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序哲, 孙宁遥, 王 妍
(1. 沈阳大学 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 辽宁 沈阳 110044; 2. 沈阳辉山经济发展集团有限公司, 辽宁 沈阳 110164)
本文研究的乡村特色产业指沈阳县域(辽中区、新民市、法库县、康平县)经济中所有一二三产业。当前,沈阳振兴发展已经步入发展关键期、改革攻坚期和矛盾凸显期[1],加快提升乡村特色产业发展水平是实现乡村产业振兴的重要内容,是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抓手,是实现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2],对于激发乡村活力、补齐县域经济短板、增强乡村产业振兴新动能,实现高质量发展,“推进‘幸福沈阳’建设,全面提升人民幸福感”[3]具有重要意义。
1.沈阳县域经济发展基本情况
沈阳县域地区(辽中、新民 、康平、法库,下同 )国土面积9 384.6平方公里,占全市国土总面积73.0%;户籍人口290.3万人,占全市户籍人口35.0%(数据来源:市统计局)。根据新民市、辽中区、法库县、康平县政府工作报告和4地“2018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19年预算(草案)的报告”(下同)新民市、辽中区、法库县、康平县2018年县域地区生产总值756.7亿元,比上年增长3.8%;固定资产投资175.9亿元,比上年增长16.4%;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9.2亿元,比上年增长15.3%;第二产业增加值252.7亿元,比上年增长5.5%,占经济总量32.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97.1亿元,比上年增长8.8%;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 736元,比上年增长7.4%。
2014年前沈阳县域经济占全市GDP比重约20%左右,2015年后,比重下落,2018年,县域地区GDP仅占市GDP比重12.5%,增速低于全市1.4个百分点,低于城区1.6个百分点。与2014年相比,占全市比重下降7.5个百分点,低于全市5年平均增速6.5个百分点,低于城区5年平均增速6.7个百分点。见图1、图2。
2.沈阳县域经济产业结构
从产业结构看,2018年沈阳县域地区第一产业增加值201.77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245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309.89亿元。沈阳县域一二三产业以2015年为转折点,2015年后,一二三产业同时回落。从结构上看,辽中、新民两地区第一产业较强,康平、法库相对落后;新民和法库第二产业数值较高;第三产业,除康平略低外,其他地区趋势稳定。
3.沈阳县域特色产业整体布局
2018年,沈阳共有辽中养士堡镇养前村(棚菜)、法库登仕堡子镇(树莓)、新民大民屯镇方巾牛村(辽绿蔬菜)、辽中刘二堡镇皮家堡村(葡萄)和辽中冷子堡镇金山堡村(淡水鱼)5个国家级“一村一品”示范村。县域特色产业整体布局如下:
第一产业:辽中杨士岗温泉、刘二堡葡萄、养士堡果蔬、六间房花卉、牛心坨林果等;新民大民屯白菜、兴隆堡草莓、柳河沟香瓜、梁山西瓜、公主屯鸡蛋、周坨子葡萄、大红旗西芹、前当堡淡水鱼等;康平方家小米、海州花生、红碧然葡萄、两家子灵芝、康奉堡杂粮等。法库孟家蔬菜、丁家房葡萄、十间房中草药、叶茂台花生、大孤家子肉牛、秀水河子辣椒、登仕堡树莓、卧牛石豇豆、四家子山楂、慈恩寺寒富苹果等。
图1 沈阳市及县域GDP情况
图2 沈阳县域地区经济2013—2018年走向图
第二产业:辽中以商用车及零部件产业、装备制造配套产业、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为主,全区高新技术企业16家。新民以玖龙纸业、金红叶纸业和胡台新城新华恒彩色包装、宏伟塑料等企业,形成了集原材料生产、生产加工、设计研发、展示交易、教育培训于一体的产业基地。新民经济开发区有三九药业、双鹤药业、修正药业等医药企业35家;农产品深加工产业集群以福来豆制品、盼盼食品、恒丰源肉制品为重点,涵盖畜产品初级加工、稻米加工、饲料加工、商品鱼繁殖等产业。康平以塑料纺织及新材料产业、清洁能源产业为主。法库以陶瓷、通航产业为主体,并形成辣椒、树莓、草莓、蓝莓、食用菌等产品加工出口业。
第三产业:辽中发展了厚城天府花海、一品汤泉两个市级重点旅游项目;新民形成兴隆堡镇草莓采摘、美国郡赛多纳温泉度假酒店、格林天沐温泉度假村;康平推出卧龙湖水上乐园、天沐温泉度假酒店等旅游村镇;法库打造财湖、五龙山、巴尔虎山等旅游景区。
1.第一产业不特且产出率低
沈阳县域第一产业以粮食种植为主,占耕地面积80%,粮食生产主要是玉米和水稻。玉米播种面积590万亩(1亩=0.066 7公顷,下同),占全市耕种面积60%,主要分布在新民、法库、康平,面积414万亩,占全市70%,其中,法库玉米种植面积高达69%。水稻面积170万亩,占全市耕地面积17%,主要分布在新民、辽中两地,占全市62%。种植粮食的收入受农产品供求、产品构成与质量影响较大,附加值低,经济效益差,往往增产不增收,增收不增效。
县域高效特色作物仅占耕地面积的20%,设施农业占耕地面积3%,达到“一乡(镇)一业、一村一品”比重低。设施农业机械化与智能化的应用程度相对较低,无法对设施内温、光、水、肥、气等环境因素进行调控,抵御生产风险能力较低。同时存在配套设备不完善,劳动效率低,作业环境差,规模不大。高效特色作物占耕地面积比重低,导致农业综合产出效率不高。2018年沈阳种植业总产值为244.2亿元,耕地产出率约为2 385元/亩,而同为副省级城市的大连和南京两市同期耕地生产率分别为4 355元/亩和7 328元/亩。
从人均农业总产值上看,第一产业从业人员比重高,第一产业从业人员占从业人员总数的53%,人均农业总产值约7 300元。同期,南京第一产业从业人员占比为20%,人均产值近2万元。
2.第一二产业不强第三产业不优
第二产业是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从全国百强县发展经验看,第二产业是县域经济实力的最重要支撑,百强县三个产业结构平均比为2.6∶53.8∶43.6,沈阳为26∶32.6∶41.4,差距明显。
沈阳县域工业发展仍处于较低水平,成为制约县域经济实力的根本因素。从各地区主导产业看,辽中有工业企业1 790户(含个体),全区高新技术产业仅16家,2018年产值5 000万元以上企业25户,亿元以上企业仅15户,税收百万元以上企业只有24户,辽中铸造机加、有色金属等传统主导产业呈现萎缩态势,逐渐失去竞争优势。新民2018年亿元以上开复工项目仅有45个,造纸及包装印刷等主导产业,虽发展十余年但仍处在产业链、价值链中低端,受市场、环境等因素制约大,产品附加值低。康平的煤炭等传统能源占全县规模以上总产值比例大,主导企业数量少,规模小。法库陶瓷产业转型升级缓慢,产品以建材类为主的格局没有根本改变,受市场因素和金融环境影响,企业经营和发展存在困难。通航产业形成全产业链,但链条细分不精,产业集聚效应不强,未能有效地利用沈阳母城的航空、制造业优势,产业技术转移不足。
县域地区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普遍缺少具有强大市场影响力的企业。沈阳县域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226户,主营业务收入超过10亿元的仅占3%,市级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中具备深加工能力的不到50%;农产品深加工产业链短,一次加工占比为70%~80%,二次以上深度加工占比仅为20%~30%。由于二产不强,点多面广,特色不鲜明,导致同质竞争严重。
第三产业多以分散经营、小群多路的批发零售、住宿餐饮等传统服务业为主,现代服务业发展慢、层次低,尚未形成规模。如在文化旅游资源上的深度挖掘开发不够,辽中、新民的温泉,康平的卧龙湖、金沙滩沙漠,以及康平、法库的辽金文化资源等都处于低水平初级开发阶段,提升步伐缓慢。
3.特色小镇发展滞后
作为特色产业的承载地,沈阳县域特色小镇发展滞后,产业不特,截至2018年底,仅有法库县十间房1个全国特色小镇和14个省级特色乡镇,比大连分别少1个和6个。特色小镇产业离散,产业集聚度低,产业链条细分不精,高精不足,集聚效应不强,产值预期不理想,缺乏具备竞争优势的公共服务体系,产业同质化严重。如辽中杨士岗镇和新民兴隆堡镇都把温泉作为特色产业,发展定位雷同,没能形成错位发展、优势互补、有序竞争的态势。
4.财政扶植力度较弱
2018年,县域地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仅占全市的5.4%,与2014年相比,占全市比重下降7.4个百分点,低于全市5年平均增速14.9个百分点,低于城区5年平均增速15.2个百分点。由于沈阳县域经济不发达,地方财政收入低,对特色产业发展扶植能力不足,对国家和省市资金依赖度过高,对特色产业集中投入不够,影响特色产业发展壮大。同时,农村信贷资金配置主体仍以农信社为主,其次是邮政储蓄银行。在信贷资金配置规模方面,虽然农村地区信贷资金配置规模呈现逐年上升趋势,但与农村经济发展增长速度仍然不匹配。
5.土地流转程度较低
沈阳县域仍以分散经营为主,县域土地流转规模及比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018年辽中、新民、康平、法库土地流转占家庭承包面积比例平均为30.3%,低于全国平均水平7.6个百分点,差距较大。主要原因是农户对土地依赖性强,担心土地流转后难以收回。总体来看,沈阳县域土地流转规模小,成为制约乡村特色产业发展壮大的一个重要因素。
6.专业人才严重缺乏
调查发现,县域地区干部队伍中真正精通规划建设、经济社会发展、旅游产业谋划的高质量人才极为匮乏。以康平为例,每年高考输出大学生约1 300人,回康平工作的寥寥无几,全县各领域高级职称人才1 012人,其中50岁以上占近60%,这些人主要在政府部门和医疗卫生教育等事业单位,企业开工难以找到专业人才,制约了企业的发展壮大。
7.经营体系有待完善
农民合作社发展处于起步阶段,呈现出发展速度快、数量多、组建层次低和规模小、运行不规范等特点。由于农民合作社组建层次低和组建规模小,经营方式单一,资金链薄弱的农业合作社发展层次较低,只停留在一些简单的农产品生产和销售环节,没有发挥出农业合作社的优势来。
8.品牌建设仍需加强
(1) 缺乏影响力巨大的品牌。县域地区特色产业点多面广,缺乏在国内外有影响力的优质品种,特色不足,没有形成产业联盟和溢出效应,附加值有待进一步深挖。2017年底,沈阳市获得省级以上农业品牌仅有53个,辽中、新民、康平、法库等县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区域品牌的分别为寒富苹果、辽中玫瑰、辽中大米、辽中葡萄、辽中鲫鱼,小梁山西瓜、新民寒富苹果、柳河沟香瓜、大民屯白菜,康平花生、康平地瓜、康平小米、康平羊汤、康平寒富苹果,叶茂台花生,五龙山葡萄、辽育白牛等总计17个。总体来看,农产品品牌化仍处在起步阶段,没有形成有巨大凝聚力的品牌,没能产生品牌效应。
(2) 特色农产品品牌资源分散。沈阳县域农产品种植模式趋同化现象严重,未能赋予产品地方特色,存在“一种特色产品、多个注册商标”现象。以寒富苹果为例,辽中、新民、康平三个地区的寒富苹果均获得国家地理标识品牌。“一种特色产品、多个注册商标”影响了品牌价值和市场认可度,由于知名度、外观、口感等原因,寒富苹果本地认可度并不高,影响力不大。
今年,国务院印发《关于促进乡村产业振兴的指导意见》,明确乡村特色产业的发展思路、实现路径和政策措施[4]。按照中央文件,结合沈阳情况,沈阳乡村特色产业的发展应从4个方面加强。
1.突出优势特色,培育壮大乡村产业
(1) 做优做强主导产业。在工业发展上,要依托基础优势和自然条件,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聚焦2~3个主导产业,以集群化、配套化为方向,培育龙头企业和中小企业,不断提高主导产业的支撑力和竞争力。
辽中:①重点发展以商用车、特种车、汽车零部件为主导的汽车及零部件产业,构建更加完备的汽车产业链条,全力打造沈阳西部汽车产业基地,建成辽宁重要的商用车生产基地。②装备制造配套产业,重点发展智能装备制造新型功能材料(金属材料)、增材研发与制造,打造沈阳先进装备制造配套产业基地。
新民:①重点发展原料药、医药中间体和中成药等医药制造,建设以药品生产和医疗器械生产为核心的现代化医药产业园。②重点发展造纸包印产业,打造立足沈阳、辐射东北、服务全国的造纸包印产业基地。
康平:①重点发展以塑料包装、再生塑料、改性塑料为核心,构建多元化塑化产品新格局,努力建成东北最具影响力的塑料产业集聚区。②重点发展风力发电、光伏发电和生物质发电,促进地方经济绿色发展。
法库:①重点发展中高端陶瓷产品,提升陶瓷原产地标识知名度和竞争力,发展以陶瓷为核心的新材料(先进结构材料)和泛家居产业。②重点发展通用航空、无人机、航空制造等产业,打造国家通用航空产业综合示范基地、无人机研发生产及检测试飞基地、军民融合科研成果转化基地、特色户外运动及观光体验基地。
(2) 做大提升现代种养业。推进传统种养业现代化改造、农产品加工业提档升级,促进种养业向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和绿色化方向发展,提升质量效益和竞争力。①推进核心区标准化建设。对果菜生产核心区、特色作物生产核心区及畜禽生产基地发展标准化种养业,加快新建、改造集中连片高标准温室小区、冷棚小区及新建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场。②打造国内知名品牌。推进沈阳本地农产品品牌市场竞争力、占有率,加大对国家、省市农业品牌,国家级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认证的资金支持力度。③扩大新型经营主体规模。完善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为骨干,其他组织形式为补充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力争2021年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经营面积占承包耕地面积50%以上。
(3) 做精乡土特色产业。因地制宜发展小宗类、多样性特色种养,加强地方品种资源保护和开发。①创建特色农产品优势区。依托两瓜(西瓜、香瓜)、蔬菜、林果、禽蛋、肉牛、淡水鱼、花卉等特色农产品,推进特色农产品基地建设,形成“大产业、大聚集,小产业、广覆盖”格局,逐步形成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农业特色产业集群。②发展特色乡土产业。创新发展地域特色的乡村手工、特色食品,挖掘农村能工巧匠,培育家庭工场、手工作坊、乡村车间,创建一批乡村特色产业示范园。③培育特色文化产业。深入挖掘乡村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保护、传承传统工艺,整理、开发民族工艺,发展乡村特色文化产业。
(4) 提升乡村加工流通业。提升农产品加工流通业。①打造精深加工产业基地。以精致农业为导向,发展辽中稻米、果蔬、肉牛等高效绿色农业,打造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基地;立足新民特色农产品,推进初加工、精深加工及综合利用加工协调发展;加快法库保鲜、贮藏、清选设施建设,打造集繁育、屠宰、加工为一体的牛产业链;积极发展康平食品工业园,提升绿色、有机农产品供给能力。②发展物流骨干网络[5]。统筹农产品产地、集散地、销地批发市场建设,加强农产品物流骨干网络和冷链物流体系建设,积极推广“农产品+电商+冷链快递”直销零售模式。
(5) 发展乡村特色服务业。加快乡村休闲旅游与电子商务、养生养老、文化创意、健康运动等不同业态跨界配置,充分释放“接二连三”功能。①打通“绿水青山”到“金山银山”的通道。制定乡村旅游规划,引导乡村旅游特色化、专业化、集聚化发展,深化乡村全域旅游示范建设,完善旅游业与其他产业供应链、价值链的高效对接机制,提供多元就业渠道和宽幅就业平台。②激活特色农业“功能包”。发掘农业多种功能和乡村多重价值,发展休闲农业、创意农业、体验农业、文化农业、生态农业、康养农业。打造“那处花海”“那片田野”“那家果园”等系列田园综合体,在“城边、景边、路边、湖边”村庄科学合理布局,推进休闲农业特色村建设,争创“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和“中国美丽休闲乡村”。③开辟农民跨界增收跨域获利渠道。发掘稻田湿地、油菜花海、草原绿地、森林氧吧、水库垂钓、果蔬采摘、民俗集会等绿色价值,促进农民从单纯卖农产品向更多“卖过程”“卖风情”转变。④推进生产性服务业崛起。力争到2021年基本形成服务结构合理、专业水平较高、服务能力较强、服务行为规范、覆盖全产业链的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农资供应、土地托管、代耕代种、联耕联种、统防统治、烘干收储等农业生产性服务。⑤加快生活性服务业发展。改造农村传统小门店、小集市等,发展批发零售、养老托幼、环境卫生等,建设一批农村生活服务业发展示范县、示范乡、示范村。
(6) 完善电商服务体系。推广“互联网+”产业链发展模式,完善农村电商服务体系。①构建农村电商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农业大数据中心和“大数据农业”信息管理平台,打造市、县、乡、村四级网络服务体系。②加快沈阳重要农特产品全产业链大数据建设,促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与种植业、种业、畜牧业、渔业、农产品加工业全面深度融合应用,建设智慧农(牧)场,推广精准化农(牧)业作业。③推动互联网与特色农业深度融合,发展创意农业、认养农业、观光农业、都市农业等新业态,促进游憩休闲、健康养生、创意民宿等新产业发展,规范有序发展乡村共享经济。④实施“互联网+小农户”计划,推广新民、法库“农户+网络+公司”发展经验,以信息流带动资金流、技术流、人才流、物资流,提升小农户发展能力。
2.扩大招商,“飞地”助力,市县联动
按照沈阳《关于加快全市县域地区主导产业培育和发展的指导意见》,加快县域特色产业发展,应进一步聚焦非农主导产业明确主攻方向、避免同质竞争,实现错位发展。
(1) 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打造一支精干高效的专业化招商队伍,创新招商方式,聚焦产业发展重点,围绕补链强链、集群配套,瞄准相关产业的龙头企业和发达地区的产业集群,实施精准招商,吸引更多的外部资金和项目落地。
(2) 大力发展“飞地经济”。一方面做好产业园区的土地整理、设施配套,集约化建设一批标准厂房,打造好项目建设平台;另一方面,借助京沈合作等机遇,走出去在更大范围内把自身优势、基础条件和产业政策包装好、宣传好,吸引更多项目以“飞地经济”的形式入驻本地。
(3) 加强市县两级联动。市直相关部门应加强对县域地区发展的顶层设计和具体指导,在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宣传推介等方面搭建有效平台,帮助县域地区做好资本、技术和人才等要素保障,形成条块结合、上下联动、共促发展的良好局面。
3.优化空间结构,促进产业融合发展
做大做强我市乡村特色产业,要强化统筹,构建县乡联动、镇村一体,形成多主体参与、多要素聚集、多业态组合,多利益联结的发展格局。
(1) 统筹县域特色布局。合理划定乡村产业布局,形成县城、中心镇(乡)、中心村分工明显、功能衔接,点面结合、各美其美的空间格局。①厚植“一业一品”优势。针对当前普遍有“品”不“特”现状,坚持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发展途径,推进整村开发、促进镇村联动,一村带多村、多村连成片,厚植镇域特色优势,创响“独一份”“特别特”“好中优”的“土字号”“乡字号”,积极申报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示范引领更多村镇发展“一业一品”。②推进强镇示范建设。聚焦镇域特色产业,重点扶持发展农产品初加工、精深加工、综合利用和联农带农能力强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农产品加工企业和生产性服务组织,实现加工在镇、基地在村、增收在户。③强化特色小镇辐射。将特色小镇建设与文化、旅游、养生等业态发展有机结合,形成产业联动,引导特色小镇立足产业基础,加快要素聚集和业态创新,辐射和带动周边地区产业发展。
(2) 打造产业融合高地。推动跨界配置农业与现代产业要素,促进农业越过界面,与关联产业高位嫁接、交叉重组、渗透融合,形成多模式推进、多主体参与、多机制联结。①壮大融合主体。引导一批新型经营主体向全产业链全价值链方向发展,形成龙头企业引领、新型经营主体为主、广大农民广泛参与的融合格局。②丰富融合业态。推动产业纵向延伸、横向拓展,发展连接城乡、打通工农的多类型多业态产业。形成“种植+”林牧渔的鸭稻共生、渔稻共生的“内循环型农业”、“农业+”加工流通的中央厨房、直供直销等外部延伸型农业。
(3) 建立利益分享机制。完善利益联结方式,打造成为风险共担、利益共享、命运与共的联合体[6]。①培育发展龙头企业。以标准、品牌和资本为“集结号”,聚集产业要素,带领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和广大农户抱团发展,构建龙头企业、新型经营主体和农户分工明确的“雁阵”体系。②创新联农带农手段。鼓励龙头企业通过“公司+农户、公司+农民合作社+农户”等方式,将小农户纳入现代农业产业体系。③完善利益联结方式。因地制宜推广“订单收购+分红”“土地流转+优先雇用+社会保障”“农民入股+保底收益+按股分红”等多种利益联结方式。④探索特殊保护机制。支持龙头企业二次返利、吸纳就业、村企对接等多种形式带动小农户共同发展,探索实行农民负盈不负亏的分配机制。鼓励发展农民“流转获租金、打工挣薪金、经营赚现金、入股得股金”的“一地生四金”模式。
4.聚焦“钱”“地”“人”,打好产业振兴“组合拳”
针对当前乡村特色产业发展存在资金不好筹、土地不好拿、人才不好聘三大痛点、难点、堵点问题,要聚焦、聚神、聚力推动改革创新和政策供给,打好“钱”“地”“人”组合拳[7]。要扎实推进改革,坚持发展理念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8],夯实乡村振兴的发展基础。
(1) 完善多元投入机制。①改革财政投入机制。提高我市土地出让收入用于农业农村的比例;设立市县两级乡村产业发展基金和风险补偿基金,支持和引导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②发展乡村普惠金融。鼓励金融机构下放涉农信贷审批权限,切实减少涉农贷款中间环节费用,降低普惠型涉农贷款利率,落实涉农贷款利息收入增值税优惠等政策。③加大乡村产业项目融资担保力度。鼓励保险公司开发新型保险产品,探索建立涉农信贷与涉农保险的互动机制。促进担保服务创新,盘活农村“沉睡”资产,为农民、农企增信。④建立政策和经营效益的共享机制。探索财政补贴资金量化给农民后以入股方式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让农民成为股东,获得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更多收益。⑤大力引导工商资本下乡。加强政策引导,吸引、鼓励、支持工商资本下乡,多办农民办不了、办不好、产业链长、受益面广、带动贫困乡村增收的产业。
(2) 探索土地制度改革。①完善用地保障政策。加大年度乡村产业发展用地的倾斜支持力度。开展县域乡村土地综合整治,盘活建设用地重点用于乡村新产业新业态和返乡入乡创新创业。②健全社会资本租赁农户承包地的监管制度。建立社会资本通过流转取得土地经营权的资格审查、项目审核和风险防范制度,建立完善土地流转履约保证保险、土地流转风险保障金等制度,做好风险防范工作。③稳步推进宅基地制度改革。开展宅基地“三权分置”探索,探索农村闲置宅基地入市办法,建立以保护农民权益、促进乡村振兴为导向的利益分配机制。
(3) 健全人才保障机制。引进外来人才、培育本地人才、发掘乡土人才兴办乡村产业。①引导各类人才下乡兴业。针对不同类型的人才,采取不同的引入、使用策略,搭建能人返乡、企业兴乡、市民下乡平台,将智创、文创、农创引入乡村。②实施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开展农业经理人培育、现代青年农场主培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轮训和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培训计划,构建“专门机构+多方资源+市场主体”多元化培育体系。③搭建乡村创业创新舞台。开展县域创业创新大赛,推出更多众创人才和项目,建立各类乡村众创基地,为农村创业创新人才实用和项目孵化提供舞台。④推动产学合作、院企共建。支持科技人员以科技成果入股,建立健全科研人员的校企、双聘机制,实现股权分红等激励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