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马哈”鱼档》: 亮丽的广州市井风情画

2020-08-23 07:45胡荣锦
少男少女·小作家 2020年8期
关键词:雅马哈珠珠阿龙

胡荣锦

《“雅马哈”鱼档》的成功在哪?

前些年参加广东省委宣传部的“全省市、县(区、镇)文学组织负责人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专题培训班”,开会前,我遇到了章以武老师。

我从“公示”的文字中看到,章老师作为“初审”的专家参加了“2017年广东省报告文学奖”的评审工作。我们聊起了这个话题。他知道我有作品参加这次评选,便关切地问:“终审后,获奖了吗?”

我说:“获奖了!”

章老师眼睛一亮,脸上浮出笑意:“获奖了!好!”

听着他赞赏学生的爽朗笑声,我一下子就回到了昔日的大学课堂:这依然是那个在讲台上意气飞扬地讲着写作技巧的章老师!

眼前的章老师已届80岁,却依然像当年那样腰板笔直。他是让我印象深刻、最有风采的一个大学老师。

那时,《“雅马哈”鱼档》还没发表,章老师却很喜欢讲述这个作品的写作经过和经验,也许是小说刚杀青,他仍在创作的余兴之中。这使得我们的小说写作课内容非常充实、有趣。关于小说题材的寻找、细节的捕捉,他举了不少的例子,后来我们都在《“雅马哈”鱼档》找到。

1983年中篇小说《“雅马哈”鱼档》发表在《花城》文学杂志上,让我们大为震惊的是,该小说的作者,除了章以武老师,还有黄锦鸿。作为“第一作者”的黄锦鸿竟然还是“住”在我们班隔壁的大师兄!

在中国当代文学和电影史中留下经典印记的《“雅马哈”鱼档》,竟然出自我们身边的老师和师兄,那种“文学创作离我们并不远”的感觉一下子攫住了我们,让我们对文学兴趣大增。

《“雅马哈”鱼档》的成功在哪?

章以武老师说:“努力学习岭南文化,把握住改革开放的时代特色,通过生动的故事,写出广东人敢干实干的风格。”

广州草根老百姓最早的中国梦

地处南国的广东,是岭南文化的中心地、海上丝绸之路的发祥地、近代民主革命的策源地、改革开放的先行地。

1978年年底,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全國第一个可以自由贸易的国营河鲜货栈在广州芳村开业。广州是鱼米之乡,鱼代表了广州市的草根精神,是非常敏感的问题。一旦鱼市开放了,人们天天像过年。雅马哈摩托车是当年时尚的标志,小说以“雅马哈”构成题目,有着十分时尚的开放气息。

改革开放的广州先走了一步。作者在创作反映改革新风的《“雅马哈”鱼档》时反复思考: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的转型期,人的价值观念正在悄悄发生变化,具体到这个作品就是如何做人,如何赚钱,如何张扬人的价值、体现人的尊严。他们在作品里形象地指出:清白做人,诚实赚钱,劳动致富。而当时,人们的思想还戴着沉重的枷锁,在尚未完全解禁的形势下,他俩独具胆识,以文学的形式闯了禁区:提出劳动赚钱光彩。这无疑是石破天惊的事,无疑是广州的草根老百姓在做中国最早的中国梦!

活生生的人物具有真实性

在眼花缭乱的都市生活中,作者以独有的艺术感觉,用锐利似解剖刀的笔端,揭示改革开放后复杂的都市生活,写出了一些人能跳脱迷惘,面对重新选择的人生。

《“雅马哈”鱼档》的几个主要角色,如阿龙、海仔、珠珠,都是待业青年,他们希望在开放的时代找到新生。

特别是阿龙,他彪悍、正直、倔强,虽粗暴但心地善良。他因缺乏正确引导曾一度误入歧途。从拘留所出来后,他发誓要重新做人。

但有案底的人怎么走新路呢?在以前是很难的事情,而阿龙幸运地遇到了新时代:

“阿龙,处处有政府相帮,今后就要好好做人了。”阿龙的父亲,一个敦厚的老工人在楼下的小房间用浑浊的喉音劝说着。

“怎么?我现在不是人?是猴子?”阿龙的蛮劲又来了。阿龙的父亲,像大多数失足青年家长一样,绝不敢有望子成龙的奢想,他们朝思暮盼的,不过是孩子循规蹈矩地日谋两餐,夜求一宿而已;而阿龙尽管蒙昧,也绝不仅仅懂得“人”字的生物学意义,他从拘留所出来,就对林所长表示过,循规蹈矩去谋生。本来父子俩是可以契合的,偏巧阿龙是个牛性子。珠珠慌忙劝道:“算啦,你阿爸是为你好。我阿妈也说了,阿龙能正正经经做生意,赚了钱就……”

“就什么?”阿龙一听就来劲了,急切地问。

“就允许我嫁给你啦。”珠珠坦率地说。

“浪子回头金不换。珠珠,龙哥我一定堂堂正正捞世界,好日子那天,叫上两部‘的士接你。”阿龙显出一股大丈夫豪气,“来,闲话休提,兵分三路。我明天去芳村鱼栏看看行情;珠珠,你去五金铺定做鱼盆,一定要用日本锌铁;海仔,拿钱去把那辆‘雅马哈提回来,我们的鱼档就叫‘雅马哈鱼档,怎么样?”

珠珠拍手叫好。

阿龙是个个性十足的青年,“胆生毛”的他脾气火爆,做事雷厉风行。这些描写,活画出他不甘平庸的人物个性,非常真实、生动。失足青年也有机会改变命运,走上致富的新途,这是改革开放带来的新气象。

阿龙虽不起眼,但他精神却富有了,在女朋友珠珠和朋友海仔的支持下,以坚定的步伐迎接新生活。故事这样建构,显示了作者对美的把握,极具积极意义。

描绘广州的“清明上河图”

《“雅马哈”鱼档》带有很强烈的“三言两拍”式传统小说的痕迹,它极能创造氛围,它喜欢作外部现实的摹写和再现,平实的叙述文字细致生动,创造出带有强烈主观色彩的现实生活,将读者带到作者营造的扑朔迷离的生活环境中去。《“雅马哈”鱼档》新开张时,有一个非常精彩的促销细节:

一个老态龙钟的阿婆买了一条大鱼,欣赏着那仍不断往上打卷的鱼尾,乐滋滋、颤巍巍地走了。海仔瞅住时机,变戏法地一蹲身,一起立,扬起一张五元人民币,叫道:“前面的阿婆,你掉了五元钱了。”

老人不解地回过头,然后掏出钱包看看、点点数目,友善地笑着说:“后生哥,我没丢。”

海仔愕然了,马上又说:“阿婆,你人老,再想清楚,看清楚。”

老人依旧说:“我人老,心里清明。不是我丢掉的。”

海仔就把钞票高高扬起,向人丛嚷道:“谁掉的钱?谁的?我们小小鱼档。不义之财,分文不取!”

这一叫唤,马上博得拎菜篮的、提塑料兜的、拿鱼丝袋的阿婆、大婶们的赞叹:“难得,真是难得。”而在赞叹声中,有个声音钻了出来:“钱是我的。”接着,一只了无血色的手从人群头顶上伸进来,把钱抓去。

无需去看那张面孔,更无需查究任何细节。海仔所需要的正是这种效果。这个社会,有疏财仗义、拾金不昧的,也有见钱眼开、贪婪成性的。海仔毕竟是个人精,书没念好,却懂点社会学和心理学,甚至可说懂点导演学。

这里描写的画面,静态中跳动着立体美,写活了阿龙的“拍档”海仔。这是一个聪明、热心、好动、一肚子鬼主意的“人精”。在“清明上河图”般的街市,海仔的表演,充满市井常见的狡狯,也为后面鱼档因不正当经营而散档埋下了伏笔。

以心理描写来揭示人物性格

借助心理描写,或者以微妙的心理活动来展示人物的独特个性,这是《“雅马哈”鱼档》创作的又一特色。作者在展示自己创作的美学情愫时,常常通过人物的潜意识以及日常生活中微妙的心理描绘,将人物的爱与憎,欢乐与痛苦清晰地展示在读者面前。除了主角阿龙、海仔、珠珠外,充满正气的个体劳协负责人葵妹、以权谋私的街道办事处干部于得水等次要人物也运用了不少心理独白来揭示人物心底的秘密,使人物栩栩如生地凸现出来。

珠珠是个小家碧玉,单纯而又有点任性。她爱阿龙的男子气概,又恨他做人不争气。为了阿龙能自食其力,她拿出心爱的金项链助他开鱼档。因为母亲的阻挠,珠珠被迫离开阿龙,与一个香港人相亲。但她始终是喜欢阿龙的。在理想与现实之间,她的迷惘与清醒,作者给予不少心理的描写,最终,她还是选择了与阿龙共同创业的道路。这种以心理分析方式来揭示人物性格的藝术笔法,恰如莫泊桑所说的,心理分析小说能够“表现一个人精神的最细微的变化和决定我们行动的最隐秘的动机”,“它也能给我们一些和其他一切工作方法同样美好的艺术作品”。

粤语入文,让作品岭南特色鲜明

写作《“雅马哈”鱼档》时,“外江佬”章以武已经在广州生活了十多年,而黄锦鸿则是地道的广州仔。他们对广州的风土人情有着相当深入的了解,所以非常自然地将粤语融入小说中,写活了广州人、广州事。

自从晚清南海人招子庸创造了粤语文学经典《粤讴》后,粤语入文已经成为一种流行的创作风格。像著名的小说《二十年目睹之怪现象》(吴趼人)、《虾球传》(黄谷柳)、《山乡风云》(吴有恒)、《三家巷》(欧阳山)等都让粤语入文,形成岭南小说独有的语言特色。

《“雅马哈”鱼档》很好地继承了这一传统,语言非常贴地。如:

珠珠骂于得水要敲诈阿龙时的鬼鬼祟祟:“我看于得水发麻风也不敢发出面的。”(发麻风也不敢发出面,有“不敢明目张胆”的意思)

又如:

阿龙骂葵伯:“老泥鳅,甩我的面子,托大脚也不另找个地方。”(托大脚,有“讨好”的意思)

还有:

珠珠以为阿龙对葵妹有意思,吃醋地说:“我理解得很,鸡吃放光虫,心知肚明。你喜欢她……”(鸡吃放光虫,心知肚明,有“明摆着”的意思)

这些粤语,在《“雅马哈”鱼档》中随处可见,对刻画人物,营造情节上起着重要的作用,使得故事有趣,人物生动。

“构成一个民族的面貌,没有了它们(指习俗),这民族就好比是一个没有脸的人物”(《别林斯基选集》)。因此,包括乡土语言在内的习俗风情描写,成为古今中外文学家塑造人物形象时非常重视的手段。《“雅马哈”鱼档》的粤语运用,展现了岭南风情的色彩,构成了广州人的面貌,让故事鲜活,让作品岭南特色鲜明。

《“雅马哈”鱼档》富有生命力

全凭党的改革开放政策与思想解放的精神,《“雅马哈”鱼档》在题材上有了新的突破。它热情讴歌党和人民的伟大实践,充分反映了南粤人民精神面貌的可喜变化,并以鲜明的艺术特色,得到了广大读者的认可。

随着同名电影的轰动效应,《“雅马哈”鱼档》被奉为广东文学、广东电影乃至中国电影的经典作品。在时间的长河中,它经受住了历史的检验,“这个片子有前瞻性、思想性,也就有了生命力。”作者之一的章以武总结说。

除了对时代精神的精准把握、刻画人物的形象和生动,我觉得《“雅马哈”鱼档》尚有一些少有人提及的成功原因,如它的切入口小,写一个小鱼档,得改革开放的先风,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等。还有就是当年章以武老师在课堂上说的三点“独门”经验:

1、你准备要写的题材不能随便告诉别人,要想饮头啖汤,就要识得避免江湖险恶,以免被人抢了先机,要保护好自己。

2、有好的题材要快些写出来,过于深思熟虑,难以成事。

3、写作细节、语言要接地气,不要闭门造车。

2019年12月,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回顾广东文学70年辉煌历程,展示广东文学事业70年来巨大成就,广东省作家协会举办了“潮起珠江,风华文章——广东文学七十年”经典作品赏析会。《“雅马哈”鱼档》被列为重点介绍的作品之一:它展现了改革开放前沿的缤纷与鲜活,被誉为“广东改革开放第一张亮丽的名片”。

如今,《“雅马哈”鱼档》作者之一的章以武老师仍笔耕不辍,我们期待他继续为大家写出更多的佳作。

猜你喜欢
雅马哈珠珠阿龙
雨,沙沙沙
小声哭,大声哭
神奇的小蚂蚱
福州城最后的“走鬼”
上帝理发师
上帝理发师
“不务正业”的雅马哈
脑力对对碰
“北京电影学院·雅马哈联合实验室”挂牌成立
泅水的母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