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琛玭
摘 要:群文阅读教学,是我国目前语文课程改革中正在兴起的一种多文阅读的教学实践,是对传统语文教学中对一篇教材课文进行精讲精读的教学模式的补充,在加大学生的阅读量、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上,有着极大的作用。放眼当前的初中语文教学,只让学生学习教材中的课文已远远不能满足新时代中学生的阅读需求,这就迫使教师立足教材编排体系,以教材为蓝本,精选相应的经典篇章,组合成高契合度的群文组合,实施群文阅读教学,从而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关键词: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研究
一、概念的界定
(一)群文阅读
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语文课程改革的深入,群文阅读的定义不断修正完善,它是指师生围绕一个或多个议题,选择一组内容风格相关或相近的文本,在单位时间中进行多文本阅读教学的过程。
群文阅读的“群文”是相对教材文章的“单篇”而言的,但“群文”的“群”却并非“单篇”的简单叠加,“群文”组合的机理是结构化,依托教材篇章,精选相关文章,这是群文阅读最主要的特征。
统编教材丛书总主编温儒敏对教材的使用提出了针对性的思考与建议。温儒敏说,最好的阅读课是往外延伸的。他建议中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采取“1+X”的办法,在利用好统编教材以外,将课外阅读纳入教学计划。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实施群文阅读教学也是为了更好地学好统编教材,以此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核心素养
语文核心素养是学生在平时的语言实践中积累起来,并在语言运用情境中表现出来的语言运用方式及其品质,是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获得的语言知识与语言能力,思维方法和思维品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综合体现。
二、整合经典文本,实施群文阅读教学的意义
(一)增加阅读量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指出:“九年义务教育的学生课外阅读总量应达到405万字”, “培养学生广泛的閱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整本的书。”
然而当前的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教师仍然按照传统只重视对教材文章的教学,少有课外文章的补充,没有达到一定数量的文字阅读,学生想要形成良好的语感和厚实语言的积累,又谈何容易?这样的课堂教学,已不能满足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提升。而在群文阅读教学中,实施“1+X”的课堂教学策略,学生在一节课中能阅读多篇相关文章,阅读量自然增加了,语言积淀自然也厚实了,语文核心素养也自然得到了提升。
(二)提高阅读速度
快速阅读是现代社会人才的必要技能,而这是需要在学生时代训练的。当前初中的语文教学,一篇课内精读课文两课时,略读课文一课时,教师引导学生分割肢解式地理解文章,大到主题理解,小到某个词的妙处,教得慢,学得慢,严重影响了学生阅读速度的提高。而群文阅读教学,一节课中要求学生阅读多篇文章,强化训练学生的阅读速度,从而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素养。
(三)体现了新时期独特的育人价值
群文阅读让日常的语文课堂结构呈现一种新的形式——立体紧致的新型课堂,学生在多篇文章阅读中进行深入思考,比较归纳,分析整合,学习多样化的阅读方式,更有利于学生发展系统思维、创新思维、批判思维等高阶思维能力的提升,在群文阅读构建的多文本人文课堂滋养中,学生获取了正确的道德认知与方法,凝炼了终生受益的语文核心素养。
三、群文阅读的文本选择
群文阅读的文本选择很广泛,在选择材料时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认知能力、情感兴趣,内容要能打动学生的心,能让学生从阅读中学有所获,学有所用。所以群文的组合策略以“共性”文章为主,组文成群,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去选:
(一)聚焦内容组合文本,培养聚合思维
以《背影》为例。笔者用一课时引导学生精读《背影》,在朱自清的文字中感受真挚细腻的父爱。第二课时精选了舒乙的《父子情》,丰子恺的《我的母亲》和邹韬奋的《我的母亲》进行群文阅读,目的是加深学生对父母子女之间深厚之爱的理解。这些文章在内容、情感表达上,有异曲同工之妙,总结如下:
1.内容平实,感情真挚,切入点小。这四篇文章都是回忆性记人散文,选取了日常生活中最普通的生活细节,刻画细致,感情自然流露,极易引人共鸣。《背影》一文中,父亲的形象是慈父式的,这种慈父似的父爱表现得很有特点,不是强烈而直露的,而是含蓄而深沉的,并且是细微的,作者通过许多细节描写来表现父亲对自己的爱,如父亲最后决定送自己之前的踌躇,与脚夫讲价,关照茶房,自己穿布棉袍却给儿子做紫毛大衣,当然,最能表现的就是父亲上下月台时的攀爬背影。
同样,舒乙的《父子情》一文中也刻画了这样一位细腻深厚的父亲。作者虽然开篇写“我的父亲老舍既不是典型的慈父,也不是那种严厉得令孩子见而生畏的人,所以是个复杂的父亲。”然而文中的父亲常常指着我不无亲切地叫我傻小子,可见其爱之真。还有我出差时要看是否带了车票,一定要让我带两条皮带,无不可见老舍对儿子的厚重父爱。
丰子恺的《我的母亲》记述了母亲的一些生活琐事,突出母亲对我生活上很慈爱,对我为人处世、学习上的教导,文中反复出现细节“眼睛里发出严肃的光辉,口角上表出慈爱的笑容”,“晚上她亲自上灶,烧些我所爱吃的菜蔬给我吃,灯下她详询我的学校生活,加以勉励,教训,或责备”,虽是小事,但点点滴滴恰汇成了一首母爱之歌,慈爱与教导并存,令作者终身感怀。
邹韬奋的《我的母亲》也是深情地回忆母亲的一些生活琐事,母亲为我流泪:“我自己呜咽着,同时听得见坐在旁边缝纫着的母亲也唏唏嘘嘘地泪如泉涌地哭着。”表现母亲对子女无限怜惜和疼爱之情。母亲熬夜为我做新鞋:“我眼巴巴地望着她额上的汗珠往下流,手上一针不停地做着布鞋——做给我穿的。这时万籁俱寂,只听得嘀嗒的钟声和可以微闻得到的母亲的呼吸。”母爱子,子怜母,真挚动人。
2.语言流畅、朴素、亲切,极富表现力。这几篇群文语言真挚,字里行间流淌着浓浓真情。例如:《背影》文中父亲最终决定送的那段“他再三嘱咐茶房,甚是仔细。但他终于不放心,怕茶房不妥帖;颇踌躇了一会。” “再三叮嘱” “颇踌躇”,父对子那份如山父爱已力透纸背。舒乙的《父子情》中,“父亲死后,我一个人曾在太平湖畔陪伴他度过了一个漆黑的夜晚。我摸了他的脸,拉了他的手,把泪洒在他满是伤痕的身上,我把人间的一点热气当作爱回报给他。” 丰子恺的《我的母亲》:“只是她的头发已由灰白渐渐转成银白了。”邹韬奋的《我的母亲》:“在临终的那一夜,她神志非常清楚,忍泪叫着一个一个子女嘱咐一番。她临去最舍不得的就是她这一群的子女。” 这些文字表达的父子情、母子情深沉而悠远,令人感佩。
将以上四篇题材与创作手法近似的文本放在一组群文中整合阅读,更有利于学生体会那份无须言说的深深的爱。
(二)聚焦作者补充文本,产生整合效应
以教学《昆明的雨》为例。笔者用一课时引导学生精读《昆明的雨》,体会作者对几十年前昆明风土人情的怀念之情,第二课时补充作者另两篇文章《端午的鸭蛋》《故乡的野菜》,组成群文,感受作者的怀旧之情。
这三篇文章都是内涵丰富、饶有情趣的散文。表面上看,内容特别“散”,但是散中有整,散而又聚,散其形而聚其神。可以此为抓手,引导学生把握散文的特点。
三篇文章篇幅都不长,但所叙景、事、物较多。《昆明的雨》写了赠友人的画,写了仙人掌、各种菌子、缅桂花、民俗风情、雨季中人的活动。《端午的鸭蛋》先描述家乡过端午节的各种风俗,引出高邮鸭蛋,接着详细介绍高邮鸭蛋的名气、色、香、味、吃法等,然后写儿时家乡端午节的一个风俗——结鸭蛋络子,最后写用鸭蛋装萤火虫的游戏以及引发的联想。《故乡的野菜》中作者回忆了荠菜、枸杞头、蒌蒿、马齿苋、莼菜的各种吃法,以及秦少游的诗,散曲作家王磐的散曲作品,周作人的同题文章。三篇文章内容都显出“杂”的特点,所叙景、事、物较多,这也是散文“形散”的体现,但都围绕核心,即怀旧与珍视,追溯岁月流逝之后留下的珍贵记忆,表达对过往人生的珍爱。
三篇文章的语言没有秀丽华彩辞章,都是直白而平和,流利而自然,简洁而富有韵味,并富于生活气息,但是直白平淡之中有一种拉家常的风格,给人以亲切之感,许多语句让人从直白平淡中隐隐感到一种恬淡而悠远的余味。这正是汪曾祺语言的风格,学生通过群文阅读,能更好地感受。
如此多文本的补充,可以从各个角度深化学生对主体文本即教材的理解,从而产生整合效应。
(三)聚焦内容相悖文本,形成矛盾张力
《社戏》文末写道:“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其实,儿时看的“社戏”并不好看,“我”连演了什么都说不上,但为什么会让时隔二十多年后的“我”如此难以忘怀呢?对这个问题的解读,理解小说的主旨——对平桥村的美好回忆以及对质朴善良纯真的农村乡民的怀念,是关键。于是,在上完课文后,我补充了课文《社戏》的前文,与课文形成完整的小说篇章,引导学生深入探讨。完整的小说《社戏》对比表现出“我”对都市和农村两种生活、两种人情关系的不同感受。
小说第一部分描写“我”在都市剧场看京戏的情节,展现了丑陋龌龊的社会现状以及冷漠自私的人情关系。剧场喧闹嘈杂,拥挤不堪;名角摆架子,久盼不出,令人生怨;胖绅士目中无人,使“我”苦不堪言。“我向来没有这样忍耐的等候过什么事物,而况这身边的胖绅士的吁吁的喘气,这台上的冬冬哩哩的敲打,红红绿绿的晃荡,加之以十二点,忽而使我省悟到在这里不适于生存了。”文中这段话总结了第一部分京都看戏的内容及内心的感受,强调我对都市京剧舞台的告别:从此“漠不相关,精神上早已一在天之南一在地之北了。”
小说的第二部分也就是教材部分所描写的平桥村则是另一种截然不同的环境及人情关系。平桥村的生活无限快乐,掘蚯蚓钓河虾,月夜出航看社戏,小伙伴烧吃罗汉豆,六一公公送罗汉豆。这些纯朴的人,这些快乐的事,让我时隔二十年后还是难以忘怀。为何?很简单,这些热情友好、淳朴温厚的人际关系,在我现在的生活中早已茫然无存。
通过“我”在京都剧院看戏和在农村看社戏的对比,表达了“我”对热诚友好、纯朴温厚的人情关系的向往,对质朴善良纯真的劳动人民的热爱和对童年美好生活的怀恋之情。
通过给《社戏》补充前文后,前后两部分在内容上存在一定的矛盾冲突,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社戏》的主题,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辩证思唯能力,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从而提升了学生更高层次的语文核心素养。
四、群文阅读教学的思考
群文阅读“1+X”的教学形式,1”是教材,“X”是补充的课外文章,补充“X”,是为了更好地促进对“1”的理解,最终形成以一带多,组文成群的群文阅读教学模式,促进课堂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群文阅读绝不是简单地把几篇相关联的经典文章组合到一堂课上逐一学习,而是要找到几篇文章的共性,还要找到文章的个性,要在分、合中学习。分,就是学习每篇文章中作者想表达的内容和思想,合就是要探究几篇文章中相通之处,或是相悖之处,正所谓“合而不同”。怎么合?怎么保留原汁原味?这都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一路探索。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
[2] 教育部.初中语文部编教材及教参[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
[3] 于子舒.聚篇成類发展思维:初中经典文本群文阅读教学研究[J].中学语文(上旬·教学大参考),2019(8):4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