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约幸福:营建道德与法治教师美好专业生活

2020-08-23 07:36朱湘红
中小学德育 2020年8期
关键词:思政法治道德

朱湘红,顺德勒流街道教育教学研究室副主任,中学政治高级教师,南粤优秀教师,广东省名教师工作室主持人;华南师范大学政行学院兼职硕士生导师,广东第二师范学院政法系兼职教授。主持和参与国家、省、市级科研课题研究8项,发表学术论文二十余篇;著有《思想品德活动式导学课堂》《思维品德》等。

工作室教学主张:以“真情境教学”引领师生成长

工作室特色:分层次培养,分阶段磨砺,互动互助成长;以课题项目驱动协同教研方式创新,提升专业成长品质。

名师工作室是培养道德与法治教师的重要阵地,自当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提供价值导向、精神引领和智力支持。自2012成立之初,工作室便立足学员的实际情况,提出了让每位道德与法治教师施展才华的活动理念,将中青年骨干教师的培养作为重点,力求真诚服务、专业引领、实践提升、共同发展,与成员相约幸福,共享教师专业成长的美好生活。

一、以四项“工程”预约专业成长幸福

工作室立足處于不同发展阶段成员的需求,通过“四项工程”,即新手工程、新秀工程、精英工程、卓越工程,坚持分层次培养,分阶段磨砺,实现不同发展阶段教师的互动互助。以此激发每一位教师的发展内驱力,一起预约并收获属于道德与法治教师的成长幸福。

“新手工程”学得会。新手工程面向朝气蓬勃的实习教师,他们是未来的思政教师,对思政教育事业满怀憧憬,也略感茫然。工作室以练课的方式手把手指导,使其尽快上手,“学的会”上课。工作室每年承担广东第二师范学院政法系实习教师的培养任务,制定了师徒结对,以“练课”为主要方式的培养策略。工作室通过观课—备课—上课—改课四步,让实习教师先观摩导师上课,进而在导师带领下钻研教材、教法、学法等,尝试自己制定教学设计,导师则从旁指导;实习生通过说课获得导师认可后方能走上讲台上课,并在听课老师和导师的指导下,作出反思与改进。如此,帮助实习教师尽快掌握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基本方法,树立职业信心,为其顺利走上工作岗位和专业发展道路奠定坚实基础。

“新秀工程”立得住。三年以下教龄的青年教师正处在专业发展的关键阶段,“推一推”将帮助他们站稳思政讲台,进而走向优秀乃至卓越。工作室通过新秀工程,以磨课的方式促进青年道德与法治教师“立得住”。具体而言,即组建指导团队,采取接纳—比较—质疑—完善—超越的磨课思路,通过磨目标(这节课究竟要干什么)、磨情境(课堂需要怎样的情境)、磨活动(哪些是有意义学习活动)、磨学生(预设学生可能出现的状况)、磨问题(该设计什么问题)等,帮助青年教师提升德育教学能力。深度的专业钻研促进了青年教师的快速成长,吴耀全老师荣获2016年广东省思想品德优质课展示活动二等奖,郭楚敏老师进入工作室2年便成长为学校骨干,荣获全国互动教学二等奖等。

“精英工程”教得好。精英工程则面向中坚力量,即有经验的道德与法治教师(教龄3-8年)。工作室以研课的方式,引领这些教师从教学走向研究,走上研究型成长道路,实现“教的好”。而经验丰富的思政老教师(8年以上教龄),自然是“卓越工程”的对象。工作室以“做课”的方式,积极为其搭建展示平台;并聘请专家指导,助其打磨精品课例,总结与提炼个性化的教学风格、教学主张和理念等,激励其走上更高的发展平台,实现“名气高”,主动发挥其专业引领作用。

同时,“精英工程”和“卓越工程”面向的道德与法治教师承担着“新手工程”和“新秀工程”的导师任务。他们积极与青年教师交流教育思想,改善教学方法等,认真指导和帮助青年教师学会上课、把课上好。在此过程中,他们也加深了对道德与法治课程与教学的理解,开始以研究性的视角思考与改进自身的教学行为,进而实现了深度的专业发展。杨景志老师成为湛江市名教师工作室主持人,叶世锋老师形成了“幽默风趣、简洁精炼”的教学风格,田晋老师成为广州市基础教育系统新一轮“百千万人才培养工程”第二批“中学名教师”培养对象等。

二、以“真情境教学”磨砺专业成长底气

新时代的思政教师不仅要政治强、自律严、人格正,更要情怀深、思维新、视野广[1]。道德与法治教师自当立足课堂这一主阵地,以不断创新的思维和深厚的家国情怀,从时代与社会发展中汲取养分、丰厚思想,以生动而真切的教学引领学生的道德成长。而在这一过程中,道德与法治教师也将获得专业能力的磨砺与提升,从而不断坚定职业信念,“理直气壮”上好思政课。

工作室自成立以来,就坚持立足课堂教学实践,不断探索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初中道德与法治具有鲜明的思想性、人文性、实践性、综合性特征。这要求教学必须“回归生活”,与实际生活相关联,关注并强调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课堂体验,实现生活逻辑与知识逻辑相统一[2]。这样的课堂本质上蕴涵着“真”的要求:教学素材源自真实的学生与社会生活,能够激发学生真实的思维活动和情感体验,帮助学生解决真实存在的生活问题和道德困惑。

基于这一思考,工作室提出了“真情境教学”的研究方向,并以此为研究主题,带领全体成员展开了创新性课堂教学研究。近8年来,从探究学习和体验学习在思想品德课堂的创新运用,到追寻知、情、意、行相统一的课堂,再到促进学生多方面能力综合发展的新思考;及至立足《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要求,以道德与法治学科核心素养创新“真情境教学”的探索,工作室始终坚持以课例研究和课堂观察为基本方法,提炼了“真情境教学”的关键要素。即情境真——源自真实生活的情境创设;问题真——指向学生真实的生活问题和道德困惑;活动与互动真——指向学生课堂体验的真实发生;进而实现思维真——真正触动学生心灵和思维活跃,展开有价值的思考与道德辨析,获得成长智慧。同时,历经多年的课例研究与总结改进,形成了以教师导学为主线贯穿课堂始终,以“活动实践”为主要学习方式;强调课内外活动相结合,以“内外融合”为主,拓展学习空间的道德与法治教学新思路和新方法;进而总结了“真情境教学”的“443”新型课堂结构。即抓住4项关键要素:材料与情境、自主与合作、讲解与活动、体验与探究;厘清4条主线:以目标为导向、以情境为主线、以活动为平台、以导学为策略;借助3个基本环节构建导学课堂流程:即“情境导标——活动导学——拓展导结”。

这一集体智慧的成果见证了工作室成员的专业成长,为其积淀了丰厚的底蕴,更坚定了成员上好思政课、站好思政讲台的信心和勇气。工作室两次被广东省教育厅考核为优秀,2015年被评为佛山市创新标兵示范岗。

三、以协同教研提升专业成长品质

从本质上来说,工作室作为教师的专业成长共同体,承担着培养优秀思政教师,并发挥示范引领和辐射影响等作用。这要求工作室建设必须拓宽思路,整合与开发多种教育资源,以不断创新的教研方式回应新时代对思政教师提出的新要求,切实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工作室以课题项目研究为抓手,结合时代发展特点,以教研方式的创新激活各类资源,助推道德与法治教师提升专业成长品质。

工作室依托省级课题“道德与法治微课的开发与运用研究”等,基于“真情境教学”的研究基础,带领成员进一步探索“情境微课”的开发与实践。情境微课强调以学生学习为中心,是以情境为主要载体,以视频为主要呈现方式,让学习者在情境中解决问题的完整的教学活动。我们在实践中总结了道德与法治情境微课建构的四个关键要素:即情动——营造“维情”氛围,凸显情感的激发;真实——选择“维真”素材,链接知识与生活,引领学生的社会参与;意远——启迪“维意”思维,指向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切近——紧扣“维实”生活,回归生活,激活并引领学生的生活实践。这一创新研究让道德与法治课堂焕发了新的生機和活力,不仅提高了教师的课程开发意识和能力,也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有效助力。疫情期间,工作室成员积极开发了“疫起学——战之胜”主题情感教育系列微课12节,“一起学——战之胜”主题中考复习系列微课21节,以及27节新授课微课,深受学校和师生、家长欢迎。由此,录好一节微课成为工作室学员的自觉任务之一,学员每人每学期坚持录制2节学科微课,并指导所在学校的老师录制一节微课。至今,已开发微课60节,并由此创建了道德与法治(思想品德)“微课”课程体系,建成了道德与法治(思想品德)微课网站,新开发的“红果联盟”公众号也成为师生自主学习的园地。

各成员主动带领所在学校教师深度参与课题研究,无形中带动了更多教师的专业发展。这引发了工作室的反思:学校是教师专业成长的主要场域,工作室应该立足成员所在学校,引领高质量的校本教研,为道德与法治教师创设更优质的专业发展环境。2012年,工作室成员所在的江义中学走在教改前沿,结合数字化校园建设的需要,着力打造“互联网+”时代下的创新课堂,自主研发了智能数字互动平台。借助这一智慧教学平台,工作室深化真情境教学研究,构建起“目标-导学-检测”三环智能课堂教学模式。学校科组教师潜心研究,开创了新型道德与法治课数字互动课堂的先例:以多媒体教学实施个性化分层教学;作业自动收发批改,教师作出适切的学情评价,记录学生的成长轨迹,并作为教育大数据分析的基础素材等,实现了立体式预习、大容量展示、快节奏反馈的高效课堂。

随着课题研究的深入,“走出去”向其他优秀道德与法治名师工作室学习,成为工作室成员发展的迫切需求。于是,工作室确立了学员“自主总结-网络教研-主持人指正-专家指导-成果展示”的思路,积极与地方教研单位及其他工作室成立发展联盟,共同开展课题研究。工作室成员先后开展了“道德与法治真情境教学实践研究”“佛山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策略研究”“顺德乡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策略研究”等。借助合作课题的深入推进,工作室成员既提高了自身的科研能力,又厚植了师生的家国情怀。每位学员每年至少都有一篇质量较高的论文发表,并共同编写出版了《思想品德活动式导学课堂》《思维品德》等专著。

八年来,工作室成员一起努力,在共生、共建、共成长中营建起属于道德与法治教师的幸福专业生活,更促进了工作室自身的健康、优质、持续发展。未来,我们将继续探索。

参考文献:

[1]习近平.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N].人民日报,2019-03-19(001).

[2]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思想政治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义务教育教师教学用书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5.

责任编辑   毛伟娜

猜你喜欢
思政法治道德
课程思政迈向高质量发展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走实“1+6法治同行”党建之路
法治护航杭州亚运会、亚残运会
跟踪导练(五)(2)
寓庄于谐:高中思政课堂教学语言活力之彰显
借力大数据分析 创新“三位一体”思政课教学模式
新时代道德与法治教师法治素养的培育
“一例多境”培育初中生法治意识
道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