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海
摘 要 初中语文的学习是各科学习的基础,语文学科的学习有利于增长学生见识,开拓学生视野,处在初中阶段的学生,他们已经对语文学科有了一定的了解,掌握了一定的基础知识和阅读的能力,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语文学科知识更好地展现了中华文化的力量和汉字传承的魅力。
关键词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高效课堂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20)24-0095-02
高效课堂教学是提高学生语文学科成绩最有效的途径和方法。高效课堂符合新课改背景下的素质教育发展理念,是当代教育发展的新方向,语文高效课堂对学生学习语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就是要培养学生对于语文学科的知识意识,学会观察的能力,以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从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出发,要给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和人文的关怀,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快乐,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来适应社会快速发展的新需求。教师还要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来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本文就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让课堂更高效提出几点建议。
一、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所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內容不全面
在课堂上教师的教学内容没有全面地让学生了解到课本应该了解的知识,有的教师只是教给学生浅显的概念,就让学生开始死记硬背书本上的概念,而书本上的所要真正让学生理解和实践的知识教师没能讲到。教师只是空谈大道理,讲课空洞而乏味,内容覆盖不全面,从而让学生理解的不透彻,导致学生成绩下降,比如,学生在学习《在山的那边》这一节课时,教师不能只给学生空泛的讲在山的那边到底有什么等的浅显问题,教师要让学生理解的透彻,改变教学方式,让学生分组讨论文章所体现的中心思想。
(二)忽略了学生发展的个体差异性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常常对学生一概而论,不能认识到学生的个体差异,在课堂上教师要针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因为班里的学生不可能他们的学习程度是一样的,对学习程度不同的学生教师要因材施教,从而才能更好的促进学生的发展和提高。不同程度的学生对他们提出的问题也不相同。
二、打造高效课堂要以读为基础,培养学生的良好的读书习惯
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学生读书读多了,自然而然的就明白其中的意义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学生能更快地理解知识,懂得了教师要讲什么。培养学生多读书,不仅仅是多读课内的学科知识,更要鼓励学生多读课外知识,这样学生才会知道的更多,对语文高效课堂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学生们从书中可以了解到世界的千变万化。一个好的阅读习惯可以让学生学生更好地来提高自己,如果学生不能培养一个好的阅读习惯,学生的阅读质量也不会提高。“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这句话对学生们终身受益,这就要求学生们要会读书、读好书。一个好的阅读习惯是提高学生阅读质量的根基。好的阅读习惯表现在很多方面,比如,学生要根据自己的情况来进行课外阅读,每天抽出一定的课外时间来进行阅读,不能今天读了,此后的一周都没有再读,这就不是好的阅读习惯。还有的可能学生在课堂上读,教师在讲台上讲课,学生在底下偷偷地读课外书,这样不仅降低了学习效率,更不符合开展教师让学生进行阅读的初衷。良好的阅读习惯就是让学生在适当的时间进行阅读,让学生在阅读的时候可以动笔写自己的小感受,看到名人名言,或者是有哲理、优美的句子摘抄到本上,这样对于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语文成绩有很重要的作用。所以,教师要培养学生的良好阅读习惯,以此来打造高效课堂教学。
指导学生的课外阅读,不仅要让学生自主阅读学习,还要培养好的阅读习惯,从而提高阅读质量。课外阅读可以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提高学生的精神状态。俗话说:“腹有诗书气自华”,阅读可以提高学生的精神气质,在书中他们可以遨游在知识的海洋里,去吸取有益的精华,使学生感悟人生的真谛。这是语文学科的最终目的,只有这样才能让语文课堂更高效。
三、运用小组合作,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处在初中这一阶段的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提高了,不再小学生那样得让家长和教师时刻鞭策他们去学习了,这一阶段的学生他们有了一定的想要去学习,去渴求知识的欲望,知道自己的理想以及自己想要达到一个什么样的目标。不管学习什么科目,包括语文学科的学习,他们都有很好的表达能力。因此,教师在讲授知识时,要根据学生的阶段发展规律去进行授课。运用小组合作的模式去引导学生去表达,每个小组就是一个小集体,教师上课时把问题抛给每个小组,教师要学会放权。比如,教师在讲授《济南的冬天》这一课文时,可以让学生分组讨论“济南的冬天引发了我怎样的思考?课文的题目有‘冬天两个字,你能根据这两个字来联想到有什么诗是描写冬天的吗?”通过两个问题然后让学生分组讨论,查阅资料,大胆地让各个小组去合作得出结论,这种学习模式符合新课改下的教育发展观。
如果教师不更新教学模式,一味地实用传统教学方式,老师讲台上教,学生讲台下学的传统模式,丢失学生小组合作的自主性和发挥小组的主体性,也不符合新课改背景下的教育理念。同时也将学生的思维灵活性培养扼杀在摇篮里。
所以,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教师要大胆放手,让各个学生支配课堂,这节课应该讲什么、怎么讲、用什么样的方式讲,激发学生的想象思维,让每个小组学生动起来,让课堂动起来,创造一个有灵魂的活的课堂,教师要学会把课堂归还给学生,更紧密的促进小组合作,来发挥学生主体性,这样才能更好的提高初中语文课堂教学。
四、打造高效课堂,要培养学生对语文课堂的兴趣
这一阶段的学生处在发展的转折期,教师要教会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他们的语文课堂兴趣,只有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培养他们对语文学科的正确认识。俗话说:“兴趣是第一位老师”,没有学习语文的兴趣,学生怎么能提高语文学科成绩,更谈不上打造语文高效课堂了。如果学生产生了对语文的学习兴趣,便会积极主动地去学习,对语文就会有强烈地求知欲望,也就不会再讨厌语文课堂了。所以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教师必须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学习古诗《登幽州台歌》时,为了提高学习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让学生观看视频朗读片段,转变朗诵方式,让学生用唱的方式来学习这首古诗,在课堂上让学生观摩多媒体,然后教师分组唱古诗,进行唱古诗评比大赛,看看哪个小组发挥的最好。唱古诗可以更好地加深学生对古诗的记忆理解,教师可以用这种方式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从而打造高效的语文课堂。
五、利用言语激励,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
通过教师的言语激励来提高课堂教学,首先必须要培养在课堂上敢于发问,敢于对问题进行质疑的态度和精神。还要培养学生对问题提出的质疑有相应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教师在教课时,不只是教会教懂学生,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思路走,也不只是用一种方法去教学生,学生也可以去质疑教师的解题思路。比如教师的这个方法还没有学生的方法解出来更简便,这时学生要勇于质疑教师,这样才能促进双方的成长。教师可以和学生面对面地进行研究讨论,对于学生的思路更好、更简便的,教师要给予学生极大鼓励。可以促进学生的思维灵活性,只有质疑才会有所改进,有所进步。质疑教师要通过多种方法和途径教会学生解题思路,不让学生的思维受到局限,教师要认真对待学生的质疑,分析问题的多种解决办法,让学生有方法可循,有途径可做。
打造高效语文课堂需要教师不断总结教学经验,更新教学方式,反思教学成果,用更高的标准来要求学生,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学中玩”。高效课堂是师生共同参与的和谐课堂,它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有效地融合在一起。因此,打造高效语文课堂教师身兼重任,教师要不断地提高自身修养,在工作岗位中不断探索研究、砥砺前行。
参考文献:
[1]韦文娟.刍议新课标背景下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5(05):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