仇雪郦 王曦影
[摘要]通过考察全球化时代下的北京跨国亲密关系,本文深入分析了置身其中的青年高知女 性的个体情感经历和体验与现代化进程之间的关系。基于对23名正在或曾经身处跨国恋情的中 国女性的深度访谈,我们可以发现,跨国恋中的青年女性认为,自己比较“独立”“自主”和“有主 见”,追求自我实现,渴望不一样的人生,努力建构平等的亲密关系。当进入仍然以传统观念占主导 地位的婚恋市场时,她们感受到了自我与社会之间的巨大张力,与外籍伴侣交往往往成了她们寻 找自我、规避社会压力的_条替代性路径。在与外籍伴侣的日常恋爱实践中,她们生产出_种在性 别观念、互动模式和性关系等方面都更为平等的现代型亲密关系。表演“传统”和展现“开放”都是 她们在应对现代化向亲密关系领域渗透时带来的自我矛盾、纠结与挣扎的个体选择和灵活策略。
[关鍵词]跨国恋女性经验亲密关系传统现代
[作者简介]王曦影,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育基本理论研究院教授、博导,主要研究方向为 青年研究、教育社会学、质性研究方法、性别暴力、性教育、校园欺凌、亲密关系等;仇雪郦(通讯作 者),特拉华大学人类发展与家庭科学专业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性别研究、污名研究、青少年 发展等,邮箱:sherryq@udel.edu
[中图分类号]C913.14
[文献珈码]A
[文章编号]1008-7672(2020)03-0001-16
一、研究背景
全球化时代带来了生产的空间重组、产业的跨界渗透及人口的跨国迁移。①全球范围内人口的频繁流动,进一步扩大了人们的交往范围。大量来自不同背景,带着不同经济、文化和社会资本的人们 在同一个空间相遇,这种相遇可能会产生一种全新的跨文化的亲密形式,也可能建构一种跨国的、 “在地国际化”的家庭生活形式。①②③跨越国界的亲密关系不仅是全球化所造成的单向度的影响或者 随之而来的偶发现象,而且在形塑多元文化融合的跨国社区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④社会背景越多 元,文化交流越频繁,城市和地区的国际化程度越高,就越可能发生跨种族的亲密关系。⑤
北京正是这样一座城市。作为中国的政治、文化和经济中心,北京已经成了一个新兴的全球资本 的活动区,全球化排名位居世界第9O⑥来自世界各地、拥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在北京相遇。2010年第 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超过10万名外籍人员在北京常住;?2015年,超过7万名外国人来北京 留学,⑧超过7万名外国专家在北京工作:⑨北京的国际人才规模,位列全国第2,仅次于上海。⑩这些 客观上的条件无疑为培植跨国婚恋提供了有利土壤。自2004年以来,北京每年涉外婚姻登记数量占 北京婚姻总量的0.7%左右,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北京涉外婚姻的通婚对象主要来自欧洲、北美和亚 太地区的发达国家和地区,以“外嫁婚”为主。步入涉外婚姻的标准往往比开展和建立涉外爱情更为 严苛,?这也意味着北京跨国恋情的数量肯定要远远超出涉外婚姻的数量。
跨国婚恋的研究中呈现出两种不同的主流叙事结构。一种以性的东方主义(sexual orientalism)作为文化表征,①“外嫁婚”中的中国女性要么臣服,要么被视为物质至上的拜金女,依靠女人味十足的 伎俩来钓“金龟婿”。②在这一类叙事中,部分中国女性成了西方男性性猎奇的对象,在象征着“富裕、 民主、自由的西方文化面前丟失了自我主体意识,不知不觉地成为西方建构东方的工具”。③另一种将 跨国婚恋数量的增长视为中国实现自己民族国家现代化、国际化的表现,跨国婚恋被整合进中国全 球化的进程,④跨国恋中的中国女性成为引领中产阶层体面生活新风尚的象征。
这两种叙事方式都将中国女性置于被凝视的“他者”地位,女性自身的情感和欲望被忽视。本 文旨在通过解读处于北京中西跨国恋中的女性经验,解构带有强烈地缘政治色彩的跨国恋主流 叙事,指向学术研究、文化交流中的西方霸权与欧美中心主义,强调跨国恋主体双方在地理、文化、 知识话语上的跨国思考。本文希望通过关注高知女性的跨国恋情,从女性主义视角出发,理解她们 个人生活与社会结构发生的互动,呈现她们对自己跨国婚恋经历的解读。本文提出如下三个研究 问题:
1.在当代中国社会现代化转型时期,处于跨国婚恋中的高知青年女性形成了怎样的自我评价和 认知?
2. 这种评价与认知如何形塑她们的亲密关系选择和经验?
3. 她们的亲密关系实践映射出个人的情感经验与社会现代化进程之间有着怎样的关系?
二、傍国婚恋的三类研究
现有跨国婚恋的研究可以分为以下三大类型:一类研究聚焦中国边境的跨国婚姻,研究对象主 要是从中国周边的第三世界国家嫁入中国的妇女,以越南、缅甸新娘为典型;第二类研究地点主要在 海外,关注跨种族婚姻中亚裔妇女与当地男性的亲密关系;第三类研究聚焦中国大都市里的跨国婚 恋,这类研究与本文最为相关。这三类跨国婚恋研究有着不同的理论建构和话语解释。
“国际移民女性化”(feminization of international migration)和“婚姻挤压”(marriage squeeze)的 概 念常被用来解释边境跨国婚姻的动因。在跨国婚姻集中的广西、云南、福建等地,一方面出生人口男 女性别比例失衡,另一方面大量女性向经济发达地区流动,农村地区剩下了大量社会经济地位低、在本国婚姻市场缺乏竞争力的男性,他们只好将目光转向更加贫穷的其他第三世界国家,①利用国际阶 层落差解决婚姻问题。虽然有学者强调这一类跨国联姻有情感基础,②但是很多学者仍认为,这类跨 国婚姻以经济因素主导的“功利型”婚姻为主,③即婚姻带有明显的利益追求动因,情感因素退居次要 地位,出身、财产、社会关系等条件是结合的基础。④性的东方主义常被用来解释第二类跨种族婚恋的动因。在美国,相比亚裔男性来说,亚裔女性有 更多机会寻找非亚裔的伴侣。⑤跨种族通婚比例较高,⑥白人男性与亚裔女性的结合是最普遍的跨种 族婚姻模式。⑦Kelsky指出,东亚的女性常常被认为拥有更加明显的女性气质。⑧很多当代美国男性之 所以追求亚洲女性,尤其是来自东亚的女性(包括新移民到美国的东亚女性),是因为他们认为亚洲 女性是“没有竞争力、顺从的生活伴侣”。然而,实际上这是他们一厢情愿的男权想象。⑨“顺从的东方 女性”这一刻板印象被广泛运用在商业性的跨国婚姻介绍市场中:亚洲女性被建构成“东方特色”的 淑女,具有顺从、体贴和顾家的美德,⑩可以成为忠诚的妻子、自我牺牲的母亲和感性的情人。“东方特 色”也成为跨国婚恋中介的卖点和筹码,以期帮助亚洲女性通过与西方男性的跨国婚姻获取更高的 社会经济地位?和向上流动的机会。
一些学者批评上述研究的观点带有种族中心主义(ethnocentric)色彩。?很多实证研究都发现,亚 裔女性并没有像社会大众普遍认为的那样通过跨种族的婚姻实现向上流动,相反,绝大多数跨种族 婚姻中的亚裔女性与其伴侣拥有相似的教育和职业背景。?Canlas等通过2009年至2011年收集的关系评估问卷也发现,进入跨种族亲密关系的个体往往拥有更高的教育成就,年收入也处于较高水 平,支持了教育有利于打破族群和种族区隔的观点。①Constable在她对美国男性与亚洲女性的“邮购 婚姻”的研究中指出,许多男性在描述自己的伴侣时用了 “独立”一词,勾勒了积极主体的女性形象, 挑战了“顺从的东方女性”的刻板印象。②第三类中国的都市跨国婚恋研究中,北京和上海是理想的田野点o在这类跨国婚恋中,亲密关系 双方受过高等教育,有较强的国际流动性,有自己的专业技能,至少属于中产阶层。③从1993年開始, Farrer运用民族志、深度访谈和参与观察的方法对在上海长期生活的跨国夫妻进行研究,分析跨国婚 姻中的社会交换与社会合法性。他的研究发现,为了增加中方配偶在中国市场的职业竞争力,跨国夫 妻婚后可能会去西方国家生活几年(即出国“镀金”),然后再回中国工作和生活。在中国居住时,外籍 配偶依赖中方的人情网络而融入本土社会,以这样的方式实现互惠。?Carmel通过研究与西方男人约 会的上海女性,发现她们尝试寻找一种在中国传统文化之外的浪漫与性爱体验,与外国人谈恋爱,意 味着有机会接触西方文化或者出国。?Farrer提出了不同的观点:大部分置身于跨国婚恋中的西方男 性为伴侣的文化资本和个人魅力所吸引;对于卷入跨国恋情的中国女性而言,与自己的外籍丈夫一 起离开中国不再是主要动机,她们把跨国恋情视为建构自己“国际化女性”形象的工具;跨国恋情赋 予她们实现自我发展、从中国传统的性别规范、婚姻规范以及其他对女性特质的期待中解放的空间。⑥ 基于2003年至2005年间对40名22~39岁的(新)上海女性的性爱经历的质性研究,裴谕新发现 “浪漫”是最常被提及用来形容跨国恋的词语,跨国恋中有性政治的因素,不管是男人还是女人,都 企图从“异化的性资本”中获取自我发展的资本。“优越异文化”在跨国恋的发展中起了一定作用。她 也强调,对于“浪漫恋情”,个人互动因素越来越重要,文化背景并不足以成为决定性因素。
目前的跨国婚恋研究主要是以社会问题为导向,重点关注边境跨国婚姻,经济条件是其主要驱动因素。为数不多的关注都市跨国婚恋的研究呈现出了与边境跨国婚姻不同的叙事话语。虽然 已经有学者关注到了跨国婚恋中女性的经验,但是通过女性的主体性去反思全球化和现代化的宏 大进程如何作用于个体还显得不足,跨国恋中个体的情感、欲望被宏大的叙事逻辑(“西方世界”与 “后殖民世界”、“自我”与“他者”、“凝视”与“被凝视”等结构)所忽视,消失在宏大的话语体系之中, 个人的情感和欲望成了自我与他者文化话语争夺的牺牲品。女性的欲望表达常常会突破既存的道 德、性别等社会规范,带来颠覆和逾越的力量,①而追求性自主的中国女性绝不是西方世界所定义的 “他者”。本文将跨国婚恋中的高知青年女性置于叙述主体的位置,从她们的生命故事和成长历程出 发探究北京跨国婚恋中的女性经验,洞察中国社会的发展与变化,为改写跨国恋现有的叙事方式提 供可能。
三、研究方法
从2011年至2016年,笔者在北京共对51名经历过或正处于跨国恋情或跨国婚姻的参与者进行 了半结构式深度访谈。参与者包括22名男性(5人来自中国,17人来自发达国家)和29名女性(24人 来自中国,5人来自发达国家)。本文关注23名中国异性恋女性的恋爱经历和体验,②其中11名未婚 高知青年女性是本文关注的焦点,同时也兼顾另外12名已婚女性步入跨国婚姻前的恋爱经历。23名 中国女性都接受过高等教育,年龄在19?49岁之间,接受访谈时平均年龄31岁。11名未婚女性年龄 在19?29岁之间,平均年龄26岁,其中4人在国外取得硕士及以上学位。23名中国女性的外籍伴侣 来自欧州、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日本等发达国家和地区。接受访谈的时候,她们都居住在北京,职 业身份涵盖记者、国企职员、企业白领、教师等。11名未婚女性与伴侣交往的平均时间为1年,最短的 不到半年,最长的为2.5年;接受访谈时有4人与伴侣处于同居状态;有9人认为她们和伴侣处于长 期稳定的亲密关系状态,2人认为关系不太稳定。是否拥有共同的未来是她们判断亲密关系是否长期 稳定的首要标准。
所有的访谈都获得了受访者书面知情同意书,全程录音并逐字转录。本文的两位作者分别阅读 访谈转录,运用扎根理论的方法,对资料进行开放编码并记下备忘录,定期会面并讨论,选择共同认 可的编码作为核心编码。通过对访谈资料的反复阅读以及案例之间的反复比较,“独立”“有主见”“传 统,,,,现代,,,,性别角色”“性观念”等主题逐渐从资料中浮现出来。本文的资料分析釆取了先用个性特 征勾勒总体群像,然后从恋爱选择、互动模式和性关系等跨国恋的不同维度选取典型案例,并用其他案例作为补充的方式来诠释资料。为了保护受访者的隐私,文中提及的所有姓名都是化名。
四、研究发现
1. 总体群像:“独立”“自主”“有主见”
徐洁从国内一所知名高校本科毕业后到英国留学攻读硕士学位,2016年回国,在北京_家知名 媒体公司做记者。她的男朋友是日本人,两个人通过交友软件认识。说起为什么选择跟外国人谈恋 爱,她从自己的性格以及母亲对她的评价和看法谈起。
我的性格是比较独立的。我家里我妈是一个特别开明,或者说狂放的人,她会直接对我说:“你不 适合跟中国人结婚,因为你不适应中国的家庭,尤其不适应中国的婆婆。”
母亲认为她“不适合跟中国人结婚”,因为她“不适应中国的家庭,尤其不适应中国的婆婆” 0在她 母亲的心目中,什么样的人适应中国的家庭和婆婆呢? “那种乖乖的、贤惠的媳妇。”“乖”意味着听话 与顺从,“贤惠”则从德行上对女性提出了要求,要求女性温婉端庄、勤劳持家,做一个令婆家满意的 儿媳。这样的评价标准,其内核仍是儒家思想中的“三从四德”,从道德层面设定了女性处于从属的社 会地位和家庭地位,并为女性设置了理想的性别角色形象。①徐洁认为,自身的性格特点和个人形象 并不符合中国传统家庭对媳妇的期待,她“独立、有主见,不会听从家里的安排”
已婚的陈橙有时候开玩笑说,现在的中国男人肯定不敢或不愿意娶她:
因为我不是小鸟依人型的,而且我很有自己的主意,不受约束,所以我就说好多中国男人肯定都 看不上我。也许就觉得这女的怎么这么强啊,气场太强了。
太独立、气场太强、不够小鸟依人等这些不符合传统女性的性别气质和性格特征使得这些女性 常常在婚恋市场上做出不一样的选择。这与一些学者的研究发现相呼应,跨国婚恋中女性的独立常 常为她们的伴侣所称赞。②与“独立”相联系的,还有“自己做选择”“自己做决定”“有主见”等表述。大 部分中国男性仍想找从属于自己、弱于自己、符合传统女性气质期待的女性作为伴侣。③④⑤目前本土 婚姻市场,主流话语仍然是“男强女弱”“男高女低”的择偶梯度差,她们与中国男性同辈群体形成了互相排斥的关系,故而主动选择远离本土的婚恋市场。①11名未婚女性中,有3名明确提到中国男人 接受不了自己。
我的性格比较像我爸,性格比较独立。其实我觉得这一点可能是有一些甚至很多中国男人接受 不了的,就比如说我说的“妈宝男”,他就总说觉得我太有想法,觉得总有自己的想法,我当时觉得很 奇怪,我有自己的想法不对吗?人不应该有自己的想法吗?这怎么就成了指责我的一个问题了呢?
吴由页用“妈宝男”指代前男友,这一网络用语指的是没有主见、缺乏自信、什么都听妈妈的男性。 当他遇到有主见和有想法的吴由页,自然有很多的矛盾和冲突。虽然男女平等是中国的基本国策之一, 但是在亲密关系领域,“男强女弱”“男尊女卑”的传统观念依旧浓厚。基于2010年第三期全国妇女地 位调查数据的研究发现,中国男女两性的性别观念处于从传统向现代的过渡状态,但是女性的性别 观念总体上更趋现代,而男性的性别观念更偏传统。②王曦影在针对北京青年人的恋爱暴力的研究中 也发现,性别平等观念的不一致常常是导致亲密关系中的暴力发生和发展的原因之一。③总体而言, 跨国恋中的高知青年女性拥有比较现代的性别观念,追求平等的亲密关系,不希望受到传统性别观 念和女性气质的规训。
2. 恋爱选择:“我最值得被爱的部分,远远不是这几个标签”
选择伴侣不仅仅是一个个人选择。跨国亲密关系的实践同社会价值和观念交织在一起。受访者 选择与外籍伴侣交往反映出她们的自我意识觉醒以及她们应对父权制社会文化的策略。
徐洁跟自己的日本男朋友第一次见面时就被对方的质朴打动了。这位日本男士在第一次和徐洁 见面时骑了一辆电动车,带她逛清华大学校园,随后两人在一家小餐馆里吃饭。与此对照的是,徐洁 之前遇到的相亲对象,常常是开着豪华轿车,带她去高级餐厅,言谈中不断强调自己的社会经济地 位。在与他们交流对话的过程中,徐洁常常感觉到,自己立体饱满的自我和丰富的人生经历被简化为 “北京户口 ”“海归”“事业单位”等有“卖点”的标签。
我去认识一个单身男人,或者被介绍给任何一个朋友认识的时候,人们就是用这些标签来介绍 我。比如说,哪个学校毕业的,或者是什么样的单位,有没有北京户口,等等。我最值得被爱的部分,远 远不是这几个标签,在这几个标签之外的我的人格、我的性格、我的经历,是我希望被看见、被审视的 东西。
国内较大的婚恋交友平台“世纪佳缘”在全国范围内进行的线上调查结果显示,“门当户对”仍是 当代青年主流的择偶观念,“有房”成为女性择偶的首要条件。①“郎才女貌”的传统择偶观仍受到青年 追捧,“颜值”②等外在条件成为当代青年重要的择偶标准。③由于北京的户籍制度政策限制,迁入北京 的人口具有较高的文化程度和职业序列等级,④北京“掐尖式”的人口户籍政策,使得户口成了婚恋市 场上的又一价码。徐洁不喜欢被标签化为婚恋市场上待价而沽的商品,她希望自己作为人这个整体 的性格、人格、经历被看见,希望伴侣能够发现自己的内在价值和魅力。当一个根本没考虑过徐洁“是 否有北京户口 ”“是不是海归”的日本男友出现的时候,她一下子被他的“纯粹”打动了。
尽管大多数的受访者不认为她们能够基于有限的个人经历总结出外籍伴侣和中国伴侣的差异, 更偏向于把这些差异看作个体之间而不是国别和文化之间的差异,但是她们确实提到不同的社会文 化背景,尤其是社会性别观念的差异以及性别平等态度的不同有可能造成了恋爱感受的差异。进入 跨国婚恋关系之前,23名受访者中有17名曾和中国男性有过恋爱的经历。
我以前真的交过男朋友,他要求我不能剪短发,因为他不喜欢短头发;或者跟我说“你应该穿裙 子,应该化妆,应该穿高跟鞋”。只好分手,因为受不了。
前男友对吴顺的外表提出了要求,“长发”“穿裙子”“化妆”和“穿高跟鞋”是男性对于女性化形象 的典型想象。吳由页不能接受前男友对自己的要求和控制。然而在一个男性凝视的社会里,女性的身体 不再属于她们自己。通过和前男友分手的方式,吴顺重新掌控了对自己身体的权力。这是她自我主体 意识觉醒的一个信号,她不需要通过改变自己的外在形象和性别气质表达来取悦她的男朋友。接受 访谈的时候,吴顾留着帅气的短发。吴顺的现任男友是一位美国人,从不干涉她的穿着打扮和性别表 达,她说自己很享受这种被尊重的感觉。
王倩直接表达了她是有意选择外籍伴侣的。王倩从小成长在一个重男轻女的家庭环境中,对性 别不平等非常敏感。
我经常听我妈和亲戚说,“女人过了二十五,你就完蛋了,不要挑剔,不要乱搞,结婚前不要谈恋 爱,男人都喜欢冰清玉洁的女孩子”。
这些观念来自传统思想中要求女性“守贞”,将女性的价值与生育联系在一起的“贞洁”文化。这 一“贞洁”观念与“剩女”话语结合起来,给未婚女性造成社会压力,似乎结婚生子才是体现她们价值 的唯一标准。王倩表示自己不能认同这样的婚恋文化,认为长期浸淫在这一文化中的同龄男性不会尊重女性,因此不愿意和中国男性约会。她将同外国人约会视为对中国婚恋文化的反叛。和王倩相类 似,徐洁认为她同日本男友在一起意味着选择了不同的人生路径。
如果我在北京的话,跟一个中国的男生谈恋爱,考虑结婚,以后建立家庭的话,大概知道未来。就 是大概知道两个人可能稳定了,然后互相见家长,两家就在准备着给我们买房子,可能首付父母出, 我们两个人还房贷,然后再慢慢努力看以后能不能换一个大房子。再努力攒钱,看以后能不能买车, 然后就在这里扎根……我觉得生活太没有想象力了。
在房价居高不下的今天,中国新一代年轻人成家立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独生子女一代的 她们,如果选择与中国男性交往,常常意味着选择“结婚、买房、生孩子、职业晋升、赡养父母”这样步 步为营的生活方式和人生路径。这些希望保持人生想象力的高知青年女性,必须不走寻常路。保持单 身,不走进婚姻生活是一种选择;①与外籍伴侣交往,是另一种选择。然而,这并不是一个完全“自由” 的选择,更多的是对父权制社会的一种妥协。在父权社会里,她们虽然无法凭借个人的力量扭转社会 结构和文化,但是她们个人却拥有足够的资源在私人领域做出灵活的个人选择。
尽管高知青年女性选择外籍伴侣的缘由不尽相同,但是也呈现出一些共性。第一,她们期待自己 能够被伴侣尊重,渴望性别平等的亲密关系。第二,她们憧憬纯粹的爱情,反感盛行的实用主义择偶 观。第三,她们向往富有想象力的人生,想要打破按部就班的人生路径。选择外籍伴侣看似是受访者 个人的选择,实际上是社会文化的产物,性别平等观念在其中起着重要作用。
3.表演传统:“确认关系之前我们不可以上床”
文化差异是提到跨国恋时绕不开的话题。尽管受访者表示自己和伴侣之间不存在显著的文化差 异,当谈到如何确认亲密关系时,文化差异却又在她们的叙述中浮现出来。她们常常认为,中国的约 会文化和西方的约会文化不同,因此在与外国伴侣交往的亲密关系中,她们对于如何确认一段关系、 如何看待并实践亲密行为有着与伴侣不同的看法。面临潜在的冲突,青年女性们也在积极寻求合适 的解决方式。
王倩的男友是美国人,在她所就读的高校当英语教师。两个人的感情发展迅速,从最初认识到第 一次约会,确立恋爱关系、发生性关系,大概花了三个月的时间。他们的恋爱关系的确立与亲密行为 的进展分不开。
我们在公寓里看恐怖电影,这个人就不老实,他就想有亲密的肢体接触,我说:“对于这一点,你 要搞清楚我们是什么关系。中国人不是这样随便的,你要承认我是你的女朋友,才可以有更为亲密的 接触。”他说:“好吧,那我就亲密接触了。”(我们)就这样确定关系了。
尽管并不认可中国传统社会的性观念,王倩还是给自己贴上了 “中国人”的标签,利用中国和美 国约会文化的不同来与伴侣协商亲密关系的进程。在西方人眼里,位于东方的“中国人”在性、爱和关 系上是保守的、被动的,中国女性是“温顺的”“臣服的”,婚前性行为是不被允许的。然而,这种“性的 东方主义”对女性的刻板印象是不准确的。来自全国的调查样本表明,77%的未婚女性在30岁之前发 生过性行为,放弃了所谓“婚前贞操”。①中国社会对婚前性行为的接受程度也在逐年提高。②王倩巧妙 地利用“性的东方主义”这一刻板印象来同她的外籍男朋友确认恋爱关系,这些东方主义的想象为她 的策略提供了文化合理性。王倩一方面用了比较保守的话语来解释自己的行为,另一方面她确实是 推动两人关系向前发展、掌握亲密关系进程的一方。
陈语在同男朋友确认关系时也运用了这种以退为进的策略。陈语出身于一个知识分子家庭,自 己是美国知名大学的在读博士生。在接受访谈的时候,陈语正在北京为她的博士论文做田野调査。陈 语和男友是博士班的同学,两个人是在开学典礼上认识的。她和男友花了一年多的时间才明确恋爱 关系,其间两人频繁互动、你来我往,单独相约吃饭、看电影、讨论学术,似情侣一般进行共同活动。像 这样既没有明确男女朋友关系,却又似情侣一般在一起的相处交往模式,令陈语感到不快。
博士第一学年结束的时候,我们还没有确定关系,我很讨厌这种暧昧关系,虽然我们俩没有发生 实质性的关系,但是有很亲密的肢体接触。所以当时我觉得我能做到这一点,已经打破了我的底线, 既然不是男女朋友,我为什么能允许你碰我?还没有确定关系就让我很发狂。
在交往的一年当中,两个人有过牵手、拥抱、亲吻、爱抚等亲密接触,对方一直想要和陈语进一步 发生性行为,但陈语不同意。陈语不同意的理由不是因为自己没有性欲望,而是因为陈语觉得性关系 应该发生在确认排他的恋爱关系之后。个人欲望与性/性别规范交织在一起形成陈语拒绝和对方发生 性关系的复杂原因。
我在约束自己,主动约束自己,我认为在确认关系之前我们不可以上床。但是,我又没有说要拒绝他,因为我拒绝不了他这个人,所以我也拒绝不了他对我做的事情。因为身体当时不是由自己内心控制的,而是由社会对女性的角色期待或者把性放在一个道德高地的堕落面来批判的,所以可能你 的潜意识是在接受这个人的时候,你是有意识地去拒绝他,所以是潜意识和显意识一个挣扎、一个博 弈。那时候挣扎是快乐的,享受这种状态,其实你在主动地被动,主动地处在被动的状态。就是说亲密 接触一点点来,每次我也是欲擒故纵……我是利用了自己的身体去跟他协商。
是女性在面对性欲望时的独特体验:个体欲望受到社会文化的束缚。尽管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 国社会关于性的社会规范有所改变,性革命正在发生,但是性的双重标准仍然存在。女性的性欲望被 贬低和压抑,性活跃的女性将遭受“荡妇羞辱”。陈语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不想在确认一段正式 的亲密关系之前同对方发生性行为。然而,陈语并不是一个被动的客体,相反,她主动地利用自己的 身体作为工具和对方协商亲密关系的进程。在道德话语与自我欲望相互冲突的时候,陈语变“被动地 被动”为“主动地被动”,策略性地抗争性规范的规训,达成自己的欲望。
很多研究都把女性拒绝发生婚前性行为看作传统的表现,认为她们仍受传统贞操观念的影响O 然而,王曦影在对北京青年的恋爱暴力经历的研究中提出,当女性在使用“传统”“封建”这样的词语 描述自己并不愿意参与或发生婚前性行为时,这常常表明她们尚不确定是否做好了发生性关系的准 备。传统常常是面具、是策略,是一种表演,使得这些女性从一个被动的、被物化了的性客体转变成为 积极的性主体,有权利对于不想要的婚前性行为说“不”,并在面对心仪的目标和想要参与的婚前性 行为时可以随时抛开“传统”。①正如陈语和王倩所表现的那样,她们是在用自己的身体与伴侣协商他们俩人之间的关系,是主 动地处于被动的状态之中,欲拒还迎,身体成了她们可以利用的祛码和調节亲密关系的工具。在整个 协商的过程当中,她们的目的就是要与伴侣建立起排他的恋爱关系。于是,或'拒绝”或“勾引”都成了 女性在亲密关系互动之中主动掌握关系进度的策略。尤其是在跨国的亲密关系实践中,传统的贞操 观为青年女性提供了 “表演传统”的工具性理性,被她们用来达到建立恋爱关系的目的。
4.展现开放:“我跟很多传统的中国女孩儿不一样”
徐洁和日本男朋友确认恋爱关系前进行了一场较为严肃和正式的谈话。尽管她在和日本男朋友 前几次的约会时明显能感到对方对自己的感情,但是对方却一直也没有什么具体的表示。徐洁也和 陈语一样,不想处于暧昧不明的关系:“我就想要明确的,如果我们谈恋爱就光明正大地谈,如果不谈 就不要互相浪费时间。”于是徐洁毫不掩饰自己对他的好感,主动发微信向对方表白,争取自己想要 的爱情。
面对男朋友表达出来“以为中国女性一开始谈恋爱就是要结婚的,而自己还不想结婚”的担忧, 徐洁进一步澄清自己的恋爱观念,“在一起的时候就该走在一起,到后来如果不该走在一起了就不该 强求”。在消除了彼此对谈恋爱的顾虑之后,两个人确立了亲密关系。一项对17?34岁的青年人的婚 恋观进行的网络随机调查显示,仍有46%的调查对象表示恋爱的目的是寻找结婚伴侣,②结婚仍然是
26岁的林楚是一名白领,北京市知名高校硕士毕业,在一家知名企业做培训工作。她出生在农 村,家里还有一个弟弟。母亲从小对姐弟二人非常公平、不偏不倚。在和外籍男友交往之前,她有过中 国男友。她的外籍男友是西班牙人,在接受访谈时已经在中国生活了近四年。他们两个人“性格相投, 有共同的兴趣爱好,都是很乐观的人,都爱这个世界,都想要更努力地让未来变得更美好”,林楚的言 谈中都洋溢着幸福的感觉。尽管在一起两年多,两人还保留着刚认识时的甜蜜。因为思维开放,可以 接受很多新鲜的甚至很多不同于中国文化的东西,林楚认为自己“跟很多中国传统的女孩儿不一 样”。对自己的评价和认知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她和男朋友建立恋爱关系的进程。
其实我们开始的时候,我感觉会不会发展得有一点儿快了,但是我很开放,我觉得我喜欢他, 他也喜欢我,为什么要像中国男生追女生那样慢慢地去进行呢?就在一起试试看可不可以。(林楚, 26岁)
林楚提到了基于“男生追女生那样慢慢地去进行”的中国式恋爱模式。在这一模式里,男性通常 需要通过约会、送礼物、表达爱意等方式主动追求女性。追求的时间通常持续几个星期或者几个月, 甚至几年。男性追求女性的时间越长,表示男性对这位女性越倾心和越钟情。这像是一场博弈游戏, 男性扮演主动追的角色,女性在这一过程中要矜持和保守,即使她同样对追求她的男性心生爱慕,也 不应该很快答应男性建立关系的要求。正因为有这样的恋爱文化存在,林楚对二人关系的进展提出 了“会不会发展得有一点儿快了”的疑问。然而,由于自己喜欢和交往的对象并不是中国人,而是来自 西方国家的西班牙人,林楚觉得这样在一起试试看是可以接受的,并用“开放”评价自己,使自己“不 循规蹈矩”的行为合理化了。
5.性爱自主:从“我不想说”到“坦然地谈”
葛同在北京出生,是一名“土生土长的胡同女孩”,在上大学以前,生活比较简单。由于从事对外 汉语的工作,因而她有机会接触来自世界各地的外国人。葛同和比利时男朋友通过交友网站认识。在 那之前,葛同和来自中国、美国、加拿大等不同国家的男性约会过。她第一次见到男朋友的时候,并没 有被对方的外貌所吸引。
我第一次跟他约会的地点是在王府井,我第一感受就是他没有我之前见过的人帅,然后可能就 是从外貌上,因为那个时候没有任何感觉,而且他的言谈举止让我觉得有些奇怪……留给我的第一 印象不太好。(葛同,27岁)
并不是所有的中国女性在约会和恋爱之初都是被对方的外貌所吸引,单从外貌来判断,葛同和陈 语一样在初次和男友见面时并没有对对方产生好感。然而当葛同的男朋友希望葛同成为他的女朋友时,葛同答应了,因为她那个时候没有男朋友。并且,葛同选择向他坦白了自己过往丰富的恋爱经历。
我觉得我属于很放得开的那种人,我知道我现在的位置是什么样的,也知道他的位置是什么样 的,我并不奢求我们之间能发生任何的这种很美丽的、浪漫的爱情故事,我能做到的是只要我高兴就 好。我现在其实想到当时那种状态了,我觉得那时候还真是挺有魄力的,我一辈子可能就那时候最疯 紺(葛同,27岁)
葛同的中国前男友在知道葛同有过丰富的恋爱经历后同她分手,尽管之前他们曾计划要结婚。 中国仍是一个强调女性“贞洁”的社会,葛同也曾经为之付出代价。Farrer在对上海青年人的质性研究 中表明,女性对于自己过往性经历的表露程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她们的男朋友的态度和反应,这导 致女性可能精心地向男朋友隐瞒自己过往丰富的性经历,故作单纯和纯洁,表现自己传统的一面。① 即便冒着男朋友知道自己过往性经历后可能会离开自己的风险,葛同仍然选择告诉对方,似乎这一 坦白成为考验对方对她情感的试金石。葛同把过去的性经历视为自己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期待她的 伴侣能够接受完整的她。她尤其反对通过否认或者隐藏自己的过往来获得男性的好感,这意味着她 的性自主意识正在觉醒。“浪漫爱”的话语被年轻的女性用来使自己的婚前性行为合理化,强调发生 性关系的目的很纯洁,是因为对伴侣有爱和感觉。②然而,葛同拒绝釆用“浪漫爱”的话语逻辑来解释 自己丰富的性经历,认为发生性关系的首要原则是自己“高兴”,性是悦自己而不是取悦伴侣。在这 种叙述里,女性不再只是性欲望的对象,而是同样追求性愉悦的欲望主体。
在10名未婚女性中,有9名明确自己与伴侣发生了性关系。葛同、侯悦、林楚、陈语、徐洁和王倩 与男友的性关系发生在正式确立恋爱关系之后,其中徐洁和王倩都是初次性行为,过往没有性经历。 吴由页和杨紫在确认关系之前就与伴侣发生了性关系。虽然跨国恋中的青年女性与伴侣发生性关系较 普遍,但与其谈论性却往往显得有些困难。葛同和陈语经历了一个由“不想说”到“坦然地谈”的過程。
一开始我是保守的,我是不想说这个问题的,哪怕我不舒服我也不会去说。但是有一次我实在憋 不住了,我就跟他说了。然后他会说,你这事就应该跟我说,你这辈子你不跟我说能跟谁说,这是咱们 俩的问题,后来我就发现我们俩会很坦然地说这个问题。
陈语和男友也经历了与葛同相类似的过程:
刚开始我很反感他老问我,我说你为什么要我说这个,我已经很不好意思了,但是慢慢就觉得这 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而且是被绝大部分人忽略的事情。
陈语和葛同,一开始并不习惯同伴侣 谈论和交流性。葛同“不想说这个问题”,即使“不舒服也不会说”;而陈语“很反感'伴侣总是询问自己的感受,因为她“很不好意思”。相比之下,美国人倾向于与伴侣谈论和沟通性;①而在中国讨论性则可 能面临着被斥为“下流”“淫荡”的风险。②在中国夫妻之间,偶尔和伴侣在性方面进行交流和沟通的夫 妻不足60%,将近25%的夫妻彼此之间不交流、也不谈论性。③然而,在跨国婚恋的实践中,外籍伴侣 为沟通和交流性创造了一个开放、包容的环境,使得葛同和陈语发生了观念上的转变,不仅能够与伴 侣坦然地开口谈性,而且认为这样对于亲密关系非常重要
两个人之间的尊重是体现在所有细节中的,包括我们俩发生关系的时候。如果男女双方之间是 不平等关系,或者说男人要体现男人味或男子气概的时候他是以这个为目的,他是绝对不会考虑女 孩子怎么感受的。
能够开口和伴侣谈论性爱的感觉、交流彼此的体验是讨论“传统”和“现代”、“保守”和“开放”的 一个重要维度0当觉得难以开口和伴侣谈论性爱的时候,“保守”常常是受访者用来形容自己的词语; 能够坦然谈性时,“我还是开放的”又成了受访者对自己的评价。能够表达自己的感受,不仅是女性作 为有欲望的性主体的体现,也是性关系平等的一个重要表现。王曦影在对北京青年男女恋爱暴力的 研究中发现,即使在日常生活中充满自信的“野蛮女友”,到了性关系中也显得顺从甚至受到压迫,在 性关系上,男女双方并不平等。④在跨国恋的亲密关系实践中,“平等”和“尊重”被受访者多次提及并 强调。平等和尊重既体现在他们的日常相处和交往过程中,也体现在更加私密的性关系中。
五、结论与讨论
中国社会正处于转型时期,一方面,父权制的文化并未衰落。以儒家思想为道德准绳的传统性/性 别规范尚存,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当代青年的观念;另一方面,随着现代化进程而兴起的现代性逐 渐向社会渗透,性别观念趋向开放和平等。传统与现代、保守与开放的话语弥散在社会中,在做出与 婚姻家庭有关的决策时,个体能够欣然接受并整合传统与现代两种不同元素的话语,策略性地做出 选择。⑤女权主义认为个人的即政治的。青年高知女性选择同外籍伴侣交往并不仅仅是个体的选择, 更是她们的自我和社会互动的结果。本文关注的都市青年女性,成长于快速变迁的社会转型时期,接受过高等教育,大多数有出国留学和国外生活的经历,既受过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也密切与女权主 义、男女平等等思想和价值观发生碰撞。当她们与外籍伴侣进入一段跨国亲密关系时,她们对自我 的探索、内在冲突、与伴侣之间的矛盾和协商,实则是中国作为后发现代化国家多元价值观并存和 碰撞后在个体感情生活上的体现。在中国女性和外国男性的亲密关系组合中,中国女性尤其处于东 方与西方、女性与男性的双重弱势结构中,因而她们的每一个抉择和每一次协商都充分展现了“传 统”与“现代”相互拉扯的张力。
“东方和西方”的话语给我们的受访者提供了一整套的语言工具。在讲述爱情故事时,她们频繁地 使用“传统”和“开放”两种表达方式。“现代和傳统”、“开放和保守”两个谱系同时在指导着女性去探索 自我,同中国现存的性/性别规范互动,最终形成她们的自我认同。这些青年女性倾向于用“独立”“自主” “有主见”来描述自己,同“温柔顾家、顺从乖巧”的传统女性形象大相径庭。在追求亲密关系的过程中, 她们非传统的女性气质和正在觉醒的自我意识与中国的传统文化之间至少存在如下三个方面的张力。
第一,她们享受爱情,渴望纯粹和平等的亲密关系,憧憬能够获得男性伴侣的尊重。然而,在当 下,恋爱仍被广泛视为婚姻的准备阶段,实用主义的择偶观盛行,她们不愿意让自己被缩减为待价而 沽的“标签”,也不愿意顺从于父母安排的相亲,过上按部就班的生活。
第二,当“男高女低”“男强女弱”仍旧是本土婚恋市场的主流话语和游戏规则时,她们追求“独 立”的个性和打破传统女性性别角色的勇气,常常使得她们发现自己并不符合主流期望。她们也与在 择偶中追求传统女性美德的男性形成了一种互相排斥的张力,在这一情形下,选择外籍伴侣成为不 同寻常的亲密关系的选择。因此,她们的跨国恋情成了她们缓解自我与社会之间张力的出口,也是与 社会或抗争或和解的另一种选择。
第三,在跨国亲密关系实践中,青年女性又策略性地运用“东方保守传统”和“西方开放现代”这 样二元对立的话语来合理化自己的行为,变被动为主动,将她们的身体变成了同外籍伴侣协商的工 具,掌握着亲密关系的走向和进程。无论是表演“传统”,还是展现“开放”,对她们来说,都是巧妙地应 对传统社会性/性别规范和性的东方主义,并试图建立起更加平等的亲密关系的策略。在这个方面,青 年高知女性承认自己的感觉,追求愉悦,将性视为自我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本文也存在局限和不足。文章仅关注了北京的高知青年女性跨国恋的经历和叙事,其伴侣多来 自发达的国家和地区,没能涉及中国女性与来华非洲人及其他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人士的跨国恋情。 此外,尽管笔者与一些受访者保持联络,但是没能就她们亲密关系发展的关键节点(订婚、结婚、分手 等)进行追踪访问,了解亲密关系的变化如何影响她们自己的解读和理解。据笔者所知,受访者中,一 些同伴侣走进了婚姻殿堂,一些仍保持着情侣关系,一些已经和当时的伴侣分手,现在或单身,或已开始新的恋情
(责任编辑:徐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