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综合护理效果及对其生活质量影响评价

2020-08-25 01:19:58郭祥云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20年47期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情绪康复

郭祥云

(山东省滕州市精神卫生中心,山东 枣庄 277533)

据流行病学调查显示,90%左右的精神分裂发病的高峰年龄10~35岁,多起病于成年早期,其明显的功能损害和慢性化的病程对医疗资源的消耗、患者本人及家属的劳动生产力损失非常巨大[1]。WHO联合世界银行和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采用因残疾而丧失的生命年来估算,在15~44岁年龄组人群中常见的135种疾病或健康状况中,精神分裂症位列总的疾病负担的第三位,给患者家庭及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2]。本实验重点探讨了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综合护理效果及对其生活质量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我院于2019年1月~2020年1月我院收治的80例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0例。本实验已通过了伦理委员会的批准。

对照组:男25例,女15例;年龄25~58岁,平均(45.32±2.12)岁。

观察组:男23例,女17例;年龄24~55岁,平均(45.53±2.13)岁。

对比两组的基本资料,差异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

观察组使用综合护理:①心理护理,责任护士应该以坦诚、接纳、幽默的态度面对患者,应主动与患者交流,为他们介绍病房的环境,消除患者的陌生感,为患者详细讲解目前的病情进展情况,治疗的目的、意义,治疗时的注意事项,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预后等,保证患者及家属对目前病情有充分的认识,避免患者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的发生。对于抑郁、焦虑情绪较为严重的患者,应交由心理医生进行专业的心理治疗。②健康教育,以播放科教片或是疾病健康知识讲座的形式组织患者及其家属学习精神分裂症的相关知识,保证家属能以正确的态度对待患者,能够正确为患者提供某些支持,能以正确的方式解决家庭矛盾与冲突,责任护士需耐心解答患者的疑问,避免发生医患矛盾,使患者不配合治疗,进而加重病情。③生活护理:鼓励患者积极参加社交活动,丰富自己的生活,不要过分纠结于自己的病情。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的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

SAS评分:用于测量焦虑状态轻重程度及其在治疗过程中变化情况的心理量表。分值越高焦虑情绪越重。结果:正常(<50分);轻度(50~60分),中度(61~70分),重度(>70分)。

SDS评分:用于评定抑郁症状的轻重程度及其在治疗中变化情况的心理量表。分值越高抑郁情绪越重。结果:正常(<53分);轻度(53~62分),中度(63~72分),重度(>73分)。

生活质量评分:采用生活质量评分量表(SF-36量表),包含躯体健康、社会功能、躯体角色功能、躯体疼痛、心理健康、情绪角色功能、精力、总体健康8个维度,最终可归属于“生理健康”和“精神健康”两大类。分数越高,生活质量越高。

1.4 统计学方法

文中资料均由SPSS 20.0软件处理,计数资料用[n(%)]表示,x²检验,计量资料用()表示,t检验,P<0.05表示对比数据差异大,在统计学上有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的SAS、SDS评分对比

干预前,两组的SAS、SDS评分差异不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SAS评分更低,观察组的SDS评分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

表1 两组的SAS、SDS评分对比(分)()

表1 两组的SAS、SDS评分对比(分)()

SAS评分 SDS评分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对照组 40 55.52±5.3148.87±4.2653.62±5.3947.11±4.31观察组 40 55.39±5.3845.34±4.2253.55±5.4244.13±4.21 t - 0.109 3.723 0.058 3.128 P - 0.914 0.001 0.954 0.002分组 例数(n)

2.2 两组干预前后生活质量评分对比

干预前对照组的生理健康评分为(204.25±25.32)分、精神健康评分为(201.12±25.33)分,观察组的生理健康评分为(204.15±25.31)分、精神健康评分为(200.82±25.35)分,两组差异不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对照组的生理健康评分为(209.23±25.12)分、精神健康评分为(207.82±25.31)分,观察组的生理健康评分为(221.13±26.31)分、精神健康评分为(220.12±26.35)分,观察组的生理健康评分更高,差异在统计学上有意义(P=0.042),观察组的精神健康评分更高,差异在统计学上有意义(P=0.036)。

3 讨 论

精神分裂症康复期焦虑抑郁指的是在过去一年内曾达到精神分裂症的诊断标准,目前病情已处于康复期但并未痊愈时出现的焦虑抑郁症状[3]。大多数精神分裂症患者在其康复期会出现抑郁和焦虑情绪,但是,这些症状往往会被患者外显的精神病性症状所掩盖,而被临床医生和家庭成员忽视。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抑郁、焦虑症状可能是疾病的一部分,也可能是继发于疾病的影响、药物不良反应和患者对精神病态的认识和担心。一旦患者出现焦虑抑郁情绪,则提示患者发生自杀行为和物质滥用的可能性增加,因此需要特别注意[4]。仅仅让患者消除精神症状是不够的,使患者恢复并保持良好的健康状态,恢复原有的工作或学习能力,重建恰当稳定的人际关系,这样才算达到全面的社会康复,而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可提高患者和家属对疾病的理解有助于这一目标的达成[5]。

本实验选取了80例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研究对象,以探讨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综合护理效果及对其生活质量影响。结果显示,观察组的SDS、SAS评分更低,观察组的生活质量评分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综合护理干预在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期的护理中有较好的应用效果,可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猜你喜欢
精神分裂症情绪康复
食品防腐剂治疗精神分裂症,靠谱吗
保健医苑(2022年4期)2022-05-05 06:11:14
脑卒中患者康复之路
特别健康(2018年2期)2018-06-29 06:13:44
小情绪
小情绪
小情绪
五行音乐疗法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治疗作用的对照研究
脑尔新胶嚢治疗精神分裂症的初步临床观察
氨磺必利治疗精神分裂症
食管疾病(2015年3期)2015-12-05 01:45:09
情绪认同
商业评论(2014年6期)2015-02-28 04:44:25
残疾预防康复法制建设滞后
中国卫生(2014年6期)2014-11-10 02:3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