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凡雨
(上海公安学院 治安系,上海 200137)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轨道交通高速发展,截至2019 年年底,我国城轨运营线路总长度超过6800公里。随着城市轨道交通的不断发展,客流量将进一步增加,城市轨道交通公共安全问题也会日益突出。由于城市轨道交通车站、线路与城市建设和居民生活高度相关,且具有空间封闭、人员密集、运营管理专业性强等特点,如何在确保城市轨道交通高效性与便捷性的前提下,有效、合理地开展公共安全防范工作,考验着城市管理者的智慧。
作为公共安全防范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轨道安检形式种类多样,各种新型安检设备陆续投入使用。但是,各类安检形式在经济性、全面性、安全性等方面都存在着或多或少的问题。我国各地轨道交通安检形式各不相同,以上海为例,目前已经形成了“大包必查、小包抽查、逢疑必查”的常态安检机制,这在日常公共交通安全管理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目前,上海轨道交通共有安检设备近800套,并且依托智慧公安建设,不断对安检工作进行提升,已增配太赫兹安检仪、智能安检机等新型安检设备,但仍难以满足现今的安检需求。
为进一步提升轨道交通安检工作效能,有效缓解进站客流与安检能力不匹配的矛盾,实现“快速安检、快速通行”的目标,上海轨道交通结合实际情况,开展“滤波”安检试点工作,对现有安检模式进行优化和调整。“滤波”的概念最早起源于通信理论,即将信号中的特定波段滤除,是抑制和防止信号干扰的一项重要措施。通俗地说,“滤波”即是从获得的信号与干扰的合成波中,尽可能地将干扰波滤除掉,分离出所需要的信息。
“滤波”安检并不是取消安检,而是通过对实名乘客的身份进行核查,通过相关评价体系对申请人员进行分类,减少甚至免去进站人员的安检时间,从而进一步优化安检的效率。具体流程为:乘客发起“滤波”安检资格申请协定相关协议后,相关单位对其个人背景及免检资格进行审查,审核无误后获取“滤波”安检快速通行资格。(具体流程如图1)
图1 “滤波”安检快速通行流程
“滤波”安检相对于传统分道安检,针对性更强,能够有效对相关人员进行梳理,并安排优先通过或采取免检措施,其安全性和快捷性大幅提升,可提升安检的针对性和工作效率,并减少安检对于正常轨道交通运营的影响。“滤波”安检将以往以乘客携带物品为目标的安检形式,调整为对进站乘客身份核查的新形式。从“事中物品检查”转变为“事前身份核查”,努力实现“全覆盖、非接触、不停留、有尊严”的安检目标,形成“安检更加智慧、地铁更加安全、乘客更加便捷、运营更加集约”的共赢格局,推动超大型城市轨道交通安检的合理化发展。自2019 年6 月起,“滤波”安检已在上海轨道交通2号线静安寺站和南京西路站、7 号线上海大学站等多座车站开展试运行,它的实施加快了相关车站的安检效率,尤其在早晚高峰时段,通行效率提升的效果尤为明显。
轨道交通安检作为城市轨道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维护正常运营秩序具有重要意义。“滤波”安检是进一步优化轨道交通安检工作的重要举措,但是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使用途径少、乘客使用度不高、审核方式单一、人码核对不完全、前期投入大等困难,与预期要求尚有一定差距。
当前的“滤波”安检无论是前期审核还是后期现场使用,都以“大都会”App 作为唯一使用方式。作为上海申通地铁集团(以下简称“申通集团”)票款系统的一部分,“大都会”App 面向上海地铁出行的所有用户,是城市轨道交通出行的重要选择之一。但作为众多票卡种类中的一种,“大都会”App无论在使用的广度还是便捷性上都难以与市内地铁、公交、轮渡等出行场景全覆盖的交通卡所匹敌。据统计,当前上海轨道交通出行进站方式中使用交通卡者占比在60%以上(包括实体卡与虚拟卡),个别时段超过65%;而作为申通集团自建产品的“大都会”App,使用率往往只有30%左右,这也使得当前注册并申请获取“滤波”通道通行资格的人员并不多,每日在试点车站使用“滤波”通道快速进入收费区的人数未达到预想数量。而预留通道已经设立,常规客流无法通过该通道进站,反而影响了常规客流的正常通行。
公共服务应具有最基本的公共属性,如涉及商业相关内容,则可能与其建设初衷相背离。作为使用“滤波”快捷通道的先决条件,目前适用对象只能是使用“大都会”App 的乘客,对于非“大都会”App使用乘客来说,若想取得“滤波”资格,必须放弃原有票款支付方式,无形中成为一种选择绑架。申请路径的唯一性,限制了以交通卡等非“大都会”App为支付方式乘客获得“滤波”资格途径的选择,造成受众面较窄,影响“滤波”安检实际使用效果,阻碍了“滤波”安检的全面开展。
对于满足“滤波”安检条件的乘客,在前期进行“滤波”安检人员背景审查时,通过背景审查系统对其资格进行审核,而相应的标准及依据仍存在值得商讨之处。哪些人符合要求,哪些人属于问题人员,更新的频率是多久,标准是什么,依据又是什么,这些方面并没有明确。当乘客的自身属性发生变动,不能满足相关要求时,如何进行数据更新,乘客如对审核结果有异议需要复核,承接机构和主体责任方分别是哪里,这些问题都需要进一步明确。
此外,“滤波”安检仍只是在少数车站进行试点,总体规模不大、审核数量不多、复杂程度较低,如今后全面推广,人员审核数量势必大幅增加,如何快速、有效地完成这些数据的分析和审核都需相关部门进一步思考。
目前,乘客在进入收费区前,安检人员对乘客进行引导,符合要求的乘客进入快速通道,不符合要求的乘客进入常规安检通道。但在实践中我们不难发现,整个过程中仍有影响“滤波”安检实际效果的漏洞存在。安检人员的功能侧重于通过手势与言语对乘客进行告知和引导,在早晚高峰或突发大客流的情况下,无法对乘客的“滤波”资格进行逐一审核,未获取资格的乘客就有可能使用他人账号或者以翻越闸机的方式进入付费区,造成漏检的安全隐患。
作为“滤波”安检的核心组成部分之一,人码核对程序能够较好地解决上述问题,通过人码核对程序,能够对进入闸机人员的真实身份进行实时比对。但就目前的建设情况来看,人像识别系统和闸机联动的可靠性和实时比对仍难以满足现实工作需求,发生报警后,该程序既未能第一时间将报警信息推送至一线管理人员进行及时处置,也无法通过相应措施对相关人员违规进入车站的行为进行阻拦。
虽然目前“滤波”安检的建设流程较为明确,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亟须解决。由于轨道交通安检未纳入轨道前期建设规划,安检设施设备的设置和使用受车站场地条件限制较大,“螺蛳壳里做道场”的现象较为普遍。而进一步推进“滤波”安检工作,则需要在传统引导通道外另外加设专用的安检通道,以对乘客进行分流安检,提高通行效率,其工程量大、施工难度高,对于正常的运营秩序也会产生一定影响。
此外,当前的闸机如需满足“滤波”安检的要求,则要进行大批量的升级和改造,通过加入专用的“滤波”安检模块来区分“滤波”安检人员与普通乘客,对不符合要求的人员进行拦截,以起到“滤波”的作用。同时需要在原有视频巡查系统的基础上新增高清视频捕捉和研判系统,以满足人像实时识别的需求,从而实现人码核对、身份比对等功能。无论是闸机系统的更新还是视频巡查体系的升级,都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改建难度高、周期长、投入大,运营企业通过改建难以较快提升经济效益,且对于安检工作的重视程度也存在着不足,因此改建的意愿并不强烈,这些都限制了项目的进一步推进。
“滤波”安检作为轨道安检从单一化检查转变为立体化安防体系的重要一环,体现着“事中物品检查向事前身份核查”的思路转变。为此,不仅需要通过改进新型人像识别技术、完善“滤波”安检专用通道、建立人员立体研判体系等方式实现硬件水平的进一步优化,更应在人员背景审核、一体化安检、配套服务等方面推进安检流程的进一步再造,逐步完善“滤波”安检的实施路径,最终形成高效率、可复制的新型安检模式。
人像识别技术已经在轨道交通公共安防领域广泛使用,在客流管控、人员核查、轨迹研判等方面形成了较为成熟的管理方式。而人像识别技术在“滤波”安检的过程中,通过人员信息采集的提升、简化进场形式、构建轨迹研判体系,不仅能有效提升安检实战效果,提升人员的审核精度和速度,更能最大限度地减少安检成本,达到提升安检管理实际效能的目标。
1.精准识别人员
“滤波”安检需要在后台对乘客账号进行识别,其本身是对于乘客账号及相关数据的分析,对于本人的直接关联度不高,容易出现冒用他人账号进入闸机的情况。而基于人脸识别的“滤波”安检模式有别于当前的“滤波”安检准入方式,人脸识别不仅精准度更高,能够快速准确地对相关乘客进行判断,而且可在后台完成智能信息比对,能够防止未通过审核人员冒用他人身份逃避安检或者翻越闸机等情况的发生,堵住漏洞。
对于人像采集,可以采用预采集和实时采集相结合的模式,保证图片人脸相关信息的有效性,提高比对的效率与准确性。而人脸识别比对可以在前期使用人员总量较小的情况下,通过离线数据包进行离线比对,并定期更新离线数据包,以减少对服务器和数据库的使用要求。当参与人员与数据库的规模进一步完善与扩大时,逐步转变为在线后台集中比对。通过设置图片比对服务器,使图像识别的各个模块能够做到相对独立,既能够避免比对服务器发生故障时系统无法完成比对工作,也有利于识别算法的集中升级和维护。
2.简化进站形式
基于人脸识别技术的安检模式区别于当前依靠票款系统的准入形式,能够减少乘客对于票款系统的选择限制,降低行政管理措施对商业行为的影响,对各类票卡系统公平对待,做到管理中立。在开展形式上,既可以与交通卡或二维码支付等传统检票形式相结合,也可将人脸识别技术与票卡系统相结合,从而实现刷脸进站,在提升进站体验的同时,进一步简化进场流程,提升“滤波”安检效果。
具体来说,可以通过人像识别技术,对人像进行数据采集,并转换为数据代码,以访问“滤波”安检和与其身份信息相关联的轨道交通票卡系统。在人员筛查的同时,对其票卡系统进行扣款,进一步提高安检和进站的效率。乘客也不需改变其票款方式,只需在申请“滤波”安检资格的同时,将其身份信息与其原有的票款系统相关联即可。
3.研判人员轨迹
安检工作应充分依托人像识别等先进技术,凸显地铁安检创新理念,建立“滤波”通行理论基础,形成多层过滤的智能安检模式。依托人像识别、大数据筛查等手段,建立“滤人+滤物”与“事前背景审查、事中人证比对、事后轨迹分析”相结合的滤波通行理论和技术实现路径,相关人员发生可疑行为时,系统能够及时发布预警,并推送至民警和相关工作人员,及时对其进行拦截检查,进一步提升安检成效。
“滤波”安检在前台通过对人员的身份进行采集,在后台对相关人员的身份信息进行审核,而审核的关键在于后台关联数据的建立与比对,相关数据需要做到实时更新、统一标准。应进一步优化“滤波”安检机制,并以此形成有效的积分奖励制度,鼓励乘客使用“滤波”安检,扩大使用面,并在实战中发现不足,助推“滤波”安检体系建设。
1.明确统一合理的人员审查标准
作为开展“滤波”安检的基础,乘客的身份审核是安检工作能够有效展开的一大关键,而如何对乘客的身份进行审核、审核的标准是什么、什么样的人员符合要求,都需要进一步明确和细化。管理部门在确定这些标准前应及时对外公布,听取公众的意见和建议,必要时举行专家听证会,形成反馈和复核机制,并及时回复群众诉求,进一步完善相关标准。标准确定后,应在申请流程中进行明示,并开通相关渠道提供咨询,解决申请中的相关问题。
2.形成周期性的名单审核机制
按照目前的人员背景审查机制,对于相关人员需要公安机关与运营公司按照其标准进行审核,整个审核周期较长。对于符合“滤波”安检的相关人员需及时开展审核和更新,进一步完善现有的人员审核制度。因此,建议整合两者的背景审查系统,统一相关标准,将专用数据集成在同一机构进行审核,在人员信息提交后能够自行引用相关数据与算法进行判定。而相关工作人员无权调用数据库内的相关信息数据,只能作为一个审核者对相关数据进行审核,确保数据的安全性,以此强化数据共享,打通信息壁垒,减少审核的步骤和时间,进一步提升审核效率。同时,要将名单审核与数据库的信息相关联,做到及时更新,确保数据的实时性和准确性。
3.建立“滤波”安检积分机制
探索建立“滤波”安检积分奖励机制,通过物质层面的奖励与精神层面的激励,鼓励乘客更多地使用“滤波”安检,并在使用过程中不断探索和完善。通过与目前的票卡系统相关联,对符合“滤波”安检条件的人员进行积分累计,在安全出行达到一定次数或里程后,提高其积分等级,不同的积分等级可以兑换相应的等级权益,包括抵扣资费、获得纪念票卡等安全通行里程奖励,以此激励乘客使用“滤波”安检。过审人员若在当年度未出现违反安检规定的情况,能够优先获得下一年度的快速通行资格。同时,当出现过审人员违反相关规定,或有意逃避检查,影响安检工作正常进行时,对其积分进行清零,并将其录入黑名单,情节严重者将相关情况纳入其征信系统,如有违法犯罪的,依法对其进行处理。
“滤波”安检需要在乘客到达闸机前通过专用通道将普通乘客与符合要求乘客进行筛选分流,辅助以客流预警响应系统,对相关闸机进行远程管控,并逐步实现大型枢纽及重点场所的一体化安检,提升安检的合理性与快捷性。
1.加强专用“滤波”安检通道建设
在相关出入口进一步完善专用通道建设,明确不同闸机的差异性,通过增设专属指引标识,提升指引效果,避免无关乘客误入,确保该通道成为相关乘客专用通行通道,以此进一步解放安检人员,将安检通道的引导人员调整至秩序管理、可疑包裹排查等需要人工进行处置的岗位上去。
同时,根据不同车站类型、不同人流结构、不同地理位置,形成不同的安检通道配备形式,形成“一站一方案”,以满足不同的通行需求。如大型居民区或办公场所周边车站,客流人员组成结构和通勤时间相对固定,符合“滤波”安检的建设初衷,因此可以增加专用安检通道数量;对于大型场馆、旅游景点、商业密集区等地标性区域周边车站,外来流动人员较多,“滤波”安检使用占比较低,则可以提高常规安检通道比例。
2.建立“滤波”安检客流预警响应系统
“滤波”安检在确保公共安全的前提下,使乘客快速地进入付费区,从而减少可能发生的人员积压现象,但是在个别情况下,乘客快速进入站内,容易将客流积压风险点转移至站内。因此“滤波”安检系统需要和车站客流监测系统建立关联,对车站客流,尤其是出入口闸机处的客流进行实时采集和分析,通过相应的模型和算法,形成预警数值。当车站收费区内人员到达预警阈值时,自行触发相应的人员管控措施(如关闭“滤波”免检通道、关闭出入口等措施),降低客流进入车站的速率和数量。“滤波”安检系统应充分发挥数据分析和研判的优势,将有关数据及时进行推送并指导一线实战单位和民警开展工作,做到人机结合,有效引导。
3.落实重点区域“一体化”安检机制
在大型交通枢纽、机场、车站及大型活动举办地等区域开展“一体化”安检,在相关区域到轨道交通闭环式专用通道省去二次安检环节,实现重点区域的安检标准统一,做到守住安全底线与提高旅客通行效率之间的平衡,对于非常规乘坐轨道交通的人员,将其设定为单次免检人员,出站后其免检资格自动取消。为此,需要明确安检责任区的管理主体并进一步明确各主体之间的安检标准,减少标准不一对安检工作带来的影响,从而进一步落实主体责任。同时,由于重点区域的开放时间与轨道交通运营时间存在着一定的出入,原本的隔断建设对于一体化安检会产生一定的影响,需要对相关消防、内保技防设施进行重新布局,以满足“一体化”安检的要求。
轨道交通安检是一项系统的公共安全管理工作,涉及社会的方方面面。“滤波”安检工作无论从顶层设计到后期规划,还是从制度的建立到横向单位间的协同管理,都应从公安、地铁运营公司等一线执行单位延伸至全市各领域的协调整体发展。“滤波安检”的社会化程度离不开社会各方面的参与,需要社会各界对“滤波”安检的理解和支持。
1.加强制度建设与保障
《治安管理处罚法》《上海轨道交通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部门规章对于安检实施主体及职责范围划分等内容规定尚不明确,“滤波”安检还缺少相应的法律支撑。一方面,多方安检主体应具备科学完整的管理制度,通过整合和规制,形成一套整体性治理或协同治理的机制。运营单位应会同公安机关制定城市轨道交通“滤波”安检管理制度,明确规范“滤波”安检工作中不同参与方的职责权限、量化管理、培训演练、奖励惩处等内容,做到有法可依、有理可据,特别是明确发生重大案事件时的处置流程和操作依据,使各单位能够通力合作、凝聚力量、协同推进、破解难题,确保“滤波”安检工作快速、稳妥、有序开展。另一方面,进一步明确在“滤波”安检中乘客应履行的义务以及对于拒绝、逃避安检行为的处罚依据和措施。鼓励群众发现问题、提供建议,建立有奖举报制度,对及时报告管理漏洞和隐患的人员进行奖励,进一步提升管理效果。
2.加强“滤波”安检工作的全面宣传
建立健全“滤波”安检宣传长效工作机制,创新形式、拓宽渠道、丰富内容,推进“滤波”安检宣传进车站、进车厢、进学校、进社区、进单位,提升公众知晓度与参与度,提高乘客主动配合安检的自觉性。一是通过移动电视、灯箱广告等形式,开展“滤波”安检的宣传,提升普通乘客对于“滤波”安检的了解,并在重点车站和区域开展主题宣传。二是根据不同群体的不同特性,有的放矢地进行媒体宣传,不仅仅立足于广播电视、报纸杂志等传统媒体,更要有效利用微信微博以及短视频等新型媒体,对“滤波”安检申请流程、入站程序的方式,以及福利优惠、惩罚措施等相关奖惩案例进行有效宣传。三是采用乘客满意度调查等形式对“滤波”安检相关实施情况进行公众评价,及时反馈评价结果和改进情况,使公众在了解的基础上积极投身、参与城市轨道交通“滤波”安检建设。
3.加强“滤波”安检的应急演练
社会化力量参与安检管理工作,需要有一定规模,也需要具备相应的专业管理能力。应根据管理者的组成结构进行针对性、专业化的教育和培训,并定期组织应急处突演练,使相关人员熟悉并掌握应对大客流和突发事件的处置流程及专业技能,成为既能够组织参与相关事件处置,又能够引导群众避免恐慌,维护现场秩序的力量。不断提高安检队伍专业能力,提升整体形象,确保能够在突发事件处置中配合公安机关等专业力量完成任务,切实形成工作合力。
轨道交通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应结合“四长联动”及“最小作战单元”等工作机制,开展有效协同治理,调动属地公安、街道、车站外包人员等力量。当发生重特大突发事件时,结合“滤波”安检特点开展相应处置,并根据处置或演练中发现的问题、谋求对策,进一步完善预案和处置流程,全面提升轨道交通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的能力和水平。
推进城市轨道交通“滤波”安检建设,既是理论研究,亦是实践探索,需要在不断打磨中逐步提升建设水平,以满足当前日益复杂的公共安全形势需要。在当前全警智慧公安建设的背景下,“滤波”安检无疑是破解城市轨道交通安检工作困境的有效路径。应依托“智慧公安”建设,推进一体化安检体制建设,为超大城市轨道交通安检工作提供新的解决方案。不断优化方案、调整措施,倒逼安检工作流程再造,逐步完善“滤波”安检机制,提高乘客安全感和舒适度,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上海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