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红色新闻资源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创新

2020-08-30 15:24白树亮巩建宇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红色资源

白树亮,巩建宇

(1.河北大学 中央兰开夏传媒与创意学院,河北 保定 071002;2.河北大学 新闻传播学院,河北 保定 071002)

随着媒体技术的快速更新,国内外传播格局发生了深刻变革。高校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需在教育内容、教育方式、教育平台等方面及时调整,以适应复杂多变的传播环境。创新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模式,提升教育效果,既是人才培养的需要,也是新闻传播事业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红色新闻资源在创新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方面具有独特优势。但当前关于红色资源的研究多集中于红色文化、红色旅游等领域,在红色新闻资源方面仍较为有限。中国的红色新闻资源数量大、质量高、形态多样、分布广泛,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提供了丰富的场景素材和资源条件,也为该方面的理论研究提供了较大的空间。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公报中指出, “坚持共同的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促进全体人民在思想上精神上紧紧团结在一起的显著优势” 。在中国大力倡导弘扬红色文化、创新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研究的现实环境下,可以进一步发挥红色新闻资源的教育功能,将红色新闻资源融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的创新过程中,使马克思主义新闻观 “入情、入理、入心” ,有利于 “开创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新局面” 。

一、以红色新闻资源推进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创新

本文提出的以红色新闻资源推进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创新,是基于高等教育领域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环境变革、红色新闻资源教育功能彰显以及红色新闻资源现状和可挖掘空间三个维度作出的考量,既具有充分的可行性,也具有时代的必然性。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中深度融合红色新闻资源,以更具有具象性、感染性和浸润性的场景开展主题教育,能够为高校创新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提供有效路径。

(一)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环境变革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在中国新闻工作实践运用的基础上凝练发展而来。童兵将其归纳为 “以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毛泽东等人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各自领导和从事工人报刊、党的报刊以及其他介质的媒介工作实践中,依据大量的经验和教训,对新闻传播的性质、特征,新闻传播和新闻宣传工作的体制及机制进行理论概括和抽象的结晶”[1]。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概念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出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过程中充实完善,经过学界、业界不断深入的学习、教育、研究探索,逐步发展成为 “一个科学的理论体系,有其科学内涵” ,郑保卫总结了其 “开放性、完整性、原则性、实践性” 四大特点[2]。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发展历程及内在特征,决定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应与时俱进,通过创新教育途径、教育模式让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更具吸引力、更加有活力。

在智能媒体时代,5G、智能算法、大数据等新技术的日新月异引起新闻传播领域的深刻转变,新闻传播的生产工具和传播方式也发生了巨大变化,包括算法新闻在内的新型信息传播形态方兴未艾。在全球智能传播和技术变革时代背景下,科学技术更新速度加快,传播格局解构与重构,受众思想意识的独立性和多样性特征日趋显著,新闻传播事业所面临的国内外环境更加复杂而严峻,这就要求传媒人更加重视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伦理对技术的规制,理论指导与技术学习都不可偏废。创新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既是应对西方敌对势力对中国意识形态领域产生的诸多风险和挑战的必然举措,也是在技术变革环境中强化伦理规制与价值回归的理性诉求,更是提升中国新闻传播人才培养质量、深化高校新闻传播教学改革的迫切需要。结合高校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特点,根据智能媒体时代新闻传播的最新特征,推进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创新势在必行,以此来筑牢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思想根基,引导新闻师生 “做党的政策主张的传播者、时代风云的记录者、社会进步的推动者、公平正义的守望者” 。

(二)红色新闻资源的教育功能彰显

红色新闻资源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闻事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所产生关于新闻传播工作的物质形态和精神形态的所有资源,体现了新闻工作者在各历史时期坚定信念、针砭时弊、担当道义、扎根基层等精神品质,在咨政育人、凝聚共识、思想引领、政治导向、道德教化、情绪激励等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对于新闻人才理想信念教育和新闻职业道德教育发挥着时代价值。作为红色文化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红色新闻资源的教育功能在当代新闻教育实践中日益彰显。红色新闻资源以其新闻实践的真实性、红色故事的感染力、历史遗存的穿透力,能够对受众进行精神感染、思想引导和行为教育,为培育具有家国情怀、使命担当的新闻传播人才提供 “活的新闻教材” ,为其深度融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提供了充分的可行性。

当前部分高校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很难让受众产生充分的兴趣,教育吸引力有限。如何使受众对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态度从 “让我学” 转变为 “我愿学” ,仍然是高校新闻专业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的改革方向和重点任务。而新时代红色新闻资源教育功能的彰显,恰为创新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开辟了新视野,使得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实践性得到有效发挥。在高校新闻院系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中,充分挖掘具有地方特色的红色革命文化,开发利用红色新闻资源,可以有效创新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模式。红色新闻资源与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应统一于当代新闻传播人才培养实践之中。

(三)红色新闻资源的质性梳理

中国有代表性的红色新闻资源种类繁多,分布广泛,尤其在河北省、江西省、陕西省等红色革命地区集中分布,能够为高校开展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提供丰富的资源素材。本文以红色新闻资源较突出的河北省为例进行分析,以郭小良延安红色新闻资源[3]的分类标准为参照基础,从旧址遗迹类红色新闻资源、文献类红色新闻资源、新闻人物及活动类红色新闻资源三个维度,对河北省域红色新闻资源进行质性梳理和概况综述,为增强红色新闻资源融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的针对性提供案例参考,丰富中国红色新闻资源的相关研究。

1.旧址遗迹类红色新闻资源。河北省旧址遗迹类红色新闻资源主要包括新闻机构旧址、新闻活动遗迹、文物等,主要分布在邯郸涉县、石家庄平山县、保定阜平县、张家口等地。其中,最具集群性的红色新闻资源位于邯郸涉县,中国太行山红色新闻事业旧址就位于该县,涉县的西戌镇被命名为 “中国红色新闻文化之乡” 。另外,位于石家庄平山县里庄村《人民日报》旧址也很具有代表性。当年报社人员的铅字版、字模、铸字机头、无线收报机、发报机、平板印刷机等珍贵文物,真实再现了《人民日报》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这些都是珍贵的红色新闻教育资源。

表1 河北省旧址遗迹类红色新闻资源梳理

2.文献类红色新闻资源。文献类红色新闻资源主要包括各类报刊及新闻作品等历史文献。包括许多优秀的、反映革命题材的新闻作品,以及报纸刊发的文章。其中最具代表性为阜平县《晋察冀日报》的 “游击办报” 新闻史料,这些文献也是学界、业界进行新闻史研究和新闻人才培养的重要资源。此外,像《对晋绥日报编辑人员的谈话》《评蒋傅军梦想偷袭石家庄》等文献,社论、新闻通讯等多类型新闻体裁,都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当时的革命新闻实践。太行山区红色新闻文献对于推动党的新闻事业、促进军民生产、做好战场舆论引导发挥了重要作用。

表2 河北省红色新闻资源中的代表性报刊

续表2

3.新闻人物及活动类红色新闻资源。战争时期,特别是解放战争时期, “这一阶段河北境内新闻工作的特殊性,新闻工作是在解放战争的烽火中创建和发展起来的,是和军事斗争、党政建设、经济文化建设、地理历史环境等分不开的”[5]。红色新闻人物及其活动会呈现相应特点。此时河北地区具有代表性的新闻人物有边区新闻出版业的领航者聂荣臻,《晋察冀日报》社长邓拓等,红色新闻人物的事迹和精神都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的生动素材。

表3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河北省红色新闻人物及其活动

二、以红色新闻资源推进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的价值引领创新

依托红色新闻资源推进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在价值引领上的创新,是基于共情心理从思想精神层面进行的价值融合和情感认同,具体体现在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价值认同、对新闻党性原则的价值观共鸣、新闻传播人才育人目标的价值导向等三个方面。

(一)强化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价值认同

马克思主义理论是基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 “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7]其中既包括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也包含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马克思主义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理论内核,为中国社会主义新闻实践的发展提供方法论指导,被习近平称为是 “科学的理论、人民的理论、实践的理论、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 。实现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入情、入理、入心,关键在于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真懂、真学、真信,强化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价值认同。

1938年10月,毛泽东在中共六届六中全会上首次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命题,直至中共七大将毛泽东思想确定为全党的指导思想,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性和先进性在中国得到了充分证明。马克思主义理论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在中国革命实践中显示出强大的科学性和生命力。中国共产党在这一时期的新闻宣传工作中,将马克思主义和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产生了丰富的红色新闻资源。例如,该时期延安整风运动、中共党报系统开展的反 “客里空” 运动都反映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历史特征,这些都是增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价值认同的真实案例,具有真实性和鉴学性,为当前开展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提供了大量的红色史实资源。

红色新闻资源反映的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在新闻事业中的具体实践,是马克思主义理论转化为可观可感的物化体现。因此在创新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中,运用红色新闻资源引导受教育者认同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内蕴,自觉地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理论去分析新闻舆论工作实践中面临的各种矛盾,不失为增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价值认同的有效路径。以红色新闻通讯、红色新闻报刊等历史文献及红色新闻旧址、红色新闻纪念馆等物质载体,向学生诠释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价值理念,展示马克思主义理论在新闻领域的具体应用成果,使学生能直观地感受到真理价值和精神力量,提升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的实际效果。

(二)增强对新闻党性原则的价值观共鸣

中国新闻工作的党性原则指的是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主张、思想意识和组织原则在新闻活动中的体现。习近平在2016年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强调, “新闻舆论工作者要解决好‘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这个根本问题” 。党性原则是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根本原则,坚持新闻党性原则是解决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根本问题的良方,是坚持中国共产党对新闻工作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新闻事业政治方向的重要保证。孙苏强等人提出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本质特点是鲜明的党性原则”[8],进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创新,要通过新颖的教育手段使受教育者增强对党性原则的价值观共鸣,使其深刻认识到,只有坚持党对新闻舆论工作的领导才能保证新闻事业的健康发展,使新闻舆论工作在党的总体战略布局中充分发挥作用。

党性原则属于上层建筑的意识形态范畴,要让新闻工作者及新闻专业学生牢牢坚持这一原则,根本上应从思想领域入手,即增强对党性原则的价值观共鸣。红色新闻资源蕴含着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新闻工作者守正创新的职业道德精神,反映了党领导下的新闻事业的发展历程,与党性原则的价值理念共融互通,能够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中引发传受双方强烈的价值观共鸣。从这一角度讲,红色新闻资源是新闻党性原则和 “以人民为中心” 思想的生动体现,也是坚持党性原则推动新闻事业发展的有力诠释。

红色新闻在各个时期广泛传播中国共产党的理念、主张,在思想战线上发挥了强大的凝聚和鼓动作用,是增强对新闻党性原则价值观共鸣的生动历史教材。如:抗战时期,邯郸涉县是中国红色广播的核心区域,中国共产党位于涉县的广播电台将党中央的决策主张在全国广泛传播;解放战争决胜期,西柏坡成为党中央所在地,此时《人民日报》与《晋察冀日报》组成了规模更大的《人民日报》。红色新闻对解放战争的最后胜利产生推动促进作用。党的新闻事业在发展壮大过程中产生了丰富真实的实践案例,这是创新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的真实教材。在红色资源与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融合过程中,讲好这些红色故事,做好红色素材的展示,将沉寂的实物与热血的故事相融合,以实际案例进行党性原则教育,可以让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更加生动、更具感染力和穿透力,使受教育者牢固树立党媒姓党的意识,增强新闻党性原则的价值观共鸣。

(三)明确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价值导向

学者马胜荣提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的核心是 “学好马克思主义新闻理论的基本观点,明确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性质,坚定坚持党性原则、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原则的立场,提高政治鉴别力和政治敏锐性”[9]。这为高校开展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提供了理论借鉴。牢牢把握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的核心,培养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优秀人才,塑造与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相一致的个体价值观,这是育人目标,也是价值导向。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的育人目标不能仅停留在让学生知道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重要的是真正理解、认同、接受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思想精髓,真正入情、入理、入心。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价值导向影响着高校人才培养的育人目标和培养质量,要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价值导向更加具体化、形象化,将其始终贯穿于培养方案、培养过程、培养方式等各培养环节,探寻可依托的、实际可行的具象载体。而红色新闻资源能够成为有效的具象载体。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中,挖掘和利用红色新闻资源,有利于对学生进行点滴引导和持续渗透,在思想深处产生潜移默化的价值观影响,实现育人目标,明确价值导向。

在利用红色新闻资源进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过程中,可以通过红色新闻实地体验,让学生真实感受革命时期新闻工作者艰苦奋斗的工作环境,传承优良传统与工作作风;通过红色新闻实景实物,让学生感知新闻工作者的精神状态和职业品质,强化新闻人才的素质养成;通过讲述红色新闻历史,让学生坚定新闻工作的理想信念,拥护党对新闻舆论工作的领导。通过这些教育方式,可以将思想引导和实境感知有机结合,将精神感染与价值引导深度融合,能增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的吸引力、生动性和趣味性,让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价值导向和育人目标落地可行、具体明确。

三、以红色新闻资源推进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的专业培养创新

理论教育和实践技能教育是新闻专业教育的主要内容,也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的主要关注点。高校可以将红色新闻资源具体应用于专业人才培养中,在课程体系、培养视角和专业实践方面进行融合,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提供有效的创新路径。

(一)课程体系创新:回望历史与聚焦现实

推进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首先应体现在专业课程设置上,在现行高等院校教育教学制度下完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课程体系。童兵教授在论及如何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落到实处时提出, “新闻院系对正在执行中的教学计划,特别是研究生培养方案和阅读书目中,应进行必要的调整,必须保证有一定的学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课程”[10]。在课程体系创新方面,新闻院系可从历史和现实两个维度进行课程设计,既注重对马克思主义新闻史料的梳理与反思,又要注重对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实践中现实问题的关注与回应,做到创新中有传承,时新中不缺乏厚重。

红色新闻资源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课程的有效历史资源,亟须深度开发和利用。单纯地讲授马克思主义理论可能无法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和参与的热情,若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理论知识传授过程中融入红色新闻故事可以有效提升课程的吸引力。一方面,利用红色新闻资源编写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材,建设红色新闻课程案例库。另一方面,面向新闻传播类专业的学生开设《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精要读本》《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关键词解读》等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必修课程,面向全校学生开设《红色新闻人物纪实系列讲座》《太行山红色新闻史》红色新闻通识通选课程,扩大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的覆盖面,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凸显对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诠释,让思想培育体现在理论、业务和专业史类完整的课程体系中。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发展的理论观点,随着新闻实践的深入而不断丰富时代内涵。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发展性及实践性要求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课程体系建设能够与时俱进,及时更新并充实课程内容,正确反映新闻工作的时代特征。因此,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在关注历史的同时,应聚焦中国新闻媒体实践中出现的现实问题、热点话题,从最新的传媒形势和媒介事件中汲取素材,引导学生以历史的思维看待现实问题。习近平站在新时代历史条件下,对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作出了重大理论创新,提出 “48字职责使命论” “五个事关论” 、新闻工作者 “四力” 论等新观点,完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课程体系。我们应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中融入习近平关于新闻舆论工作的重要论述,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头脑、指导实践。

(二)培养视角创新:学术思维与研究意识

当前有关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的很多研究把注意力集中于对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经典理论和中国国家领导人讲话的阐释方面。从人才培养的角度看,阐释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经典作家的重要论述并作为思想统领固然重要,但如何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落到实践中,让学生不仅会学更要会用,具有同等重要性。对于高校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来讲,需要进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学理研究,创新人才培养的视角,培养学生的学术思维和研究意识,实现从 “理论—实践—理论” 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闭环。

高校需要以学术研究的方式创新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人才培养视角,让学生参与课题研究和学术研讨,培养学生的学术思维和研究意识,让学生在学术研究中丰富红色新闻历史的知识储备、增进对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理解与认同、提升学术科研能力和研究创新意识。比如,河北省高校在创新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过程中,可以结合近便性的红色新闻资源,以课题申报的方式开发红色新闻学术研究专项,通过政策设计和资金支持,扶持和培育一系列特色学术研究项目,鼓励广大师生积极参与。如成立 “太行山红色新闻史研究” “讲好太行红色新闻故事” “白洋淀英雄事迹的现代传播” “抗日战争时期涉县红色广播的战斗力” 等研究课题组,引导学生用学到的新闻理论去研究红色新闻实践,通过历史研究获得现实启示,将最初的基础认知升华为指导现实问题的科学理论,完成从理论到实践再到理论的人才培养闭环。

高校可以将红色新闻资源融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学术科研项目之中,以 “红色传播” “红色新闻资源与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 研究专项等形式转化教学主题,能够使学生在学术研究中增进对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理解和认同,使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内化成为理性和主动自觉,既提升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教育实效,又以理论研究丰富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实践的育人成果。

(三)专业实践创新:校地共育与项目培育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具有实践性,能够随着新闻实践的发展与时俱进,反映时代特征,指导实践前进方向,因此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推进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创新的一个重点在于如何进行实践创新,拓宽新闻专业人才培养的实践渠道,深化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理论与实践的融合。高校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实践教育中,可以开发和利用红色新闻资源,进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的专业实践创新,做好校地共育和社会实践项目培育,探索将红色新闻资源有效融入学生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专业实践的创新机制,提升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的实践育人效果。

第一,强化校地协同共育。高校通过和相关单位的合作,落实校地共育方针,加强校媒联动,探索高校与行业对接的多元项目合作方式。比如,河北省高校依托近便性红色新闻资源,建设了 “晋察冀红色新闻遗址的全媒化创新传播与教育基地” 等具有地方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实践教育基地和红色新闻教育实景基地,不失为创新专业实践的有益探索。新闻院系可通过工作坊和实训项目让学生明确新闻传播人的职业定位,反思传播与社会发展的关系,探索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的实践体验模式。

第二,培育品牌化社会实践项目。每年寒暑期高校都会组织学生到各行各业进行社会实践,以此为契机,新闻院系可以与红色新闻资源管理单位沟通对接,利用红色新闻资源,共同培育一批特色鲜明、育人优势突出的大学生社会实践项目。例如,将丰富、生动的红色新闻史料和场景调查研究与提升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学相结合,组织师生赴河北省阜平、平山、涉县、雄安等红色新闻资源聚集地开展 “太行山红色新闻文献调查” 等社会实践活动,开展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现场教学活动,让学生亲自去实地感受、去现场学习,使其在历史事件的现实场景的熏陶中感悟红色基因的精神力量,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内化为新闻人的精神特质。

四、以红色新闻资源推进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的教育平台创新

智能传播格局下新兴传媒技术发展日新月异,舆论环境、传播方式、传播媒介以及受众需求均发生深刻转变,传统的教育平台难以完全适应如今受众群体对信息的个性化、便捷化、立体化、即时性需求。新时代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工作对教育平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红色新闻资源可作为推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平台创新的重要内容,深化平台教育效果。本文所提出的利用红色新闻资源进行马克思主义新闻教育平台创新,主要包含搭建红色新闻资源数字化传播平台,浸润性、感染性的融通教学平台和跨学科融合的知识开放共享平台,从传播技术、教学方式、思维构建三方面提升融合红色新闻资源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创新实效。

(一)创新红色新闻资源的数字化传播平台

红色教育纪念馆、革命遗址、博物馆等传统的在场传播渠道,能够真实再现历史场景,有利于提升红色新闻资源传播效果。但由于其存在时空局限,难以及时满足受众需求,红色新闻资源的传播平台亟须技术革新。创新教育平台应顺应互联网时代信息传播特点,搭建红色新闻资源的数字化传播平台,使红色新闻信息能及时到达受众视野,扩大传播范围,增强直观体验。

当前许多红色新闻资源管理部门已经建立了门户网站,如用户可以通过西柏坡网看到西柏坡纪念馆的网上参观栏目,以图文形式了解红色历史,但这仍不能充分满足当前的受众需求。此前有学者提出了 “数字西柏坡”[11]的构想,建立数字化传播平台已成为必然趋势。在推进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创新过程中,无论是课堂教学还是实践教学,都应充分运用好数字化的红色新闻资源。相关部门可通过技术研发和数据系统构建,运用8K 超高清数字互动技术、4D 动感影像技术、VR 等数字化手段建立数字纪念馆、网上博物馆虚拟仿真体验展厅等红色新闻资源的数字化传播平台,为受众带来突破时空局限的感官体验,增强红色新闻资源的感染力。

新闻院系可考虑从两方面做出探索:第一,联合政府相关部门建立红色新闻文献电子数据库、马列经典原著资料库等电子媒介系统,强化网络传播的搜索引擎功能,将其设置在学校图书馆电子数据库中,便于师生随时查阅检索。第二,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过程中拓展 “第二课堂” 空间,教师可组织学生自主设计红色题材的新闻作品,依托红色新闻资源的发展史、红色新闻人物真实素材拍摄 “微视频” “纪录片” 等红色影像作品,运营以新媒体内容生产为核心的微信公众号等,充分利用新媒体、手机APP等数字传播 “微平台” ,促进红色新闻资源的可视化传播。

(二)创新浸润性、感染性的融通教学平台

浸润性、感染性的融通教学平台指的是以浸润性、感染性的育人效果为目标,推进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打通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的界限,将第一课堂新闻专业理论教学和第二课堂红色新闻实践体验和红色文化熏陶有机结合,融通两大课堂的特色优势,增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的感染性和实效性,实现技能素质优化与思想意识养成的融合统一。可以通过红色新闻资源的具象形式,如对1937年《新中华报》刊登的《和平解决有望 红军力求和平》一通讯进行案例剖析,对受教育学生进行持续引导、点滴渗透,开展启发式、滴灌式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学。

新闻传播专业教师在进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课堂教学时,应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和主观能动性。打造以学生为主体的红色新闻课堂,鼓励学生当 “讲解员” “亲历者” ,将红色新闻人的故事通过追忆的方式,在现实场景中进行再现,使学生在讲解中增进对新闻观的理解、深化对红色新闻人物和事件的认识。第一课堂教学可以适当增加实践环节,鼓励学生通过红色故事采访、红色作品拍摄等形式,以实践性教学手段进行共情教育,增强学生的自我教育。运用红色新闻资源进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创新,在第二课堂教学方面也拥有广泛的阵地与空间。高校可以在思想引领、社会实践、志愿服务、创新创业、艺术熏染等多个方面设置教育环节,丰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的形式,例如,鼓励学生运用红色新闻资源进行文化创意产品设计、组织学生参加红色新闻主题教育培训和红色志愿服务等。将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相融通,进一步增强基于红色新闻资源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教学的浸润性、感染性。

(三)创新跨学科融合的知识开放共享平台

在信息爆炸时代, “自然科学、人文和社会科学、工程技术科学等各学科领域之间相互交叉、融合与渗透的现象越来越明显,学科之间的边界越来越模糊……跨学科的研究和教育已经在全世界范围内取得共识并形成了改革和发展的趋势”[12]。刘晓璇的这一观点印证了跨文化传播和跨学科教育的学科发展及人才培养特征。因此,推进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不能仅仅关注新闻传播学科的知识架构和理论体系,在马克思主义传媒人才培养上应树立学科交叉意识,将教师和学生的研究思维拓宽至全学科领域,深化学科交叉融合,打通学科界限,搭建起跨学科融合的知识开放共享平台。

红色新闻资源的开发利用涉及马克思主义理论、思想政治教育、公共管理等多学科的专业知识,因此应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中融入心理学、社会学、思想政治教育学、法学、公共关系学等学科理论,增强受教育者的知识储备和人文涵养。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相关理论研究中要逐步培养学生跨学科的思维能力,用知识融合的眼光来看待新闻传播实践,以多学科融合的方法来分析新闻传播实践中面临的问题,实现与相关研究成果互通互鉴。高校在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财政经费中可以列支技术专项资金,用于开发跨学科融合的知识开放共享平台,在该平台或该系统中共享经典著作、前沿文献、学术信息等。同时跨学校、跨学院选聘相关学科的优秀教师为学生讲授专业拓展课程,以优质的学科资源流通共享,拓展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的视野。

红色新闻资源的历史价值、鉴学价值较高,教育功能日益彰显,可以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发挥独特的作用。本文所研究的基于红色新闻资源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创新是价值引领的创新、专业实践的创新、教育平台的创新,将红色新闻资源与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深度融合,有助于探索出一条具备推广价值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有效创新之路。

猜你喜欢
马克思主义红色资源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基础教育资源展示
红色是什么
牢牢坚持马克思主义儿童观
一样的资源,不一样的收获
红色在哪里?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资源回收
做好绿色资源保护和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