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化与统合:动力系统思维下的儿童道德动机与发展

2020-08-26 07:58张重阳王静梅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 2020年8期
关键词:动机个体道德

张重阳,王静梅

(浙江师范大学杭州幼儿师范学院,浙江杭州 310012)

习近平在十九大报告中明确将“立德树人”作为新时代我国教育的根本任务。《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的若干意见》又进一步提出学前教育要确保“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落实到位,“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坚实基础”[1]。据此,德育是树人之途径,道德则为全面发展的人首当被提及之品质。为实现这一根本教育任务,达到科学育德、以德立人的目的,对儿童道德发展规律作出科学探讨就显得尤为重要。学前教育是终身学习的开端,肩负着为立德树人扣好“第一粒扣子”的使命。那么,在儿童步入社会群体生活的初始阶段,究竟应为其提供何种道德支持?儿童的道德判断与行为是否能够完全反映其道德发展水平?道德发展是知识的不断增进还是情绪的日渐成熟?利用已有道德发展研究积淀并从整体上把握其发展路径则有助于解决这些问题。

一、动力系统道德发展观的提出

道德发展的研究早在一个世纪前就已经起步[2]。然而,道德发展领域的过往研究最初则主要分置于道德认知与道德判断等方面,鲜有对于道德动机的探索。之后,有关道德推理、情绪、直觉以及内隐知识等方面的研究也日渐兴起。有部分目光敏锐的研究者开始注意到在道德发展过程中道德动机作为关键要素的作用[3]。研究者们在该领域作出探索的出发点与聚焦点各不相同,使得对于道德发展至今仍未达成一种清晰的共识,亦或形成一致的解释,对于道德发展规律的探索似乎仍处在一种“盲人摸象”的阶段。目前,将道德认知与情绪孤立于动态的形成与发展过程已成为许多研究的局限所在。大多数关于道德判断的研究亦从静止的视角出发,却忽视了结果表现与发展过程之间不可分割的联系。Kaplan等人形象地将其称之为“发展的鸿沟”[4],用以比喻静态结果与动态过程之间的研究间隙。

为了尽力弥合这一鸿沟,将道德发展领域的众多研究统合到作为一个整体的发展模型当中。Kaplan从动力系统理论①的时间嵌套视角出发,以概念化和探寻道德动机的发展演进为目的,试图将长期发展进程中的个体道德发展,与个体实时产生的道德认知和道德情绪相联系。并关注多种认知与情绪因素的实时交互作用。从而构建了关于道德动机、判断与行为的新的道德发展模型。

首先,对于道德动机与道德判断和行为的关系问题,Kaplan提出道德动机是个体产生道德判断与行为所必经的一项核心过程。如果个体未唤起道德动机,则也无法随之产生道德判断与行为[5]。考察并理解道德动机的复杂性及其运行机制可以帮助研究者更好地解释不同个体间、乃至同一个体所作出的各式各样的道德判断与行为选择。

其次,从关系视角出发,任何特定道德动机都是对情境敏感(context-sensitive)的,都是对具体情境的适应过程。道德适应的过程就是道德发展的过程,这一过程既包含了对社会道德世界所提出要求的适当回应,也包括对自我内心世界的想象、感觉、需要和欲望的回应,是动态发展的。

最后,透过这种发展的道德观有助于理解处在不同发展阶段的个体之间(如儿童与成人)以及处在不同社会文化背景中的个体之间道德运作的连续性与交互性[6]。例如,儿童已经具备产生道德动机的能力,其中包括理解普遍伦理规则的能力;同样的,成人有时也会使用先前的发展结构,如某种自我中心的动机结构。儿童的道德能力与成人一样都涉及了他们各自的道德关切、道德优先性以及道德判断等,而这些能力均可以被视为是由道德动机启动的。从这样一种观点出发,我们可以将各种传统和现代的对于道德判断的研究方法均视为探寻道德动机动态过程中某一部分或要素的活动。从而透过道德动机动力系统这一理论视角,将有关道德发展的研究纳入到统一的道德动机发展过程之中,构建出一个作为整体的道德发展模型。

基于以上观点,Kaplan将道德动机定义为:道德动机是各种认知与情绪要素通过彼此间的自我组织、自我调节,在此基础上涌现出道德判断与行为的动态发展过程[5]。并以道德动机的动态发展过程为核心,以动力系统的思维方法分析了儿童个体道德的发展与演进过程。

二、道德动机与发展的基本动力系统特征

道德动机的过程并非起始于道德判断的产生,也并非终止于作出某项特定的道德行为,而是一个不断重组与演进的处在持续发展中的过程。作为一个动力系统,道德动机是迭代与递归的。每一新阶段都表现为先前阶段的特定转化[7]。当道德判断与行为产生于一个由多组分②交互作用的道德动机过程中时,又输入到了旨在产生新判断与新行为的下一阶段的道德动机过程中。这些组分即作出道德判断过程中的特定认知与情绪要素。在道德判断和行为实时产生的过程中,多种在传统意义上被区分为不同道德发展水平的策略可以被同时使用。正如Kaplan和Tivnan的研究发现,不同道德判断的产生与多种动机结构的强度和不同的组合方式相关联[4]。

(一)道德动机过程是由多重因素交织构成的复杂网络

动力系统理论主张发展研究应摒弃简单的线性因果关系,即将一个事件或结构的变化确定为引起了某项特定行为出现的绝对原因。而强调因果关系是在多个水平上同时由多重因素决定的。就此,道德发展的动力系统观认为道德动机是一个由多种彼此连结的系统组分相互影响而构成的复杂网络。正是在不同组分的相互作用之下,才构成了特定道德判断与行为的涌现。比如,当一名在班级中因受到同伴喜爱和崇拜而被尊为“小班长”的幼儿受到了一位年龄较小、体格瘦弱的幼儿向其发出索要玩具的请求时,“小班长”为此而做出决定的过程就在很短的时间内同时涉及了多重认知与情绪因素的共同参与(几分钟甚至几秒钟内)。这些因素可能包括较强的同情与怜悯之情、对失去自己喜爱的玩具的失望之情、对维护班级玩具大家一起玩的公正规则和维持自身良好形象的考量,以及在同情、失望与维护公平和威信之间可能产生的一些心理矛盾。此时,多重动机与关切在不同程度上彼此影响,这些动机可能包括“对于自己的威信什么是最重要的”、“怎样做自己能够再多玩儿一会儿”、“怎么做会让自己和同伴都感觉良好”、“怎么做才是对大家最公正的”等等。这些动机与关切在程度上可能有所不同,某些更为强烈,而某些只是中等强度或是很微弱的。其中一些关切涉及有意的推理,一些则可能全凭直觉而产生。这些情绪与认知的体验几乎在同时产生。整个道德判断过程涉及了动机系统内多个组分间的相互影响。

其次,需要注意的是,在影响整个道德动机系统的组分中,没有某个单独的组分具有因果优先级[9]。系统内部的组分之间相互关联,互为因果。这一点在人体的生命系统中较为容易理解:生命系统作为一个复杂系统,还包含了诸如运动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循环系统、神经系统等众多子系统。这些子系统之间彼此协调并相互影响,神经系统的损伤可能直接影响运动系统的正常功能。同时,这些系统之间还共享部分组分,如消化系统与呼吸系统共用人体咽管,而养分与营养物质等又要通过血液循环系统在整个生命系统内传递。因此,道德动机作为一个复杂系统,是由多个子系统或组分之间的相互关系构成的,是作为一个整体的、关系的存在。

再次,道德动机过程除了包含个体内部的思考与感觉之间的相互协调与作用外,还对情境敏感。例如,“小班长”在作出思考与产生情绪的过程中还受到了交流过程中涉事同伴与旁观幼儿情绪与行为表现的影响。“小班长”的动机过程如同一个道德适应过程,需要同时妥协自我的众多关切与同伴的关切。即动机过程不光包括个体内诸要素的相互调节,还包括个体间的调节与适应。参与到情境中的个体共同建构着(co-construct)情境,而情境又同时影响着个体道德判断与行为的产生。

(二)道德动机处于实时的迭代与交互中

动力系统观的另一个核心思想是动态性,即系统与系统内的各组成要素都在随时间而不断发生变化,系统此刻的状态成为了系统发展过程本身的历史,系统发展总是在自己过去状态的基础上进行的。即时间t上的任一点系统稳定性的情境与条件,构成了下一时刻(t+1)系统状态的初始条件。而(t+1)时刻的系统属性又进一步决定了(t+2)时刻的系统状态。这体现了系统的迭代与递归属性,每一个状态都依赖于自身先前的状态[10]277。

如前所述,道德动机过程是多种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但是,基于这一过程而产生的道德判断和行为往往并不局限于一个,而是具有时间序列的几个。通常一系列道德判断在时间上是相互关联的,一个判断的作出可能引发另一个;一些判断成为了另一些判断作出的基础。而与此同时,一些本是抽象的和普遍的判断逐渐转化成了更为具体的判断。随着时间的推移,道德动机过程是一个逐渐“展开(unfold)”的过程。因此,要理解某一时刻的道德判断与行为是如何产生的,就必须将时间维度纳入到道德动机的研究中。

图1 实时道德动机的动态发展过程(改编自Kaplan,2017)[5]

同样地,个体的道德动机也随着时间的发展而与社会情境持续发生交互。在道德动机动力系统理论模型的框架下,道德判断与行为首先作为一种输出(output)的产物,产生于动机系统各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进而又输入(input)到下一阶段的道德动机过程中,并同时输入到同样变化着的情境当中。情境由道德困境的特征和他人的动机所组成,并随时间发展而变化,也进一步输入到个体新阶段的道德动机过程中。这些过程共同构成了一个相互嵌套的复杂循环,如图1。道德动机总是在几秒钟、几分钟亦或几小时前的状态之上得以迭代与演进,反映了个体与社会道德情境之间连续而动态的关系。

这一模型与以往对道德心理的主流研究将情境假定为一个稳定的静态变量不同,而是将情境视为一个“动态的因素”[11]。在动力系统观看来,动机系统在其发展过程中产生出新的道德能力与功能,同时也将这些协调各系统、组分间关系的能力置于了一个更加复杂的道德情境中[12]。因此,总的来说,道德情境动力系统的发展不是简单线性的,而是螺旋式上升的。这反映了一种整体和动态的观点,即有机体和其所处的环境随时间的发展相互作用于彼此新状态的产生。

(三)道德动机动力系统的自我组织与自我调节机制

基于道德动机发展的动力系统模型,道德动机的发展是组分之间以一种非线性方式相互作用与关联的过程,受到多重因果关系的影响。更进一步来讲,这种多重因果关系又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互惠因果关系(reciprocalcausality)和循环因果关系(circularcausality)[13]。在互惠因果关系中,不同组分之间相互影响,互为因果,不存在具有因果优先性的某个组分,各组分之间的影响几乎是同时的;在循环因果关系中,又分为自下而上的作用与自上而下的作用。自下而上的作用称之为自组织(self-organization)的过程,即个体较低层次的具体经验(包括认知与情绪、想法、直觉等)在微观层次(较短的时间尺度)上相互作用,使得系统在宏观层次上涌现出某种有序的模式或行为(如形成自我同一性)。自上而下的作用称之为自调节(self-regulation),即系统整体对部分的控制和约束。在这一过程中人们积极的管理和整合他们自己的经验。道德自调节反映了在认知、情感和社会影响交互作用下的道德运作[14]。例如,个体形成的稳定道德信念或良知会影响其在微观层次中的情绪与思维[15]。

1.道德情绪与认知之间的动态交互作用

如同在推理的双加工理论中长期存在的关于两种推理过程的争论[16]。在道德发生领域的研究中,也往往将认知与情绪在其中的作用彼此相分离。如典型的科尔伯格道德发展理论强调推理的决定性作用,Haidt则单独强调直觉在作出道德抉择过程中的重要作用[17]。然而,越来越多的研究开始注意到道德发生过程的复杂性,意识到参与其中的认知与情绪因素是内在关联的[18-19]。在道德动机的动力系统观看来,道德动机的动态过程是一个存在多重因素相互影响的复杂网络,并且涉及个体不同程度水平的意识与自动化的参与。

根据动态与非二元论的整体观点,道德动机的发生过程同时涉及了认知与情绪。如学前儿童在道德情境中产生的动机在一方面可以被表征为情绪的(如,我很同情他),在另一方面也可以被视为认知的(如:我相信我应该帮助他)。即使在显得非常有意的行为中,我们依然能够找到个体既涉及了认知,却也包含情绪的体验。这体现了一种道德动机系统中的互惠因果关系。

从发展的观点出发,个体的道德动机效率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微观发展和宏观发展)逐渐提升,并使各种动机经验愈加整合。在实时的自组织过程中,直觉的与有意的动机处理过程往往会同时进行,并据此产生出一系列的道德判断。这一观点得到了相关神经科学研究的证实,Greene强调无论高级认知还是情绪都无法主导个体作出道德决定[20]338-352;Moll等人的研究结果也表明认知与情绪之间不具有明显的边界或竞争关系[21]106-135。自组织过程往往涉及了多种动机或认知、情绪元素在冲突条件下的相互协调,个体最初在面临这种道德困境时往往需要较多的时间才能够作出道德判断和行为。随着相似的情境反复发生,个体会更高效地协调与整合各种动机要素,进而促成了自身道德的成熟。因此,道德的发展实质上是道德动机系统内部关系的发展,是关系的愈趋整合。

2.道德同一性

当个体在道德动机的发展过程中不断协调与整合系统内的各组分关系时,个体的道德同一性就随着宏观层面的时间而发展,通过系统的自组织过程涌现了出来。不同于道德判断、道德行为等通过系统的自组织而涌现出的结果,道德同一性是一种更高层次的结构,能够自上而下的影响实时道德动机过程中的道德思考与感觉,甚至新的道德判断和行为的产生,是道德动机系统自调节功能实现的重要方面。

道德同一性的作用在于,它能使个体的道德行为和判断与他人相对一致,并与个体变化发展中的人格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道德同一性代表了动机系统中最具自主性的一种协调与整合关系。在道德同一性调节下产生的道德判断与行为最为接近个体的自我意识。这是因为,道德加工过程实时的复杂性使得其往往涉及多种动机、判断与行为,而其中部分可能具有较低的自主性,如儿童被由外部灌输的动机或被动地执行来自外部的道德准则等。学前儿童的道德同一性还未完全建立,虽然能够在某些情境下作出与社会规范或普遍的道德准则较为一致的道德判断或行为,但却可能在类似的情境中表现出极强的自我中心和利己主义。这种前后的不一致性与对外界因素的敏感性体现了学前儿童道德动机系统内部的不稳定性,也反映了较低的道德同一性发展水平。道德同一性的发展犹如一个驱动力或粘合剂,既使动机系统内部越来越连贯,也使个体的道德判断与道德行为向更为一致的方向发展。

此外,道德同一性对于道德动机系统自上而下的影响相对于不同的个体而有所差异;即使是对于同一个体,在不同的时间与情境中其影响也有所不同,体现出极强的个体间与个体内差异性。

(四)道德动机动力系统发展的个体化特征

1.动机结构多元化

有研究者发现,道德规则认知与行为在幼儿阶段的发展水平并不一致[22]。道德动机的动力系统模型认为,多种道德动机之间的不同组合是这一不一致现象产生背后的原因。道德动机并不仅仅局限于那些由客观标准或原则规范下的人们眼中的高道德。相反,道德动机包含了各种各样的策略,而这些策略可能反映了对他人观点和需求在不同程度上的包容性。实际生活中道德动机的复杂性使得动机系统内部存在自我服务动机与社会责任动机共存的可能,两种动机可能相互竞争亦或相互支持,并且其动机强度都在随时间和情境而不断发生改变。道德动机远远不局限于始终无私或始终遵循普遍原则的动机类型,而是作为一个由多种动机构成的复杂动力系统而存在,是由多种道德动机互为补充、互相依存、共同组成的。这也反映了个体在社会观点采择程度上的差异[23-24]。

在这一框架下,动机不再是一种传统意义上的心理结构,而是由多种动机在道德动机动力系统中以不同方式组合而成并相互作用着的软组织(soft-assemble)。基于个体学习经历和动机因素的差异,每个儿童的道德动机恰恰揭示了大量的个体内变异性。动力系统中的一致性程度可能高也可能低,取决于作为互相连接的动机结构之间支持或竞争的程度。例如,一种道德动机可以在与其它组分低水平的协调下顽强运作,如基于自我服务的工具主义定向,个体可能会体验到较低的意识参与度与自主性。根据自我决定理论,这种状况被称为他律[25]。当“前习俗”的动机(基于服从和惩罚定向的科尔伯格第一阶段,或基于个人需要的第二阶段)是一个对于动机过程缺乏足够自调节能力的个体占主导的动机时,个体更可能在需要社会观点采择的情境中遭遇道德适应的冲突。相对不受控制和他律的前习俗动机更可能与较少惠及社会环境的道德判断与行为相关,也较难与更高水平(习俗和后习俗)的动机在互相平衡与协调的状态下运行。

与之相反,基于先前的道德经历,相同的动机结构可以在受到更高水平的自我调节下运行。个体在道德动机过程中也能够拥有较强的自主性和意识的参与,动机系统能够在同时惠及他人与自我的状态下运作。此时动机系统可能结合了对于他人感觉和观点的关注(科尔伯格第三阶段)、对于社会秩序的关注(科尔伯格第四阶段),以及对大局的关注(科尔伯格第五阶段)。

2.嵌套的时间尺度

个体的道德发展在时间结构上存在嵌套的关系。在动力系统观看来,只存在一个时间维度。微观层面的时间变化,即实时的(real-time)时间构成了宏观层面的发展变化,即长时(long-term/ developmental-time)的发展变化[26]244。实时意味着变化在不断发生,从几秒钟到几分钟,如儿童实时的道德情绪变化。而长时的变化则体现了个体在发展层面的变化,如儿童愈加成熟的道德同一性。

动力系统理论借用物理学中的一些术语来描述系统的动态发展与相对稳定性。系统如同小球,在一个布满斜坡和盆的状态空间(statespace)中随时间而运动。盆的位置较低,因而系统能够在此保持一定的稳定性,从而被“吸引”于此。因此,盆即保持系统稳定状态的吸引子(attractor)。Kaplan认为,无论长时还是实时的变化都可以被视为系统在由多个吸引子所创造出的状态空间中进行运行与转换的可能性,而这些吸引子则代表了不同的动机结构,个体道德动机系统的运行轨迹即其道德发展的轨迹。

由于状态空间在发生着改变,而每个个体的道德动机系统也有其不同的状态空间。因此,不同个体存在不同的发展可能性与发展轨迹。系统在一系列由多重道德动机所创造的可能性即不同强度的吸引子之间进行的微观变化,同时也构建着个体在道德发展中的长期改变。

(五)道德动机动力系统的非线性特征

1.初始状态敏感性

不同于传统线性模型,非线性模型认为变化与输入是不成比例的。大的输入有时产生小的结果,小的输入在特定时间也能致使结果发生极大的改变[27]1。道德动机系统发生变化的程度并不总是与最初输入的改变所一致。例如,某种道德动机在强度上小的变化却可能引发个体新产生的道德理解、道德判断和行为等在很大程度上与之前的差异。这反映了动力系统对初始状态敏感的特征。

2.环境影响动态性

道德动机系统的非线性特征还存在于环境的影响作用中。当个体的动机系统处于高度稳定的一段时期中,即使外界环境给予其十分强烈的影响也只会对道德动机产生十分小的影响。相反,在一个人的发展轨迹中,当系统处于高波动的状态时,即使相对较小的干扰也会对实时的行为、动机和长期的发展产生不可估量的巨大改变。因此,在个体道德动机系统的不同发展时期,社会环境的影响是有所不同的。那些认为环境对于不同儿童或是同一儿童的影响是长久稳定的,甚至拿环境变量作为一个不变的因子来考察其对儿童影响的观点与做法,都是与个体间及个体内在实质上是动态变化的这一非线性属性所不相容的。

3.道德适应灵活性

在动力系统理论看来,智力并不意味着脱离此时此地,也并不意味着一以贯之地在不同的任务情境中依赖同一种固定的结构。相反,智力意味着适应的能力,使个体的行为和认知不断地适应变化着的情境[26]244。同样地,最稳定的动机系统反而具有较高的适应性,这取决于个体对不断变化着的环境以及内在心理状态进行有效回应的心理弹性。例如,在特定时期内个体或小组的道德动机可能会呈现出一种过度僵化的状态,这一状态使个体只局限在某些道德关切上,却不能适应存在于个体内在心理和社会环境中的道德问题所凸显出的复杂性。个体可能会过度依赖于某种道德价值观(如互惠),反而忽视了对于关键目的和情境因素的考量。这种过分严格地执行某一道德观念的现象,实际上反映了个体在较低水平上的道德适应与自我调节能力。

三、动力系统思维下的儿童道德发展与教育思考

(一)儿童道德发展研究应用

1.用于确定可能的集体参数与控制参数

动力系统视角下的发展并不是由某个单独因素而决定的,也不是由某几个因素简单叠加决定的,而是在多重因素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下形成的。即使小的变异也可能对系统的发展造成很大的影响。因此,以主效应的大小来比较不同因素的影响作用可能会使某些关键的因素被忽视。动力系统理论提出以确定系统的集体参数、集体参数的倾向性,进而确定并检验可能对集体参数产生影响的控制参数的方式来研究系统的整体发展变化。集体参数是用以确定和区分一个现象可能的表现形式的函数,可以用于确定和辨别道德动机所有可能的表现形式(状态空间)中的吸引子。例如,儿童实时产生的各种道德动机策略与关切(如,帮助他我是否会得到老师的奖赏?怎么做才能使他感到开心?这样做我是否会失去什么?帮助她我是否心里会好受一些?)可被视为作为软组织的道德动机系统的集体参数。而控制参数影响吸引子的强度,因此,具体的认知与情绪要素就成为了短期/实时的控制参数(如,他看起来真可怜;好孩子就应该帮助别人;他是我的好朋友/我和他并不熟悉;她喜欢吃棒棒糖;我现在也很委屈),它们能影响作为吸引子的实时道德动机的产生与强度。而另一方面,由实时的道德冲突、困境,以及儿童自身所作出的道德判断等形成的经验积累(如,经常观察到同伴间的帮助与分享行为;经常观察到教师的道德义举;自身的道德行为经常得到正向反馈;自己经常作出道德判断与行为等)促成了儿童在长期尺度上道德动机的发展和道德同一性的产生与成熟。因此,道德同一性是一个长期尺度上的集体参数。而以上的参数确定与检验往往通过单一形式的研究方法无法完全获取,需要使观察、访谈、测量等多种研究方法协调配合。

2.用于刻画道德动机吸引子状态

由于道德动机的动力系统是一个随时间而不断变化的软组织,系统内的组分及组分间的关系也在不断发生着变化。这导致道德动机的动力系统总是从不稳定到相对稳定再到不稳定的状态之间进行着转化,这种波动式的转化是系统自组织的结果,造成了系统在长时尺度上的发展。因此,在进行儿童道德动机研究时除了确定可能的参数外,还要通过不同的任务约束(如道德情境类型、道德情境呈现方式、道德问题类型等)以及根据不同被试的年龄对系统稳定性进行取样。通过给予系统扰动的方式,例如通过角色游戏观察身处不同角色地位时幼儿道德判断与行为的变化幅度;变换问题呈现方式(如果你是小明你会怎么做?/你认为小明应该怎么做?)等,根据道德动机吸引子在受到扰动后围绕平均值变化的幅度,即受到干扰的程度,以判断系统的相对稳定与不稳定状态,从而确定和把握研究的时机。

3.将横断研究与纵向研究相结合

虽然通过对不同年龄的儿童进行比较,将各年龄段群体平均化以研究相关差异对于划定发展变化的界限具有重要意义,但不能为产生变化的过程提供更为详细的信息[10]289。且由于初始条件中极小的差异也能导致迥然不同的结果。因此实证研究必须追踪个体道德动机随时间而发生的变化。在形式上可以通过人际互动和对话的形式。如Steenbeek和VanGeert在游戏活动中对儿童双向交流进行的研究[11]。这为探索道德动机的微观发展过程提供了一种独特视角。通过对许多短期社交片段的记录能够连贯的构建起长期道德动机的发展,配合数周或数月的标准化测量,既可以避免标准化测量频繁施测所带来的耗时耗力以及可能因施策任务本身产生的练习效应,又能够使长期与短期、宏观与微观两个时间尺度的道德发展信息联系起来,从而勾勒出更为细致客观的儿童道德发展过程。目前已被证实能较为有效的用以描述实时双向交互的动力系统方法是状态空间网格法[28]。此外,纵向研究还应尽量拓展时间跨度,增加观测次数,从而更真实地反映儿童道德发展轨迹,发现构成动机系统转变的真正要素。

(二)对学前儿童道德教育的启示

由于发展是由实时的事件所构成的,因此在发展的初始状态以及发展的历史过程中,即使是非常小的差异也有可能被放大,导致大的个体差异[26]319。学前儿童的道德发展处于萌芽阶段,系统中道德动机结构的类型相对较为单一,对于不同动机的组织能力也较弱,系统呈现出较不稳定的状态。容易出现受低包容度动机类型主导,道德判断与行为被动而易变的现象。但学前儿童已经具备理解一定道德规范的能力。因此,在这一阶段可以也理应重视为儿童提供正面和充足的道德支持特别是具身的道德体验。

1.重视情境作用,充分利用同伴与教师资源

在道德动机的动力系统理论中,情境被视为一个动态因素,是在特定道德困境特征下,由不同个体的道德判断、行为、思考和感受等相互作用而不断创造和改变着的。正是由于个体道德动机之间相互影响的这一特性,使得个体需要不断在愈加复杂的情境中发展新的道德动机能力并提升动机协调效率。学前儿童道德教育应充分利用同伴互动资源与教师群体资源。在幼儿与同伴之间遭遇道德困境时,教师不应第一时间介入,而应该在充分关注的基础上给予幼儿作为“道德中介”,彼此间相互传递与交换道德信息的机会。同时,教师或其他同伴在相应的道德困境中解决问题的方式与行为也会作为一种道德影响输入到幼儿的道德动机系统中,影响该幼儿今后遇到类似道德困境时的道德动机、判断与选择。因此,应充分利用好教师群体资源,以及幼儿同伴群体资源,为幼儿自我道德动机动力系统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道德情境资源。

2.提供丰富道德经验机会

根据动力系统的发展观点,儿童的道德动机系统会随时间发展而愈趋复杂与协调。儿童越来越有意识而高效地整合道德认知与情绪,这一道德发展过程是一个道德自调节能力不断提升的过程。实时的道德经验促成了长期的道德发展。因此,教师应尽量创造能使儿童产生不同道德动机,并在不同动机以及动机与情境的冲突中进行自我调节的机会。在此过程中,要充分利用游戏与生活的独特价值,并使幼儿能够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具身地获取相应道德经验。

(1)生活

个体与社会道德情境之间连续而动态的关系促动着道德动机系统的迭代与演进。幼儿是通过具身地参与到生活实践中以体验和感知道德,进而内化为自身的道德自觉的,这与以往离身的德育灌输有着本质的区别[29]。幼儿只有通过“观”、“言”、“思”、“行”,亲身观察生活中成人和同伴群体的道德判断、行为与事件,参与讨论与思考相应的道德冲突,并尝试在生活中积极解决道德困境,才有可能真正参与到生活中获得切实的自身内部道德体验,从而不断产生道德动机系统迭代与交互的基础。

(2)角色游戏

但是,幼儿的生活范围有限,在现实生活中经历道德事件的机会也较为有限。因此,教师应尽量利用故事与生活中的内容创设情境,引导幼儿开展有关道德事件的角色扮演游戏。使幼儿在游戏过程中换位思考,最大限度体验角色可能产生的道德动机,并发展共情能力。高共情能力能使幼儿更细致的理解他人处境,对于领会更细微的心理伤害具有重要作用[30]。这为幼儿更灵活地做出利他判断与行为以及进行观点采择创造了条件。

(3)故事

童话故事的叙事方式往往与幼儿的理解水平相吻合。故事中的道德事件能够在唤起幼儿兴趣与好奇心的同时增长幼儿的道德认知,丰富道德情感,儿童的道德经历潜移默化地通过故事积累起来。故事生动的情节给予儿童的印象,“要比任何通过言语来补充的实际应用方法和强调的道德要求所给予人们的和能够给予人们的印象深刻得多”[31]278。

3.避免刻板的道德灌输

在儿童最初形成自我的道德动机软组织时,成人的道德影响作为一个控制参数对儿童的实时道德动机过程与长时的道德发展往往具有较大的作用。相比于同龄人,学前儿童更容易将成人(特别是对于儿童具有威信的成人)的准则视为真理。但是,在一些情境下,成人直接授予儿童的某些道德行为准则可能会降低儿童自身进行道德判断与行为的弹性。这种道德教导在一些情境中令儿童的道德决定更加死板,与儿童自由展开的前社会行为相比,实际上却减少了儿童前社会行为的出现[32]。相反,在涉及自我与他人之间的资源分配等问题上,幼儿已经出现了倾向公平的特点。在学前阶段,儿童的前社会行为已经具备根据不同情境条件而作出相应调整的心理弹性[33],这是儿童道德动机系统自组织的一种表现形式。教育工作者应避免对儿童进行过度道德灌输,引导儿童形成道德自主感,在不断体验道德困境的过程中发展自身的自组织与自调节能力,提高道德适应能力。

4.尊重儿童道德发展个体差异

道德动机是动态的嵌入在实时活动中的,道德动机结构的宏观发展与实时道德判断和行为在具体情境中的微观产生过程是相互联结的。教师应摒弃要求每个儿童都对同一道德困境形成“标准”动机结构的思维,辩证看待道德发展的一般阶段。因为每一个体对于同一道德事件虽然可能作出相似的道德判断与行为,但其动机结构的组成及各动机吸引子的强度则各不相同。如同Thelen等人的实验发现,婴儿够取行为的习得虽然在结果上是一致的,但这一技能的形成过程却各不相同,即不同个体的动机系统的运行轨迹是不同的,可能的状态空间也是不同的[34]。相反,教师要善于在实时活动和事件中记录个体与群体运用的不同道德策略,从而尽可能细致地描绘每位儿童的道德发展历史,为今后制定更具针对性的道德促进方案,寻找干预时机(动机系统的波动阶段),以及预测未来发展方向提供依据。

[注释]

①动力系统理论或方法(Dynamic Systems Approach,DS Approach)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心理学研究中的一种重要研究取向,该理论将数学中的非线性动力学应用于对发展现象的研究,强调以非线性理解个体的发展变化。

② 组分指构成一个系统的要素,是系统的基本单元[8]81-82。此处的道德动机过程即为一个系统。

猜你喜欢
动机个体道德
Zimbabwean students chase their dreams by learning Chinese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二语动机自我系统对动机调控策略及动机行为的影响研究
动机比能力重要
跟踪导练(五)(2)
关注个体防护装备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明确“因材施教” 促进个体发展
动机不纯
How Cats See the Worl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