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颖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潞河医院中医科,北京 101149)
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是一组持续或反复发作的以上腹痛、腹部烧灼感、早饱感及餐后不适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疾病,已成为目前的常见病和多发病[1-2]。功能性消化不良无器质性病变,尚无特效药治疗,目前多以促胃肠动力药和抑酸药对症治疗,但整体疗效不佳,且疗效不持久。根据功能性消化不良病因、发病部位及临床表现多归于“痞满”范畴[3-5]。笔者长期临床观察发现,脾胃湿热证是功能性消化不良常见证型。柴胡达原饮是中医治疗湿热邪伏膜原的常用方剂,具有祛湿清热,和解三焦之功。因此,本文针对脾胃湿热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用柴胡达原饮加减治疗,观察其临床疗效,报道如下。
1.1 病例来源 病例来自2019年3月-12月本院门诊就诊患者。治疗组男19例,女17例;年龄20~63岁,平均年龄(42.07±10.30)岁;病程6个月~11年,平均病程(3.20±1.25)年。对照组男18例,女18例;年龄19~61岁,平均年龄(39.36±10.22)岁;病程6个月~10年,平均病程(3.39±1.56)年。治疗过程中无脱落病例。2组一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
1.2 样本量计算 由于本研究是探索性试验,按最小样本量要求,每组最低要求取30例。考虑到20%的失访,我们将每组样本量设为36例,共计72例。
1.3 随机分组方法 满足纳入标准的受试患者采用计算机随机的方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用于确认每名患者分组的编号和随机数字由计算机软件SPSS 15.0产生。
1.4 诊断标准 参照罗马Ⅳ诊断标准[6-7]和2017年公布的《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中西医结合诊疗共识意见》[8],功能性消化不良诊断标准应具有以下1项或多项症状:1)餐后饱胀不适;2)早饱感;3)上腹痛;4)上腹烧灼感。并且不具有症状相关的器质性疾病证据。诊断前症状出现至少六个月,符合以上标准近三个月。上述症状在排便后不能有效缓解,且排除可解释症状的器质性相关疾病,则可诊断为功能性消化不良。痞满主症包括:1)脘腹痞满或疼痛;2)食少纳呆。次症包括:1)头身困重;2)口苦口黏;3)大便不爽而滞;4)小便短黄。舌象脉象:舌质红,苔黄厚腻,脉滑。具备主症2项和次症1项,或主症1项和次症2项,并结合相应的舌脉,即可诊断为功能性消化不良脾胃湿热证。
1.5 纳入标准 1)符合功能性消化不良西医临床诊断标准;2)符合中医“痞满”脾胃湿热证的诊断标准;3)年龄18~65岁;4)充分知情,沟通能力良好,能配合试验,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
1.6 排除标准 1)患有严重精神系统疾病,具有认知功能障碍者;2)孕妇及哺乳期妇女;3)合并有消化性溃疡、肝硬化等消化系统器质性病变患者;4)过敏体质或对本临床试验使用的药物过敏者;5)正在或2周内参加了其他临床药物试验者;6)合并有严重心脑血管、肝肾和血液系统疾病患者;7)依从性差,临床资料不全,无法完成本研究者。
1.7 治疗方法 治疗组给予柴胡达原饮(柴胡10 g,黄芩10 g,枳壳10 g,厚朴10 g,草果10 g,槟榔15 g,青皮10 g,荷梗10 g,炙甘草5 g)随症加减治疗。每天1剂,水煎服,每日2次。疗程1个月,结束后评定疗效。治疗过程中不予以患者其他药物。对照组患者给予枸橼酸莫沙必利片(国药准字:H19990317,规格5 mg/片),每次5 mg,每日3次,餐前口服。治疗期间停用其他任何影响试验观察的药物。疗程为1个月,结束后评定疗效。
1.8 疗效观察指标
1.8.1 主要疗效观察指标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有关“痞满”内容[9],采用尼莫地平法,根据治疗前和治疗后的症状积分分别计算疗效指数。公式:疗效指数=(治疗前积分-治疗后积分)/治疗前积分×100%。治疗总有效率=(痊愈例数+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8.2 次要疗效观察指标
1.8.2.1 中医临床症状积分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有关“痞满”内容[9],运用临床证候量化分级标准,对胃脘痞满或疼痛、食少纳呆、头身困重、口苦口黏、大便不爽而滞和小便短黄这些中医症状,按照严重程度分别计0、1、2、3分,0分为无症状,1分为上述症状轻微,2分为上述症状明显,但不影响正常生活,3分为症状严重,影响日常生活。治疗开始前、结束时各评定1次。
1.8.2.2 血浆胆囊收缩素、血管活性肠肽、胃动素和胃泌素测定 治疗开始、结束时各检测1次。早上空腹抽取肘静脉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患者血浆胆囊收缩素(CCK)和血管活性肠肽(VIP)水平,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患者血浆胃动素和胃泌素水平。
1.9 统计分析 所有数据使用SPSS 15.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表示。符合统计学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使用t检验,不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秩和检验,计数资料使用χ2检验。
2.1 2组临床疗效结果比较 见表1。
表1 2组临床疗效结果比较(n =36) 例
2.2 治疗前后单项症状积分比较 见表2。
2.3 治疗前后血浆胆囊收缩素和血管活性肠肽水平比较 见表3。
2.4 治疗前后血浆胃动素和胃泌素水平比较 见表4。
表2 2组患者治疗前后单项症状积分比较(,n =36) 分
表2 2组患者治疗前后单项症状积分比较(,n =36) 分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 P <0.01;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 <0.01
表3 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浆胆囊收缩素和血管活性肠肽水平比较(,n =36)
表3 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浆胆囊收缩素和血管活性肠肽水平比较(,n =36)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 P <0.01
表4 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浆胃动素和胃泌素水平比较(,n =36)
表4 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浆胃动素和胃泌素水平比较(,n =36)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 P <0.01
2.5 用药安全性分析 治疗前后分别对2组患者进行血、尿、便常规、肝肾功能和心电图检查,整个疗程中,对照组出现1例轻度腹泻,观察组无明显不良反应,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功能性消化不良(FD)是临床常见的非器质性消化道疾病,目前发病率逐年升高,而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多认为与胃肠运动、激素分泌、精神因素、机械性与化学性损伤等有关[10-11]。我国功能性消化不良中西医结合诊疗专家共识推荐质子泵抑制剂和促胃肠动力药作为治疗用药[8]。然而,这类药需长期服用,停药后易复发。中医药在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方面有独特优势,具有配伍灵活、不良反应小的特点。功能性消化不良属中医“痞满”范畴。中医认为饮食不节、饥饱失常、口味偏嗜或情志不遂易使脾胃受伤,气机失调,从而发生功能性消化不良。脾胃运化失常、可致湿浊内停,湿邪蕴久化热,而形成脾胃湿热之证。柴胡达原饮具有祛湿清热、和解三焦之功。因此笔者以柴胡达原饮为研究用药,以评估该方治疗脾胃湿热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和安全性。
柴胡达原饮出自清代《重订通俗伤寒论》,由柴胡、黄芩、枳壳、桔梗、厚朴、槟榔、青皮、草果、荷梗、炙甘草组成,此方从明朝中医吴又可所创之达原饮方化裁而来,方中以柴胡疏达膜原之气机,黄芩清泻膜原之郁火,共为君药;以枳壳、桔梗理气宽胸、行滞消胀以宣上,厚朴和草果行气化湿,宣畅中焦以疏中,青皮和槟榔下气破结而达下,共为臣药;佐以荷梗化湿理气宽中;使以炙甘草调和诸药,是中医治疗湿热邪伏膜原的方剂。《灵枢·百病始生》中曰:“留而不去,传舍于肠胃之外,膜原之间”,清代《湿热病篇》中曰:“膜原者,外通肌肉,内近胃腑”,可见膜原与胃腑相近,邪在膜原可致胃气失降,造成水谷传输异常和湿浊邪气积留。现代临床上的膜原证广泛存在于内伤杂病的湿热、痰湿、痰热等病证中,包含了消化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新陈代谢疾病等领域的疾病[12-13]。柴胡达原饮应用了较多的疏利药物,增强了对脾失健运和胃失和降的治疗作用,更利于消化系统疾病的治疗。
研究发现,胃泌素水平升高可促进胃酸分泌,加快胃排空,胃动素可通过作用于胃肠道平滑肌特异性受体,引起平滑肌收缩,促进胃排空[14-15]。胆囊收缩素和血管活性肠肽对消化道有抑制作用[16]。胆囊收缩素可通过免疫功能调节以抑制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胃排空[17-18]。血管活性肠肽可通过抑制促炎反应,来抑制胃肠道的功能[19-20]。本研究表明:柴胡达原饮加减可有效降低脾胃湿热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胆囊收缩素和血管活性肠肽水平,提高患者血浆胃动素和胃泌素水平。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较西药更具优势,并未发现不良反应。
综上所述,柴胡达原饮加减可有效改善脾胃湿热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临床症状,并可调节其胃肠激素的分泌,这可能是取得疗效的机制之一,但其具体作用机制还需深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