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丽芳
(乌兰察布市中心医院手术室,内蒙古 乌兰察布 012000)
全身麻醉是一种手术中常见的麻醉方法,在实行全身麻醉后在苏醒期很容易出现躁动,在发生后患者会出现坐卧不安,肢体挣扎,定时,定向能力障碍,心动过速,血压增高[1]。在患者发生躁动后很容易出现切口撕裂,引流管松弛,留置针脱落等不良事件[2]。在实行全身麻醉的患者中使用不同导尿时机,苏醒期躁动的情况不同。本文中选取实行全身麻醉的患者90例,分为三组,分别进行不同时机导尿,A组在手术日早上进行导尿,B组在手术前1天麻醉前进行导尿,C组在麻醉平稳后进行导尿。具体报道如下。
选取实行全身麻醉的患者90例,分为三组,分别进行不同时机导尿,A组在手术日早上进行导尿,B组在手术前1天麻醉前进行导尿,C组在麻醉平稳后进行导尿。其中,A组中患者有女45例,男45例,平均年龄35.9岁。B组中患者有女43例,男47例,平均年龄36.9岁。C组中患者有女42例,男48例,平均年龄35.6岁。本文研究经过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在A组中在手术日早上在病房中进行导尿,在B组中手术前1天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进行访视,在麻醉前在手术室中对患者进行导尿。在C组中护理人员在患者进行麻醉后,麻醉的效果平稳后,由巡回的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导尿。三组患者均进行手术室护理干预。
观察三组的手术后发生躁动,手术后对尿管适应度的情况。
使用SPSS 22.0软件分析统计,其中计量资料,实行t检验。P<0.05,那么差别较大。
A组中有7例患者为0级,有12例患者为1级,有8例患者为2级,有3例患者为3级;B组中有12例患者为0级,有13例患者为1级,有4例患者为2级,有1例患者为3级;C组中有11例患者为0级,有15例患者为2级,有1例患者为2级,有1例患者为3级;三组的差别较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三组的手术后发生躁动的情况[n(%)]
A组中有3例患者为0级,有10例患者为1级,有15例患者为2级,有2例患者为3级;B组中有6例患者为0级,有18例患者为1级,有5例患者为2级,有1例患者为3级;C组中有8例患者为0级,有20例患者为2级,有2例患者为2级,有0例患者为3级;三组的差别较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三组的手术后对尿管适应度的情况[n(%)]
全身麻醉的患者在苏醒期很容易出现躁动,导致身体出现暂时的障碍,从而对身体造成损伤,甚至造成意识障碍[3]。使用不同时间导尿,会对全身麻醉苏醒期躁动产生不同的影响。在手术过程中使用手术室护理干预,有利于缓解患者的紧张,恐惧的情绪[4]。在患者麻醉平稳后再进行导尿,此时患者没有意识,肌肉松弛,并且神经反应迟钝,没有疼痛的记忆,在手术后使用合适护理,可以有效降低躁动的发生率。
根据研究发现,在手术前进行导尿的患者中手术后躁动程度达到3级的较多,0级的最少。患者在手术前很容易出现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在此时进行导尿,患者很容易出现应激性反应,不利于手术进行。在麻醉前进行导尿并对患者进行访视患者的中0级较多,但是2级的躁动的情况较多,由于对患者进行访视,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患者出现应激性反应较弱,在导尿后很快进行麻醉,患者的痛苦较少,因此出现手术后躁动的情况优于手术前进行导尿的患者。在麻醉效果平稳后使用导尿的患者出现躁动的情况最弱,2级,3级的患者较少。由于患者在麻醉效果平稳后没有意识,患者的没有感受到疼痛,神经反应比较慢,在此时导尿,患者没有出现较多应激性反应,因此,手术后躁动程度较轻。三组的手术后躁动的情况相比,差别较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手术前进行导尿的患者中对尿管不适的患者最多,其中2级,3级的患者达到17例。主要由于患者在手术前感到恐惧,焦虑等不良情绪,此时插入导尿,患者对尿管的恐惧较深,敏感性较强,从而导致不适感较重。在麻醉前进行导尿的患者对于导尿管不适的人数小于手术前进行导尿的患者,达到6例。患者在导尿前进行访视,讲解导尿的重要性,过程,可能出现的感受,因此,可以降低不适感。在导管后很快进行麻醉,从而减少患者的痛苦。在麻醉效果平稳后进行导尿的患者中出现尿管不适的患者达到2例,对于尿管不适的人数最少,主要由于在麻醉平稳后神经对于尿管的敏感性较差,因此,产生不适的情况较少。三组的手术后对尿管适应度的情况相比,差别较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在实行全身麻醉手术的患者中使用麻醉平稳后进行导尿配合手术室护理干预,在手术后躁动发生率比较小,有利于缓解手术后对尿管的适应度,值得临床使用和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