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引导,让学生学习数学更轻松

2020-08-28 02:37江苏省如东县宾山小学何忠云
数学大世界 2020年21期
关键词:学具梯形动手

江苏省如东县宾山小学 何忠云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不是让学生被动接受知识、机械存储的过程,而是让学生能过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运用知识来探索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合理引导,让学生积极参与,激发学生内心的驱动力,将已学知识转化为自身技能,培养他们的应用能力,提高数学综合素养,这样才能让学生的学习过程变得更加轻松。

一、激发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对于小学生来说,只要能唤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他们就会自主加入学习队伍中。学生兴趣的培养,很大程度上在于教师有目的地引导,教师可以精心设计新课导入,根据教学内容设计小游戏、小故事等吸引学生注意力,抓住学生思维,让学生紧紧围绕课堂内容积极、主动地思考,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从而主动投入到学习中。

例如,在教学《可能性》一课中,教师说:“一休智斗日本天皇的故事,你们想听吗?”学生非常开心地举手同意。教师说:“日本天皇嫉妒一休的聪明才智,想要处死他,根据日本法律,他在死之前有一次选择的机会,就是在写着‘生’和‘死’的纸条中抽一张抽出‘生’就可以活下来,你们能概括他活的可能性吗?”学生1:他活的可能性是50%。学生2:他死的可能性是50%。教师接着说:“日本天皇非常想让一休死,于是将纸条中的‘生’换成了‘死’,你们想一想一休结果会怎么样?并用‘一定’或‘不可能’来预测一下结果。”学生3:一休一定会死。学生4:一休不可能活。教师:“一休还有救吗?一休是怎么救出自己呢?让我们一起学习救出一休吧!”由此教师引出了今天要学习的内容。

上述案例,教师通过在课堂中利用“一休”的故事引入新课,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新课的学习中,由“要我学”变成了“我要学”,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巧用学具,引导学生动手操作

小学数学的学习不是单纯地记忆和背诵,也不是被动接受知识,而是要让学生主动探索知识、理解知识、掌握知识,因此,教师要在课堂中巧用学具,开展符合学生认知发展规律的课堂活动,让学生动手“做”数学。通过学生动手操作与教师有效引导,学生能进一步体验数学活动、理解数学知识,增强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例如,在教学《梯形的认识》一课中,教师让学生准备了纸张、剪刀、笔,首先让学生任意在纸上画一个三角形并裁剪下来,然后在三角形上任意找一条与底边平行的线裁剪,看得到什么图形,学生得到了一个新的三角形和一个梯形,教师让学生在梯形的上底和下底之间画一条高,沿着高裁剪,看能得到什么图形。经过观察发现,得到的新图形有一条边和上下底都是垂直的,这是一种特殊的图形,叫作“直角梯形”。教师接着引导学生先画一画,在直角梯形中画出一个角和梯形的底角相等,将这条线延伸到上底得到一个图形,将多余部分剪下来,观察这个梯形的特点,明确这个图形叫作“等腰梯形”。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利用学具认识了不同的梯形。

上述案例,教师巧用学具,帮助学生认识了三种不同的梯形,在动手的过程中,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了知识,找到了学习的乐趣,培养了动手操作能力,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

三、联系生活,引导学生学以致用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给予学生积极的引导,将数学知识和生活实际相联系,运用生活案例分析数学问题,化抽象为具体,让学生意识到数学和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让学生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上述案例,教师通过生活实例导入课程,将数学和生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拓展学生的数学思维,更好地培养了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总之,为适应新课标的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精心设计各种教学方案,优化教学方法,注重引导学生,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强化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让数学课堂变得更加轻松、愉快。

猜你喜欢
学具梯形动手
认识梯形
我也来动手
以低成本学具助力初中生物学教学
自卑的梯形弟弟
动脑动手轻松闯关
如何提高学具在数学教学中的适用性
利用学具构造一道几何反例图形
动口不动手
动手动脑多快乐
等腰梯形的判定检测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