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基层财政工资统发系统信息化改革实践运用的探讨

2020-08-28 11:31吴霜
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 2020年16期
关键词:实践经验信息化

吴霜

摘 要:财政统发工资是财政部门通过代理银行统一发放公职人员的工资的一种财务管理制度。这是根据国家工资制度规定的项目与标准统一发放的新型管理制度,使财政统发的人员经费阳光化、透明化。本文主要通过G区基层财政统发工资信息化改革实践经验,对财政工资统发系统优化提出建议和启示,并为财政一体化信息系统改革中工资统发信息化系统部分的改进提供参考。

关键词:基层财政;工资统发;信息化;实践经验

财政部门将原分散在各单位发放的人员津补贴等工资性支出全部纳入统一发放范围,这有利于解决机关事业单位私自提高人员发放标准,擅自扩大人员补助范围,违规乱发各种人员津补贴等问题。但也因此各级财政部门承受着在同一时间发放完所有部门工资的压力,资金保障到位而工资发放不及时的情况仍然存在。

一、目前广西基层财政工资统发系统现状

目前广西财政工资统发系统操作实施分级管理模式,涉及各级工资统发业务流程中的财政部门、人事部门、编制部门、银行和各级预算单位,由各级财政统发本级预算单位所有人员工资。各级财政部门的统一收支、公开、透明,各机关事业单位人员无权收取和支出,更不能擅自增薪加禄,对于构建科学合理、公平公正的社会收入分配体系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这是建立公共财政、规范和加强财政支出管理的客观要求,也为建立国库单一账户体系、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奠定了基础。

二、国内已有财政工资统发系统的特点

目前我国在财政工资统发已有专业的服务软件且技术成熟,综合各财务管理软件品牌的工资统发系统,有以下几个特点。

首先,实现了财政工资核发工作网络化,提供了从人事信息报送到工资报送全线上操作,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网上报送。各预算单位和职工都可以随时通过此系统查询个人工资条、打印工资表、查看工资的审核进度,有助于广大干部职工了解工资信息。

其次,审核和发放职责清晰。编制部门实时根据定编额度审核各单位人员编制;人事部门实时审核和更新人员信息和工资标准;财政部门形成工资发放数据,实时传递到银行。

再次,采用数据库存储职员信息、工资标准信息和工资计算公式等数据,预算单位工资专管员仅需要录入职员、工资变化情况。减轻了管理部门审核工作量、单位数据录入工作量,提高了数据录入的正确率;解决了工资统发标准构成复杂,纳入发放的职员数量很大,因此导致计算工作量大,审核编制和工资额度过程缓慢,核算管理困难等管理问题。

最后,设计活动性大、适应性和安全性强。从多方面确保工资计算、数据核对、报表生成、数据传输等全部环节可自定义设计且安全可靠,在响应时间、同比差异提示、吞吐量等性能和功能上达到管理要求,操作便捷。

三、完善G区基层财政工资统发系统运用实践

G区基层财政局于2019年初逐步进行工资系统的运用,主要由于以下几个问题,推动了工资审核工作信息化的改革,改革过程中主要有涉及部門多协调难度大、初始化设计复杂度高、涉及整合多个系统、基础信息录入工作量大等特点。

1.工作中遇到的问题

(1)每月手工核对工作量大。G区基层财政局未使用工资系统之前以手工核对工资信息为主,涉及机关事业职工财政统发人数超4000人,错误信息也不易被查出纠正,因此,核对数据的过程长,但为了防止出错又不能随意简化工作流程,每月核对工资变动数据困难,核对耗时长、效率低且易出错。

(2)人员社保信息和工资信息脱节。由于工资审核主要以审核工资数据为主,对单位人员的社保信息无从获取,这对公积金变动和单位社保变动的审核造成一定的难度,出现单位漏缴多缴导致罚款和滞纳金和情况时有出现,由于不知道单位是否足额、是否及时申请了单位部分的社保资金,在国库集中支付的制度下,影响国库对可用资金的使用计划和调度安排。

(3)工资数据分散难以统计。在手工核对工资数据阶段,工资数据审核信息分散,工资总数需专人汇总,所得税等信息需在不同的工作表合计,合计数据仍需反复核对,每月汇总数据因核对时间长、批次多,造成次月才能对上月的工资信息进行汇总,影响国库和预算部门对数据分析和管理及时性的需求。

(4)工资核算类别繁多难以标准化。因管理需要统发工资的类别出现多样化趋势,不同部门不同性质和岗位的职工核算的项目和核算标准出现差异,包括职工缴纳的社保都有不同程度的差异,特别是人员密集型的部门,每个月的变化复杂度更高,有个别人员是属于本月停发下月补发、本月停缴下月补缴,甚至跳跃2?个月份的核算,需要对比几个月的工资数据,消耗大量的审核时间。

(5)工资发放时间不固定。在手工核对工资数据阶段,每个批次由于上述原因导致审核完成时间不固定,造成工资发放时间不固定,达不到每月按时发放工资的管理需求。

2.优化工资统发系统

综上所述,工资统发系统信息化改革迫在眉睫,2019年起正式实施了改革计划,根据各单位工资核算及审核的复杂程度结果分为五批,从易到难逐步进行改革,逐批解决问题,最后全面铺开,每批单位信息化改革流程大致总结如下:

首先,岗位流程和分工需要依附于软件而重新设计(如图1);其次,根据人员性质和类别进行标准化的项目分类,每个工资项设置计算公式和逻辑关联,区别常态化的工资项和非常态的工资项,区别必填的信息栏和自动审核变化公式提示;再次,培训和指导各单位的工资专员录入基础数据和工资信息;最后,协调预算系统、支付系统、银行代发系统、财务系统、工资系统分别与中间表数据相对接,完成数据传送工作,及时生成凭证自动入账。

3.完成工资统发系统实施后发现的问题

从计划实施到全面铺开用了一年的时间,从全面铺开到系统稳定又用了半年时间,最终基本解决了原手工核对工资中出现的问题,但是,仍然发现新的问题。

(1)数据更新不流畅。由于涉及预算系统、支付系统、银行代发系统、财务系统与工资系统五个系统的数据传递,因此通过虚拟一个大平台为数据传送中间表,各软件都对接大平台并从中间表中取数,节约数据传送的流程,但是,正是由于各系统取数都通过大平台,如果大平台出现了中间表数据更新不及时,就会造成所有系统数据都出错。

(2)中间表不稳定。中间表是根据各系统所需信息放置在大平台中设计出来的表格,由于工资项多、发放批次多等影响导致中间表的触发器生成的数据出现信息互换的错误,有时需要技术人员手工维护信息才能生成准确的中间表。

(3)银行代发问题。由于工资数据从中间表导入国库支付系统时数据会进行合并,而合并数和银行代发的合计数会出现尾数的差异,导致代发不成功,使整个发放工资进度受到影响。

四、有关财政工资统发系统建设的建议

第一,软件设计方面。除工资项目、工资类别、工资项目公式到工资费用计提外,需增加人员档案资料电子化储存、管理用报表自定义设计、自动分析异常和纠错等功能,满足各级管理部门对工资情况进行个性化设置需求。抽象出各地方政府需求的共性和特性编制成多样化模板,方便各地方政府管理中相互借鉴新的管理方式。

第二,信息管理方面。采用通用数据库存储职员信息,工资标准信息,社保计算、所得税计算、工资计算公式等数据,管理部门要求的标准工资项目类别、工资项目结构等信息,所有的工资类别和工资统发方案共用这些基础信息。并根据数据信息自动调用指标和预算系统的数据,從而自动生成匹配功能分类科目和经济分类科目,再自动汇总数据传送。

第三,数据生成方面。系统对工资计算采用新的算法,使职员数量与计算速度基本无关;扩充数据库容量,使工资项目多样化。工资数据可以根据统一标准自动产生,也可以根据自定义标准自动产生;自动计算和自动生成个人所得税和各统发工资的银行代发工资传送文件,减轻操作工作量。

第四,报表生成方面。增加可视化功能,除了含有工资基础管理所需的账表外,系统还提供多种统计、趋势图和分析账表,提供辖区层次、单位层次、个人层次三种层次的图形分析功能。例如:单位工资情况表、职员项目统计表、项目工资统计表及个人收入所得税表等。方便管理部门更直观、更及时收集有用信息,也方便职工查询收入构成,使每个职工可根据系统信息独立完成年终个人所得税汇算清缴工作。可以将报表的打印格式、颜色、图形、图文并茂、字体变化等自定义,并可转换、输出类型多种格式的文件到其他软件系统。

第五,数据传送方面。系统可以将总预算会计、总账系统集成使用,将工资费用根据用途计提分配,通过凭证编制功能传递给总预算会计系统、单位财务系统同时生成直接支付凭证并转化为会计分录,实现财政和各单位账务系统与工资管理系统的无缝连接。

(责任编辑:兰卡)

猜你喜欢
实践经验信息化
百年党史视域下共青团工作的实践经验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一核三轴”:信息化时代教学管理模式的探索
2017年《农业信息化》1—12期总目录
家门口的图书馆
培养初中学生思品课堂学习兴趣的经验与思考
应用型人才培养背景下模块化教学研究与实践
干部锻炼成长要过哪“四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