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生菌在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中的作用

2020-12-20 02:50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20年46期
关键词:悬液螺杆菌幽门

王 婷

(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盐湖区分院,山西 运城 044000)

益生菌是指对宿主健康产生有益作用的活性微生物。其可通过调节宿主粘膜与系统免疫功能或通过调节肠道菌群平衡来促使营养吸收,从而保障肠道健康。益生菌还可以产生抑菌物质来抑制病原体活性,改善宿主粘膜表面微生物菌群,调节宿主免疫反应。由于益生菌的特性,其在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中可以发挥一定作用,不仅可以提升幽门螺杆菌根除率,还可以降低治疗导致的不良反应,现综述如下。

1 益生菌在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中的作用

益生菌属于活菌制剂,而无论三联还是四联疗法,都存在两种抗生素,抗生素会对益生菌的活性产生影响,进而影响到治疗方案的疗效。因此在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时,如何加用抗生素是临床研究热点。有研究表明,无论是在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前后加用益生菌都可以提升其根除率。对益生菌进行预处理后在使用抗生素,可以有效降低胃内幽门螺杆菌的定植密度,从而强化抗生素治疗效果。如果胃内幽门螺杆菌定植密度过大,很容易产生具有保护作用的生物被膜,如果抗生素无法直接作用于病原菌,会导致治疗失败[1]。并且病原菌定植密度过大很容易催生表型耐药株,一旦停止治疗,病原菌又会复苏。由此可以见,在治疗前采用益生菌不但可以降低幽门螺杆菌负荷,还能预防耐药株产生,进而提升根除效果。而在根除治疗后使用益生菌,可以避免其被抗生素杀死,并且益生菌还能调节胃内微生态,避免病情复发。但是在根除治疗后使用益生菌可能产生类似质子泵抑制剂作用,导致检测呈假阴性,因此在停药后应当再次检测,避免病症复发。胃肠道不同部位存在菌种和菌群数量的差异,乳酸菌作为胃内优势菌群,其定植位置与幽门螺杆菌相同,所以对乳酸杆菌作用进行研究,可以更好的了解益生菌的抗幽门螺杆菌作用。布拉氏酵母菌作为真菌类益生菌,可以与抗生素通用,并且还有较高的耐酸性。但是就加入何种益生菌、何种菌株才能进一步提升治疗效果研究尚少,有待临床进一步考证。

2 益生菌在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中的作用机制

目前就益生菌的抗幽门螺杆菌机制尚未完全明确,但是临床认为益生菌抑制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具体机制可能包括产生抑制物质、抗粘附以及形成屏障,阻止定植等。细菌素、乳酸以及过氧化氢等都会产生抑制幽门螺杆菌活性的物质,这些都是益生菌治疗所能产生的物质。常见的乳酸链球菌素属于细菌素,其与柠檬酸协同可以有效抑制并杀死幽门螺杆菌。乳酸链球菌素很容易在细胞膜中形成通透的孔道,进而导致细胞自溶,病原菌自然也会随之死亡。乳酸可以抑制尿尿素酶活性,其抗幽门螺杆菌作用并不依赖于胃肠道PH值的改变,但是其具体的作用机制尚未完全明确[2]。有研究发现,乳酸可以改变幽门螺杆菌形态,进而抑制后者定殖,从而抑杀幽门螺杆菌。而过氧化氢有着光谱抗菌作用,其可以有效发挥抗幽门螺杆菌感染作用。部分益生菌可以定植在胃内与胃粘膜结合,占取结合位点,从而抑制幽门螺杆菌与糖脂类结合,发挥抑菌作用。益生菌还能分泌嗜酸乳杆菌,该物质可以有效抗细菌粘附,达到抗感染目的。益生菌还可以提升胃粘膜自我修复功能,提升其完整性,加强屏障作用,防止幽门螺杆菌侵袭。通过与胃肠粘膜上皮细胞相互作用,益生菌可以占据粘膜表面并形成一道生物屏障。并且其代谢产物也能杀伤病菌,可以有效阻止幽门螺杆菌的定植和入侵,发挥其防护作用。

3 益生菌在减少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不良反应中的作用

在根除治疗中由于抗生素的大剂量联合使用,胃肠道菌群很容易失调,进而引发抗生素相关性腹泻,严重情况下还会引发感染,形成伪膜性肠炎。并且治疗还可能导致胃酸分泌减少,进而影响到机体自身杀菌作用。部分有害菌繁殖会将摄入食物中的硝酸亚转变为亚硝酸盐并产生大量毒素,损害胃粘膜,导致病症加重。相关数据表明,在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中,存在近20%的患者因不良反应而终止治疗。益生菌可以发挥调节胃肠道菌群的作用,从而降低因根除治疗不良反应发生率。但是多项研究发现,益生菌更多是在降低腹泻发生率方面发挥作用。就益生菌是提高幽门螺杆菌根除率的直接作用,还是通过降低根除治疗导致的不良反应,间接增加患者依从性而提升根除率,还需要更多的研究进行证明。

4 幽门螺杆菌感染和上胃肠道微生态环境

胃肠道菌群对于宿主存在抗衰老,营养以及免疫等诸多作用,细菌的定植在于胃肠道的蠕动,氧化还原能力,细菌协作,PH,黏膜分泌型抗体和细菌拮抗等。由于胃肠粘膜具有保护性作用,所以细菌难以在胃内环境中定植,常驻菌群通常分布于泌酸区与非泌酸区。十二指肠因消化液的加大和食物所停留的时间相对较短,所以难以保障微生物的良好生存,耐酸厌氧革兰氏阳性菌群,如链球菌或是乳酸杆菌,细菌浓度<103~104 cfu/mL。

幽门螺杆菌的定植会对十二指肠原籍菌与胃的分布与数量等方面产生直接的影响,在胃中乳酸杆菌的数量会降低,而据相关调查显示,受到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小鼠胃部会定植某些下消化道细菌,如真杆菌,链球菌,泥杆菌以及大肠埃希杆菌等,幽门螺杆菌会产生存在抗菌效用的肽类物质,而所存在的肽类物质,来自核糖体蛋白LI,会致使一些细菌产生“利他性自溶”现象,使得一些细菌难以定植于胃中,进而就会对微生态环境造成不利的影响。除此之外,若幽门螺杆菌定植,那么就会使胃中的酸碱度产生变化,进而就会对正常菌群产生一定的影响,还会使一些细菌在胃中的定值变为外籍菌,会对胃黏膜细胞产生刺激作用,导致出现炎症反应,或进一步加剧炎症反应,难以保障胃肠道微生态环境的良好性。

胃肠道微生态对于幽门螺杆菌的定植能够产生拮抗的效用,据相关实验显示,若予以小鼠幽门螺杆菌悬液7日,那么幽门螺杆菌的感染概率会高达69%,而用庆大霉素与阿奇霉素灌胃3日,则会对胃内微环境产生破坏性,在予以幽门螺杆菌菌悬液进行7日的灌胃后,那么药流杆菌的感染概率会高达100%,这表示若损伤到胃内原籍菌群会导致幽门螺杆菌的易感性大幅增大,另外,还有一项调查表明,若小鼠的胃内微环境受到抗生素的不利破坏,那么运用双歧杆菌混悬液与乳酸杆菌混悬液为其进行7日的灌胃,而后予以幽门螺杆菌菌悬液进行7日的灌胃,那么就能够发现小鼠的胃内菌群已获得了重建,幽门螺杆菌感染概率也下降到30%,同时幽门螺杆菌定植量也会明显降低,所以在现阶段四联或是三联幽门螺杆菌的根除方式之中,若能够运用益生菌,那么则利于提升根除率,下降幽门螺杆菌的再次感染概率。由上述内容可见,幽门螺杆菌感染和上胃肠道微生态环境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性,所以若想下降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概率,那么则务必要保持好上胃肠道的微生态环境。而益生菌则能够在此方面发挥出积极的作用,以便真正做到稳定与保持胃肠道微生态环境,防范产生对胃的刺激作用。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中添加益生菌可以提升根除率,改善患者身体状况。但是哪种益生菌有着更好的效果,添加剂量以及添加时机的把控,目前尚无定论,其抗幽门螺杆菌机制也尚未完全明确,需进一步研究。

猜你喜欢
悬液螺杆菌幽门
远离幽门螺旋杆菌 分餐真的很必要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骨质疏松症相关性研究进展
幽门螺杆菌生物膜的研究进展
穴位贴敷联合布洛芬混悬液治疗小儿外感发热
薯蓣皂苷元纳米混悬液的制备
口腔与胃内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相关性
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与脑卒中的相关性研究
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混悬液治疗COPD急性加重期的效果观察
5种幽门螺杆菌检测方法的比较
美国FDA批准达芦那韦口服混悬液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