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 杏
(吉林市人民医院,吉林 吉林 132001)
急性髓系白血病是一种髓系造血干/祖细胞恶性病症,具有幼稚髓性细胞、骨髓细胞、外周血中原始髓性细胞异常增生特征,患者主要表现为出血、代谢异常、贫血、感染等不适症,病情危重,一旦患者未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则会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1-2]。目前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的常用化疗药物包括阿克拉霉素、阿糖胞苷、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三种药物联合使用即被称作(CAG)方案,但由于老年患者个体组织器官存在不同程度的退化现象,药物耐受度较差,因此容易继发感染等风险事件,疗效具有明显的局限性[3-4]。在西方国家,地西他滨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的疗效已得到广泛认可[5]。为了探讨更加科学、高效的治疗方案,本文就地西他滨治疗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的应用效果进行了下述研究。
1.1 一般资料:选取医院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n=82)。纳入标准:①符合《成人急性髓系白血病(非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中国诊疗指南(2017年版)》[6]中急性髓系白血病的诊断标准,经染色体、骨髓象、血象检查确诊;②患者年龄>60岁;③依从性良好。排除标准:①1个月内接受过化疗、靶向治疗、放疗;②合并内分泌系统疾病;③营养不良;④其他肿瘤患者;⑤存活时间<3个月;⑥合并严重器质性病变;⑦无法耐受CAG、地西他滨治疗,中途退出者;⑧药物过敏。根据不同治疗方式将其分为两组,每组41例。对照组患者男22例,女19例;年龄62~83岁,平均(69.21±2.61)岁。观察组男23例,女18例;年龄61~80岁,平均(69.48±2.74)岁。参与研究的患者均获知情权,组间基线数据对比均衡性良好。
1.2 方法:对照组给予患者注射用盐酸阿克拉霉素(扬州奥赛康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60196)20 mg,第1、3、5、7天静脉滴注,1次/天;注射用阿糖胞苷(意大利 Pfizer Italia s.r.l.注册证号:H20100594)10~15 mg/m2,第1~14天静脉滴注,1次/12小时;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Cyagen赛业生物)300 µg,第1~14天静脉滴注,1次/天。观察组在上述基础上给予患者注射用地西他滨(江苏豪森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30067)15 mg/m2,静脉滴注,第2、4、6天给药。14 d为1个化疗周期,两组均治疗2个周期,化疗期间严密监测患者体征变化情况,待白细胞计数≥20×109/L时停止静滴G-CSF。
1.3 观察指标
1.3.1 疗效评价:①完全缓解:治疗后患者症状消失,血常规提示女性血红>90 g/L,男性血红蛋白>100 g/L,中性粒细胞>1.5×109/L,血小板计数>100×109/L,外周血细胞无白血病细胞,幼稚淋巴细胞、原始淋巴细胞、幼稚单核细胞、骨髓象原始单核细胞占比<5%,红细胞、巨核细胞水平恢复正常;②部分缓解:体征、症状或血常规有1项未达到上述标准,骨髓象原始单核、幼稚单核细胞、幼稚淋巴细胞或原始淋巴细胞比例处于5%~20%;③无缓解:患者症状、血常规、骨髓象均未达到上述标准,治疗有效率=(①+②)/41×100%[7]。
表1 两组患者疗效比较[n(%)]
表2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对比[n(%)]
1.3.2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关于抗癌药物不良反应及分级标准[8]统计不良反应,包括恶心呕吐、发热、肺部感染、腹泻、脱发、血小板减少、肝功能损害。
1.4 统计学分析:将参与研究病例的实验数据(n=82)输入SPSS23.0处理,以χ2检验定性资料(%、n),以t检验定量资料(±s),当n>40,且T>5,用卡方检验;当n>40,但1<T<5,用校正卡方检验;当n<40,或者T<1,用确切率检验,其中n为全文例数,P<0.05,表明有差异。
2.1 疗效分析:观察组治疗有效率(60.98%>39.02%)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 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组间腹泻、脱发、肝功能损害发生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发热、恶心呕吐、肺部感染发生率高于对照组,血小板减少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实践证明,CAG方案治疗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可通过阿糖胞苷、阿克拉霉素、G-CSF联合使用,在进入机体后能够诱导粒细胞聚集,提高白血病细胞杀灭效用,并提升幼稚细胞对各类化疗药品的敏感性,促使粒细胞成熟,缩短骨髓抑制作用周期,达到抑制癌灶增殖的治疗效果,有效遏制癌细胞扩散,在此基础上使用地西他滨治疗患者能够显著提升疗效,得到了医患的一致认可[9]。经本文研究发现,观察组治疗有效率远高于对照组(60.98% VS 39.02%),提示经过2个化疗周期的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体征、症状改善效果更加明显,预后效果更加理想。初步分析可知,地西他滨是一种2-脱氧胞苷类似物,具有强效去甲氧基化作用,经静脉给药后能够有效降低肿瘤细胞DNA甲基转移酶活性,减轻细胞抑癌基因甲基化过度情况,刺激细胞正常衰老凋亡功能恢复,抑制癌细胞增殖活力,具有药效持久的优势,能够有效提高治疗效果。孙令凤等[10]研究后发现,地西他滨结构与5-氮杂胞苷结构相近,可抑制肿瘤DNA甲基转移酶活性,降低癌细胞活性,在急性髓系白血病的治疗中能够提高康白血病细胞凋亡,提升治疗效果,但会增加患者恶心呕吐、肺部感染、发热等不良反应发生风险,经对症处理后未影响治疗效果,值得应用。本文中观察组患者恶心呕吐(39.02%)、肺部感染(43.90%)、发热发生率(36.59%)远高于对照组(14.63%)、(17.07%)、(17.07%),血小板减少发生率(7.32%)远低于对照组(26.83%),肝功能损害、脱发、腹泻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未见显著性差异,表明两种方案的不良反应存在差异,观察组具有较高的肺部感染、胃肠道不适、发热发生风险,有必要加强化疗期间患者不适症的监测,以便医师及时对症处理,确保治疗安全。研究后可知,地西他滨可诱导原始巨核细胞系向巨核细胞分化,促进血小板表达,具有升血小板的效用,且地西他滨在高浓度时具有细胞毒性作用,容易引发感染、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而老年患者体质薄弱,感染风险较高,因此在治疗期间不提倡大剂量使用地西他滨治疗患者。与上述分析结果相吻合,蔡艳青[11]对88例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研究后发现,在常规CAG治疗基础上使用地西他滨治疗患者的总有效率为77.3%,远高于常规CAG治疗患者的52.3%,前者肺部感染(43.2%)、恶心呕吐(38.6%)、发热(36.4%)发生率远高于后者的(15.9%)、(15.9%)、(15.9%),血小板减少发生率(4.5%)远低于后者(22.7%),二者在脱发、肝功能损害发病率方面比较无明显差异,证实地西他滨治疗患者疗效显著,但仍存在较高的胃肠道症状、肺部感染发生风险,有必要加强不良反应监测力度。
综上所述,给予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地西他滨治疗能够有效控制病情进展,改善患者临床体征和症状,提升治疗效果,但仍存在较高的肺部感染、胃肠道不适、发热发生风险,为了保障治疗安全性,应加强不良反应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