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耗散结构理论的社会工作能量运行原理研究

2020-08-27 08:10方香廷王亚荣
关键词:助人对象能量

方香廷 王亚荣

[摘要]增能(Empowerment)理论越来越被广泛应用到社会工作实践领域中,但其概念使用 一直争论不断且未形成一套完整的理论实践框架。回顾社会工作增能理论的发展脉络,其核心 关注人的能量及其缺失状态,而人的能力、权力等建立在能量运行基础之上,在进行社会工作的 助人原理讨论时需关注这一问题。本文利用耗散结构理论中对能量变化的探讨,能够更好地解 释社会工作中能量运行原理和实践过程,以明确增能理论的助人原理。运用耗散结构理论,分析 人的能量运行变化、能量运行过程等,关注人在发展状态中能量变化、内在系统与外部系统能量 互动关系以及提升能量的可能途径。在社会工作助人实践中,形成“能量评估一意义解释一目标 设定一情境契合一体验反馈”的能量运行模型和工作流程,改变服务对象过去混乱无序的能量 缺失状态,重新获得能量以掌控自我生活。

[关键词]助人原理增能耗散结构能量运行

[基金项目]本文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学科化与本土实践双重视角下 的中国特色社会工作知识体系构建研究”(方香廷主持,编号为20YJA840005)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方香廷(1974-),男,辽宁新民人,内蒙古工业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 师,研究方向为社会工作理论、临床社会工作;王亚荣(1994-),女,内蒙古乌海人,内蒙古工业 大学人文学院社会工作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临床社会工作。

[中图分类号] C9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7672(2020)03-0056-20

一、问题提出

社会工作在百年发展历程中,一直被视为“缺乏理论”,甚至出现“反理论”或“无视理论”的倾向① 从实践来看,社会工作理论与实践的障碍之一是二者分割运行,是社会工作实践活动对理论的主动 抛弃,①社会工作理论也不能对实践活动发挥指导作用,导致社会工作的专业优势难以体现、服务有 效性难以保证;从理论知识的来源看,社会工作以“外借理论”为主,受其他学科影响较大,与其他学 科的边界较为模糊,理论以研究范式为主。②社会工作的理论研究需逐渐转向“内生理论”的研究,? 关注社会工作的本质属性,探索社会工作理论生产的原理。社会工作强调以人为核心、助人自助,注 重人的重要意义,即社会工作是以人的改变为目标的专业和职业,需从多维度看待人的改变,④关注 人发生改变的原理机制,探讨人改变的可能性。社会工作要以人的改变作为助人原理并进行理论研 究,既保证社会工作理论与实务的有机结合,同时促进社会工作学科的专业性、服务的有效性充分 体现。

能量是人的改变过程中的重要方面。在社會工作助人原理研究中,我们需关注能量运行的变化 和对人的影响。能量代表人的发展状态,自助是能量激发的体现。⑤社会工作助人实践关注能量发展 变化对人的影响,通过能量激发,促进人的能力提升,实现人的改变,该过程与增能的基本理念相一 致,且能量基本内涵与增能密切关联。增能作为_种理念、方法对社会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并被广泛使 用。从目前增能理论的发展来看,其自身解释力较弱,缺乏明确统一的概念界定,增能理论的应用更 多停留在理念层面,要想广泛且有效应用于社会工作领域,就需探讨基于增能的助人原理。能量作为 一种能够具体描述人发展状态的概念,可以被用来探讨增能过程中人的改变原理机制,加强增能理 论研究。但是能量作为一个概念,仅通过描述人的发展状态来解释增能的助人原理还不全面,还需运 用更具体、可操作的方法有效地解释能量在增能过程中的发展变化。耗散结构(dissipative structure) 理论强调,在开放系统条件下,系统外部与内部不断进行能量交换,实现系统从无序向有序的发展,? 可有效解释人的能量在不同阶段的发展状态。

在增能理论的基本框架下,本文回顾其理论发展脉络,通过探讨增能过程中能力、权力和能量 的区别与联系,厘清增能的本质内涵。同时,利用耗散结构理论中对能量运行的解释,试图从增能 的意义分析过程中探讨能量运行中人发生改变的可能性,即人的能量是如何发生变化,明确增能 理论中人的改变原理机制,实现增能理论与实务的有机结合。

二、增能新释义:能量运行

(一)增能理论的多元发展

传统社会工作认为问题出现在个人,所釆取的助人策略多为“补救式”救助,未能从根本上解决 服务对象的问题。20世纪六七十年代,受马克思主义和人权运动的影响,出现了“激进社会工作”,强 调社会权力和资源结构在社会领域发挥的重要作用,但忽视了个人的即时性、独特性需求。在此背景 下学者们开始整合和修正传统社会工作与激进社会工作观点及其差异,提出增能的观点。①增能理论 的重要论述始于1976年所罗门(Solomon)的一篇论文,关注黑人少数民族群体或个体的无力感,强调 社会对个人权力的重要影响,②社会工作的目的在于增强黑人群体的权力,解除社会中的“制度性种 族主义”所带来的压迫与疏离,增进服务对象个人的自我效能与社会改革的力量,相信服务对象拥有 解决问题的能力。③随后,既强调个人掌控生活的能力,又强调社会结构对个人影响的增能理论开始 发展,多以社会结构视角看待增能。20世纪90年代增能理论得到快速发展,并与其他理论视角相融 合形成多元理论,如强调以人为核心的人本主义思想,关注个人能量提升,而社会结构的服务逻辑逐 渐被淡化。④增能理论逐渐发展成为社会工作的实践框架,始终与社会工作中的“自助”理念相关联,⑤ 强调以人为中心,关注人对自我生活的掌控。⑥也有学者关注生态视角对增能的影响,强调人与环境 的互动关系,并在互动过程中释放人与环境的潜力,是人存在的基础能量。⑦同时,受后现代主义思潮 的影响,很多学者开始以建构主义为视角,关注服务对象自身的解释,⑧以对话形式开展助人服务,关 注人对自身、社会现实等的解释,该过程为现实建构的过程(an actofcreation)o⑨目前,增能理论综合 结构主义、人本主义、建构主义等思想,在社会工作各个领域中被广泛应用。

增能理论具有多元取向,实践过程中以人为中心,注重人与环境的互动关系,①按照服务对象的 需求,发展自我、组织、社区等多层次能量,解决服务对象所面临的问题,增强服务对象的综合能力,? 且每一层次的能力都相互依赖,每一层面增能介入强度都不同,随时间而变化。③也有人认为,增能既 传达个人控制或影响的心理感受,也传达对实际社会影响、政治权力和法律权利的关注,④强调社会 对人影响的同时,也强调个人自身在问题解决中作用的发挥。增能被定义为个人、团体或社区能够控 制自身环境、行使权力并实现自己目標的能力(Power),从而帮助自己和他人,同时在助人活动中人能 够最大化地实现提升自我生活质量。⑤这一定义更加凸显人的自我增能,《社会工作词典》也提及增能 与“自助”的助人理念相关联,认为自助活动对增强服务对象的能力有很大的潜力,⑥使得人自身变得 有力(becoming powerful),?注重人拥有能力来控制自身生活,获取自身所需资源、自我发展,并对自 身周围环境施加影响。⑥同时,增能被视为通过集体话语促进人际发展,包括设定目标、建立能力、获 得知识和采取行动以实现目标。⑨增能的内涵不断丰富和发展,逐渐成为社会工作开展助人服务的重 要理念,并与其他服务模式相结合。?

(二)增能理论中的能量

增能理论中能量具有重要意义,很多文献都反复提及“Power”o“Power”一词含有“能力(ability), 力量(strength/energy)、权力(authority/right)、能量(energy)等”的含义,?“em-”作为词缀在英语中一般 具有增强词根原本含义的意义,“Power”衍生词“Empower”中文直接译为“授权(lawful power/ authority)”,①更倾向于政治层面的权力或权威。而社会工作中的“Empowerment”十分重视“Power”的 重要意义,《社会工作词典》反复解释增能实践过程中“Power”能够有效地满足服务对象需求并解决问 题。②由于“Power”在概念使用上具有争议,因而需在更宽阔的视野中理解人与社会的关系,③其不仅 包括具有政治性特点的权力、权威,也包含能力、能量。

1. 能力与权力的解释

中国社会工作语境下“Empowerment”有多种翻译,如增加权能、增权、增能、充权、赋能、培力等, 虽然其本质属于“Empowerment”,但是不同的翻译代表着不同的侧重点,其中最典型的是增权与增 能:增权关注权力对人发挥的重要作用,是赋予权力或权威的过程,具有强制性;增能则通过激发人 的内在潜能,注重人的主动性在解决个人问题时发挥的作用。④在社会工作实践过程中,增权与增能 相辅相成。⑤“Empowerment”理论对“Power”中权力/权利(authority/right)和能力(ability )内涵的关注, 与增能理论发展背景也有关系。增能理论起源于权利运动、反压迫实践,关注被边缘化、被剥削群 体,强调在社会环境背景下关注人的发展,随后受后现代主义思潮影响,倡导以服务对象为主导的 服务理念,关注服务对象自身能力对生活的掌控。⑥增能所强调的权力或能力,本质上都以服务对象 为中心,强调服务对象对自我生活控制,发展更积极的自我意识,建立对现实环境的批评意识并培 养获取资源和策略的能力以实现自身目标,⑦所谓的“权力”不是“赋予”服务对象权力,而是挖掘或 激发服务对象的潜能,权力存在于服务对象之中,而不是服务对象之外,⑧即能力与权力共存于服务 对象自身,探索服务对象自身的发展。

2, 从能力到能量的关注

增能理论对能量的关注,其实践结果内化到人的生活方式,而非外部的控制中心,①最终体现到 人的能力、权力等方面,这在增能实践中经常被运用和提及。只是“Power”中所强调的能力(ability )、权 力/权利(authority/ right)等相关概念是被抽象化的概念,在助人服务中很难以这些概念为标准进行增 能,这可能是增能实践停留于概念层面的原因。而增能理论实现可操作化,就不能把增能评判为服务 对象是否拥有能力/权力,或是聚焦于解决问题的能力,而是在关注所拥有能力或权力基础上,更关注 可以被人直接觉察到的、可以被解释的部分。在“Power”中人的力量或解释为能量(strength/ energy)往 往是可以被人觉察、解释的内容,如助人服务中,服务对象经常提及“我好没用”“我已经没有多余的 力气来做这件事情了”“这样的生活还有什么意义”“我真的好累,最近这两天工作很多,一个也完成 不了”等表述,②都属于服务对象力量缺失的表现,其拥有的力量不足以控制自我生活。处于问题体验 情境中,服务对象此时陷入无力感(powerlessness )状态。增能实践重点关注力#( strength/ energy )缺失 状态并给予增强,提升服务对象对自身、周围环境掌控的能量,而不是聚焦于如何提升服务对象解决 问题的能力。人的力量实际是人的能量(energy),力量是个体日常生活中最直接的表现,是可被观察 和解释的内容,而能量则是其内在属性,是可被探讨和挖掘的部分。

(三)增能与能量运行

《社会工作词典》强调增能实践的核心在于改变服务对象无力状态,促使服务对象变得充满能 量。③无力感(或无权感)是服务对象的问题体验状态,服务对象受到强烈的外部控制,难以掌握自身 生活,自身所需资源受到限制,无法对自身生活作出有效判断。无力感来自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受经 济、政治、结构性等外部因素影响,使得服务对象权力受到剥削,难以实现自身需求,是一般弱势群体 形成的基础条件;④另一方面来自服务对象自身产生的无力感,服务对象受到过去成长经验、现实体 验、未来发展目标等自身因素和外部环境的相互作用的影响,进而陷入沮丧、低自尊的习得性无助感 以及外部压力感等状态中。⑤无力感是一个相对概念,“无”并不代表没有,而是在问题情境下,服务对 象缺少足够的能量以应对问题,处于低能量状态。增能实践的目的就在于改变服务对象的低能量状 态,关注服务对象的力量如何掌控自我、体验生活,关注能量中的力量,增加服务对象自身力量,以逐 步减少服务对象生活中无力感并获得掌控感的过程为核心,①进而提升服务对象的能量。

增能逐渐发展成为社会工作助人服务的重要理念,与自助相关联,而增能实践中将“Power”解释 为“能量”,自助又是人生命能量的体现,能量促进人发生改变,②因而增加人的能量作为社会工作的 重要理念,它可以被广泛应用于社会工作助人实践中。能量运行关注服务对象内在能量的发展变化, 并不忽略结构视角对人的影响。服务对象的成长过程是一个不断与相关情境系统发生互动的过程, 社会结构的变化总会潜移默化地对服务对象产生影响,如社会资源分配不公会对个体产生影響,导 致服务对象的无力感。③但无力状态仍然是服务对象自身的内在体验状态,助人服务过程仍需改变服 务对象自身无力状态,通过多层次分析,让服务对象发现周围环境和社会结构多方能量对自身、其他 个体、群体的影响,使服务对象自身获得能量、变得更有力。④

三、耗散醐理论与社会工作

耗散结构理论强调在远离平衡态的开放系统条件下,夕卜部与内部系统不断进行能量交换,实现系统 从无序向有序的发展。⑤而社会工作增能理论强调,个人有能量并有机会替自己做决定与釆取有效行动, 探讨个体内在与外部的互动关系,经历由内而外的过程,以满足自身需求。⑥两者都关注内外部相互作用 影响系统内部能量的发展,可将两者统合,共同探讨社会工作的能量运行。同时,耗散结构理论对能量的 运行具有很强的解释力,可以有效解释社会工作增能理论中能量运行的原理。

(一)耗散结构理论的核心观点

耗散结构理论在远离平衡态的非线性区的热力学和统计物理学领域中的研究取得突破,它最 初由比利时科学家普利高津(I. Prigogine)M出。在不违背热力学第二定律⑦的基础上,耗散结构理 论证明了系统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实现从无序到有序⑧的发展,强调了不可逆性是能量在自然发展变 化中的重要建设性因素,①它是一种物质结构形态,是一种普遍现象。形成耗散结构的基本条件包括 四个方面:第一,系统必须是开放的、系统能够与外界自由地进行能量交换,开放的系统还具有自组 织、等稳性等特点。第二,远离平衡态。②耗散结构没有固定形式,非平衡状态下系统能量不断运动,才 能形成有序的耗散结构。第三,涨落。涨落是有序结构形成的内部诱因,能使系统离开原来的状态或 轨道,类似于量变引起质变,在临界点的巨大涨落导致系统从不稳定状态跃迁到一个新的有序状态, 也就是说系统总体呈现高能量,能量高到一定程度时,系统会呈现出新的状态,即耗散结构形成。第 四,非线性作用机制。它是形成耗散结构的充分条件,只有系统内部与外部相互作用,系统能量有效 运行,才能实现系统的正常运转。③

在远离平衡态的开放系统中,系统内部不断产生燜气系统内部与外界能量不断进行交互作 用,引入新的负燜流。当系统内部的变化达到一定值域时发生涨落,内部能量有序运行,产生自组 织现象,能量从原来无序状态转变为有规律的周期性变化的状态,这种非平衡有序结构被称为耗 散结构。耗散结构理论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中。任何生物都是一种远离平衡态的高度开放系统,需 要不断与周围环境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只有新陈代谢才能维持其生命,也就是说生命本身就 是一种耗散结构。⑤

(二)耗散结构理论与人的改变

1.人发展的不可逆性

耗散结构中的不可逆性,主要是指一个不受外界影响的过程,每一步都不会自发地向相反方向 进行。不可逆过程是单方向的,是一个自然发展过程。⑥人是不断进步、发展的,人的发展历程也是不 可逆的过程。人不能返回过去,只能沿当前发展方向继续发展。①人的过去经验、未来发展规划等方面 都影响此时此地的人。②这可能是当前人陷入问题情境的原因,过去、未来都通过人的当前状态可被 观察出来。社会工作助人服务中需关注服务对象的此时此地的能量状态,关注当前服务对象在能量 缺失状态下对事件、情绪状态、感受等的解释,重点提升服务对象此时此地的能量。

2. 内在与外部能量互动

耗散结构理论强调系统在开放的条件下,只有内部不断与外界系统进行物质、能量、信息交换等 互动,才有可能走向有序,总体呈现不平衡有序结构。③在社会工作助人服务中,开放系统是开展助人 服务的基础条件,服务对象期待通过外部系统获得能量以支持并满足自身需求。服务对象能量缺失状 态是在开放系统的作用下,与其他系统相比较,在不断与外部系统互动的过程中形成远离平衡态的 有序结构。在助人服务中,内部更多指向服务对象个体自身所拥有的能量,它是服务对象改变的原动 力,包括人的认知、信念、感受、观念等;④外部与一般意义上所讲的外部相一致,包括社会工作的助人 系统、与服务对象相关的环境系统等。人只有在内在与外部能量有机耦合时才能促进自身发生改变。

3. 人的能量有序化发展

耗散结构中的有序与自组织相关,旨在通过不断与环境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引入负嫡。⑤自组织 代表着系统能量有序发展,系统自组织性越强,其维持自身能量运行的能力就越强。社会工作中的社 会系统同样重视嫡和自组织的重要作用,认为系统能够按照自身能量保持运行,与外部形成良好互 动。⑥社会工作助人过程亦是服务对象自组织过程。在非平衡态系统内,服务对象外部系统不断引入 负嫡,即服务对象外部系统能量运行。负嫡主要来自社会工作助人系统,它促进服务对象内在系统能 量整体从无序向有序发展,改变服务对象低能量状态,服务对象其他外部系统也发挥积极作用,从而 实现系统有序化运行。人的能量有序化发展是人发生改变的动力源,也是能量运行的核心部分。有序 化有利于服务对象有效依靠自身所拥有的能量来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建设自我的能力等。

4. 涨落与人的改变

涨落是耗散结构形成的重要条件。开放系统在不断与外界系统发生互动的过程中,会不自觉地 形成小的涨落。在远离平衡的非线性区域,涨落在一定临界值发生时形成新的更有序的耗散结构分支,系统发生宏观变化。①涨落与社会工作结合的过程,即人的改变过程,涨落意味着人从过去问题状 态转变成发展状态,人能够拥有良好的状态以应对新的挑战。在人的发展历程中,一些小的涨落会不 断发生,这些涨落可能被自身能量耗散掉。雌助人服务中,服务对象系统与社会工作助人系统、其他 外部系统互动时,内在系统不断引入外部能量,当引入外部能量值促使内在系统达到某一临界值时, 内在系统发生涨落,内在结构发生突变,服务对象进入新的耗散结构分支中,内在系统朝向非平衡有 序方向发展,服务对象发生改变。涨落的原理也说明人所拥有的能量是在一定区域内发挥作用,过低 或过高的能量都可能会产生问题,只有能量在适当的区域内运行才能促进人不断发展,人在该过程 中不断寻求新的改变,以适应社会需求和环境发展。

四、助人原理:能量运行机制

社会工作实践关注人的能量运行变化。耗散结构理论作为能量运行的原理依据,前提条件是系 统必须在开放且追求非平衡状态系统中进行。探讨基于能量原理人发生改变的可能性,重点关注人 的能量状态、能量互动关系以及能量提升的路径,有利于内在与外部能量充分发挥作用、人的能量提 升,改变过去混乱无序的无力状态。

(一)人的能量状态

社会工作关注人的生命历程。人的不同阶段有不一样的发展任务和目标,成长经验、重要事件的 发生、重要人物的出现对人的发展状态会发挥重要作用,现实体验、发展目标也会对人的状态产生影 响。③助人活动中需关注不同阶段人的状态变化,问题体验、良好适应、中间状态是人发展过程中常见 的三种状态。利用耗散结构来分析人的能量变化,人在不同阶段呈现出不同的能量状态,同时也需动态地看待人的能量变化,如图一所示

问题体验阶段。当外部环境压力和自身追求目标不相符时,人们会陷入问题体验中。此时,人的 系统处于半开放状态,尽管系统有开放空间,但是人难以感受到外部给予自身能量,感到自身权力被 剥削、自身能力丧失,实际是人内在系统能量较低,难以依靠自身能量应对困境,人的内在系统能量 不断消耗,嫡持续增加,系统总体朝向无序状态发展。该阶段人陷入对未来生活的两种选择。一种是 人选择继续问题体验状态,持续的习得性无助感,保持在低能量状态,促使人可能逐渐走向孤立系 统,以自我为中心,阻断与外部系统联系,系统内部能量不断被消耗,系统越来越无序、混乱,人甚至 可能出现某些极端行为脱离现实。①耗散结构理论认为,当人的系统能量不断被消耗,系统能量越无 序,系统越趋于“死寂”状态。当人死亡的那一刻系统嫡值达到最大,系统处于稳定状态,不再发生变 化。②另一种是人试图改变现状,改变低能量状态,重新获得较高能量,以解决问题、满足自身需求。

良好适应阶段。生物进化论强调,系统总会从无序向有序演变,这种演变是进化的发展方向,③人 也是需要不断发展进步的,不断从无序走向有序。良好适应阶段是在系统足够开放的条件下,人的内 在系统与外部系统不断进行能量交换,外部系统不断向人的内在系统引入外部能量,与社会系统理 论所强调的内容一致,关注系统内外部能量交换,④当内在与外部能量互动达到一定值域时,系统能 量出现涨落,系统总体嫡开始减少,系统发生突变,进入新的耗散结构分支,系统不断向非平衡有序 结构发展。在此过程中,人获得足够应对生活的能量,改变过去低能量状态,逐渐培育形成与自身相 关的解决问题能力、抗逆力、自我建设能力等,人能够获得良好发展,更好地应对未来生活。

中间状态阶段。中间状态是大部分人发展过程中经历的状态。此时,内在系统与外部系统能够 良好互动,内在能量不断吸收外部能量,系统相对有序运行。当人遇到一些小问题时,系统能量可能 出现一些涨落,但很快会依靠自身与外部能量的互动保持平衡。但当面临一些大的问题时,系统能量 出现巨大涨落,人可能难以依靠自身与外部能量的互动保持平衡,自身与外部能量运行受限,系统发 生突变,进入问题体验阶段。⑤人并不是只能自然地朝向问题体验状态发展,人也会在相对一般的状 态中,追求更好的状态,内在系统与外部系统形成更积极的互动关系,人的系統能量能够更加有序 运行。

?(二)人的能量互动关系

社会工作强调从个体、情境以及个体与情境间关系层面探讨问题,①实际上不外乎从人的内部和 外部两个方面开展。在耗散结构中,内部与外部互动有利于系统不断发展,且系统的开放性是形成能 量流动的基础,只有系统开放,才能促使内部系统与外部系统不断发生互动,能量才能发生流动。②人 的内在能量与外部能量间的互动关系,是探讨人的能量提升的重要依据,下文探讨与人相关的生活 场、制度场甚至宇宙场等能量场在内部与外部是如何产生能量互动关系的,如图2所示。

内在能量与外部能量的互动场包括生活场、制度场和宇宙场,三个能量场系统必须是开放的, 这样才能实现内部与外部能量的互动。生活场是与人最密切、直接相关的能量场,是人与外部日常 直接发生互动的场,人的能量的一些微小变化都可以依靠内在能量和生活能量实现自我调节。在 制度场中人所拥有的能量难以实现自调节,内在能量处于混乱无序且低水平状态,需要更强大的 能量支持人获得改变的动力。一般来说,制度场为人提供专业的帮助,这些帮助可以辐射到其他部 分。宇宙场则是在更大的视野中看待人的能量,该场域是人的本体与自己内部、外部对话,甚至是与 宇宙的对话,探讨人存在的意义,具体探讨人的灵性,以此体现人的生命价值,人获得更强大的能量支持。①生活场、制度场和宇宙场是人的内部与外部能量互动过程中最一般的互动场,且三个场相互 关联,任一场的能量变化都会引起其他场的能量变化,它们共同促进人的能量获得,实现人的改变。

(三)人的增能路径

在开放系统中,人的发展状态与人的能量变化相关,人的内在系统与外部系统互动有利于提升 人的能量,既关注自身对事件、问题、方法的解释,也关注外部情境对人所处情境的解释,同时注重内 部与外部统合关系解释。②在助人实践中,能量运行的关键是提升人所拥有的能量,实现人的内在能 量与外部能量统合,共同为人的本体发挥作用,如图3所示。

内在能量是人自身所拥有的能量,是人自身发展历程中逐渐积累的资源,是自我独特的部分,关 注对人性的认识,唤醒人内在的重要资源。内在能量包括价值、认知、责任、灵性等。外部能量是从外 部中观、宏观层面考察对人的影响,核心任务是对服务对象发挥正向作用,关注家庭、社区、政策、文 化、经济等方面,实现在推动整体社会发展过程中促进人的发展。本体是内在与外部能量耦合后相互 作用的表现,即人的内在能量资源的唤醒与外部能量资源的获得,影响人此时此地自我觉知状态,是 能被人所认识并利用的能量。

只有人的内在与外部能量有效耦合才能实现人的能量提升,核心路径是能量的汇聚。人的外部 蕴含丰富的能量,一些能量距离人很远、很难被自身利用,如政策。只有外部能量不断运行,能量不断 汇聚在距本体越来越近的地方,才能被人发现并运用。人的内在能量层次越深,内涵越大,所拥有的 动力就越强大。尤其是人的灵性层面的内容,是生命力的独特展现,③也是人独特且强大的动力源,存 在于人的内部深处,只有人的内在能量被唤醒,能量不断汇聚到与人的本体最近的地方,内在能量才 能得以利用。在该过程中,外部能量与内在能量不断运行并朝向本体汇聚,能量距离本体越近,能量 越多,人的能量不断增强,就能实现能量的有效运行。

五、社会工作能量运行模型

社会工作能量运行是重要的助人理念,关注能量发展变化对人的影响,从人发生改变的可能性 层面探讨能量运行原理。助人原理是把能量运行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为社会工作者提供视野和思路。 但在具体的助人服务中,社会工作者还需进一步把原理的内容变得更加具体化,以社会工作者助人 视角看待能量运行的可操作性,构建能量运行模型并形成一般的工作流程。

(一)能量运行的模型构建

社会工作的助人实践不是单一理论的实践,应是综合多元理论流派,且增能理论本身是多元取 向理论,助人过程中按照服务对象的独特性需求,制订服务对象改变行动方案。具体包括:社会结构 视角以宏观的视野看待社会结构对人的影响,①人的能量运行不自觉地受到外部社会结构因素的影 响。生态系统理论强调个体与环境的互动关系,以动态的观点看待人与社会的发展,②关注内在系统 和外部系统能量有效运行。人本主义以人为核心,要求对能量运行的探讨围绕人的能量,且人本主义 的核心是提高人的能力以解决问题,③能量是人的能力、权力、力量等具体化,能量的提升意味着能 力、权力的提升,探讨在助人中如何提升人的能量。存在主义强调人应为自己的选择负责,人有权利 掌握自己的命运,注重人对生命意义的探索,关注能量运行中内在系统深层次的资源对能量提升的 重要意义。同时存在主义也意识到人是有自控能力的人,人拥有足够的能量可以做出选择并对自己 的选择负责。④萨提亚治疗模式关注人的体验,尤其是人的内在体验对外部的影响,唤醒人内在深层 次能量。萨提亚认为,个人完全有能力实现有意义的个人成长,人成长意味着能力的提升,能量也随 之提升。⑤建构主义则更关注人对自身、情境的解释意义,能量不断运行需要人对与自身相关的内部、 外部及其互动关系等进行解释,在解释过程中不断建构自我,促进能量有效运行,因而能量运行是一个动态过程。①

多元视角的融合,要求在开展能量运行的助人实践中,以人为核心,从多维度、多角度看待人的 发展、成长和生命意义,关注社会结构对人的影响、人与社会环境的互动、人的体验感受、人对自我现 实意义的解释。既强调动态情境下人的发展状态,也要注重静态情境下人此时此地的体验、感受、意 义,深入唤醒人的内在能量和挖掘人的外部能量,进而提升人的能量,能量提升意味着人拥有能力来 掌控自己的生活,解决当前面临的困扰,实现人的改变。能量运行模型需包括“能量评估一意义解 释一目标设定一情境契合一体验反馈”五个部分,五个部分循环进行,依次开展,且五个部分相互关 联,服务对象每一个部分的改变促进其他部分改变,最终形成非线性循环模型,共同改變服务对象低 能量状态,提升服务对象能量,拥有更多能量掌控自己的生活,解决问题、满足自身需求,其关系如图 4所示。

(二)能量运行的工作流程

1. 能量评估

能量评估是在开展助人活动开始阶段以社会工作者视角开展一般的社会工作预估。当服务对象 遭遇困境且难以依靠自身能量解决问题时,服务对象开始寻求社会工作者的帮助,此时服务对象感 到缺少足够的能量掌控自己的生活、应对困境,系统处于低能量运行状态,低能量是被服务对象直接 体验、表现出来的结果。在该阶段,社会工作者与服务对象合作,评估服务对象能量,评估服务对象此 时此地低能量状态对其生活的影响。能量评估重点关注服务对象的内在情绪、情感、认知和外部情境、政策等因素,以社会系统观点全面评估服务对象能量,并聚焦到此时此地服务对象问题体验的能 量状态,以便之后开展助人服务。

案例背景:服务对象,12岁,在读小学五年级,服务对象与母亲关系很好,父亲经常不管服务对 象,最近母亲不在家中,且与同学相处困难而寻求帮助。

谈及近况:

工作者:最近家里都有谁在啊?

服务对象:我爸爸在家,但他晚上总是出去,家里就我一个人。

工作者:你一个人在家,都做些什么啊?(能量评估)

服务对象:我感觉害怕(声音很弱)。(无力感状态表现)

谈及同学关系:

工作者:能和我分享一些最近和同学发生的事情吗?(试图探索服务对象此刻的能量)

服务对象:嗯……就是最近和同学在一起玩,但他们总是丢下我。

工作者:那可以和我具体说说吗?

服务对象:我也不知道为啥,反正我总感觉他们背着我讨论一些事情。

月艮务对象:可能他们在说我的坏话吧,我不知道该怎么办。(低能量状态)

服务对象:我能怎么办呢,我也想和他们好好处理关系,但他们总是那样丢下我……我现在也没 有信心处理好和他们的关系了。(低能量状态,无法与同学保持良好的关系)

谈及母亲:

工作者:你刚才说,你妈妈已经很长时间不在家了,是吗?(进一步探索母亲对服务对象的能量) 服务对象:是的。

工作者:可以和我说说她去哪儿了 ?

服务对象:她身体不好,就去我舅家了,具体啥时候回来我也不知道……我感到她不会回来了 ……(心情很低落)

工作者:你有没有给她打电话?

服务对象:打了,但是很短,每次就说几分钟。

工作者:你想她吗?

月艮务对象:(沉默)……想(月艮务对象快哭了)。(低能量状态)

工作者:你打电话的时候,有没有告诉你妈妈,你很想她?(继续评估能量)

服务对象:(沉默)……(继续沉默,之后开始抽泣)(无力感表现得更加明显,服务对象无法掌控 自我生活)

2, 意义解释

社会工作者对服务对象进行能量评估后,继续探索服务对象内在和外部未被唤醒、可利用的资 源,内在与外部系统拥有的潜在能量是促进服务对象改变的最重要动力源泉,寻求服务对象意义层 面的解释。月艮务对象进一步解释此时此地的感受、观点、期待、价值等最深层次的体验部分,也包括与 服务对象相关的家庭、社区、群体、组织、政策等外部系统资源对自身的意义,是服务对象自我建构的 现实解释。解释发挥着人内在与外部系统的统合作用,评估的能量是服务对象日常提及的能量,而意 义解释的能量是服务对象日常难以看到、被赋予意义的能量,尤其是内在系统,甚至包括人的“身、 心、灵”层面的探索,是服务对象丰富且强大的能量源。

关于服务对象提到的“害怕”:

工作者:可以和我具体说一下你“害怕”什么?(试图探索意义)

服务对象:我害怕晚上一个人住O

工作者:你没有告诉你爸爸吗?

服务对象:没有,我害怕他(声音很低)……

服务对象:因为我考不好他就打我,我很怕他,所以不敢说。(在服务对象表述中所反映的观点: 只要服务对象将自己的想法告诉父亲,就会被打。)……

工作者:你现在最想做什么呢?

服务对象:我想让妈妈赶快回家。(期待的表达)

工作者:可以和我说说这么期待妈妈回来的原因吗?

服务对象:我妈妈回来后就会给我做很多好吃的,而且会给我买饼干吃,我爸不让我吃,他觉得 零食应该少吃,而我妈觉得我太瘦了得多吃点……(母亲作为服务对象的重要能量来源,深层次所蕴 含的是服务对象对母亲的依赖,由于母亲不在家而让服务对象感到“害怕”,而这也是间接让服务对 象感到被同学“丢下”的原因。

关于被同学“丢下、抛弃”的表述:

工作者:可以和我说说同学“丢下”你时,你在想什么?(探索服务对象信念)

服务对象:他们为啥要丢下我,不知道我还在里面呢,怎么能这样?(有点儿生气)

工作者:那之后你怎么做了?

服务对象:我就只能回家……我觉得他们就是故意的……他们明明知道我在里面,故意不等我。 (服务对象自我假定)

工作者:有什么证据能证明他们知道你在里面?(质疑服务对象观点)

服务对象:反正他们知道我在里面,那会儿我看到他们了。(服务对象自我假定)

工作者:你确定,你看到他们的同时,他们也看到你了吗?

服务对象:哦……(开始动摇),他们为啥要抛下我……(母亲一直没有回家,让服务对象产生感 到“害怕”的心理,由此开始“害怕”同学和同伴“丢下”自己,这是服务对象安全感缺失的表现,安全能 量较少使得服务对象在处理同学关系的过程中产生困扰。服务对象的种种行为都表明了服务对象渴 望获得他人的关心、展现自己的优势,也像其他人一样拥有“开心愉悦”的童年生活。)

3. 目标设定

意义解释有利于服务对象全面认识自我,发现自身潜在的能量,进而明确自身的发展目标。目标 设定以服务对象为中心,使服务对象重新获得能量掌控生活,以满足自身需求并对生活做出有效判 断,且服务对象设定目标时要对自己的选择负责。目标设定不仅是服务对象设定未来发展目标,也是 在对内在和外部系统能量综合认识的基础上对能量流动方向做出的判断和规划。而社会工作者主要 扮演引导者、陪伴者角色,协助服务对象做出准确判断,明确能量流动目标,开展能量运行具体行动, 促进服务对象改变。

以服务对象为中心设定目标,按照服务对象的需求与同学建立关系,关注与同学建立关系的相 关能量。服务对象的“害怕、丢下”等意义解释内含其安全能量的缺失,由于服务對象的母亲是服务对 象重要能量来源,还需继续发挥母亲作为重要能量源对服务对象提升能量的重要意义。

工作者:如果给你与同学建立了非常好的关系打10分,与同学关系非常糟糕是0分,那么你给 你和同学现在的关系打几分?(进一步细化、明确服务对象目标能量)

服务对象:打5分吧。

工作者:你期待通过咱们的谈话,达到几分?

服务对象:9分。(肯定地说)(服务对象明确自己的能量目标,达到9分,就代表了能量提升)

工作者:可以和我说下原因吗?

服务对象:我感觉和同学关系也没有那么差,就是他们总是抛弃我,我不想这样,我想和他们更 好地相处,和他们一起玩……10分感觉太难达到了,不过可以努力(微笑)。(能量目标按照打分的方 式表达,让服务对象逐渐明确自己能量聚集后的流动方向,满足自身的真实需求。)

4.情境契合

情境契合则是在对能量认识基础上开展的与能量运行相关的具体行动,在行动过程中提升服务 对象的能量。在助人过程中,聚焦到服务对象与情境的契合,情境是与人相关的环境系统、生活任务、 适应问题等,既需要考虑与服务对象相关的重要人物、政策、经济等外部资源,也需要考虑服务对象 的感受体验、认知发展、价值判断等内在资源,综合系统内在与外部能量来提升服务对象能量,重新 获得掌控自身生活的能力o在情境契合过程中,社会工作者多以服务对象为主导,参与服务行动中, 并逐渐减少对服务对象的干预,给予服务对象更大空间行动。

在具体行动过程中,社会工作者首先与服务对象的母亲联系,了解她的近况。她因为娘家有些事 情有一段时间没有回家,也意识到服务对象的情况,计划处理完事情后尽快回家,并与工作者约定经 常与服务对象打电话联系。在该过程中,服务对象的重要外部能量得到支持,促进服务对象能量提 升,服务对象拥有更多能量体验,开始以积极的能量与同伴一起玩耍。

工作者:最近和同学相处得怎么样?(了解服务对象与外部互动情况)

服务对象:还行。

工作者:可以和我具体说说吗?

服务对象:有一个同学挺好的,他经常主动来找我玩,我们俩也玩得挺开心。

工作者:很不错哎,你有没有也主动去找他玩?(探索服务对象能量以提升与外部情境的互动)

服务对象:没有,我们不在一个学校,也就放学后在一块玩儿。

工作者:你要不要尝试自己主动去找他?(给予鼓励,提供新的思路方法,提升其内在能量,利用 服务对象期待与同学建立好关系的内在能量和同学主动与服务对象联系的外部能量,有效地加强内 在能量与外部能量的互动。)

服务对象:嗯,我试试。

工作者:好,我相信你一定可以的,他们也愿意与你交朋友的。(微笑)(再次增强服务对象内在能 量,使其树立自信心、安全感等)

在之后的服务中,社会工作者协助服务对象绘制与同学关系建立的“能量关系图”,进一步明确 如何更好地与同学建立关系。社会工作者也与服务对象的同学交谈,了解他们对服务对象的感受,他 们也愿意与服务对象更好相处,为服务对象创造了更好的外部情境。该过程实际上有效地利用服务 对象内在能量与同学、母亲等外部能量,使能量间不断发生互动,促进服务对象提升自信心、安全感。

5. 体验反馈

体验反馈是服务对象在能量互动过程中,自身不断获得新的能量。服务对象能够真切感受到能 量的流动对自身的影响,有效掌控能量流动方向,且服务对象获得的新能量要在一定限度内。过高的 能量可能产生新的问题,适度的能量能够促进服务对象解决问题。在能量运行的过程中,服务对象对 问题、情境、生活事件、未来期待等产生新的意义解释,属于感受层面的解释。社会工作者发挥的功能 逐渐减少,服务对象对社会工作者的需求也不断减少,最终服务对象实现改变,自身系统能量不断有 效發挥功能,拥有更充沛的能量掌控未来生活。直到服务对象可能遇到新的问题,能量再次陷入缺失 状态,又进入新的能量评估过程。

工作者:最近感觉怎么样?(探索服务对象体验反馈)

服务对象:很好,刚才下课和同学们一起玩跳皮筋……(能量提升,积极探索生命的意义)

工作者:哦,你看起来很开心的样子。(正向支持)

服务对象:是的,我感觉挺好。最近虽然我和我之前那个同桌分开了,但是我还经常主动去找他 玩,他也很愿意带我一起玩。(能量充足,体验反馈)

服务对象:我很喜欢大家在一起的感觉。(能量充足,体验反馈)

工作者:对于以后你怎么看待?假如你们很快毕业了,大家不在一起了,你会做什么?(对未来生 活的探讨)

服务对象:我可能会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和他们联系吧。

工作者:你会不会与其他同学建立新的关系?

服务对象:应该会的,不管遇到什么样的同学,我都会像现在这样主动和他们交朋友的,希望他 们也喜欢我。(能量提升,更积极的未来期待)

六、结语

增能理论注重能量的重要意义,关注人的能力、权力、力量,笔者在梳理增能理论发展脉络后, 发现“能量”一词能够被人觉察和解释,能量运行充分体现增能的实际内涵属性,且与社会工作助人 理念相一致。耗散结构理论可以有效且直观地解释能量运行。人的发展实际上是一个不断形成耗散 结构的过程,能量有效运行的前提要求是系统必须在开放且追求非平衡有序开展,内在系统与外部 系统能量不断互动,系统能量总体逐渐形成有序运行。内在与外部系统能量不断汇聚到本体,当系 统能量达到一定值域时,系统出现涨落进而形成新的耗散结构分支,提升人的能量,改变人过去低能 量(无力、无权、失能)状态,不断培育形成解决问题的能力、自我建设能力,满足自身需求,良好适应生活。

能量运行作为社会工作的重要理念,综合结构主义、人本主义、建构主义等社会工作主流思想, 以人为核心,探讨能量对人改变的可能性,关注人与社会的互动关系、人的生命价值、人对社会现实 的解释等,以直观、可解释、可被人觉察的方式开展实践。能量运行的综合性要求可以广泛地适用于社会工作各个领域,关注人在不同阶段的能量状态,探讨社会工作助人服务的可能性、人的内在能量 与外部能量互动关系、系统能量运行对人的影响等,进而解决人所面临的问题,满足自身需求。能量 运行原理所涉及的服务对象不仅包括个人,还包括家庭、社区、组织等中观系统甚至宏观系统,以更 宽的视野看待社会工作助人服务,因而也是构建社会工作知识体系的重要因素之一。此外,增能理论 要在中国情境中有效地发展并应用于社会工作,则需对能量运行开展具体、深入的研究,充分探索人 的改变在助人服务中所发挥的重要意义。

(责任编辑:亚立)

猜你喜欢
助人对象能量
晒晒全国优秀县委书记拟推荐对象
助人为乐的事
正能量
助人无需等待
攻略对象的心思好难猜
助人为乐
图说车事
助人会降低死亡风险
个性签名
正能量描绘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