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核心素养背景下传统文化的理解与传承摭探

2020-08-25 08:33李文春
成才之路 2020年24期
关键词:理解传承传统文化

李文春

摘 要:如何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同时,实现传统文化的传承,是当前每位教师重点思考的问题。文章分析语文核心素养背景下传统文化的理解和传承意义,探讨语文核心素养背景下传统文化的理解和传承对策,以引导学生有效理解和传承传统文化。

关键词:初中语文;核心素养;传统文化;理解;传承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20)24-0034-02

语文课程标准的初中语文文化教育目标包括了“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理解中华传统文化”等内容。同时,“文化的理解和传承”也是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因此,教师应该利用语文核心素养培养的契机,培养学生的传统文化学习意识,从而将传统文化传承下去。

一、语文核心素养背景下传统文化的理解和传承意义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文化的理解和传承是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它包括了文化自信、文化吸收、人生价值以及社会责任等方面。其中,前两个方面是以学生的体验和理解为主,而后面则是以学生的具体实践和传承为主。因此,在初中语文核心素养背景下,加强对学生的传统文化的理解和传承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传统文化渗透着古人的智慧和思想,同时也反映了社会的变迁和成就。学生理解和传承传统文化,不仅能够了解到我国社会的变迁以及社会文化的发展,而且能够不断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其次,初中生处于学习和成长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的他们身心发展不稳定,极易受到不良文化的影响,形成不好的学习观念。尤其是近些年流行文化的盛行,给传统国学文化造成一定的冲击,使得一些学生越来越疏远传统文化。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有必要将传统文化教育渗透到课程内容中,从而帮助学生深入理解传统文化的精髓,使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念,进而形成健全的人格。

二、语文核心素养背景下传统文化的理解和传承对策

1.挖掘和扩展语文教材中的传统文化内容

初中语文教材中编排了许多的传统文化内容,这些传统文化内容包含着浓厚的传统文学气息,学生通过学习语文教材中的内容,能够不断提升自己的文化素养。所以,教师要充分理解教材中的课文内容,并在此基础上挖掘教材中的传统文化。

古诗词是传承我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载体,学生可以通过学习古诗词来了解古人的思想与智慧、传统文化的语言表达方式等。如教师可以借助《使至塞上》这首古诗的内容,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的渗透。教师应先搜集相关的古诗创作背景资料、诗人的生平经历等内容,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古诗中的人文思想和文化精神。比如,教师可以先利用网络或者工具书,查阅《使至塞上》一诗作者王维的生活背景、生平事迹以及创作过哪些文学作品,以丰富课堂教学内容。然后,教师再引入一些边塞的景色图片,以提升古诗教学的生动性和形象性,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领会古诗中的思想情感,最终真正理解和掌握其中的传统文化精神。

2.运用多媒体教学设备营造良好的传统文化氛围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渗透相关的传统文化内容,就必须营造一个良好的传统文化学习氛围,让学生感受到浓厚的文学气息。在这其中,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并结合相关的课文内容,创设出生动的教学情境,并根据情境提出适当的问题,以引导学生深入探究课文内容中蕴含的传统文化。以初中语文中的《〈诗经〉二首》为例,《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在结构上多采用重章叠句的形式加强抒情效果,具有丰富的语言文化色彩。教学时,教师可以利用一些辅助的教学手段营造一种良好的学习气氛。比如,教师可将诗经中的内容转为音频文件,并配合一些悠扬的背景音乐,让学生以听录音的方式来体会诗经的语言节奏。然后,教师也可以结合一些图片、绘画作品来讲解诗句的内容,将枯燥无味的诗句转变为生动形象的画面。

3.运用合作学习方式,鼓励学生探究传统文化

对于初中生而言,传统文化蕴含着博大精深的学问,它需要学生用心感受、细致研究才能体会其中的道理。但是,由于语文教学时间有限,一些基础薄弱的学生会很难理解教材中的传统文化。因此,教师可以让学生互相帮助、互相配合,一起研究和分析教材中渗透的传统文化内容,从而有效挖掘其中的文化精髓。同时,教师还应该让每个小组将讨论的结果进行汇报,以促进每个小组之间的交流与互动,进而营造课堂的交流与互动氛围。以初中语文《〈论语〉十二则》教学内容为例,《论语》是一部具有传统文化价值的经典著作,里面讲述了很多为人处世的道理和哲学思想,而学生通过学习里面的内容,可以体会古人的智慧和精神,并在不断学习中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为了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通过组内合作达到深入研究传统文化内容的目的。在合作学习中,教师可以抽出部分时间,组织学生进行课堂交流与互动,让每个小组选取一名学生代表进行发言,将本组学生的学习看法、问题集中地表述出来。比如“《论语》中的哪些内容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教师可以让学生和其他小组的同学互相分享自己的想法。

4.结合语文教学内容,组织有趣的传统文化学习活动

兴趣是学生的学习动力,这在传统文化教学中也十分适用。因此,在初中语文传统文化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一些传统文化活动来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传统文化素养。首先,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已经学习的语文内容,组织传统文化活动,让他们在娱乐中学习知识,领会传统文化精神。其次,教师可以结合一些传统节日,向学生介绍相关传统节日的由来以及蕴含的历史文化知识等,从而增强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意识。以初中语文《社戏》教学内容为例,这是一篇描写江南水乡文化生活的文章。为了加深学生对江南水乡文化的理解和传承,教师可以组织江南水乡文化探究活动,带领学生去图书馆或者当地博物馆等地,寻找一些江南水乡的文化习俗,让学生了解这些习俗形成的背景、渗透的传统文化等,进而激发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兴趣。

总之,在语文教學中,教师要挖掘和扩展语文教材中的传统文化内容;运用多媒体教学设备营造良好的传统文化氛围;运用合作学习方式,鼓励学生探究传统文化;结合语文教学内容,组织有趣的传统文化学习活动。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意识,让学生形成良好的文化意识,增强文化自信,最终将自己学习到的传统文化知识转化为自身的实力。

参考文献:

[1]李家银.初中语文核心素养背景下的文化传承与理解[J].语文天地,2019(13).

[2]林芳.语文核心素养背景下传统文化的理解与传承[J].语文教学与研究,2018(14).

猜你喜欢
理解传承传统文化
偏远地区高三英语学习方法探究
青年怎样传承长征红色基因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