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其龙 陈涛
[摘要]美好生活是新时代人们对社会发展提出的更高要求,传统社会工作取向下的社区服 务已满足不了人们的需要。本文试图以发展性社会工作为视角,将社区服务、社区营造和社区发 展整合起来,指出以发展性为指引,将社区服务作为前置手段,重在以社区为本和多方关系的建 立;社区营造在此基础上重在居民主体性的生成、组织化和在地化,达成社区的社会性;社区发 展是在前两者的基础上以人为中心,回应人们的经济需求和社区的多元属性,实现社区的可持 续发展。社区服务、社区营造和社区发展均可以看作发展性社会工作的有效手段,超越传统的社 会工作取向,从而实现对社区服务、社区营造和社区发展的有机整合。
[关键词]社区服务 社区营造 社区发展 发展性社会工作[基金项目]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中国百村经济社会调查”(编号为98ASH001 )子 课题“社会工作服务新农村建设模式研究——以北京市大兴区赵庄子村为例”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徐其龙(1989-),男,安徽阜阳人,广西师范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讲师,研究 方向为中国社会思想史、农村社会工作;陈涛(1966-),四川眉山人,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政法学 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社会工作理论,农村社会工作。
[中图分类号]C9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7672( 2020 )03-0076-11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 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检视我们正在推行的以社区服务为主的社区工作,它已经远远满足不了 居民的生活需要,而且还存在着诸如缺乏精神生活、居民参与度不高、社区关系不和谐等问题。如何 将社区服务升级,并且与正在兴起的社区营造和社区发展有效地整合起来,以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 的追求,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比较迫切的现实问题。那么,社区服务、社区营造和社区发展三者是 什么关系?是否存在内在的联系?如何在实践中将三者整合起来?本文以发展性社会工作理论为视 角,试图对这一些问题进行初步探索。
一.何为发展性社会工作
社会工作是工业化的产物,经历了一个从志愿性助人活动到职业性助人活动再到专业性助人活 动的发展过程。①在发展的历程中,传统的社会工作,主要是针对城市里的弱势人群,偏重“治疗性” “补救性”或“恢复性”,这一趋向着眼于缺陷和不足,在实务上以个案工作为主,且几乎不与服务对象 的经济生活方面发生任何关系,这样的服务并不能完全满足服务对象的多元需求,服务效果也缺乏 可持续性,容易陷入重复与循环并造成服务对象“等、靠、要”的依赖思想,也易使社会工作人员产生 无力感,并不自觉地质疑“助人自助”的专业合法性。
不同于传统社会工作,发展性社会工作遵从发展性社会福利及社会发展的理念。②它是一种强调 将促进人们的经济参与、发展与改善其社会功能问题相结合的社会工作理论与方法,其突出的特征 是综合干预和大量使用社会投资策略。③在介入过程中,以优势视角挖掘服务群体本身的资源和能 力,重视资产建设,建构社会资本,注重改善和增强相关人群的经济活动能力及“生产性”,促进其有 效参与社会经济活动过程并获得整体处境的改善,最终实现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协调。④国内外学 者米奇利、马凤芝、陈涛等总结发展性社会工作的特征主要有:⑤第_,主张把投资策略应用于专业实 践之中。强调优势和增权,将社区生活与生产性经济中有形的社会投资相结合。第二,强调社区为本 的实践,避免把弱势群体和社区分开的院社式服务。第三,强调服务对象参与的重要性。鼓励和支持 服務对象提出解决方案,而不是专家制订方案和计划。第四,国际意识。不同国家的创新可以被其他 国家所借鉴。第五,求诸更广泛的社会目标,比如权利、民主、社会正义等,鼓励社会倡导。第六,多元 综合性的社会工作方法。形成一个互有关联的整体,综合地运用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乃至政策倡导等各种专业方法,来开展和提供相关联的多种服务。其相应的实务策略主要有人力资本投 资计划(如成人识字、岗位培训、学前儿童照顾中心、妇女教育计划等)、就业和自主创业计划(如为享 受社会救助的人员介绍工作岗位和培训支持、残疾人庇护就业)、微型企业和小额贷款计划(如格莱 璃银行)、资产积累计划(如设立个人发展账户)、社会资本计划(如把社区组织和经济发展项目联系 起来,以获得信贷的机会、岗位开发、微型企业发展、资产建设)等。
二、发展性社会工作的历史推进
发展性社会工作的实践渊源,可以追溯到社会工作形成之时的以亚当斯(Jane Adams)为代表的 睦邻组织运动。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大量欧洲移民涌入美国,亚当斯在芝加哥贫民窟推动睦邻运 动,通过社区组织提供教育、娱乐和青年活动,提高社区居民能力,共同改善自身和社区的状况。
发展性社会工作实际产生于20世纪中期南半球发展中国家的社会工作实践。20世纪中期,第三 世界国家相继取得解放和独立,伴随着工业化产生的社会问题,人们也开始了社会工作的进程。受西方 补缺型社会工作取向的影响,初期其服务主要也是应对城市社会问题,譬如青少年犯罪、儿童忽视、乞 讨和流浪。但是作为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作为第一要务,无力承担越来越重的社会福利,社会服务被 指责为消耗性的、非生产性的活动,并且补缺型社会工作无法有效解决贫困、就业不足和失业、弱势群 体照顾及服务不足等社会问题,同时独立后经济发展成果并没有惠及广大民众,反而产生了没有发展 的增长,米奇利称之为“扭曲发展”。①通过反思如何实现科学的发展、经济和社会之间的均衡、社会工作 的贡献性和有效性以及摆脱西方中心的反殖民思潮,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思考社会工作新的范式。
为了回应这些问题,一些发展中国家的福利官员开始探索能为经济作出贡献的社会工作方案, 通过推动社区发展项目满足社区各种需要,譬如识字教育、修建道路、桥梁和灌溉系统,促进小型的 农业和畜牧业,开发手工业和兴建乡村产业,建立社区卫生中心及学校等,这些举措为发展性社会工 作的出现提供了实践经验。1969年,于纽约举行的联合国社会福利部长级会议认为,治疗性服务虽然 在满足社会需要和解决社会问题上扮演重要角色,但应当探索治疗性、维持性和发展性介入之间的 适当平衡,尤其是社会福利服务应当为国家的发展作出贡献。为了回应新自由主义对制度性福利的 挑战,米奇利等学者把发展观点引入社会福利领域,逐步形成发展性社会福利理念,同时在社会福利 的传递系统——社会工作领域——逐步形成发展性社会工作取向。综上,经过第三世界国家的实践, 联合国在发展理论上的倡导(从片面追求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到社区发展)和米奇利将社会发展观和 发展型社会福利理论应用到社会工作领域,发展性社会工作的系统得以建立。
我国自1994年起,引入了发展性社会工作的相似理论或概念,相关学者有刘继同、吴利娟、马凤芝、邓锁,在实务方面有所推进的主要代表是广东的绿耕、向荣的连心社区照顾中心和陈涛的青红社 工服务中心。广东绿耕从2001年开始农村社会工作实践,2007年确立“城乡合作”的项目框架,其在 汕头、从化和云南等地区进行了相关的实践探索,他们强调发展性社会工作在应用上所重视的是,如 何发展社区中已有的力量,通过能力的建设,促进可持续的社区发展,比如鼓励社区居民发掘自己社 区的“宝藏”,然后加以运用。以向荣为代表的云南连心社区照顾中心自2007年以来在昆明等地以流 动人口生存发展需要为服务出发点和立足点,通过提供社区直接服务、创办社会企业、培训技能、培 育社区组织及政策倡导等手法,从基本福利服务到生计问题解决再到整个社会环境改变的需要,探 索了发展型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实践经验。?2010年4月,以陈涛为代表的绵竹青红社工服务中心 启动以发展性社会工作为基本取向,以社区生计为项目框架,围绕灾后伤残人员为主的小型生计互 助小组的培育与发展为中心的实践,②明确使用“发展性社会工作”,将它作为概念和理论指引,进行 相关服務实践。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发展性社会工作形态三个层面的涵义、发展性社会工作实务核心 以及发展性社会工作者的三种角色模式等观点,初步建立了发展性社会工作的本土化框架。③以上实 务探索均是将发展性社会工作作为社会工作本土化的重要途径。同时,在政策内涵上,中国的社会政 策一直具备发展型社会政策的理念,比如提倡开发式扶贫、从“输血”到“造血”,对弱势群体的社会政 策投入,对创业和创造就业的重视。④发展性社会工作的理念与中国的社会政策也有契合之处
纵观以发展性社会工作为理论指导和取向的实践,已经呈现出本土化的特征,明显有别于长期 以来的城市取向和服务为本的社会工作,本土化的发展性社会工作更加关注农村等贫困地区和人 口、重视社区传统以及在地化甚至非正式化的组织与服务传递模式,社会工作者需要综合担当照顾 者到陪伴者再到同行者这三种角色,重视社区资源的利用,重视社区生产性组织的建设。最重要的是 表现出了其所具有的内在整合性倾向,突出表现为在以社区为基础的框架内,整合社区服务、社区营 造和社区发展三个不同层次,实现社会工作的补救性、预防性和发展性的多元功能,从而回应人的多 元综合需求和社区的可持续发展。
三、社区服务、社区营造和社区发展
(一)社区服务作为前置手段一 区为本和多方关系的建立
社区服务是指在社区内动员社区资源为居民提供的福利性服务和便民利民服务,①具有福利性、 公益性、互助性和社区性特征。福利性是指以社区内弱势群体为第一服务对象,如孤寡贫困老人、残 疾人和失业贫困人员。公益性是针对社区的所有成员,使社区居民都有平等地享有公共服务的机会 和权利,而不管居民的收入状况和社会地位的高低。②在经济的高速发展过程中,社区服务旨在建立 和维护一个相对公正平等和富含温情的社会秩序、维系弱势人群的社会尊严、满足社区居民的公共 需求、促进社区的人际交流和人际关怀,③使社区成为一个更有人情味的地方。可以说,福利性和公益 性使社区服务能持续存在。但是我国政府主导社区服务却存在一系列的问题,比如社区服务的行政 化倾向严重、偏重硬件建设、居民社区参与不足和参与人群单一、社区服务内容供给不足和质量不 高、社区服务队伍整体素质偏低。专业社会工作的介入,可以提升社区服务的水平。
专业社会工作介入社区服务,社区服务活动的开展往往是第一步。此时专业社会工作者是服务 提供者和活动直接组织者,开展社区调查,了解居民需求。在此基础上,开展有针对性的兴趣小组、社 交娱乐活动和大型社区活动。比如,云南连心在活动初期,通过开放中心活动室,为流动儿童组建课 业辅导、图书玩具借阅、摄影、手工、游戏、戏剧及志愿者培养等专题小组,开展亲子教育课堂、健康及 法律讲座,组织舞蹈团队,举办社区文艺晚会及运动会。④在此过程中,一方面社会工作者通过专业性 来证明自身能够改善原有的社区服务,以专业有效性来获得合法性;另一方面通过活动建立居民和 社会工作者之间的联系,增强社区活力,提高社区参与度。这是传统的社会工作一般常见的工作进 程,但就其本质而言是将城市社会工作的方式“复制'倒农村社区,⑤强调其“专业性”,强调“服务”的 提供等。但是将城市社区的服务延伸至农村社区,社会工作者呈现出明显的主导作用,这样的情况具 有三种潜在的危险:一是以服务为主、以专业方法为本的社会工作服务,易陷入为服务而服务,将服 务者问题个体化,其结果是强化服务对象的依赖性,弱化受助者的能力,缺乏社会工作的想象力;二 是容易陷入专业陷阱,以专业自居,造成自我区隔和自我保护,容易与之前的社区基层组织(如村委 会和居委会)产生冲突型的关系;三是不能对服务对象提出的经济生计等比较迫切的需求提供服务 和解决方案,仅仅是锦上添花,有时还会“劳民伤财”。
由此,专业社会工作者必须反思其服务取向,如何使其服务具有可持续性并向更深层推进,发展性社会工作指导下的社区服务可以提供很好的思路。发展性取向下的社区服务,不仅关注的是“服 务”的单向提供,更为关注在提供服务的同时如何达成“社区为本”和“关系的建立” 0这样在前期社区 调査中,不仅要了解居民的需求,还要重点获取“社区”的特点、社区的生活方式、社区资源、社区结 构、社区的传统和历史等地方性特征,以发现本土的情境。在举办小组活动时,发现和培育小组中的 积极分子,促进组员之间关系的建立,建立专业社会工作者的居民基础。在关系建立时,除了社会工 作者和居民之间的信任关系,还有社会工作者和本地社区工作者的关系,将社会工作者的专业性和 社区工作者的本土关系网络与经验相结合,形成两者的互惠性,探寻与地方政府、社区基层组织的合 作点,从而达到双赢的效果,建立互惠合作型的关系。
为实现上述目标,社会工作者就不再是以上下班固定时间为主,仅仅与居民发生职业性的联系, 而是更多地通过“三同”(同吃、同住、同劳动)发生生活上的关联,获得深度的信任。在开展服务活动 时,更强调发展性的服务,比如儿童早期发展、公共就业服务、社会保护与福利服务、教育和职业技术 培训,为居民提供的是一个开放性的平台。此时,社会工作者扮演的虽然同样是领导角色,但此时服 务仅仅是一种手段,目的是调动社区的积极性,发现积极分子,发动不同群体的社区参与。在此基础 上,为小组发展培育土壤,为向更深层的社区营造转变提供动力,从整体上改变原来的社区服务格 局。以社区为本,社会工作者与社区各层次建立关系,融入社区,与社区基层组织合作而不冲突,并且 社区服务的主体也走向多元和互相补充。
(二)社区营造一主体性、在地化和组织化
社区是以地域为基础的生活共同体。与地域性特征相比,其社会性特征更为重要。这种社会性是 作为社会生活共同体的社区基础。①而社区营造是将居住于一定地域空间范围内的人群聚合成富有 认同感和内聚力的群体。没有社区共同体意识,一个社区只能是一个空间的概念,只是人们暂时寄居 的地方。从社区服务到社区营造,是从对物质层面的关注到对社会层面的关注的过程,是从被动服务 到主动参与的过程,②是居民社会性形成的过程。
为应对城乡发展失衡、乡村衰落、传统特色村落逐渐消失、社区疏离、共同体意识淡化等社会问 题,20世纪中期以后,社会营造逐渐兴起,日本、中国台湾等地区已积累了很多实践经验,如日本的 “造町运动”、台湾地区桃米社区的改造实践等,已成为开展社区营造的典型代表。③社区营造在内容 上包括居住环境的绿化与美化、公共秩序和安全的维护、地方风貌和地方文化生活的展现、社区公共 空间的塑造、地区社会活力的增进和地方产业的再发展等,通过空间建设和社会性的培育,建立居民与环境、居民和居民之间的社會心理联系和社区认同。目前在我国近些年来的社区建设中,过多关注 见效快的硬件建设。很明显的表现是,社区中有了健身设施、图书室、活动室,但是使用率却很低;许 多居民对社区抱着一种相当冷漠的态度,不觉得社区建设与自己有什么关系,社区建设几乎成为政 府行为。在社区建设中融入发展性取向,以社区营造培养居民的社区感和参与意愿,就显得尤为必 要。此时,发展性取向下社区营造核心特征主要有三个:居民的主体性、在地化和组织化。
1. 居民的主体性
居民的主体性,是指社区的居民是社区营造的第一责任人,让他们充分地表达声音,谋划社区的 发展,以居民为主体,培养社区成员对社区事务的参与和主人翁意识。①传统的外来社会工作者由于 不能深入理解社区的历史与现状和适时地开展社区活动,经常会借鉴移植甚至生搬硬套其他社区的 服务项目,结果就容易出现“水土不服”“不了了之”和单纯为了完成项目的现象。发现和培育居民的 主体性,能够为我们找到相关的线索。因为只有社区居民真正了解社区的历史、文化、资源、需求和问 题等具体内容,来自社区外部的社会组织也必须经由社区居民的响应才能把具体的营造主题和服务 项目对接到社区中。当越来越多的居民面对生活中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不再仅仅是抱怨,而是投身于 社区营造活动中,这就是主体性生成的时候。将这个社区看作自己的,对这个社区有感情的投入,“我 们”的意识的生成,即是社区营造的最终目的。社会工作者利用社会工作的介入手法和策略,协助发掘 当地社区和民众所拥有的资产和能力,从而使得当地社区和民众成为社区的真正主体。②同时,主体 性的生成,也必须与组织化和在地化相配合。
2. 组织化
组织化是居民主体性的载体和保障。在社会工作者的发动下,社区居民组成各类小组,如社区志 愿者队伍、兴趣小组等以团体的角色参与到社区营造中,以小组为组织化的雏形来形成和感受集体 的力量。随着小组和社区活动次数增加,培育社区积极分子并进行能力提升,促进小组的发展和转 变,并在适当的时机与居民一起进行活动,让社区内群体逐步地开展自我服务,建立社区内不同群体 的合作关系,促进个人、群体、社区之间的互动,形成一种辐射效应,搭建社区支持网络并形成社会资 本。如何将小型的兴趣或社交康乐小组过渡到社区组织,是从社区服务向社区营造过渡的关键。在此 阶段,社会工作者的角色也发生了转变,已经由社区服务中直接提供者和领导者转变为社区营造的 陪伴者。一方面,社会工作在居民背后提供支持,鼓励居民提供具有创新性和本土性(而非社会工作者主导的)的工作策略和活动方案,以正式、非正式的多种途径形成社区营造的氛围;另一方面,社会 工作链接资源,包括政府、专家学者、社会组织和企业等,可以邀请高校参与社区设计、邀请民间艺术 团共同举办文化活动等,社会工作者作为中介,推动多元主体之间的互动,建立公私协力的营造机 制,促进农村与城市之间的合作。
3.在地化
如何更好地洞察社区的现状,突出地方特色,这就是在地化。它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表现 为发掘社区资源。日本千叶大学教授宫崎清将社区资源区分为“人”“文”“地”“产”“景”五大类。①“人” 是指社区人力资源,比如社区内有某些特长的居民——能工巧匠或职业达人;“文”是指文化资源,民 俗风情,社区历史文化和传统(口述史、传说、社区故事等);“地”是指自然资源,地方特色,不同于其 他社区之处,如台湾桃米社区特有的蝴蝶和青蛙;“产”是指生产资源,即社区的产业与经济活动; “景”是指景观资源,如古迹、建筑等。社会工作者引导居民从社区本身的资产和能力出发,而不是从 社区缺少什么和存在什么问题出发,以优势视角让居民发现在地化的资源(最常见的是绘制社区资 源图),在这些本地特有的资源的基础上进行发挥和创造,让社区营造走向社区发展。
主体性、组织化和在地化,是社区认同、社区资本和社区资源的培育、搭建和发掘的过程,在这一 过程中,过程目标远远重于结果目标。能力的建设、组织的形成与发展,最终在整体上是居民社会性 和共同体意识的生成,表现为从自上而下被动的“社区服务”到自下而上主动的“社区营造”的转变, 从而形成政府、社会组织和企业等多方合力o社区营造作为一种培育和塑造居民主体性、在地化和组 织化的手段,出发点和落脚点均在社区共同体的生成,为社区发展创造有利的条件。将社会性与发展 性相结合,将社区营造推向社区发展,最终达成社会成员——“人”的发展。
(三)社区发展——以人为本的可持续发展
社会工作如果不能对服务对象提出的经济生计等比较迫切的需求提供解决方案,而仅仅承担 些社区服务和关系搭建的社区营造活珈社会工作的合法性就会被质疑,有时甚至会被政府当作维 稳的“工具”,逐渐与社区和服务对象产生疏离和异化。②社会工作不能仅仅停留于社区服务和社区营 造,还要更进一步,最终实现作为居民的同行者撬动社区发展,将社区服务、社区营造与社区发展结 合起来,在关系的营造中促进经济的增长,在经济的增长中也促进社区的团结,实现经济发展与社区 发展的协调,这是发展性社会工作的本质诉求。
首先,我们有必要回顾一下发展观的演变,更能增进对“发展性”的了解。人类的发展观演变经历 了三个阶段:片面追求经济发展、以社会为中心的社会发展、以人为中心的社区发展。①片面追求经济 发展,坚持“经济决定论”和“技术决定论”的立场,只关注物质的改善,仅仅试图以工业化的完成来 实现现代化,出现了大量社会问题。在意识到不可能达到有效的发展后,政府开始关注反映社会发 展的各种指标,如人口学方面的指标以及教育、社会分配、主观生活感受等指标,社会政策同经济 政策一样成为整个发展政策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意图实现社会和经济的同步发展。但是社会 发展观的出现并没有直接导致社区发展观的形成,反而大多时候是将社区排除在外的。这是因为 社会发展观看重的是社会总体而轻视社会中的个人,未能有效地将个人的福利目标包含在内,甚 至牺牲个人目标,实现社区整体发展,随之而来的是个人归属感、自我价值感和获得感低。以上两 种发展观均是以“现代化”为指导,秉承“传统-现代”的二分法,将社区和社会相对立,认为带有传 统因素的社区是社会发展的障碍,结果是区域发展不平等、城乡差别、城市急剧膨胀、村庄解体、社 会成员原子化(个体不再归属于一个具体可感的社区,而是直接属于有距离的社会),造成社会发 展的“中空化”状况。
重新思考社会与社区的关系后,我们看到,社区和社会虽然有差别,但是更多的是内在的一致 性。社区是一种多功能的集合体,具有经济发展、社会整合、社会控制、社会保障等多元功能,更重要 的是能给人带来集体感和归属感。从社区出发,依托和着眼于社区的发展来谋求社会发展,将社区发 展置于社会发展理应包括的目标之中,社会发展观得以真正实现。可以说,社区发展既是一种手段, 也是一种目标,是在重新思考社区-社会的关系下突破二元对立的新的发展。1960年,联合国出版的 《社区发展与经济发展》一书将社区发展定义为,社区发展是一个过程,即由社区居民通过自己的努 力与政府部门、社会福利服务机构的积极配合,共同去改善社区的经济、社会、文化等环境,从而在整 体上提高社区的发育程度,进而推动社会的全面发展。②社区发展的根本目的是帮助贫困群体以及社 区中的每个人发展各项能力,共同享受工業化和社会发展的成果。社区发展中的“发展”不仅意味着 经济总体增长、收入提高、技术进步,还暗含着平等地分配公共物品、转变居民的观念和生活方式等。③ 发展性最终不仅是经济和社会同步的体现,也是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重视个人的归宿与各种成果 的分享。这样,社区发展就成了社会发展的基础。要实现社区发展微观与宏观之间的互动,就必须回 应社区居民的基础性需求和发展性需求,谋求社区居民的福祉。发展性取向下社区服务和社区营造 为社区发展奠定了基础。依托社区资源,社会工作者协同社区居民,发挥居民的主体性,以社区营造 中的在地化和社区传统选择适宜的社区发展道路,这样既能达到社会发展的宏观目标,也不会损害社区团结的微观基础。此时,社会工作者承担的是协调、同行和政策倡导的角色。将由小组演化的社 区组织和社区网络发展成全社区性的发展性组织,实现社区的整合,是这一时期的关键。经常采取的 策略有扶植微型企业、创办微型金融、开展资产建设和制订社区发展规划,这些策略均具有投资性和 生产性的特点o在此之前,前期开展的社区服务和社区营造就显得尤其重要。
四、发展性社会工作对社区服务、社区营造和社区发展的整合
与传统的社会工作相比,发展性社会工作更具有包容性、开放性、动态性、整合性和建构性。如果 要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就必须层层推进社区服务、社区营造和社区发展。而要实现层层推 进,就需要三者的整合,发展性社会工作为三者的内在关联提供了理论指引。
三者如何成为一个整体呢?可以将社区服务、社区营造和社区发展均看作发展性社会工作的基 本方法和策略,社区发展是三者最终的共同目标,以发展性为取向,搭建一纲三目、一虚三实的关系。 社区服务作为社会工作介入社区的前置手段,在发展性社会工作的指引下,关注的是社区的发现和 多方关系的建立,为以后的社区营造提供初步的动力。社区营造作为关系的深化和社区资本的塑造 的手段,在地化的社区资源和组织化的主体生成,让社区回归共同体之中,是社区发展的基础。社区 发展接续社区服务和社区营造,回应社会发展,追求以人为本,让发展惠及每个人。社区服务、社区营 造和社区发展,各层次相互配合,多层次进行复合式的社会工作干预。从建立关系、增进能力到自主 发展,从对弱势群体的关注到以社区为本,从社区服务到居民自决,社会工作者先后承担着照顾者、 陪伴者和同行者的角色,由局部到整体,由微观、中观到宏观,由社交康乐、关系营造到生产性组织, 是有计划的改变过程,最终实现社区的可持续发展。
最后,发展性社会工作实现社区服务、社区营造和社区发展的整合,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坚持 发展性的实践取向。面对服务对象需求的多层次性和复杂性,发展性社会工作强调把社区的社会、经 济、政治、文化等生活视为一体,并要求社会工作者一定是投身于社区这个整体之中,①打破助人者一 受助者的分界,打破作为职业的工作人员与非工作人员的界限,打破服务、营造和发展的界限而融为 一体。二是釆取综合式的干预手法。社区服务、社区营造和社区发展不是一个线性的推进过程,更多 的是作为一种介入策略,在微观、中观和宏观等不同层次之间来回穿梭,既关注微观层面个人领域面 临的种种问题、中观层面的社区关系,也关注宏观的结构性因素影响个人问题的过程。社会工作者需 要保持足够的敏感。三是开展行动研究。实践性是社会工作的核心特征,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的关键 在于行动研究,发展性取向下的社区服务、社区营造和社区发展均强调社区为本和服务对象的参与, 与行动研究的逻辑也相契合。四是居民主动性的形成。无论是政府工作人员还是社会工作者,都是外 来的人员,任何改进社区的方案和措施都要通过社区居民来完成,而且在实施社区建设的过程中,倾 听社区居民的意见并让社区居民发出自己的声音,这样才能够使社区建设变得更有活力和生命力, 而这些都离不开居民的主动性。五是政策倡导。在社会治理转型期间,如何将政府的政策与社会的需 求相结合? 一方面需实现政府社区治理的一体多元的目标,另一方面需实现社区的自主性,两者共同 作用于社区建设。通过政策不断的倡导,让政府提供充分的发展空间,不论是居民自治组织还是社会 组织等社会力量,自然会根据需要而勃兴。
(责任编辑:亚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