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尚伟, 陆子昕, 王 彤
(1. 四川大学 文学与新闻学院, 四川 成都 610065; 2. 辽宁大学 新闻与传播学院, 辽宁 沈阳 110136)
20世纪80年代,加拿大社会学家戈夫曼在象征互动视角和预期理论视角的研究基础上,将 “框架理论”引入新闻传播领域,形成“新闻框架理论”。该理论认为,人们在认识社会事务时都会使用一个道具作为认识或判断的基准, 这个道具就是框架。将框架定义为“左右我们对事物, 至少是社会事务的主观认识的组织原则”[1]。我国科技新闻报道的研究目前主要集中在科学的传播效果方面,对报道框架的研究较少。本文旨在通过对我国科技新闻文本结构和科技新闻生产过程的分析,探究科技新闻框架的特点及未来的发展方向。“恩特曼认为框架涉及选择感知现实的几个方面, 将它们连接在一起, 并促进特定解释的叙述”[2]。臧国仁认同恩特曼的观点,即框架是 “人们或组织对事件的主观解释与思考结构”[3]32。本文参照恩特曼和臧国仁的观点研究科技新闻的文本结构和生产方式。
臧国仁先生在其著作《新闻媒体与消息来源----媒介框架与真实建构之论述》中,提出新闻框架3层级理论。他将新闻框架划分为高、中、低三个层级。高层框架是对某一主题事件的界定[3]34,同时限定中层和低层框架,是报道意义的核心。中层框架是对事件来龙去脉的阐述,由主要事件、先前事件、历史、结果、影响、归因及评估等环节组成[3]37。低层框架指框架的表现形式,由语言或符号组成[3]41,包括字,词,句,以及由这些基础语言形式形成的修辞或譬喻。本文以此对2014—2017年的科技新闻作分析,从高层框架、中层框架、低层框架总结中国科技新闻报道框架的文本结构和生产方式特点。2014—2017年是科技新闻报道逐步发展的4年,微博、公众号、各种新闻聚合网站和软件的出现为科技新闻报道发展提供了动力。本文以《中国科学报》刊载,由两院院士投票决定的2014—2017年中国年度十大科技新闻为研究样本,研究分析中国科技新闻报道框架的文本结构和生产方式特点。《中国科学报》由中国科学院主管,由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主办,体现科学界与新闻界对科技新闻的主观解释与思考,可以从中提取有代表性的科技新闻报道框架。2014—2017年重大科技新闻报道的统计分析结果如下。
1.科技新闻报道高层框架统计分析
将报道议题、内容的层次和报道基调作为高层框架的研究内容:报道议题是对主题的界定,决定报道的主要内容;内容的层次是对报道内容的限定,决定报道的角度;报道基调是新闻文本暗含的态度,具有引导性,对中层框架和低层框架起限制作用。在此基础上,本文借鉴中国科普网对科技新闻分类的方法对样本进行统计分析。将报道议题划分为自然、生态环境、医疗健康和高新科技类;将内容层次分为科学知识、科技文化、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类;将报道基调分为赞扬、中立、批判类。新闻样本的报道议题统计结果为:高新技术类21条,自然类7条,医疗健康类6条,生态环境类6条。内容层次的统计结果为:科技知识类12条,科学方法类18条,社会作用类10条。报道基调均为赞扬,即对科学家钻研精神的赞扬,如图1所示。
图1 各类报道议题统计结果
统计结果显示,这一阶段的报道议题集中在高新技术类的新闻上,以科技成果为主要报道对象,报道多次出现“首次”“突破”等字样。内容的层次以科学方法,即对研究方法的介绍为主,重在阐述科技成果的工作原理、相关定义。报道基调重在传递正能量,兼有塑造国家形象的效果。
2.科技新闻报道中层框架统计分析
中层框架是对事件来龙去脉的阐释。中层框架包括内容来源和消息来源两方面。内容来源是对信源的分析,是媒体对报道该新闻必要性的评估依据。在一定程度上,内容来源的数量越多、种类越多,内容的科学性越高、越客观,报道呈现的观点越全面。本研究的内容来源分为转载报道和原创报道两种。在统计过程中,若出现相同报道,本研究以能检索到的最初新闻源作为内容来源。将“据悉”“据了解”等内容来源模糊的报道标记为“模糊”,其他未出现上述字样的新闻报道标记为“无”。一般科技新闻中的消息来源包括行业专家、科研项目负责人等。样本新闻中,内容来源模糊的新闻5条,无内容来源的新闻11条,单一内容来源的新闻24条,2个内容来源的新闻5条。在有内容来源的新闻中,转载新华社新闻的样本新闻15条,转载科学网新闻的7条,转载中国新闻网新闻的5条,转载人民网新闻的5条,转载《光明日报》新闻的2条,转载中科院新闻的2条,转载央视网新闻的2条,转载《法制晚报》新闻的1条,转载澎湃新闻的1条。在消息来源方面,来自专家的新闻15条,来自工程师的新闻13条,如图2所示。
图2 内容来源统计结果
统计结果显示,在内容来源方面,来自新华社的消息是各大媒体及网站的主要转载对象,暴露了科技新闻原创比率低的问题。在消息来源方面,我国的科技新闻报道大多直接使用来自行业专家或科研项目负责人的观点,消息来源比较单一。
3.科技新闻报道低层框架统计分析
低层框架通过新闻报道的外在风格和符号运用来表现。本文的低层框架分析包括对报道形式、图片、视频的运用及报道篇幅的分析,这三者共同决定新闻报道的外在风格和公众对新闻的直接感受与评判。本文将新闻的报道形式分为文字报道、图片报道、视频报道及3种报道形式的各类组合。文字报道即纯文本形式的报道。图片报道即含有图片的报道,包括以图片为主体的报道和有配图的报道。视频报道即有视频的报道,媒体自制视频或采访实录视频均可。本文将有图片或视频的科技新闻分为“对科学概念的解释或说明”和“不是对科学概念的解释或说明”两种。将400字以下的报道称为短篇报道,将400~800字之间的报道称为中篇报道,800字以上的报道称为长篇报道。在40条新闻样本中,共22条新闻采用统计结果显示,2014—2017年重大科技新闻报道的低层框架可以归纳为:以400~800字的消息或通讯为主,大部分为纯文字报道,图片的相关性较低。认为我国科技新闻报道框架具有以下特点:①议题多以重要科技成果为主,主要内容是讲解科学知识。②基调多为赞扬科学精神,有强宣传效果。③从主流媒体转载的文章较多,原创比例较低。④多数报道仅以采用专家、科研项目负责人的观点为报道内容,消息来源较为主观单一。⑤体裁以消息和通讯为主,短小精练。⑥文字是报道的主要呈现形式,辅图多与主题关系较小。
图3 报道形式统计结果
了纯文字报道,1条新闻采用了纯图片报道,1条新闻采用了视频报道,14条新闻采用了文字+图片报道形式, 2条新闻采用了文字+图片+视频报道形式,如图3所示。在对图片或视频运用的研究方面,本文发现有80%的图片与报道主题无关,是关于该新闻报道中某个具体名词的配图。在对篇幅的研究上,有9条400字以下的新闻,19条400~800字的新闻,10条800~2 000字的新闻,2条2 000字以上的新闻,如图4所示。
图4 报道篇幅统计结果
2014—2017年度优秀科技新闻报道具有这6种特点固然与媒体性质有关,但亦折射出我国科技新闻报道在文本结构和生产方式方面存在很大问题,即:脱离民众、脱离社会、曲高和寡。
1.科技新闻报道框架的优点
(1) 内容来源可靠。科技新闻的内容来源多以主流媒体为主,如新华社、人民网等。相较于社会媒体,主流媒体的新闻大多权威、准确,具有帮助公众理解科学的功能。
(2) 消息来源专业。科技新闻的消息来源多来自行业专家或科研项目负责人等专业人士,他们有对专业科学知识的解读能力,能够对科学问题作出回应,可以起到启蒙公众的作用。
(3) 报道篇幅较为适中。在公众理解科学阶段,主流媒体的科技新闻报道篇幅短小精练,用最短的篇幅传播最重要的信息,符合公众碎片化阅读的习惯。
(4) 报道形式有趣味性。含有视频、图解科学知识点等报道形式的科技新闻报道,意味着负责科技新闻报道的媒体逐步意识到活泼的报道形式在科技新闻传播中的重要性。媒体未来必将采用更加活泼的报道形式生产科技新闻,以达到更好的传播效果。
2.科技新闻报道框架的不足
(1) 议题曲高和寡。就2014—2017年的重大科技新闻报道看,记者对科技发展的呈现流于表面,着重报道高新技术对科技发展的推动作用,忽视了高新技术对公众生活的影响。科技新闻报道在高层框架上缺乏接近性,难以让公众将科学进步与自身生活联系在一起。个人利益的实现、发展与社会共同体的存在和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4],科技成果必然也与公众利益挂钩。科技新闻报道深入挖掘科技进步与公众利益的联系,才能得到公众更多的青睐。
(2) 内容缺少趣味性。就2014—2017年的科技新闻报道看,科技新闻的内容集中在对科学知识的解释上,报道大多以文字形式为主,这就难免产生在解释科学知识过程中专业术语堆积的现象。中国许多科普知识类媒体采用更活泼的图解知识点或实验视频的形式,向公众提供科学领域的新鲜事,增加新闻文本的趣味性。因此,科技新闻在内容方面仍需融入趣味性的元素,进一步达到帮助公众理解科学知识、参与讨论科学问题的目标。
(3) 消息来源较单一。学界是样本新闻的主要消息来源。虽然学界专家是具备相关知识的专业人士,但共性知识有时不适合应用于个案判断,坎布里亚羊事件就是科学家们基于共性知识对个案的错误判断,而农场主却根据个性知识做出了正确判断。公众可能不具备共性知识,但个性经验亦有被参考的价值。仅用学界作为消息来源,本质上是对公众参与民主决策权利的忽视。
(4) 消息来源权威性不可靠。媒体所提供的某些权威观点是因为“某权威”出现在各类采访的次数较多,但其在业界的影响力可能并不显著,或更权威的学者大有人在。这类“权威”提供的观点或信息是否有价值,值得思考。
(5) 报道形式较为单一。报道形式对科技新闻的传播有推动作用。文字或文字+图片的报道形式没有活泼的图解新闻或实验视频更有吸引力。例如:在火箭升空时,录下视频;在生物技术取得新成果时,录下细胞的变化过程,将使公众对科技新闻的接受度更高。目前已有媒体意识到报道形式单一的问题,在科技新闻报道中做了加入视频的尝试。
3.科技新闻报道难以吸引公众的原因
本文认为科技新闻报道难以吸引公众的原因与现有高层框架的宣传色彩过浓和关注科技新闻的媒体较少有关。
(1) 高层框架的宣传色彩过浓。当下主流媒体在科技新闻报道的高层框架层面始终秉持宣传的态度,缺乏增加趣味性或贴近性的意识。相比之下,很多科学类网站和自媒体平台出于收益需要,生产的科技新闻在报道议题、内容的层次上更加有趣和贴近生活。如科普类公众号“果壳”,在报道屠呦呦团队的青蒿素研究时,采用了图解说明青蒿素作用,分类说明青蒿素的研究进展为治疗其他疾病带来的可能,获得了10万+的阅读量及众多网友的评论。因此,主流媒体如果有吸引公众参与科技新闻讨论的需要,必须革除目前高层框架宣传色彩过浓的弊病。
(2) 缺少改变新闻报道框架的动力。由于关注科技新闻报道的媒体较少,这些媒体生产的科技新闻又未能准确帮助公众理解科学知识,没能引发公众关注,所以其他社会媒体若在已有报道上补充、整合,形成新的科技报道的难度很大。如此循环往复,科技新闻的读者群体始终局限在少数人群。传播效果有限,使媒体主动改变科技新闻报道框架的动力不足。
在科技新闻报道写作中,写作者首先是一个好公民,然后才会是一个好记者。媒体如果始终秉持宣传的目的,将科技新闻仅作为展现国家实力的途径之一,科技新闻报道框架很有可能始终停留在科技新闻发展的初级或中级阶段,难以帮助公众有效提高科学素养。
我国科技新闻的发展经过两个阶段:传统科普阶段和公众理解科学阶段[5]。传统科普阶段是少数科学家对广大民众进行知识灌输,是由上而下的科学知识传递过程的第一阶段。传播者是替科学工作者和国家机构等发声的媒体,受众是公众。这一阶段媒体生产科技新闻的目的是扫盲。延续至今的公众理解科学阶段是公众被动了解科学,但对科学持有怀疑态度、有判断科技成果好坏利弊意识的阶段。公众有意识地参与媒体报道、表达看法,即使仍按照主流媒体铺设好的轨迹运行,也是一种进步。科技新闻发展的两个阶段也形成了我国科技新闻框架的两个层次:
(1) 科技新闻文本主要以400~800字的消息或通讯为主,不对深层原因或影响进行报道。文字是报道的主要载体,辅以关系不大、不涉及其他利益的新闻图片,重在阐释科学知识或成果的社会效果,回应科技新闻发展的第一阶段----传统科普阶段。
(2) 科技新闻生产优先选取新近发生在科学领域的新鲜事,且需要有利于展现国家实力或与公众生活相关。前者以高新技术类新闻为代表,后者以医疗健康类新闻为代表。专家是新闻的主要消息来源,在综合既有科技事实和专家观点的基础上,形成源自新华社等国有媒体,被社会媒体按需转载的新闻通稿。科技新闻的生产者通过对专家信息源等的选择强化某种观点,回应科技新闻发展的第二阶段----公众理解科学阶段。
综合看,缺乏科学性和可读性是我国科技新闻相较于其他国家----尤其是公众参与度较高的欧美国家----面临的主要问题。本应最适合科技新闻传播的图解新闻、数据新闻等报道形式,在科技新闻领域未发挥应有的作用。公众参与方式仍以网站评论为主,二次创作的比率很低,足见科技新闻对促进公众理解科学的效果有限。
我国科技新闻的发展必然要进入第三阶段----有反思的科学传播阶段[6]。有反思的科学传播是公众自觉了解科学并对媒体所报道的科技新闻做出反馈,积极参与科学讨论的阶段。在这一阶段,重在把科学领域的最新信息传递给公众,以社会公器的角色引发公众讨论,起到弥补科学界与公众知识鸿沟的作用,帮助公众与科学家平等交流。公众在决策中的作用是对已了解的相关知识,能够运用自身的经验、个性知识对科学家可能尚未考虑或不了解的部分进行补充[7]。当媒体和公众各司其职时,科技新闻的传播就真正实现了德弗勒提出的信息传播与反馈互动模式[8]。科技新闻与其他新闻最大的不同在于科技新闻是需要公众了解的新闻,也是公众需要根据自身经验对新技术的价值、伦理等问题作出决策的新闻。科技成果只有在科技新闻发展到“有反思的科学传播”阶段才能与公众共享,并作用于公众的生活。因此,未来的科技新闻必然是全民参与的公众新闻,理应和政治新闻、经济新闻、社会新闻一起成为新闻报道的第四支流。
本文的不足之处是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国内科技新闻报道框架的研究上,对国外科技新闻报道框架的发展历程与特点的研究,对我国社会新闻、时事新闻等报道框架的研究没有深入探索。如果能将本研究结果与上述两类研究成果对比分析,形成更为宏观的思考,将对我国新闻报道未来的发展有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