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琼
摘 要:基于项目式学习方式开展基于综合实践活动学科的STEM教学,可以提升学生动手和创新能力。采取一定策略,高效指导学生顺利实施项目,是教学中的核心问题。本文以《走近皮影戏》为例,对任务分解教学策略这一基于综合实践活动的STEM教学策略进行了较为细致的探讨。
关键词:综合实践活动;STEM教学;教学策略
《中国STEM教育白皮书》指出,目前我国STEM教育多采用项目式学习方式开展,教学过程中采用任务驱动法等主要教学方法。基于综合实践活动开展STEM教学,也可以项目式学习方式开展。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分解任务能降低学习难度,增强学生学习信心,便于项目顺利实施,提升学生动手和创新能力。
一、任务分解教学策略的含义
任务分解教学策略是指在学生实施项目过程中,引导学生将项目实施的任务进行分解以降低实施难度的教学策略。该策略一般包括以下环节:
环节一:确定目标,明确任务
学生经过活动,了解项目相关基本知识后,整理汇报,为项目开展提供铺垫。在此基础上,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师生一起确定项目实施要达成的目标,明确任务。
环节二:理清项目实施步骤,初步分解任务
项目实施作为一个系统工程,实施过程繁杂,引导学生利用流程图理清思路,梳理项目实施步骤及各步骤难点,可降低实施难度,增强学生实施信心,明确实施方向。
环节三:细化任务,制定规划
根据实施步骤,进一步细化任务,做到逐个步骤分解任务,设想实施难点,制定实施规划,为实施提供依据。
环节四:探究实施与改进
各组根据细化后的任务,分步实施项目。边实施边反思与改进,力求达到最好效果。
环节五:展示与反馈
各组展示项目成果,汇报项目实施过程遇到的难题与解决方法,小组合作的相关情况,小组反馈,共同提升。
二、任务分解教学策略的特点
1.以建构主义理论为基础,强调学习基于学生主动建构。强调教师指导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在基于综合实践活动的STEM实施过程中,由教师指导学生理清步骤,进行任务分解,实施、反思改进与汇报。在此基础上,教师必要指导,激发学生探究兴趣,促进学生实施持续性。
2.倡导小组合作学习。项目实施过程复杂,单个学生实施耗时低效,让学生组成学习小组,根据个人特长与能力分工合作,可取长补短,高效实施。
3.基于最近发展区理论。任务分解教学策略强调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引导学生对任务进行分解与细化,使之贴近学生最近发展区。
三、任务分解教学策略在教学中的应用
在基于综合实践活动的STEM教学过程中,采用任务分解教学策略可以帮助学生顺利实施项目,提升动手能力,提高综合素质。下面以《走近皮影戏》为例进行说明。
根据学生兴趣选取“走近皮影戏”这一主题开展基于综合实践活动的STEM教学,在学生确立子课题,进行活动方案设计后,给予方法指导,促进学生有效开展活动,及时进行中期汇报。此时,就可以引导学生进入STEM项目学习。
首先可以艺术节为契机,组织班级学生在艺术节上表演皮影戏,项目学习与学生生活融为一体,学生参与项目的积极性将大大提升。每个小组总目标都是制作出一部皮影戏,组织学生结合学校艺术节要求,制定项目明细目标。也就是对学生項目实施给出具体明确要求,便于按照要求实施。
接着,教师可通过范例引路,引导学生用流程图理清项目实施步骤,进行任务分解。如创编皮影戏,首先要编剧本,准备表演材料,接着试演与改进,最后在班级进行展示汇报。这样,学生有了大致思路,为分步实施项目打下了基础。
接着,引导学生进一步细化任务,做好每个步骤的活动规划,依据组内同学特长,进行任务分工。整个项目实施过程中,准备表演材料是最难的环节。这个环节的实施涉及到数学、科学、艺术等多学科知识,也是STEM特征最明显的环节。例如人偶和幕布大小要考虑到舞台和观众场地大小,从而确定尺寸,保证观看效果。这就涉及到数学知识。幕布材料和光源的选择涉及到科学知识。而配乐、人偶上色等涉及到艺术知识。教师要引导学生对任务进一步细化,并对学生进行适时指导,帮助学生补充相关知识。 准备材料可以进一步细分为确定光源、确定幕布材料,制作人偶等。而以上任务还应该经过充分论证明确实施先后顺序,否则可能会影响任务的实施效果。制作人偶这一任务又可进一步细化为:1.了解材料,查找制作步骤2.对人偶大小进行测算3.准备材料4.制作与上色等。此外光源和材料的选择,也应在了解相关背景知识的基础上,先初步选定几种光源和材料,经过对比试验,择优选取。所有准备工作就绪,各小组可以进行试演,反思后加以改进。最后,各小组汇报表演,根据项目实施之初制定的标准,相互评价,达到相互促进的目的。
利用任务分解教学策略,既可以帮助学生将复杂的任务加以分解,降低任务的难度,使之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接近,让其更贴近学生的能力水平,便于学生实施项目,又能帮助学生理清项目实施的步骤,提升学生的思维,是基于综合实践活动的STEM教学的有效策略。
作者简介:宋琼,广州市天河区棠东小学 中小学一级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