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依霖,郑勇华,陈 雪
2001 年起,上海市委宣传部与复旦大学共建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开启我国地方党委宣传部与高校共建新闻学院的序幕,至今已有130 余家部校共建的新闻学院,形成了在学校、媒体机构、党委宣传部门间形成较为稳定的合作模式,实现资源共享,创新教研实习工作方式。但是,部校共建新闻学院仍收到了支持和担忧两种声音,支持者认为部校共建可以带来办学经费额外投入、人才引进、基础设施建设等诸多红利[1],担忧者认为,现有的部校共建模式还有诸多不完善的地方,例如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缺失[2]、舆情教育缺失[3]等。为此,伴随着AI 技术与传媒产业的深度融合,不断重塑着新闻的生产方式和分发方式,在宏观上形塑传媒业的业态面貌,在微观上重塑传媒产业的业务链[4],媒体行业正在经历着前所未有地改变,媒体从业人员需要重新定位自己的角色,各地的新闻学院作为新闻人才教育的绝对主力,在部校共建的东风下,也着力与地方宣传部、媒体机构协同配合,升级完善教学实践培养方案。
如何突破现有校部共建新闻学院的发展困境,实现政府、媒体单位、高校、学生间高效率的价值创造,是新时代所面临的紧迫命题。本文运用价值共创理论,将地方党委宣传部、媒体单位、高校、学生群体均作为部校共建中的重要价值创造主体,构建部校共建新闻学院的转型新模式,探究部校共建新闻学院价值共创实践模式,为培养符合时代要求的新闻人才、推进新闻教育改革提供理论依据与实践参考。
价值共创理论是营销管理学的核心内容,随着市场竞争的变化,价值已经不再是由企业单独创造,而是有企业和顾客互动共同创造[5],研究内容方面,主要是生产领域的价值共创研究和消费领域的价值共创研究[6],研究学科上,主要集中在企业经济学科,以及宏观经济、经济理论及思想学科等,研究学科较多[7],学者们普遍认为价值共创强调在价值创造的过程中,每一个参与者都会对整体价值形成发挥重要作用,国内外学者们对价值共创的理论研究与剖析也朝着更广泛的领域拓展,致力于拓宽或改善各领域各行业的经济发展态势。在部校共建新闻学院中,政界、业界、学界需要在媒介生态系统中以循环流通式因果关系链不断创造价值,实现全体利益相关者的互利共赢,因此,把握新时代部校共建新闻学院工作与价值共创模式的融会贯通,将有利于进一步打造国内精英化新闻教育平台、高水平新闻媒体机构、优质政务宣传部门。
根据中宣部《计划2.0》的文件指向,部校共建新闻学院的创新与转型工作应把握时代特点,高度重视新闻人才培养过程的职业素质与思政建设,努力建设全媒化复合型新闻人才队伍,部校共建是政策导向下教育改革的重要实践。
价值共创是行业导向,部校共建立足于培养全媒体人才,增强高校、政府、媒体、学生之间的协同配合能力,促发各价值主体间的高频互动、资源共享,着力解决跨界、跨专业领域知识技能融合在教学实践中的主要难点,实现新技术实践环节的专业操作与模式创新。
总之,政策先行,行业实践导向都需要培养全媒体人才,在以往的机制上,高校、政府、媒体沟通较少,新闻专业毕业生难以适应行业发展,因此,要提高人才培养的能力,需要使高校、政府、媒体、学生之间形成合力,即进行人才培养价值共创,使共建新闻学院重要主体间形成联动共生、共创价值的“命运共同体”。
共创价值的行为都与互动有关[8],在部校共建新闻学院的价值共创中,需要高校、政府、媒体、学生之间形成有效的互动机制,基于学校、政府、媒体、学生价值共创模型如图1 所示。
图1 部校共建新闻学院价值共创机理图
1)高校作为专业新闻人才培育的首要主体,优秀人才、媒体智库、学科建设等都是对行业未来最直接的价值创造。目前,除了对新闻学院学生实施基础扎实的教学培养外,还需主动吸纳跨专业知识来提高新闻学院课程设置的科学实用性。首先,各大高校新闻教育学者、媒体行业专家可以共同开展新闻学院专业建设研讨会,依据新闻行业态势对未来趋势进行透彻分析,从多维层面考虑未来新闻舆论人才的分类培养,针对性聘请跨领域,如数据挖掘、数据分析、可视化等优秀专家教师去高校授课;其次,高校新闻院校应重点关注专业新闻传播教育的滞后性,把握人才培养目标的新定位,加强培养学生在媒体机构的专业基础功底、生产优质新闻内容的能力[9];最后,各地高校在地方党委宣传部的资金扶持下,应结合各地区实际特点,合理借鉴国内外其他新闻院校的模式,创新打造满足国际化、前瞻性、技术革新发展要求的新闻媒体综合系列精品课程、舆论能力培训平台[10],进一步推进全媒体实验中心、智库的硬软件升级建设。
2)媒体机构既作为共建新闻院校人才实践环节的培养主体,又着重探索着智能时代下媒体行业的革新之路。媒体单位在智媒转型的过程中要先抓准自身发展方向,高校一起抓好教育共建工作。媒体机构的优秀人员要结合自身丰富实践经验,积极帮助学生加强媒媒体素养、媒体技能共创的理论转变为具体实践,以提升新闻人才的多重技能素养[12]。负责辅助教学角色的媒体从业者,应及时调整实践教学的可行性方案,为学生提供模拟实习过程中欠缺的专业技术指导。此外,媒体还可针对本单位的行业需求,与高校共同打造特色特训营、制定特别培训方案,组织满足申报条件、综合实力突出的学生参与培训,满足多方发展过程的共同需要。
3)省、市(区)党委宣传部门作为新闻院校共建督导环节的重点主体,必须始终贯彻落实《计划2.0》,统筹协调院务委员会的组织保障工作。院务委员会可以监督部校共建新闻学院中多元主体时刻坚守职责,进而实现主体间利益的循环共生[11]。宣传部门在给予同高校媒体共建项目适宜的资金扶持后,仍需紧密保持工作建设过程的跟进与记录,保证资源的正当使用及高效投入,定期与业界专家、高级学者进行阶段性评估,鼓励优秀项目的同时划清权责范围,对各领域负责人的政治思想表现采取多重考核,保证共建主体思想建设的纯洁性。
4)在部校共建的价值链中,学生是被培养主体,也是未来媒体从业者的主体,具备创造特有价值的潜力。学生群体创造的价值,优秀学子对所在高校、从属行业还存在一种隐形的宣传推广价值。首先,建设具备专业性的新闻教育培养环境,依据不同新闻学生潜在能力细化专业培养方案,加强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提升全媒化复合型新闻传播人才的比例和质量;其次,优质人才自身具备一定宣传力和影响力,代表着专业建设、学科培育的是否成功,研究生、博士生作为新闻院校中的“老生”可加强对本科“新生”之间的沟通与规划分享,开拓本科生在日常学习生活的思维及视野,鼓励学生主动培养自我规划意识,实现学术领域或专业领域内自我价值的提升。
基于价值共创理论的搭建了高校、学生、媒体、政府间沟通互动的“桥梁”,以共享、共赢,价值共创为核心,开辟部校共建新闻学院的新模式,对培养符合时代发展的新闻舆论人才,提高媒体队伍建设,推动新闻教育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在应用理论的过程中也需要紧跟行业形势,建立完善的沟通和跟踪机制。同时,新闻学院要充分发挥价值共创的作用,需要做好以下工作。加强与媒体互动,调查媒体行业需求;第二,建立、维护互动联系机制,定期与学生、媒体、政府沟通;第三,建立跟踪联络机制,应对不断变化的行业趋势,与最新行业形势接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