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步控制性减压术治疗重型脑外伤的临床应用

2020-08-24 12:03韩文刚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20年46期
关键词:控制性脑外伤脑膜

韩文刚

(长春市双阳区医院,吉林 长春 130600)

重型脑外伤是较为常见的一种脑部重症疾病,临床表现为意识障碍、恶心呕吐以及肢体瘫痪等,病情严重时可威胁患者生命安全。既往临床常采用标准大骨瓣减压术治疗此疾病,其可有效去除血肿并降低颅内压力,缓解患者临床症状,但由于此术式术中骨瓣尺寸较大,易导致患者术后产生诸多并发症[1]。因此亟需寻找更安全有效的术式治疗。本研究旨在探讨分步控制性减压术治疗重型脑外伤的临床效果。具示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5月~2019年5月我院收治的60例重型脑外伤患者,依据随机数表法分为2组,各30例。对照组男17例,女13例;年龄23~66岁,平均(44.72±6.48)岁;致病原因:车祸17例,高处坠落5例,暴力外伤8例。观察组男16例,女14例;年龄23~67岁,平均(44.68±6.51)岁;致病原因:车祸15例,高处坠落7例,暴力外伤8例。比较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对比。本研究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后开展。

1.2 入选标准

纳入标准:①均经颅脑CT检查确诊为重型脑外伤;②受伤至入院时间<24 h;③患者及其家属均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合并心、肝、肺等器官功能不全;②合并脑疝、脑血管疾病以及其他脑部严重疾病;③恶性肿瘤患者;④中途退出本研究或未完成随访统计。

1.3 方法

1.3.1 常规治疗

两组入院后均予以重型脑外伤常规治疗,包括纠正休克、维持吸氧以及预防颅内感染等;两组均采取全身麻醉并行气管插管处理以及常规消毒铺巾处理。

1.3.2 标准大骨瓣减压术

对照组于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标准大骨瓣减压术治疗,具体内容如下:辅助患者取平卧位,于颧弓上耳前10 mm处作切口,切口从耳后上方沿顶结节前方至额部中线,直至前额发际处,术中骨瓣大小取12 cm*15 cm,术中应尽量除尽蝶骨嵴,充分暴露中颅窝以及前颅窝视野,将硬膜呈放射状剪开,而后充分清除硬膜下颅内血肿及坏死脑组织;减张缝合硬脑膜后将骨瓣固定后放置引流管并逐层缝合。

1.3.3 分布控制减压术

观察组则于常规治疗基础上予以分步控制性减压术,具体步骤如下:①初步减压:术前颅脑CT检查存在硬膜血肿患者,取血肿聚集部位对应位置作切口,并采用尖刀作“十”字型切口使血肿液流出;②逐步减压:骨瓣与皮瓣形成后暂不分离骨瓣与硬脑膜,使骨瓣浮于硬脑膜表面,达到减轻颅内压的效果;③过度通气:分离骨瓣与硬脑膜,予以过度通气法控制收缩压于90~95 mmHg;④清除硬膜血肿:于颞极至蝶骨嵴处皮肤作切口,将血肿块移动至切口处并清除;⑤放射状分离硬脑膜组织,将残余硬膜下血肿彻底清除,术中应避免正常脑组织受损,清理完毕缝合脑膜,止血彻底后放置引流管并逐层缝合。两组患者术后均予以颅内减压、抗感染以及体液补充等常规治疗。术后随访6个月。

1.4 观察指标

记录并对比两组术前、术后6个月神经功能、日常生活能力以及并发症。①神经功能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估,具体包括意识水平、肢体功能、感知功能等,得分与神经受损程度呈正相关;②日常生活能力采用Barthel指数评定,满分100分,得分与生活自理能力呈正相关;③并发症包括急性脑膨出、脑梗死以及迟发脑内血肿。

1.5 统计学方法

2 结 果

2.1 NIHSS评分与Barthel指数

对比两组术前NIHSS评分及Barthel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两组NIHSS评分下降、Barthel指数上升,且观察组变化幅度较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NIHSS评分与Barthel指数对比(,分)

表1 两组NIHSS评分与Barthel指数对比(,分)

注:与本组术前相比,aP<0.05

时间 组别 NIHSS Barthel指数术前对照组(n=30) 15.42±6.25 26.14±8.27观察组(n=30) 15.39±6.29 26.11±8.31 t 0.019 0.014 P 0.985 0.989对照组(n=30) 8.38±1.52a 50.76±18.53a观察组(n=30) 5.42±1.94a 62.43±14.71a t 6.578 2.702 P 0.000 0.009术后6个月

2.2 并发症

对照组术后发生急性脑膨出4例,脑梗死5例,迟发脑内血肿6例,发生率50.00%,观察组术后发生急性脑膨出2例,脑梗死1例,迟发脑内血肿1例,发生率13.33%,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320,P=0.002)。

3 讨 论

重型脑外伤由于其病情危重,临床病死率较高,目前临床常采用标准大骨瓣减压术与分步控制性减压术治疗此疾病,二者均取得较好疗效,均可有效降低颅内压力并缓解患者临床症状。但目前临床关于对比两种术式临床疗效的研究并不多。

为此本研究将两种术式用于重型脑外伤患者治疗中,观察其对患者神经功能、生活能力以及并发症的影响情况。研究结果显示,术后6个月两组NIHSS评分下降、Barthel指数上升,且观察组变化幅度较大;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分析其原因在于,分步控制性减压术可于患者颅内留置监测探头,医护人员可实时监测颅内压并将其维持于正常范围,可有效避免因压力填塞效应消失导致脑血管受损,一定程度上可确保血管与血管运动中枢遭受损伤,起到降低迟发脑内血肿发生几率的作用;术中采取逐步减压的方式,可使患者颅内压逐步降低,可避免标准大骨瓣减压术中颅内突然减压造成的脑组织位移甚至扭曲,最终起到降低脑疝以及迟发性颅内血肿等不良事件发生率的作用;此外分步控制性减压术后可根据颅内压监测值评估患者恢复情况,可予以颅内压不稳定患者对应药物治疗,促进患者康复[2]。观察组术中采用逐步降压方式可缓解对于脑组织的损伤,促进脑血供恢复并起到加快神经功能以及受损脑组织修复的作用;且由于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较低,神经功能恢复良好,故观察组生活自理能力高于对照组。窦建胜[3]等研究结果显示,重型脑外伤患者采用分布控制性减压术可有效降低患者颅内压,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此结论与本研究结果一致。

综上所述,重型脑外伤患者采用分布控制减压术治疗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神经功能并提高生活能力,减少并发症发生,值得临床推广。

猜你喜欢
控制性脑外伤脑膜
早期气管切开对于脑外伤患者的治疗体会
Ommaya囊与腰大池介入对结核性脑膜脑炎并脑积水的疗效对比
脑外伤病人术后颅内感染的相关因素分析
产前超声诊断胎儿脑膜膨出及脑膜脑膨出的临床意义
损伤控制性手术在创伤治疗中的应用综述
分析小城镇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
损害控制性手术治疗严重肝破裂的临床效果
脑膜癌病的磁共振成像征象分析
早期介入认知训练改善脑外伤后抑郁的观察
七氟醚在颅内动脉瘤夹闭术中控制性降压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