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减附子理中丸在脾胃虚寒型慢性胃炎患者中的应用分析

2020-08-24 12:22林漫婷李智俐郭阳青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20年50期
关键词:嗳气舌质附子

林漫婷,李智俐,郭阳青

(中山市小榄人民医院中医科,广东 中山 528415)

胃炎为常见疾病,指的是受到多方面因素影响产生胃黏膜炎症,分为急性胃炎和慢性胃炎两种类型,因病因不同,有应激性胃炎、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及自身免疫性胃炎等,不同病因,病理改变不同,主要有黏膜炎症反应、上皮损伤及上皮再生三个过程,常见症状为腹胀、反复出血、上腹痛及嗳气等,生活质量会变得极差,应重点关注[1]。本文为探讨慢性胃炎患者治疗中联合应用加减附子理中丸的治疗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8月~2019年9月我院64例脾胃虚寒型慢性胃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两组,每组32例,其中,对照组男19例,女13例,年龄23~75岁,平均(47.22±1.39)岁,病程1~12年,平均(6.31±0.49)年;观察组男20例,女12例,年龄25~77岁,平均(47.18±1.41)岁,病程1~13年,平均(6.28±0.52)年;诊断标准:表现出舌质淡,脉搏迟缓或虚弱,苔薄白或腻。排除标准:全身组织性器官病变者;精神疾病者。两组年龄、病程及性别方面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予以奥美拉唑胶囊口服,20 mg/次,2次/d,疗程为2周。若有Hp感染加阿莫西林胶囊口服,1.0 g/次,2次/d;胶体果胶铋胶囊口服,3粒/次,3次/d,餐前0.5 h服用;甲硝唑片口服,0.5 g/次,2次/d;以上药物均连续服用2周。

观察组予加减附子理中丸,药物组成为黄芪15 g、附子15 g、半夏15 g、砂仁6 g、白术12 g、党参15 g、干姜9 g、灸甘草9 g、丹参6 g、陈皮6 g;依方将药物抓好后,清水浸泡半小时,煎煮,每天一剂,取300ml药剂,温服,连续治疗2周。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治疗情况、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治疗情况判定标准[2]:经治疗,腹胀、反复出血、上腹痛及嗳气等完全恢复或明显好转,生活质量恢复正常,为显效;经治疗,腹胀、反复出血、上腹痛及嗳气等有所好转,生活质量恢复正常,为有效;经治疗,腹胀、反复出血、上腹痛及嗳气等未见好转,甚至恶化,为无效;有效率与显效率之和为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口干、嗜睡、腹泻及恶心呕吐。

1.4 疗效评价标准

观察两组治疗情况、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治疗情况判定标准[2]:经治疗,舌质淡,脉搏迟缓或虚弱,苔薄白或腻等完全消失或明显好转,为显效;经治疗,舌质淡,脉搏迟缓或虚弱,苔薄白或腻等有所好转,为有效;经治疗,舌质淡,脉搏迟缓或虚弱,苔薄白或腻等未见好转,甚至恶化,为无效;有效率与显效率之和为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口干、嗜睡、腹泻及恶心呕吐。

1.5 统计学方法

将数值输入SPSS 20.0中,检验用x2值表示,百分比用%表示,P值低于0.05时,比较存在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治疗情况

观察组总有效率(93.75%)高于对照组(71.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情况[n(%)]

2.2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3.1 3%)低于对照组(2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 论

慢性胃炎为常见消化系统病症,形成原因非常复杂,常见因素为病毒、幽门螺杆菌及刺激性物质等,受到上述不同因素负面影响,使得患者胃黏膜形成炎性病变,最终形成慢性胃炎病症,近年来,随着我国医疗水平提升,纤维内镜的使用,对慢性胃炎病变的认知程度越来越高,常见类型为慢性糜烂性胃炎、慢性浅表性胃炎及慢性萎缩性胃炎,其中,慢性萎缩性胃炎会产生黏膜肠上皮化生,累及患者的贲门,伴随胃泌素减少和G细胞丧失,还可能影响胃体,丧失泌酸腺,使得胃蛋白酶、胃酸及内源性因子出现减少;西医学方面,依据患者病况,主要为消除病因、药物治疗;近年来,随着我国中医学领域不断开发,在中医学上,慢性胃炎诊断为“胃脘痛”,主症为胃痛;诊断为“痞满”,主症为胃脘部胀满;当患者胃脘部胀满或胃痛等病症不显著,依据症状可诊断为“嘈杂”和“反酸”等;慢性胃炎分为肝胃气滞证、肝胃郁热证、脾胃湿热证、脾胃气虚证、脾胃虚寒证、胃阴不足证及胃络瘀阻证;脾胃虚寒型慢性胃炎为慢性胃炎的一种类型,患者主症为喜温喜按、胃痛隐隐和绵绵不休;次症为:①泛吐清水;②受凉或劳累后发作,病情加重;③四肢倦怠;④精神疲倦;⑤消化不良或腹泻。舌脉为舌淡胖,苔白滑,边有齿痕;脉沉弱;治疗时,主要方向为温中健脾。

表2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n(%)]

研究中所用加减附子理中汤来自《三因极一病症方论》,药物基本组成为:党参、附子、炙甘草、干姜、白术,加以黄芪、法半夏、砂仁、丹参、陈皮;其中,方中干姜为君,归脾胃经,温中祛寒,扶阳抑阴;病属本虚标实证,虚则补之,实则泻之,标本兼顾。以党参为臣,甘温入脾,补中益气,培补后天之本,气旺而阳亦复;脾为湿土,中虚不运,必生寒湿,故又以甘苦温燥之白术,燥湿健脾,健运中州;复加附子以增强温肾助阳祛寒之力。法半夏、砂仁、陈皮有调中燥湿和理气健脾的效果;丹参有活血调经和祛瘀止痛的效果,炙甘草有益气复脉、调和诸药和补脾和胃的效果,这些药物组成的汤剂,有温阳散寒、益气健脾的效果。现代药理学研究可知,黄芪抗菌作用较强,有助于提升愈合吞噬细胞的吞噬和免疫功能,提高淋巴细胞转换。

本临床结果显示,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3.75%)高于对照组(71.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3.13%)低于对照组(2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脾胃虚寒型慢性胃炎患者治疗中运用加减附子理中丸的治疗效果显著,与西药方案比较,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疗效更高,慢性胃炎患者治疗中值得运用加减附子理中丸方案。

猜你喜欢
嗳气舌质附子
附子的采收和加工
经方中附子配伍应用规律探析❋
基于舌诊偏色与去干扰的计算机技术研究∗
辨证治疗慢性支气管炎
通过检查畜禽口腔诊断疾病
总是打嗝,是不是胃肠有问题?
有毒的附子产值高
饱嗝不断,喝荸荠鸡金饮
嗳气饱胀,可能是肠胃“发脾气”
中药附子的历史善用与现代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