据患者肩关节损伤的种类,可将检查方法归纳为常规扫描与造影检查。其中非特异性的肩关节疼痛患者进行常规的扫描检查,而肩关节的盂唇病变、盂韧带的损伤等疾病的患者,进行造影检查。54例患者行常规扫描,36例患者行造影检查。常规扫描检查时,嘱患者仰卧,将双手置于身体两侧,保持拇指外旋或者向上,后使用常规的表面线圈进行检查。行造影检查时,首先在肩关节部位进行穿刺,并在透视状态下,将10-12mLGd-DTPA溶液注入到关节腔内,40分钟后,进行检查。定位像序列选择T1W,设置TR/TE为15/5(ms),层厚/间距设置为8mm,扫描视野设置为400mm,扫描矩阵设置为 128×256。轴位序列设置 FS、FSE、PDW,,设置TR/TE为2800/27(ms),层厚/间距设置为4/0.4mm,扫描视野设置为160mm,扫描矩阵设置为256×256。斜矢状位序列FSE、PDW/T2W,设置TR/TE为2500/12(ms),层厚/间距设置为8mm,扫描视野设置为160mm,扫描矩阵设置为192×256。斜冠状位序列SE、T1W,设置TR/TE为450/13(ms),层厚/间距设置为4/0.4mm,扫描视野设置为160mm,扫描矩阵设置为256×256。斜冠状位序列FS、FSE、T2W,设置TR/TE为2500/56(ms),层厚/间距设置为4/0.4mm,扫描视野设置为160mm,扫描矩阵设置为256×256。
由影像科两名经验丰富的医生进行双盲阅片,出现的差异,二人协商解决。
本研究结果显示,90例患者中均出现关节盂唇撕裂,并伴有不同程度的肩袖撕裂。多数患者伴有关节积液以及肱二头肌肌腱损伤。常规检查与造影检查的影像学结果,详见表1。
表1 90例肩关节损伤患者MRI检查结果统计
正常情况下,MRI全部序列中的肩袖肌腱均表现为低信号的改变,并且在斜矢状位时,肩袖的显示效果最佳[4]。冈上肌的厚度约为10mm上下,以横轴位与斜冠状位时显示效果最佳,此时呈现圆锥形,并且在肱骨大结节上外侧面,附着有中度信号的肌腹与低信号的肌腱。而在肱骨大结节后下方处,依次有冈下肌腱与小圆肌腱穿过。肱骨小结节前侧有肩胛下肌腱附着[5]。关节盂上缘与关节盂结节处为肱二头肌腱长头起始部位,肌腱位于冈上肌与肩胛下肌之间绕过肱骨结节间沟,连接肌腹,并有滑液鞘包绕,通于关节腔。肩峰下位于肩峰与冈上肌肌腱肌肉间,并在喙凸表面停止。常规的SE序列即可区分。
后上关节盂损伤的表现为信号增强,且伴有不规则的表面,后上盂唇撕裂的表现为盂唇撕脱,并伴有信号增加。肱骨头损伤的表现为不规则的关节面,而关节面的下囊表现为低信号,软骨下出现骨质硬化现象。肱二头肌损伤表现为信号增强,并伴有肌腱增厚。发生冈上肌肌腱后与冈下肌前缘撕裂时,T2W1序列显示为该区域高信号影像,并伴有肩轴软组织水肿现象。而肱骨头软骨关节面囊变与骨髓水肿,则表现为高信号影,并伴有软骨面以及骨质的缺损。关节盂后上部撕裂MRI影像学表现为信号强度增加,且出现不规则的盂唇表现。肱二头肌肌腱损伤呈现高信号影像。
本研究中,90例患者中均出现关节盂唇撕裂,并伴有不同程度的肩袖撕裂。多数患者伴有关节积液以及肱二头肌肌腱损伤,MRI的检查结果十分显著。因此,MRI能够对肩关节损伤进行良好的判断,在各类肩关节损伤中的鉴别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值得临床广泛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