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聪,章 鑫,李 霞,赵 萌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山东 青岛 266100)
在儿科护理过程中,经常因为各种原因导致安全性问题的发生,近些年来,国家开放二胎政策,导致新生儿数量的大幅度增加,进而就提高了儿科的就诊人数,儿童相较于成年人,心理和生理上更加容易受到疾病的影响,尤其是部分儿童表达能力差,家长对儿童没有足够的了解,导致在儿科护理中难以开展工作,进而使得不良事件多发。医疗改革的不断深入,提高了护理工作的受关注程度,护理工作的重要性也逐渐提高。本文从当下儿科护理工作中的风险入手,分析了风险的影响因素,并且有针对性的提出了解决措施。
在本次测试之中,选择了笔者所在医院于2018年9月~2019年8月间所受治的86例儿科患者,这些儿科患者身体情况、年龄接近,采用随机抽取的方式,将86例儿科患者平均的分为两组,一组为对照组,43例儿科患者,其中患有感冒13例,肺炎8例,腹泻15例,手足口病7例,男 22例,女21例,平均年龄为4.8±3.3岁。另外一组为观察组,43例儿科患者,其中患有感冒15例,肺炎6例,腹泻11例, 手足口病11例,男20例,女23例。对照组和观察组之间的患者在基本资料方面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对照组和观察组采用不同的护理方式,其中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方式,既包括在治疗护理方面,也包括在生活、心理护理方面,观察组则采用在传统护理方式的基础上,针对可能发生的护理风险采用干预措施,具体而言需要对患者的既往病史以及身体情况进行深入的了解和分析,并根据此找到可能的护理风险,进而找到有效的干预措施。观察组具体采用的干预措施以下进行简要介绍。
第一,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在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方面,首先要优化在儿科护理方面的规章制度,根据不同儿科患者所患疾病的不同,对护理工作的制度和岗位职责进行调整,在建立标准化的服务基础之上,进一步提高针对性。在制定排班工作时,应当有效的分配不同护理人员,尤其是要根据护理人员的业务水平、知识水平、应急能力等作为排班的依据,从而确保护理人员能够发挥出最大的护理效果。
第二,提高儿科护理人员的综合实力。儿科护理人员的综合实力直接关系到护理质量,想要避免护理风险的发生,就理应从提高护理人员综合实力入手。定期邀请护理方面的专家来对护理人员进行培训和讲座,提高护理人员专业能力,并定时开展护理演练工作,测试护理人员在不同情况下的护理水平,针对水平较差的护理人员要进行针对性的培训,保证护理的平均水平。
第三,严控药物使用。最为常见的护理风险就是药物使用风险,降低护理风险,就必须要严控药物的使用,保证用药安全,护理人员要加强在用药方面的知识储备,更好的掌握药理知识,保证安全用药量,牢记注意事项。
第四,针对家长和患者要加强心理护理,做好知识普及。患者和家长的配合是护理工作顺利完成的重要前提,因此护理人员必须要为患者及其家长做好心理护理,保证他们心理平和,避免暴躁。另外还需要进行必要的知识普及,帮助他们了解疾病和护理,更好的配合护理人员和医生。
第五,医院提高对护理工作的支持力度。只有在良好的医疗环境的基础上,才能够保证护理工作的质量,因此医院要加强对护理的支持,对病房进行定期消毒,保证护理用品的质量和数量等。
第六,构建风险护理小组。护士长担任儿科风险护理的组长,副组长由经验丰富的两名护士担任,组员为全体护士人员。护理人员需要分析和研究每名患儿的相关资料,根据患儿的具体情况做好护理方案的制定,并且严格地落实护理方案。同时应当定期进行风险培训,让儿科护理人员充分树立风险意识,保证护理人员能够积极地做好各项风险事件的预防处理,保证患儿的安全。医院可以积极为护理人员提供良好的再学习机会,将护理人员的职业发展和医院的发展相结合,提升护理人员的专业水平以及医院整体护理团队的综合素质。
第七,设置奖惩制度和考核制度,加强考核忽视的护理安全知识和实践操作水平,全面提升护士的专业技能,激励护理人员积极参与到患儿护理定个闹钟。同时医院应当为护理人员和患儿配比高质量的硬件,比如做好住院环境的改善,根据患儿的特点装扮病房,让患儿在病房中能够发掘乐趣,缓解患儿和家长的紧张情绪。可以布置贴画、或多等,做好病房通风处理,将患儿住院舒适度提升,加强病房温湿度控制。此外,可以利用远程监控等现代信息技术来提高护理人员的监护效果,降低护理人员的工作量,保证护理人员能够对患儿的病情和动态及时掌握,并且确保护理计划符合患儿身体健康状况。
统计计算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中,患者治疗过程中不良事件的发生概率,主要包括漏液、忘药、跌倒等,除此之外,还要对患者家长的满意度,从这两方面来对对照组和观察组进行对比。
本次测试中所统计而得的数据均采用了SPSS 16.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并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患儿治疗过程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下表1所示。
表1 两组患儿治疗过程不良事件发生率对比
观察组家长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下表2所示。
表2 两组家长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对比
儿科不同于其他科室,其所收治的患者均为儿童患者,儿童对于各类疾病的抵抗力较差,受影响程度大,并且心理承受能力弱,容易在护理过程中发生各种意外风险,因此加强对儿科护理风险的控制,对于提高儿科治疗质量有巨大意义。
患儿处于小年龄阶段,缺乏足够的自我保护能力和自控能力,这就导致患儿依从性不高,不利于治疗过程的高效开展,这也是导致儿科护理风险事件较多的原因之一。为此,护理人员需要加强护理风险的管控,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避免发生安全风险。传统的患儿护理中更加重视的患儿疾病,没有从患儿舒适度、风险安全等方面加强控制,造成患儿的治疗效果和安全都存在不足,在儿科护理管理中应用风险管理模式能够遇见护理中的安全风险,提前制定安全控制办法,并且采取有效的护理方法,将患儿发生安全风险的概率降低,提高护理水平以及家属满意度,缓解患儿和家长的紧张焦躁情绪,有利于患儿尽快回复健康。
经过本次测试,采用了干预措施的儿科护理相较于没有采用干预措施的儿科护理而言,其不良事件发生率和家长满意程度均更加优秀,这充分证明了针对儿科护理风险有针对性的开展干预措施能够有效提高护理质量和安全,提高家长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