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中鞘磷脂的检测及功能研究进展

2020-08-24 01:02罗鑫孙万成罗毅皓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20年15期
关键词:神经酰胺磷脂小鼠

罗鑫,孙万成,罗毅皓

(青海大学农牧学院,青海西宁810016)

鞘磷脂(sphingomyelin,SM)的研究始于19世纪后期,Thudichum[1]于19世纪80年代在一项关于大脑化学成分的研究中首次描述了鞘磷脂,他认为鞘磷脂对于神经元组织是独特的,并将它称为一种“神秘的新化合物”。1927年Pick等[2]将鞘磷脂的化学结构正式命名为N-酰基-鞘氨醇-1-磷酸胆碱。

长期以来,对鞘磷脂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它作为生物膜结构成分的作用,以及对它的生物合成、降解途径的阐述,鞘磷脂作为饮食成分很少受到重视。近年来,其潜在的生物学效应增加了人们对鞘磷脂代谢的兴趣,因为源自内源性和饮食性鞘磷脂的水解产物被发现可能对细胞功能有重要的信号传导作用,例如影响细胞的生长、分化及凋亡。此外,鞘磷脂与人体内的游离脂肪酸对人的皮肤具有保护作用,还与人体内胆固醇所引起的一些疾病有着密切的关系,国内外对鞘磷脂的研究也越来越多。因此,本文对食品中鞘磷脂的检测方法及功能研究进行了综述,以便为鞘磷脂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1 鞘磷脂概述

1.1 鞘磷脂简介

磷脂,是指含有磷酸的脂类,是生物膜的主要组成成分,按照主链结构不同分为甘油磷脂与鞘磷脂两类[3]。以甘油为主链的甘油磷脂是第一大类膜脂,鞘氨醇代替甘油为主链的鞘脂类(包括鞘磷脂和鞘糖脂)是第二大类膜脂。磷脂是一种极性脂类,也是两性分子,一端为亲水的含氮或磷的基团,另一端为疏水的长烃基链[3],它主要存在于蛋黄、肝脏和一些植物种子中[4-5]。磷脂具有促进脂肪代谢、防止脂肪肝[6]、预防心血管疾病、改善记忆力等作用[7]。另外,磷脂还具有良好的乳化、润湿作用,可以改善皮肤状态,在食品、医药、化妆品等行业具有广泛的应用[8]。

鞘磷脂作为磷脂的一类,是指含鞘氨醇或二氢鞘氨醇的磷脂,其分子不含甘油,是一分子脂肪酸以酰胺键与鞘氨醇的氨基相连形成的[9]。鞘磷脂含磷酸,其末端烃基取代基团为磷酸胆碱酰乙醇胺[9]。鞘磷脂分子中,鞘氨醇的氨基与脂肪酸之间形成酰胺键,鞘氨醇的羟基与磷脂酰胆碱相连。鞘氨醇通过酰胺键与脂肪酸相连的结构称为神经酰胺,是构成鞘磷脂的母体结构[10]。鞘磷脂的分子结构见图1。除哺乳动物组织外,大多数食物中都有鞘磷脂,不同食物中SM的含量不同,在一些水果和蔬菜中SM含量不到100 μmol/kg,而在鸡蛋、奶制品和部分植物种子中高达2 000 μmol/kg以上[11]。

图1 鞘磷脂的分子结构Fig.1 Molecular structure of sphingomyelin

1.2 鞘磷脂合成与代谢

鞘磷脂是在丝氨酸棕榈酰转移酶、3-酮-二氢鞘氨醇还原酶、神经酰胺合成酶、二氢神经酰胺脱氢酶以及鞘磷脂合成酶的催化作用下合成的,鞘磷脂的合成是神经酰胺发生转化的主要途径[12]。由于鞘磷脂在胃中不易被消化吸收,其分解代谢主要是在小肠和结肠中进行的[13],在这一过程中,鞘磷脂酶起着关键调节作用,它催化SM的水解反应,通过水解SM的磷酸二酯键从而产生神经酰胺等一系列生物活性脂类[14]。SM的代谢产物包括神经酰胺、鞘氨醇和1-磷酸鞘氨醇,它们具有调节细胞生物学功能的作用[15]。

1.2.1 神经酰胺

神经酰胺(ceramide,Cer),又称N-脂酰基鞘氨醇,由14~26个碳的长链脂肪酸和18个碳的鞘氨醇构成,不溶于水[16]。神经酰胺主要通过鞘磷脂酶和鞘磷脂合成酶或通过丝氨酸棕榈酰转移酶和神经酰胺合成酶的从头合成产生[17],它是鞘磷脂代谢途径中的中心分子[15]。可参与调节多种细胞过程,包括诱导细胞凋亡、调节细胞分化与增殖、参与调节免疫、炎症等生物学功能[17]。神经酰胺的分子结构见图2。

图2 神经酰胺的分子结构Fig.2 Molecular structure of ceramide

1.2.2 鞘氨醇

鞘氨醇(sphingosine,Sph),又称神经鞘氨醇,是一种含有不饱和烃基链的十八碳氨基醇。鞘氨醇是鞘磷脂的次级代谢产物,是由神经酰胺在神经酰胺酶的作用下裂解生成的[18]。与神经酰胺同作为细胞增殖的负调控因子,能够抑制细胞生长,促进细胞凋亡[19]。鞘氨醇的分子结构见图3。

图3 鞘氨醇的分子结构Fig.3 Molecular structure of sphingosine

1.2.3 1-磷酸鞘氨醇

1-磷酸鞘氨醇(sphingosine-1-phosphate,S1P),是鞘氨醇在鞘氨醇激酶的作用下生成的。S1P是一种具有高度生物活性的脂类介质,主要是通过与受体结合或直接进入细胞内作为第二信使参与细胞增殖、凋亡等[20]。与神经酰胺和鞘氨醇不同,它刺激细胞生长,抑制细胞凋亡[19]。三者之间构成了一个重要的代谢平衡体,称为“鞘磷脂变阻器”[21]。1-磷酸鞘氨醇的分子结构见图4。

图4 1-磷酸鞘氨醇的分子结构Fig.4 Molecular structure of sphingosine-1-phosphate

2 鞘磷脂提取与检测

2.1 薄层色谱法

薄层色谱(thin-layer chromatography,TLC)法是利用各成分对同一吸附剂吸附能力不同,当所用的展开剂流过薄层层析板时,产生连续的吸附和解吸附过程,以达到各成分互相分离的目的[3]。该方法操作简单,能直观地展现各种磷脂组分的存在情况,可用于鞘磷脂的定性分析,但易受显色及软件对斑点识别的影响,进行定量时缺乏精确度。

王文倩等[22]用Bligh-Dyer法提取了小龙虾头、胸部、虾螯、虾尾壳和虾尾肉中的总脂,利用TLC分析比较了小龙虾各部位磷脂种类的分布、组成及含量。结果表明:小龙虾各部位都有包括SM在内的6种相似的磷脂,SM在虾尾肉中最高,达磷脂的18%以上,在虾螯中最低,占10%左右。Skowron等[23]基于TLC和图像处理分析技术,以氯仿、甲醇、水等溶剂为展开剂,对鞘磷脂进行了分离,检出和定量的限度分别为0.5 μg/斑点和1.7 μg/斑点。该方法不仅可以快速简单地对SM进行定性,并且具有良好的精确度。昆都孜·斯坎达尔等[24]采用氯仿-甲醇改良法提取蝉花菌质的总脂,用氯仿、甲醇、蒸馏水作为展开剂,通过单向层析对蝉花菌质的功能性脂肪成分进行分离鉴定,实现了对鞘磷脂、卵磷脂、脑磷脂和甘油三酯的初步鉴定。

2.2 高效液相色谱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是目前分析检测鞘磷脂最常用的方法,按检测器的不同可分为紫外检测法(ultraviolet detector,UV)、蒸发光散射检测法(evaporative light scattering detector,ELSD)、质谱法、核磁共振法等,前两种方法应用最为广泛。常采用氯仿-甲醇、正己烷-异丙醇等体系作为流动相,并根据需要在流动相中添加酸或碱,以调整峰形与保留时间,色谱柱以硅胶柱为主。HPLC法具有快速灵敏的特点,但检测结果易受检测器类型、流动相的种类和比例及色谱柱类型等因素的影响。

2.2.1 蒸发光散射检测法

蒸发光散射检测器是一种通用型检测器,它能够对任何挥发性低于流动相的化合物进行分析,其检测不依赖于样品的光学特性,也不受官能团的影响,适用于对无紫外吸收或吸收较弱的成分进行检测。此外,它还具有对温度变化不敏感、基线稳定、不受梯度条件影响等特点,常与液相色谱联用[3]。

Moloney等[25]用HPLC-ELSD对婴幼儿配方奶粉和常用乳品配方原料中SM的含量进行了测定,样品提取采用Braun等的方法,结果精确地分析出了6种用于生产婴幼儿配方奶粉的商用乳制品中SM的含量,为乳产品中SM的定量提供了参考。刘仁萍等[26]采用ZORBZX Eclipse XDB-C18柱,以乙腈、甲醇为流动相,检测了不同来源魔芋中的SM含量,结果发现魔芋飞粉中鞘磷脂的含量最高,且重现性和回收率良好。韩迎雪等[27]利用ChromolithPerformance-Si型正相硅胶色谱柱,以正己烷、异丙醇、乙酸水溶液为流动相,从5种鲈形目淡水鱼肌肉中分离出了SM、磷脂酰胆碱、磷脂酰乙醇胺、磷脂酰肌醇和少量溶血磷脂酰胆碱、磷脂酰丝氨酸,对SM定量后发现,SM占总磷脂的2.06%~3.65%。

2.2.2 质谱法

质谱法(mass spectrometry,MS)是利用电场和磁场将运动的离子按它们的质荷比分离后进行检测的方法[3]。该方法主要用于对纯物质的分子结构、种类进行分析,由于鞘磷脂分子结构中脂肪酸种类的多样性,单独进行定量分析比较复杂[3],而色谱法作为一种有效的分离和分析方法,能对有机化合物进行定量分析,但定性分析相对困难,二者结合使用,对复杂化合物的定性定量分析更加高效。

Tavazzi等[28]用氯仿和甲醇提取鞘磷脂,并建立了一种HPLC与配备了电喷雾离子化离子源的质谱检测器联用的方法,对母乳中的SM含量及分子种类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母乳中SM含量达9.28 mg/100 mL,共7种SM分子。同时,利用该方法对12种不同婴儿配方奶粉和1种牛油奶粉中的鞘磷脂进行了分析,检测出2种奶粉中SM浓度为2.9 mg/100 mL~4.0 mg/100 mL,含9种SM分子。与现有方法相比,该方法不仅具有稳定性,还可用于不同基质中鞘磷脂的分析。Hirofumi等[29]用Bligh-Dyer方法提取脂质,采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成像质谱分析结合液相色谱电喷雾电离-串联质谱法,鉴定了猪排中主要SM物种的分布和组成。结果显示:经鉴定的SM物种的总量在腰部比在脊髓肌肉中更高,其中含硬脂酸的SM物种主要分布在腰部和棘肌,而含棕榈酸、木质酸和神经酸的SM物种主要分布在透明组织中。该方法能够直接研究猪肉不同组织中微观水平SM物种的分布和组成。Byrdwell等[30]将液相色谱双平行质谱用于检测牛奶鞘脂,鉴定了牛奶中鞘磷脂和二氢鞘磷脂的分子种类。结果显示:最丰富的二氢鞘磷脂物种含有D16∶0长链碱基和22∶0、23∶0、24∶0的脂肪酰基链,最丰富的鞘磷脂物种常含有D18∶1长链碱基和16∶0或23∶0的脂肪酸酰基链。

2.2.3 紫外检测法

紫外检测器是基于溶质分子吸收紫外光的原理设计的检测器,用来分析具有紫外吸收能力的物质,如含有羰基、羧基、氨基、碳碳双键等不饱和结构的物质[31]。磷脂在200 nm~210 nm处有紫外吸收[3],该方法可以对SM、磷脂酰胆碱等实现较好分离,但该方法受流动相的影响,易产生基线漂移[32],并且其对标准品与样品结构的相似度有一定要求,从而限制了该方法的应用。

高润颖等[33]用Folch法提取人乳脂肪,经固相萃取分离磷脂,采用Zorbax RX-SIL柱,以乙腈-甲醇-磷酸为流动相进行等梯度洗脱,在波长205 nm处对不同泌乳期人乳中的鞘磷脂、磷脂酰乙醇胺及磷脂酰胆碱进行了定量分析,该方法具有较高的准确度。李鹤丹[34]等也采用Folch法对奶粉中的脂质进行提取,以Vensil XBP Silica为色谱柱,正己烷-异丙醇-水为流动相,比较了不同比例的流动相对鞘磷脂的峰形及分离效果的影响,最终确定流动相条件为:正己烷-异丙醇-0.05%乙酸(6∶8∶1.38,体积比),检测波长 206 nm,对奶粉中的鞘磷脂进行检测。适用于奶粉等乳制品中SM含量的测定。

2.2.4 核磁共振

核磁共振技术(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NMR)是一种高效的无损检测技术,主要是利用特征性质子峰来判断样品中的目标物质存在与否[3]。目前,可采用31P-NMR技术对鞘磷脂进行分析,该方法对结构中含磷化合物的选择具有唯一性,不受其他元素的干扰,具有预处理简便、分析时间短、分辨率高等优点[35],但该设备价格昂贵、对操作人员要求高,难以实现广泛应用。

李继荣等[36]对蛋黄卵磷脂进行硅胶柱层析,用石油醚、异丙醇、水洗脱得到鞘磷脂粗品。以硅胶为填充剂,正己烷-异丙醇-甲醇-水-冰醋酸-三乙胺为流动相,对蛋黄卵磷脂中的鞘磷脂进行制备分离,结合电喷雾电离-串联质谱和核磁共振方法对鞘磷脂的结构进行了鉴定,确定了蛋黄卵磷脂中鞘磷脂的5种结构。Mackenzie等[37]采用31P-NMR技术,对乳中鞘磷脂和磷脂酰胆碱等磷脂进行了定量分析。通过与定量二维薄层色谱技术的比较验证了31P-NMR方法,二维薄层色谱技术系统更灵敏,能够检测31P-NMR未观察到的一些微量化合物;但31P-NMR能提供丰富的化学结构的相关信息,可用于常规分析,样品分析仅需36 min,并且可以在没有预先进行脂质提取,含有高磷脂的材料上进行样品分析。张明霞等[38]采用氯仿和甲醇混合溶剂对鱼子酱中的全脂进行提取后,利用31P-NMR内标法,以正辛烷基磷酸胆碱为内标,对4种品牌的鱼子酱中的鞘磷脂及其他磷脂进行了定性定量分析。结果发现,4种品牌的鱼子酱中均含有少量SM,占总磷脂组分的2.5%~4.9%。

3 鞘磷脂的作用机理及功能

3.1 降血脂和预防肝脏脂肪变性

血脂中的主要成分是甘油三酯和胆固醇,高血脂是指血液中的甘油三酯和胆固醇超标。血脂水平过高往往会引发一些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疾病,如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等[39]。肝脏脂肪变性是指肝脏细胞胞浆内出现脂肪滴,引起肝脏脂肪变性的原因包括:脂肪合成或输入过多、脂肪氧化利用障碍和脂蛋白合成障碍;肝脏脂肪变性可引起肝细胞坏死、纤维增生、肝硬化等[40]。富含鞘磷脂的饮食可以改善血脂水平和预防肝脏脂肪变性[41]。其作用机理为:一是SM能够减少肠道对胆固醇的吸收,从而减少血液中胆固醇含量;二是SM生物合成的变化可能对脂蛋白代谢和膜蛋白[三磷酸腺苷结合盒转运体A1(adenosine triphosphatebinding cassette transporterA1,ABCA1);三磷酸腺苷结合盒转运体G1(adenosine triphosphate-binding cassette transporterG1,ABCG1);B 族清道夫受体 I型(scavenger receptor class B type I,SR-BI)]产生影响,从而影响循环中的脂蛋白合成和胆固醇水平[42]。

3.1.1 降血脂

Norris等[43]研究了牛奶SM对喂食高脂肪饮食诱导的C57BL/6J小鼠的脂质代谢的影响,发现牛奶SM降低了高脂饮食小鼠的血脂和肝脏甘油三酯。Duivenvoorden等[44]比较了来自牛奶和鸡蛋的鞘磷脂,来自蔬菜的脑苷脂,来自植物和肉类的神经酰胺及其代谢产物(鞘氨醇,二氢鞘氨醇和植物鞘氨醇)对血脂的影响,结果发现:所有经检测的饮食鞘脂均剂量依赖性地降低了载脂蛋白E 3莱顿小鼠的血浆胆固醇和甘油三酯。Zhang等[45]用牛乳鞘磷脂喂食大鼠后证实,牛乳鞘磷脂能够通过抑制内源性胆固醇的吸收,从而降低血浆中胆固醇的含量。Yang等[39]研究了蛋黄磷脂对人结肠癌Caco-2细胞单层胆固醇转运的影响以及可能的理化和遗传调控机制,结果表明:蛋黄鞘磷脂和卵磷脂可以显著下调与胆固醇吸收相关的蛋白质的表达,剂量依赖性地抑制胆固醇在Caco-2单层中的摄取和转运,从而调节血浆胆固醇水平。

3.1.2 预防肝脏脂肪变性

Chung等[41]发现鸡蛋SM,当加入到高脂肪的饮食中时,会以剂量依赖地方式有效降低肝脏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的水平,SM通过减少肠道胆固醇的吸收,对饮食诱导的肝脏脂肪变性有潜在的预防作用。Norris等[46]用牛奶SM和鸡蛋SM喂食经高脂饮食诱导的肥胖小鼠,发现鸡蛋SM不仅有效地改善了高脂饮食引起的小鼠体重增加、高血糖和高胆固醇血症,而且,二者都能减缓肝脏脂肪变性和脂肪组织炎症的发展。依帕尔古丽·阿不拉等[47]研究了新疆拜城油鸡中的鞘磷脂提取物对高脂血症小鼠血脂及肝脏的影响,结果发现:拜城油鸡鞘磷脂提取物可显著降低高脂血症小鼠的血脂水平,保护肝细胞、改善肝细胞脂肪变性。

3.1.3 改善皮肤屏障功能

皮肤屏障功能能够通过防止水分、营养物质等的丢失,来保持皮肤生理功能的正常运行,同时也保证机体内的器官组织免受外界有害物质的侵袭,从而对机体内环境稳态的维持起着重要作用。广义上,皮肤屏障功能是指与皮肤各层结构相关的屏障;狭义上主要指以角质层结构为主的屏障,其中还与表皮的蛋白质、脂质、无机盐及各种代谢产物密切相关,这些物质的产生和代谢异常都会影响皮肤的屏障功能,不同程度地参与到皮肤病的病理生理过程中[48]。皮肤屏障功能受损将引起特应性皮炎、银屑病、皮肤含水量下降、经皮失水率增加等相关表现[49]。

鞘磷脂能够改善皮肤屏障功能,作用机理为:鞘磷脂作为一种生物活性物质,在表皮中,它是角质层中神经酰胺的重要前体物质,而神经酰胺占皮肤角质层脂质的50%,能够与角质层中的胆固醇和游离脂肪酸一起在改善皮肤屏障功能中起重要作用[50]。鞘磷脂抗皮肤炎症主要是通过降低炎症细胞因子的表达、增强表皮层结构的强度来实现的[51]。

3.2 维持皮肤水化及抗皮炎作用

3.2.1 维持皮肤水化

Haruta-Ono等[52]通过小鼠实验证实,从牛奶中提取的SM经食用后,能够与皮肤中的SM相结合转化为角质层神经酰胺,不仅提高了皮肤角质层的神经酰胺含量,而且还增加了角质层的水化程度。他们还研究了牛奶SM浓缩物对无毛小鼠表皮屏障功能的剂量依赖性,最终确定每天摄入17 mgSM浓缩物足以改善无毛小鼠的表皮功能[50]。Haruta等[53]研究了喂食含6.9%SM的磷脂浓缩物对无毛小鼠表皮屏障功能的影响,结果发现,与对照组相比,无毛小鼠的角质层水化率显著增加,经皮失水率呈下降趋势,膳食磷脂浓缩物能够通过增加神经酰胺的含量来改善表皮功能,从而产生较高的水化率。

3.2.2 抗皮肤炎症

鞘磷脂不仅可以提高皮肤角质层中神经酰胺的含量,参与维持皮肤水化,还具有一定的抗皮炎作用[51]。

3.2.2.1 紫外线照射引起的皮肤炎症

Oba等[54]研究了牛奶SM对单剂量紫外线照射诱导的无毛小鼠皮肤屏障缺陷的影响,发现SM补充剂显著维持共价结合的ω-羟基神经酰胺水平和下调急性炎症相关基因的mRNA水平,对表皮结构有调节作用,可以帮助防止UV-B辐射后引起的皮肤损伤。Russell等[55]的研究也表明牛奶鞘磷脂,作用于皮肤细胞,可以保护它们免受紫外线辐射的影响,从而减轻日光性皮肤炎症。

3.2.2.2 缺镁引起的皮肤炎症

众所周知,长期食用缺镁饮食会导致皮肤屏障功能缺陷,其特征主要表现为经皮水分丢失增加、皮肤水合作用减少和皮肤炎症[56]。Morifuji等[56]用含有16%鞘磷脂的牛奶磷脂浓缩液喂食了缺镁饮食的无毛小鼠,结果发现:乳鞘磷脂可以通过增强表皮层结构的强度,抑制缺镁饮食的无毛小鼠皮肤炎症的发生。此外,Duan等[57]通过建立缺镁饮食小鼠诱导的特异性皮炎模型,研究了膳食葡萄糖神经酰胺和鞘磷脂对皮肤功能的影响。结果发现:膳食鞘磷脂可显著上调特应性皮炎皮肤模型表皮中神经酰胺合成酶的表达,证实了饮食中的葡萄糖神经酰胺和SM可加速受损皮肤屏障功能的恢复。

除此之外,Takeshima等[51]通过建立氯化苦参碱诱导的小鼠特应性皮炎模型,用含有鞘磷脂的饮食喂养小鼠后,对小鼠的皮肤外观及相关炎症细胞因子表达水平进行了评估。结果发现:乳源性鞘磷脂可通过降低炎症细胞因子的表达、肥大细胞的浸润和活化而抑制全身炎症和外周炎症。

3.3 抑制结肠癌

癌症作为当代死亡率最高的疾病之一,目前对于其预防及治疗的研究问题已成为热点。近年来,有研究发现,鞘磷脂与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和治疗有密切关系[23]。尤其是对结肠癌,它的发病除了受肠道炎症的影响,另一方面便是饮食因素[58]。有研究发现,食物中的SM具有促进结肠癌细胞凋亡,抑制其增殖的作用[58]。

其作用机理在于食物中的鞘磷脂主要是由碱性鞘磷脂酶进行消化的,碱性鞘磷脂酶来源于胆汁和小肠壁,对膳食中鞘磷脂的水解能力相对较弱[59]。因此,饮食中的鞘磷脂在肠道中不容易被吸收,更多的到达结肠[60-61]。一些动物实验发现,膳食中的SM可通过调节结肠癌发生早期表达的蛋白质,从而抑制结肠癌细胞增殖,使得SM在结肠癌发生过程中可能成为一种潜在的治疗候选药物[62]。

Moschetta等[58]研究了SM对脱氧胆酸盐诱导的结肠癌Caco-2细胞的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发现鞘磷脂剂量依赖性地抑制Caco-2细胞凋亡和过度增殖。Mazzei等[63]研究了在肠上皮和免疫细胞中缺乏功能性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的小鼠中,饮食鞘磷脂对葡聚糖硫酸钠诱导的结肠炎和氧化偶氮甲烷诱导的结肠癌的作用,结果发现:膳食SM降低了两种基因型小鼠的疾病活动和结肠炎症损伤,能够抑制结肠炎症引起的小鼠结肠癌。Leucht等[64]研究证明了SM在人结肠癌细胞HT-29和原代肠上皮细胞中,可通过诱导组织蛋白酶D的激活和增强BH3-相互作用域死亡激动剂(BH3-interacting domain death agonist,BID) 的切割作用,从而促进结肠癌细胞凋亡。其中,组织蛋白酶D与肿瘤坏死因子介导的细胞凋亡有关,BID是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B-cell lymphoma/leukemia-2,Bcl-2)蛋白家族中的促凋亡成员。

3.4 促进婴儿神经发育

髓鞘是一层脂肪组织,是指包围有鞘神经纤维轴索的管状外膜,由髓磷脂构成,故又称髓磷脂鞘。髓鞘发展过程中,使神经兴奋在沿神经纤维传导时速度加快,并保证其定向传导,是新生儿的神经系统发展必不可少的过程[65]。SM及其代谢物是围绕一些神经元轴突的髓鞘中枢神经系统的基本组分,因此,补充鞘磷脂具有促进婴儿神经发育的功能[66]。

Oshida等[67]对发育中的大鼠的研究表明,饮食中的SM可以促进中枢神经系统的髓鞘形成,具有提高神经冲动传导速度的作用。此外,Tanaka等[68]研究了鞘磷脂对早产儿的精神、运动和行为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给低出生体重儿使用SM强化乳进行营养干预,对于其神经行为的发育有积极作用。

4 总结

综上,当前食品中鞘磷脂的提取方法以有机溶剂提取为主,该方法存在溶剂残留的问题,检测常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已经基本能够实现对鞘磷脂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只是检测结果易受检测器类型、流动相的种类和比例及色谱柱类型等因素的影响,进一步优化和改进鞘磷脂的提取工艺和检测方法具有广阔的前景。此外,鞘磷脂作为食品中的一种天然成分,许多研究已经证明,其在降低血脂、改善皮肤屏障功能、促进婴儿神经元发育等方面具有较强的生物功能,但目前对鞘磷脂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动物实验,缺乏对人的相关研究,进一步对鞘磷脂的功能特性进行深入验证,以使鞘磷脂能够作为一种新型的降血脂、保护皮肤、抗炎等“功能性食品”因子,起到调节人体机能的作用,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国内外以鞘磷脂为原料加工的食品还较为缺乏,因此,今后研究与开发以鞘磷脂为原料的功能性食品具有巨大的市场发展空间。

猜你喜欢
神经酰胺磷脂小鼠
神经酰胺代谢紊乱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萌小鼠,捍卫人类健康的“大英雄”
小鼠大脑中的“冬眠开关”
神经酰胺在心血管疾病预测价值中的研究进展
神经酰胺与肥胖相关疾病防治的研究进展
大黄酸磷脂复合物及其固体分散体的制备和体内药动学研究
今天不去幼儿园
柚皮素磷脂复合物的制备和表征
辣椒碱磷脂复合凝胶的制备及其药动学行为
神经酰胺代谢途径对皮肤屏障功能影响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