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毓婧
自2007 年起,互联网的发展和智能手机的应用打破了传统的信息传播方式,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进入转型时期。2014 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通过了《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这一年也被称之为媒体融合元年。而我国传统媒体人离职现象经历的三次高潮,分别发生在2000 年左右、2007 年左右和2014 年左右,也就是媒体转型和融合的关键时期。新时期传统媒体如何发展?新闻记者如何顺应时代的变化?
作为隶属于上海报业集团的综合性都市报,《东方早报》进行了新的尝试和探索。2014 年7 月22 日,澎湃新闻正式上线,这是上海报业集团改革后的第一个成果,也是全国第一个由传统媒体整体转型的互联网新兴媒体。澎湃新闻更是沿用了《东方早报》的采编团队,形成了新闻信息生产采编一体化,与《东方早报》共用一套人马的组织结构[1]。笔者查找了2005 年到2016 年《东方早报》的记者节社评及休刊词和2017 年到2019 年澎湃新闻的记者节献词,试以跨度10 年的9 篇文章为基础(表1),通过对这些资料进行纵向的考察,分析媒体转型和融合时期新闻记者角色与职业理念的转变,并对新时期新闻记者如何转型与发展给出自己的建议。
有效样本为9 篇(其中2016 年为《东方早报》休刊词),2008 年无记者节相关内容;2011、2013、2015 年为记者节通讯,2014、2016 年为记者节通讯和微信公众号推文,无记者节社评(或献词)。
新闻媒介的报道活动不是“有闻必录”,而是对众多的新闻素材进行取舍选择和加工的过程,这个过程就叫做“把关”。在这个过程中,新闻记者和编辑往往承担着“把关人”的角色,需要对新闻内容的真实性、客观性进行把关。而2007 年,“纸馅包子”“社科院公布白领工资标准”等假新闻频频爆出,不加核实、不深入采访、不做好基本功往往是其产生的原因所在。实质上,在假新闻的背后是传统新闻精神和把关人责任的缺失。评论中提到,记者开始面临公信力危机,记者的职业操守受到质疑,在这种舆论环境下,记者要严守自己的崇高责任,秉持职业精神,努力开拓创新,做一个有担当、受读者信任的新闻工作者,强调了新闻记者的“把关人”角色。
然而随着网络的发展,传播者和受传者的界线不断模糊,网络传播呈现出一种“去中心化”的态势,“把关人”这一传统角色也正在逐渐弱化。新媒体时代以微博、微信为代表的自媒体兴起,“速度快、交互式传播、碎片化信息”的特点使媒介本身的价值得到凸显,却忽略了内容的重要性,加之人工智能的发展使国内一些媒体机构都相继开始尝试采用机器人进行日常新闻的批量写作,传统的媒介格局受到了一定冲击。而全民记者和机器人记者的出现使新闻记者受到的冲击最为严重。由2010 年的社论开始,弱化把关人角色、强化解读者角色和弱化生产者角色、强化策划者角色成为一种趋势。记者工作的重点从新闻能不能发和怎样发的“把关”,转向对新闻进行解释和评析,从生产新闻转向对新闻的生产、加工、传播等环节进行创造性的运筹与策划。新闻记者只有懂得对信息进行深度开发,培养写作深度报道和评论的能力,最大程度地挖掘新闻价值,才能顺应时代发展而不至于被全民记者和机器人记者淘汰[2]。
过去,新闻记者被认为是没有权威的名义但影响、作用极大的人,也就是所谓的“无冕之王”。在没有互联网的时代,大众媒体都是“精英媒体”,出版的报刊和发表的文章都是经过新闻记者和编辑们挑选的、有一定文字水平和见解的精英文字。评论中提到,新闻界有前辈曾经自勉:“记者是社会良知的守望者,是社会变迁的暸望哨,是历史草稿的记录者。”
而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社会公民意识不断提升的今天,以个人为中心的新媒体开始从边缘走向主流,新媒体时代已经到来。相比过去传统媒体准入门槛较高、新闻记者角色定位相对精英化的特点,博客、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的问世使得新闻平台大众化,民众在收集、报道、分析和传播新闻和信息的过程中发挥主动作用,从而造就了一个“人人都有麦克风”的新时代。例如梨视频就借由强大的拍客系统,使自家的报道能够抵达传统媒体无法及时抵达的第一现场,提高新闻报道的时效。
新媒体的勃兴所带来的去专业化主要表现在平台边界、职业边界和报道边界的失守,从前的“大记者”变成了被戏谑、调侃的“小编”,而原本与严肃新闻毫不搭边的行业,如今也都成了“媒体同行”。就职业边界而言,数字时代使得新闻人日趋成为数字劳工背景下专业新闻的留守者、公众舆论的边缘人,新闻职业的垄断性诠释话语则先后由政治取向、精英取向而转变为普通职业取向,新闻工作者原有的权威性被消解、被祛魅[3]。
2007 年,我国新闻行业出现了一系列虚假新闻和有偿新闻等关乎记者职业道德的问题,社论提到“在第八个记者节来临之机,我们尤其是我们中的‘另一部分我们’,在享受职业荣誉的同时,还应当反思:我们是否都可以理直气壮地宣称,自己已尽到了记者的责任?我们的笔下有是非曲直,有毁誉忠奸,有公共利益,有个人隐私,有财产万千,有人命关天,有公信良知……对照以上一系列‘有’,我们是否都做到了问心无愧抑或还时不时问心有愧?”社论呼吁新闻工作者在转型中国这个时代背景下,依然要做到坚守理想、忠于真相,严守自己的崇高责任,秉持职业精神,努力开拓创新,不可以自我懈怠和自我放纵以至于不讲责任、放弃义务,要能做一个有担当、受读者信任的新闻工作者。
“一段时间以来,以中国记协提出保障媒体的舆论监督权、公正评论权、言论豁免权为代表,从维护媒体和记者权益的角度呼吁制定《新闻法》的声音,作为‘第四种声音’,‘分贝’还不够高,声势还不够大,未能产生足够大的影响,未能引起有关决策部门的高度重视。”2009 年社论指出,中国记协要勇于、善于发出自己的声音,为保护媒体和记者的权益,为推动新闻立法继续大声疾呼。
但在《东方早报》2010 年的社论中,对待全民记者的态度上使用了“致敬”一词。它对全民记者时代是充满祝福的,并且评价“与职业的记者相比,他们或许装备更简陋,更缺乏团队的力量,但他们一样在记录这个时代,在不弃不离于现实,不折不挠于传播。他们一样需要面对强权,一样需要克服内心的恐惧。他们一样在尽力地改善这个社会”。面对“门外汉”的“抢饭碗”,媒体的态度不是批评与不屑,而是肯定与尊重[4],这不仅仅是对全民记者的鼓励,也是一种自我肯定与鼓励,这也反映了新闻记者职业理念开始发生转变。
“记者证珍贵不珍贵?在很多人眼中,可能这就是一个可以亵玩的东西。但在社会中,每一份这样的证件都表明一份责任。”2012 年社论指出了记者证是新闻记者职业精神的证明,象征着责任与义务,初心和使命,并呼吁在“全民记者时代”,新闻记者也要始终铭记自己的价值。
2017 年社论指出“记者永远不应低估自己的力量,严肃新闻永不应低估自己的价值”,2018 年指出“写好每一篇稿子,打捞每一个沉没的真相,重申每一个散落的常识,便是对自己的致敬”,2019年提到“好的新闻故事,不会被低劣的同质化信息所取代,不会被网络传播技术所淘汰”,《东方早报》转型后的澎湃新闻记者节社论融入了浓厚的人文情怀。它强调面对新媒体、新技术,新闻记者更应该有新担当、新作为,怀揣着初心与使命,赋予自己新的力量和价值。
记者由自我质疑与反思到自我肯定与鼓励的理念转变,意味着他们并没有在时代的洪流中迷失自我,而是肯定自己存在的意义,承认自己承担着对整个社会、人类的责任。因此,以新的角色定位适应时代新要求,以“不变”应万“变”,是今天中国新闻记者自觉的价值追求。
新闻框架的高层次结构是指对新闻事件主要议题的界定,代表了主题意义。新闻主题是新闻选题的具体体现,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媒体的关注点、倾向性以及呈现的主流意识形态[5]。笔者在阅读过程中发现《东方早报》及澎湃新闻网有关记者节新闻报道内容的主题框架主要包括记者责任/使命框架、记者职业精神框架、记者职业操守框架、记者典范框架、记者权利/权益框架、人文情怀框架等。采用将新闻报道中出现的所有议题都经数据统计并用图表(参见图1、表2、表3)呈现的方法可以发现,“责任/使命”主体框架的高频出现说明了新闻行业始终强调记者的社会担当和从业责任;“权利/利益”则聚焦媒体和记者权益问题;“职业操守”和“职业规范”则涉及新闻从业人员的品质和社会对记者最一般的执业要求;“人文情怀”已经关注到了时代的变化对自身提出的新要求。
图1 报道内容的主题框架
新闻业的行业规则是一个约定俗成的行为规范和标准,用来规范和指导新闻业的行为,让新闻业更好的发展。而《东方早报》及澎湃新闻网有关记者节新闻报道内容的主题框架中涉及的责任和使命、职业精神、职业操守、权利和权益都属于新闻业的行业规则范畴。2005 年社论中的“他们今天都将在各自的岗位上忙碌,他们或许正为揭开重重黑幕明查暗访,或许将奔赴火灾的现场、审案的法庭,或许将出现在新闻发布会勇敢提问”,2007 年社论中的“执著、敬业、审慎、严谨、客观、求实,是受众也是社会对记者最一般的执业要求”,2009 年社论中的“中国记协应当坚定地立足于维护媒体和记者权益的本位,以更大的热情、更专业的水平参与和推动新闻立法。这是中国记协的职责本分,也是广大媒体机构和新闻从业人员对记协的最大期待”,2010 年社论中的“独立、坚韧、理性、富有责任感,并且越挫越勇,哪怕屡战屡败。这高贵的品质是我们能从‘公民记者’身上真切感知的”,以上都表达了对于行业规则的关注。社论从不同问题入手,但都对新闻记者责任和使命、职业精神、职业操守、权利和权益这些方面提出了要求,呼吁广大新闻工作者承担责任使命,发扬职业精神,严守职业操守,维护权利和利益。
然而笔者发现,在《东方早报》成功转型为澎湃新闻之后,在关注行业规则方面除了依旧强调记者的责任和使命,更多是包含了一种无论是对人还是对己的人文情怀,更多的是强调作为人的价值。2017 年社论中的“追问真相,能带来力量;传播温暖,能够带来希望;眺望远方,能够带来惊奇……这一切都是冰冷的机器算法推送、口水化的10 万+无法代替的”,表达了作为一名新闻记者永远的力量和永恒的价值;2018 年社论中的“人们终将明白,技术可以实现从1 到100,却无法实现从0 到1。因为只有人,才是万物的尺度”,表达了新闻记者不会因时代变化而被淘汰的信心;2019 年社论中指出,“记者是坚守希望的职业”;“记者是观照人间的职业,自带温度和暖色”;“记者是‘美丽逆行族’中的一员,记者是一个有担当、有热血的职业”,这都表明了记者是一个记录温暖、传递温暖这样一个富于人文情怀的职业。从关注行业规则到加强人文关怀的转变,一方面是因为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党的十六大提出的“三贴近”原则,即新闻工作者要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是新时代赋予记者的新的使命[6]。另一方面是因为人性是人与生俱来的优势,是人工智能无法效仿和复制的,因此有思想、有温度、有深度的新闻作品才是新时代赋予新闻记者的新使命。
表2 《东方早报》及澎湃新闻网记者节报道主题框架分布(2005年—2019年)
表3 《东方早报》及澎湃新闻网记者节报道各年份主题框架分布表(2005年—2019年)
从2014 年中央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改革开始,至今已5 年有余。作为一个国家战略,作为我们治国理政、加强宣传的重要基础,经过了5 年多的发展。媒体融合在给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给传统媒体造成了带来了巨大冲击,传统媒体不断探索改革发展之路,新闻记者的角色转型成为改革的重中之重。
首先,记者的融合思维非常重要。从一开始,记者就要具备全媒体的素养和全媒体的技能,理解新技术带来的新产品的变化,包括可穿戴设备、无人机、3D 特效、运动相机、数据可视化、AR、VR、MR 等等。比如,可穿戴设备其实就是人机互动,就是我们说的传感器。未来我们媒体的很多内容、用户的数据,都是通过传感器来获得的[7]。新闻记者对现场的呈现就是一个角度问题,而无人机和运动相机就能够拓宽看问题的角度。新闻记者应该透过融合思维让新传播技术为己所用,给受众呈现多角度、多维度的报道。
其次,要从群众角度思考问题,具有人文情怀。记者作为党和人民的桥梁,要了解人民的生活,切实反映人民群众的呼声,才能促进国家经济发展,推动社会的进步。同时,记者应具备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人文关怀,心系百姓利益与国民生计,要带着感情走进新闻现场,带着关怀进行新闻写作,用有温度的作品说话。
再次,要从观察者和记录者转向解读者和策划者。传统的新闻报道是给人们传递信息,新闻记者的任务是单纯的观察和记录事实,很少对事件进行深入剖析。在媒体转型和融合时期,新闻记者应该对事件进行深入挖掘,对新闻进行解释和评析,增强表现力和传播力,真正拿出一批“冒着热气”“带着露珠”“透着温度”的好新闻、好作品。
最后,可以转变新闻采访形式。例如作为媒体与受众的桥梁,代表媒体发声,具有一定的引领性“网红记者”是一群具有朝气和活力的传媒人才,媒体素养和职业道德素质较高,有着“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的传统精神,也有勇担责任、履行职责的现代使命[8]。新媒体时代下培育主流“网红”是媒体融合下的必然趋势,也是巩固主流舆论阵地、增强舆论引导力的积极举措[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