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师免费师范生教师职业性向现状调查及对策探讨

2020-08-26 07:58李小妹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 2020年8期
关键词:职业性师范生维度

李小妹,白 晗

(陕西师范大学地理科学与旅游学院,陕西西安 710119)

教师是课程的实施者,是课程目标实现的关键。因此,需进一步加快教师队伍的内涵式发展,提高教师专业化素养。研究表明,教师专业发展应从整体性着手,夯实知、能、意三维一体的素养结构。其中,职业性向是教师情意素养中的重要一维,考察个体当前的职业是否适合个体的人生发展[1]。从这个意义上说,职业性向是教师可持续性发展的情意保障。免费师范生(简称“免师生”,下同)政策作为教育部培养优秀教师的既定方针,自2007 年实施至今,已经取得明显效果。免师生的职业定位很明确,所以必须让免师生对教育事业产生认同和兴趣,具有基本的教师职业性向,最终才能顺利入职,成为一名教师[2]。根据加里·德斯勒所提出的职业生涯五阶段理论[3],免师生在校期间正处于职业角色设计期。这时候,他们必须完成对于角色的认同和塑造,提升教师职业性向水平,否则会影响免师生教育政策的最终实施效果。但当前师范生的教师职业认同状况不容乐观,呈逐渐下降趋势[4]。教师职业性向对于教师的职前培养和就职选拔、对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对于教师角色定位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实践意义[5]。

教育部直属6所师范大学是第一批次开展免师生教育的院校,非常重视加强免师生管理和教育,分别制定了各具特色的教育教学政策——如北京师范大学的“重点支持农村教师教育课程开发”、华东师范大学的“三大板块课程套餐”、东北师范大学的“四基教育思想”、华中师范大学的“保障师范生成长成才的激励措施”、陕西师范大学的“半年中小学实习制度”以及西南大学的“培养学生建设新农村的能力,交给师范生农业技术知识”[6]。但随着免师生从“准教师”成为在职教师之后,工作和自身发展存在的问题也不断出现。如承受外在教学压力、班级管理困难、教学技能欠缺等问题[7],产生了对教师职业的怀疑,导致其在教学过程中容易产生职业倦怠,甚至是离职等不稳定现象的出现。鉴于此,开展针对免师生的教师职业性向现状调查研究,揭示免师生教师职业性向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优化提升免师生职业性向的对策建议,对未来走向教师岗位的“准教师”而言很有必要。

一、免费师范生教师职业性向的现状调查及结果分析

以陕西某高校免师生为调研对象,共发放问卷420份,有效问卷415份,问卷有效回收率为98.8%,调查对象从性别分布来看,男、女样本量比例约为1:4.62,女生占很大的比例。从民族分布来看,汉族、少数民族样本量比例约为4.25:1,以汉族同学居多。从年级分布来看,大一至大四的样本量比例约为1.63:1:1.31:1.19,大二人数较少是因为2016年招生数额较少。从班级分布来看,卓越班、普通班的样本量比例约为1:4.25,卓越班的人数较少是因为划分卓越班是2015年考试实行的,并且进入卓越班的比例较小。从生源地分布来看,来自省会城市、地级市、县、乡镇、乡村的样本量比例约为1.3:2.26:2.26:1:1.48,来自地级市和县的免师生相对较多。从家庭经济状况分布来看,来自家庭经济较好、家庭经济一般、家庭经济较差的样本量比例约为1:12.52:1.85,大部分免师生家庭经济状况一般(见表1)。

表1 调查对象的基本信息情况(N=415)

问卷共包括35道题目,调查内容包括教师职业性向的“人格特质”和“基本能力”两方面。其中,“人格特质”又包括“教育工作兴趣(a1)”、“爱的品质(a2)”、“心灵敏感性(a3)”以及“性格乐群性(a4)”4个方面,“基本能力”包括“语言表达能力(b1)”、“人际关系能力(b2)”、“专业学习能力(b3)”以及“教师技能水平(b4)”4个方面,共计8个维度(下同)。对问卷的信度检测,主要采用克朗巴哈系数法,总问卷的克朗巴哈系数为0.992,各维度的克朗巴哈系数系数在0.988--0.992之间(见表2),说明问卷各个维度层面的题目之间具有较好的内部一致性,问卷信度较好,可以作为稳定可测的施测工具。

表2 调查问卷信度分析结果

(一)免师生教师职业性向总体状况

对数据进行录入和整理,使用SPSS19.0 for Windows统计分析软件对对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独立样本t检验、单因素回归分析等。问卷采用Likert五点评分法,临界值为3,分值越高,说明专业免师生的教师职业性向越高。通过对陕西某高校免师生教师职业性向现状的整体情况分析,结果如表3所示。调查对象的“人格特质”均分为4.01,“基本能力”均分为3.70,由此看出,免师生“人格特质”方面略高于“基本能力”。

从表3可以看出,免师生教师职业性向的题项均分为3.844,高于临界值3,表明免师生教师职业性向处于中上等水平;从各维度来看,免师生的“爱的品质”均分最高,达到4.307,处于偏上水平,而“语言表达能力”均分最低,为3.554,处于中等水平。各维度题项均分大小顺序依次为:爱的品质>性格乐群性>教育工作兴趣>心灵敏感性>人际关系能力>专业学习能力>教师技能水平>语言表达能力。

表3 免师生教师职业性向的总体状况

(二)免师生教师职业性向在各维度的表现

1.人格特质方面

(1)教育工作的兴趣

从表4可知,免师生整体具备教育工作的兴趣,表现为主动选择成为免师生,并且在自己的职业规划中非常倾向于从事教育工作,对教育事业有兴趣,愿意成为一名人民教师,以此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这在一定程度上,对免师生以后的教学工作来说,是一个很好的前提。

表4 免师生“教育工作兴趣”调查

(2)爱的品质

要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必须具备爱的品质,要关爱学生,用心和学生相处,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等等。由表5 可知,超过80%的免师生具备爱的品质,这对未来教育工作来说,是非常可观的。但是,也有少部分免师生表现出缺少爱的相关品质,针对此现象,希望能采取一定的教育活动来培养免师生对学生的爱。

表5 免师生“爱的品质”调查

(3)心灵敏感性

调查发现,4、10、29题,各个选项人数所占比例处在同一水平,无明显差异,而19题的高分选项人数比例大于其他三道题(见表6)。对比分析发现,关于心灵敏感性,超过82%的免师生善于体察人心和帮助他人,但只有65%的免师生能根据学生反应进一步做出判断,这说明免师生具备一定的心灵敏感性特征,但是仍然需要进一步培养和提高。

表6 免师生“心灵敏感性”调查

(4)性格乐群性

调查发现,11、20、30题,各个选项人数所占比例处在同一水平,无明显差异,而5题——我能很快地在新场合结交新朋友——的高分选项人数比例明显小于其他三道题(见表7)。对比分析发现,超过82%的免师生能做到主动和朋友、学生沟通,但只有50%的免师生能够做到在新场合结交新朋友。这说明,免师生具备一定的性格乐群性特征,但是结交新朋友对多数同学来说,有一定的难度。希望免师生多参加一些学校活动来培养自己的沟通交流能力。

表7 免师生“性格乐群性”调查

2.基本能力方面

(1)语言表达能力

调查发现,50%左右的免师生对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比较自信,近一半的免师生认为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有欠缺(见表8)。对于准教师来说,这样的结果并不乐观,语言表达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建议培养单位应重点培养免师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发言机会和实践锻炼。

表8 免师生“语言表达能力”调查

(2)人际关系能力

调查发现,7、13、32题,各个选项人数所占比例处在同一水平,无明显差异,而22题——我认为我能和其他学科教师做好协调工作——的高分选项人数比例大于其他三道题(见表9)。对比分析发现,超过85%的免师生能做到和其他学科教师协调工作,但是只有57%左右的免师生认为自己能够同时处理好与学生以及学生家长的关系。这说明,免师生的人际关系能力更多的体现在与同龄人的接触中,对于学生、学生家长的沟通还需要进一步的实践和提高。

表9 免师生人际关系能力调查数据

(3)专业学习能力

由表10可知,有6道题体现免师生专业学习能力,分别是14、23、24、26、33、35,这6道题的选项人数比例有明显差异。其中,高分选项人数比例最大的是26题——我认为主动带学生参加专业综合实践活动是有必要的。高分选项人数比例最小的是23和33题——“我经常阅读专业教学类书刊杂志或浏览网站”和“我基本掌握本学科的学习方法、教学方法、研究方法”。高分选项人数比例居于中间的是14、24、35题,分别是专业实践活动、学科角度分析问题、期望具备科研能力。综合来看,目前免师生的专业综合实践能力较好,而对于科学研究能力比较欠缺。希望培养单位能更加注重培养免师生的科学研究能力。

(4)教师技能水平

调查问卷中,有6道题体现免师生专业学习能力,分别是8、15、16、21、25、34,这6道题的选项人数比例有明显差异。其中,高分选项人数比例较大的三道题分别是8、21、25,分别是更新教育理念、精心设计每一堂课并体现学科核心素养。高分选项人数比例较小的是34、16、15,分别对自己的教学技能、信息化教学技能不自信,只有38%的免师生认为自己现在所掌握的教师技能可以胜任教师工作(见表11)。这说明,免师生的教师技能在理论方面表现比较突出,而对于三板、信息化教学等实践方面的教学技能还远远不够。希望培养单位应重点培养免师生的教学实践技能,同时免师生自己也要在日常学习中注重技能的培养和训练。

表10 免师生“专业学习能力“调查

表11 免师生教师技能水平调查

(三)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

1.性别上的差异

对男、女免师生教师职业性向得分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如表12所示。本次调问卷查中男生、女生的样本容量N分别为74、341,各个维度的均值、标准差、观察值、t值如图。从描述的信息可以看出,不同性别的免师生教师职业性向总体上不存在显著差异。从各个观测维度来看,不同性别的免师生在教育工作兴趣、爱的品质、心灵敏感性、性格乐群性、语言表达能力、专业学习能力上均不存在显著差异,但在人际关系能力和教师技能水平上存在显著差异,表现为男生人际关系能力高于女生,而教师技能水平低于女生。这跟男生的交际范围较广,女生对待职业技能更加认真投入有一定关系。

2.民族上的差异

对不同民族免师生教师职业性向得分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不同民族免师生教师职业性向总体上不存在显著差异。从各个维度来看,不同民族免师生在教育工作兴趣、爱的品质、心灵敏感性、性格乐群性、人际关系能力、专业学习能力上均不存在显著差异,但在语言表达能力和教师技能水平上存在显著差异,汉族免师生语言表达能力和教师技能水平得分均高于少数民族。这是因为大部分少数民族同学汉语表达能力较弱,大部分少数民族免师生来自新疆回族自治区,地处内陆,教育相对落后,无疑制约了教学技能水平。

表12 免师生教师职业性向在性别上的差异(M±SD)

3.年级上的差异

通过对不同年级的免师生教师职业性向进行考察,结果如表13所示。不同年级的免师生总的教师职业性向存在非常显著的差异。不同年级免师生的教师职业性向呈现随着年级的升高而逐渐升高的趋势,表现为大四>大三>大二>大一。这与李高峰在2013年的“免师生教师专业素质的现状及建议——以陕西师范大学为例”研究有所不同。李高峰通过发放问卷,调查发现在有效地交流沟通、更新和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管理促进学习与改进绩效的环境、树立和维护职业声誉四方面具有明显的年级差异,这与本文的研究相似。但是从整体上来看,李高峰研究发现教师专业素质并未随着年级的升高而显著提高。对比说明,近几年通过学校的努力培养,免师生通过不断学习,教师职业性向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高。

从各个观测维度来看,不同年级的免师生在教育工作兴趣、爱的品质、心灵敏感性、性格乐群性、人际关系能力、教师技能水平6个维度上均存在显著差异。大三的教育工作兴趣、爱的品质、心灵敏感性、性格乐群性、教师技能水平普遍地低于其他年级,大一的人际关系能力高于其他年级,大四的教师技能水平高于其他年级。不同年级免师生在语言表达能力和专业学习能力方面不存在显著差异。

表13 免师生教师职业性向在年级上的差异及LSD多重分析比较(M±SD)

注:*表示p<0.05,**表示p<0.01,***表示p<0.001

4.班级上的差异

对卓越班和普通班的免师生教师职业性向得分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如表14所示。卓越班和普通班的免师生教师职业性向总体上存在显著差异,卓越班的免师生教师职业性向得分高于普通班。从各个观测维度看,卓越班和普通班的免师生在性格乐群性、专业学习能力上存在显著差异,卓越班的免师生在性格乐群性、专业学习能力方面的得分均高于普通班。卓越班和普通班的免师生在教育工作兴趣、爱的品质、心灵敏感性、语言表达能力、人际关系能力、教师技能水平上均不存在显著差异。

自2015年开始,学校开设卓越教师实验班,通过笔试、面试等方式,选拔出一定数量的同学进入卓越教师实验班。学校相关文件指出,会优先安排卓越教师实验班的同学出国游学、研习实习、到东南沿海基础教育发达地区的高水平中学进行教育实习、聘任校外高水平教师指导等,对于卓越教师实验班的学生培养力度很大。同时,卓越教师实验班的课程安排更加充实、班主任为教授级别、班级之间的竞争氛围更加浓厚。同时,针对卓越教师实验班进行中期检验和二次选拔,学生的学习动力比较强,所培养出的素质也较高,因此教师职业性向具有明显的班级差异。

表14 免师生教师职业性向在班级上的差异(M±SD)

5.生源地上的差异

通过对不同生源地的免师生教师职业性向现状分析,结果如表15所示。从各个观测维度看,不同生源地的免师生在心灵敏感性、语言表达能力、人际关系能力上存在显著差异。在心灵敏感性方面,来自省会城市的免师生高于来自县城的同学,在语言表达能力和人际关系能力方面,来自地级市的免师生高于来自县城的同学。不同生源地的免师生在教育工作兴趣、爱的品质、性格乐群性、专业学习能力、教师技能水平上不存在显著差异。

表15 免师生教师职业性向在生源地上的差异(M±SD)

注:*表示p<0.05,**表示p<0.01,***表示p<0.001

6.家庭经济状况上的差异

从各个观测维度看,不同家庭经济状况的免师生在语言表达能力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家庭经济状况较差的免师生教师职业性向得分低于家庭经济状况较好和一般的同学,而在教育工作兴趣、爱的品质、心灵敏感性、性格乐群性、人际关系能力、专业学习能力、教师技能水平均不存在显著差异。

二、免费师范生教师职业性向培养的建议

基于高职业性向选择的职业才是理想的职业。教师职业性向是免师生是否适宜从事教师职业的基本条件,较高的教师职业性向意味着与未来所从事的教师职业有较高的匹配度,有助于个体保持较高的职业投入度和满意度,保持较高的职业稳定性、工作成就感,孕育充足的职业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一)考生在师范专业志愿填报前进行职业兴趣倾向测评

在高考填报志愿时,建议有意报考师范专业的考生进行霍兰德职业兴趣倾向测试,评估自身在研究型(I)、艺术型(A)、社会型(S)、企业型(E)、传统型(C)、现实型(R)六个维度上的得分情况。社会型维度得分排名在1-3位者表明比较适合未来从事教师职业,社会型维度得分排名在4-6名者则适合度不高。当然,测试对当下和测试者个体潜质的一种评估,结果仅是一种参考,如果得分不高且有强烈的意愿,则可以通过大学期间的后续学习加以培育和提升。

(二)在免师生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中体现教师职业性向元素

高校人才培养方案是人才培养的指导性文件,体现人才培养的顶层设计,是组织开展教学活动的依据,检查评估教学活动的标准。所以应在免师生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或修订时充分融入教师职业性向元素,在培养目标、毕业要求、课程设置、学分课时分配、实践育人环节等方面体现教师职业性向内涵要求。

(三)构建以提升职业性向为导向的多样化梯度化的课程体系

培养单位应“重视教育教学改革,在理论教学和实践实习等环节,总结教训、吸取经验、敢于创新,及早扫除不适合师范生成长、不适合教师职业技能培养、不适合师范生职业发展的种种障碍”[4]。在课程设置中充分考虑基于教师职业性向培养,创设以教师职业性向为核心的教师职业生涯课程、心理素养课程、人文精神课程等。对于不同性格特质、不同年级和班级的学生采用适合的梯度化的课程体系,并从入学时的职业定位到毕业前的实践反馈,全程贯穿,由浅入深。

(四)打造突出实践实训的教师职业性向培养实践环节

教师的职业性向能够随着自身教学实践的丰富、教学体验的积累而逐渐成长。培养单位应积极创设含有教师性向培养的实践环节,不断加强师范专业信念职业引导,增加教师教育课程实践教学比重,充分发挥校内教师职业技能实训平台和校外实习基地的育人功能,在每学期分批开展见习和实习工作。在教学仿真和真实教学现场实践中有意识地引导免师生认知每个教学事件的教学价值,理解学校中存在和发生的每个事件背后的意蕴,学会用主人公的视角去发现教育事件的意义,反思实践中的人和事,体会教育的思想情感,助推教师职业性向提升。

(五)构建以“情景化”、表现性为主的多元化评价体系

国外已经将教师遴选的价值取向逐渐由知识取向、技能取向转向职业性向取向,我国在制度层面尚未将职业性向评价纳入教师遴选的过程之中。学校通常重视对未来教师知能的考查,而对教师素质结构中涉及职业性向等深层品质的内容较为忽视。职业性向具有难以量化的特点,所以应积极构建表现性评价体系,构建质、量相结合的多元考察方式,采取情景化教学模拟为主,面谈、性向测验等多种方式为辅的多元评价方式。创设的情境越具体越能考察教师的性向特点,通过对免师生在具体教学情境中心理、行为上的反应、描述、反馈、议论等能较为全面地了解其心胸、态度、沟通、实践等方面在教师职业上的可适性。

以上是笔者结合免师生自陈问卷数据统计基础上的分析,从免师生层面展示的样本校免师生群体教师职业性向总体及各自变量上的差异情况,并提出进一步培养和提升免师生教师职业性向的建议,希望对免师生培养有所裨益,也希望伴随对教师职业性向研究的不断深入,教师的“人一职”适配问题会引起更多的关注和重视,使教师这一本来就蕴含着“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的快乐幸福职业,不要因教师职业倦怠或中途离去而远去,使教者乐教爱教善教,最大可能地享受教职带来的深度幸福感,让教育教学成为教师生命趣味盎然的源泉[8]。

[注释]

关于“免费师范生”这一提法来源于2007年5月国家在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实行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2018年8月,国家出台《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师范生公费教育实施办法》,对部属师范大学师范生公费教育政策进行了系统全面规定,将“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调整为“师范生公费教育政策”。因为研究对象取样处在政策过渡期内,为了表达习惯,所以仍将享受这一政策的高师生称为“免费师范生”。

猜你喜欢
职业性师范生维度
理解“第三次理论飞跃”的三个维度
“寻访身边的好老师”
构建“两翼三维四能”师范生培养模式
认识党性的五个重要维度
浅论诗中“史”识的四个维度
略论师范生儿童文学核心素养
2018年公费师范生招生专业及计划数
职业性中暑的预防
职业性传染病的预防
职业性氯乙烯中毒的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