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勇
【摘要】在建筑工程中,结构的稳定性和整体项目的施工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受混凝土浇筑施工的影响。但是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具有众多的施工环节,影响因素也相对较多。例如浇筑工艺、原材料质量、混凝土配合比振捣效果以及养护质量等。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给混凝土施工质量造成严重影响,从而无法保证整个工程的稳定性和质量。本文首先分析了当前阶段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的具体应用,接着分析了具体的混凝土浇筑技术及其应用,希望能给有关施工企业和人员可供参考之处。
【关键词】建筑工程;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
1、引言
在建筑工程中混凝土是极为重要的材料,并且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以及施工技术的提高,混凝土浇筑技术也受到了更加广泛的关注,同时对于建筑质量也有了更高的要求。首先,要充分明确工程各阶段的具体要求,同时结合工程自身情况来确定最适宜的施工方案,从而最为合理的进行资源配置,为后续的施工奠定有利条件。因此在施工中,相关技术工作人员要做好准备工作,以及搅拌、浇筑、捣实以及护养等方面工作,确保混凝土浇筑施工质量有所保障。
2、混凝土浇筑技术应用现状
当前阶段,混凝土建筑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主体结构以及相关施工中有着较为广泛的应用。并且现阶段的建筑规模呈现不断扩大趋势,使得混凝土浇筑施工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在实际工程中,由于涉及到众多的原材料,包括钢筋以及混凝土等,并且混凝土具有较大的密实度,因此施工作业量有所增加,并且施工任务较为艰巨和繁重,使得混凝土浇筑技术难以得到应有的效果。为了使得混凝土浇筑工程效率和质量有所保证,必须加强混凝土浇筑施工的质量把控,为整体建设质量奠定基础。
3、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
3.1合理配比混凝土
为了进一步促进混凝土浇筑技术的发展,使其在建筑工程中能够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对此就要相关技术人员结合工程的实际情况来进行科学的混凝土配比,采用先進施工技术,对水化热情况进行优化,从根源上加以解决,从而防止出现裂缝问题。在合理控制混凝土配比过程中,要选择具有较低水化热程度的低热矿渣硅酸盐水泥,同时添加一定量的粉煤灰等添加剂,保证有效降低水化热。
3.2浇筑施工技术
在进行实际的混凝土浇筑施工前,要合理的选择混凝土配合比,把控好凝固时间再进行混凝土的运输,要注意在这过程中不能再进行加水。当混凝土运输至施工现场后,要在浇筑前合理的处理施工混凝土,在振捣工序过程中,严格遵循浇筑顺序,插入过程要速度较快,而拔出时可以适当放慢速度,这样能使混凝土具有较高的密实度,从而满足施工要求。在混凝土凝固前,要确保所有养护措施已经做好,从而有效防止其表面裂缝的出现。在整个浇筑施工过程中要注意不能中断,如果实在不能连续的进行浇筑施工,要第一时间采取合理的紧急措施,从而使建筑工程整体质量有所保障。
3.3混凝土温度控制
在实际工程中,怎样避免混凝土的裂缝问题一直是整个工程重点关注的问题之一,这种问题产生的原因主要在于混凝土内部温度的提升,内外温差较大,从而增加了混凝土中的应力,进而造成了裂缝问题的发生。因此若想合理地控制裂缝问题,就必须要控制好温度问题,使其处于可控范围内。在实际工程过程中,当混凝土浇筑施工完成后,要注意进行温度的测量,掌握大气温度、混凝土表面温度、中心温度之间的差距。可以采取覆盖和低温水的方法,提高散热速度以及浇筑工程的施工速度,保证其温度不高于18℃,在该温度范围内可使混凝土变形情况得以控制,进而避免裂缝温蒂出现,保证工程的质量,有效节省成本,保证施工效益。
3.4提升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
3.4.1 进行位置浇筑
钢筋对于整个建筑起到主体性的支撑作用,在进行混凝土浇筑是工作过程中要密切的关注钢筋具体位置,保证其正确性。如果发现钢筋位置错误或者发生了一定偏差,要立即采取相应措施来加以更正,使建筑物的稳固性有所保障。需要注意的是,在建筑物的主梁位置处,一般钢筋分布较为密集,因此在这部分进行混凝土浇筑时一定要确保严格和细致,不能盲目进行浇筑混凝土,要保证施工质量能够达到我国标准和要求,实现建筑工程的质量和安全。
3.4.2合理控制泵车
在设置泵导管过程中,要保证开始时水平处能够高出15m,在注入点处放置导入管。在其他部分中通常来说锥形管和橡胶软管不适宜,如果有转弯问题发生,要确保接头处连接紧密。如果导管发生倾斜问题,要注意防止导管中进入空气,从而造成混凝土中有空气注入。同时要注意泵同钢筋时不能有接触,运输过程中要在料斗中留一部分混凝土,控制好初始泵速,实施观察泵压力,对其进行控制,保证处于18MPa左右。
4、建筑工程中混凝土浇筑技术应用
4.1混凝土浇筑的前期准备
首先,应当对混凝土原材料的种类、配合比以及材料的质量水平进行充分的核查。建筑材料自身质量的水平将直接关系着混凝土材料混合以后的强度形成水平。其次,对于混凝土材料混合过程中的拌制过程应当进行充分的管控。在有了相关技术要求都符合的建筑材料之后,如何进行混凝土材料配合比的选用,对后期混凝土强度的形成有着重要作用。在进行混凝土拌制的过程之中,一方面要严格控制混凝土拌和比,另一方面还应当对现场拌和人员的拌制工作进行质量控制,保证外加剂的合理添加和合理选用,并应当对拌和过程中的均匀性进行必要的控制,从而保证混凝土材料的一次拌和制备,减少不必要的浪费现象。最后,还应当对混凝土材料的运输过程进行充分的管理。当前,混凝土材料在进入施工现场进行浇筑时,由于现阶段建筑工程项目的整体高度偏高,一般都选用泵送的方式进行混凝土施工作业。因此,在正式开始泵送混凝土工作之前,应当充分保障混凝土材料自身的流动性,所以在混凝土运输过程中应当保持充分的搅拌以保证其流动不初凝。
4.2基础浇灌
当前阶段,建筑工程多种多样,因此要根据不同的需求来将浇筑技术进行合理分类,通常来说主要有大体积、阶梯式和条形三种主要呈现形式。一次性按照台阶分布来完成浇灌,阶梯式的浇灌技术能够防止缝隙的出现。对于大面积浇灌来说,通常采取分层分段的技术来浇灌,要注意保持浇筑的连续性,不能出现离析现象。在混凝土发生凝固时膨胀和收缩现象都是十分常见的,要注意通过对其采取合理措施。而对于构件施工来说,通常具有较长的水平距离,因此在进行浇筑时要注意在模板两侧进行标记。如果一次性浇筑不能完成,可以在基础后浇带进行一定程度的调整,当对尺寸的数据有了明确了解后,要严格控制此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膨胀问题以及收缩问题,从而防止对后续的施工问题产生更为严重的影响。条形施工通常也具有较大的水平距离,因此要提前做好相应准备,两侧的模板在浇筑前进行相应的标注,使得分层分段方式能够有效使用,保证各段之间的密实度,通常为2米到3米左右,从而有效保证整个建筑工程中各环节的施工质量。
4.3剪力墙浇灌
一般来说,建筑工程施工中主要通过长条形流水线来进行剪力墙的浇灌。将一层厚度为5cm,并且较为均匀的混凝土层浇筑在墙体与地面交接处,作为墙体浇灌基础,同时确定好施工空隙和门洞情况。在建筑中要保持连续,不能中断,同时要保持接口处振捣力度足够,使混凝土振捣密实度有所保障。
4.4梁板浇筑
板梁不同,其浇筑方式也不同。通常采用赶浆法来分层灌注肋形楼板,当浇灌到达楼板时再浇筑楼板。振捣完成后采用尺刮法来处理表面。除此之外,要在墙体和柱子浇灌完成后的60到90分钟之后再进行梁体和板体的浇筑,保证浇筑质量。
4.5混凝土浇筑养护
要想更好的实现工程施工质量,要加强混凝土的浇筑养护工作,通常来说,当套PVC管、测量放线、入场检查、浇筑、振捣环节完成后,就可以开展工程的养护工作。在具体的养护过程中,要注意混凝土结构受周围环境的影响,通常情况下浇筑工程完成后,要在十二小时内完成混凝土的洒水养护,注意把握时间,确保养护工作具有较强的合理性,并且也要注意养护工作的连续性,只有这样才能切实的对混凝土结构进行保护。
4.6规避混凝土浇筑过程中裂缝
在建筑工程施工作业之中,混凝土裂缝的出现虽然是较为常见的问题,但是只要科学的运用混凝土裂缝处理的相关技术,就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对裂缝问题进行合理的处置,并最大限度的避免裂缝的出现。基于此种情况,混凝土裂缝处理技术的关注和运用,对于合理处置混凝土结构中的裂缝问题有着积极意义。混凝土裂缝处理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要充分重视混凝土材料自身的收缩变形,主要处置措施为合理控制水泥规格,从而合理进行水泥水化热的选取。其次,合理控制混凝土施工温度,在施工过程中保证施工温度的适宜和适当温差,从而减少温度应力的产生。此外,要对建筑材料的质量进行严格的管控,材料在实际施工过程之中有着极为关键的影响作用,对于节约建筑成本和避免混凝土裂缝出现具有重要的影响。最后,在混凝土浇筑施工过程之中做好充分的施工监管工作,从而从施工过程对混凝土裂缝实现规避。加强混凝土施工质量管控,是避免出现混凝土裂缝的有效措施。
结语:
总而言之,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迅速,建筑施工技术也随之突飞猛进,建筑工程中混凝土浇筑技术应用范围更加广泛。但应用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一些缺陷和不足,对此要不断加强对于施工技术的研究,从而保障我国建筑施工水平的进一步提升。
参考文献:
[1]姚盛.对建筑工程中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分析研究[J].门窗,2017(5):45-46
[2]邓福喜.水利水电建筑中混凝土施工要点浅析[J].科技资讯,2016(22):78-79
[3]黄福洲.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及质量控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7(17):22-23
作者简介:
張勇(1977.11-),男,湖南人,大专,主要从事建筑工程专业相关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