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培兰 陆小苹 沙秀娟
相关研究指出,牙体预备能够有效恢复牙体功能的正常,对提高牙体强度及稳定性具有决定性作用[1]。既往在牙体预备过程中主要由医师一人独自完成操作,在牵拉患者的口角时为避免唾液蔓延,期间患者需频繁的起身漱口,这大大延长了操作时间、增加了患者的不适感。同时牙体预备操作过程中视野面较小且模糊,术中视野不佳也会延长操作时间[2]。独立操作时医师因在牙体预备过程中需时时关注患者感受,易分散注意力,影响工作效率,且操作中易损伤软组织,牙体预备后感染风险高[3]。四手操作护理配合是现阶段口腔修复主要护理方式之一,能够在确保患者以放松、舒适的状态下配合医师完成操作[4]。四手操作护理配合能够在短时间内快速、准确地为医师提供所需器械,协助医师保持正确的操作姿势,这对减少操作时间、提高工作效率意义重大[5-6]。目前,四手操作护理配合在牙体预备中的应用虽多,但相关研究较少,本研究主要探讨牙体预备中四手操作护理配合的应用价值,旨在为未来牙体预备操作方案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1—6月于我院门诊就诊的198例拟行冠修复牙体预备的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口腔科相关检查确诊,并明确需接受牙体预备;临床资料完整。排除标准:合并糖尿病、高血压等基础疾病;合并恶性肿瘤;合并重要脏器功能衰竭。随机将其等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中男53例,女46例;年龄37~51岁,平均(45.32±2.14)岁;体质量61.4~73.2 kg,平均(67.51±2.68)kg。观察组中男57例,女42例;年龄36~54岁,平均(46.11±2.09)岁;体质量62.1~76.1 kg,平均(68.17±2.21)kg。两组性别、年龄、体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仪器与材料 全部患者在接受牙体预备过程中所使用的材料及仪器如下:超声波洁牙手机头、金刚砂车针、排龈线、牙托盘、硅橡胶印模材料、比色板。
1.2.2 对照组 由医师独自完成操作。患者接受牙体预备前,应备齐待修复的牙齿各部分预备量及边界;调整好椅位,明确手机、车针型号、规格、数量等;对患者的患牙颊舌侧黏膜返折处实施局部浸润麻醉,依据患者不同的牙体情况,选择适宜的牙体预备方法,上述所有操作均由医师独自一人完成。
1.2.3 观察组 实施四手操作护理。所有牙体预备操作过程均由1名医师及1名护士组成的四手操作小组配合完成,护理配合工作如下:(1)牙体预备前。接待患者,讲解疾病的相关知识及注意事项,为患者提供相应的心理支持;根据医师制定的诊疗方案,准备牙体预备过程中的相关操作器械、材料及消毒物品[7]。(2)牙体预备。调整患者椅位:预备上颌牙,可将患者调整至平卧位,使其上颌平面与水平角度为90°~110°;预备下颌牙,将患者的体位调整成角度为45°的半卧位,使其牙列处于平行,调节适宜光源。配合体位,护理人员工作的区域多在时钟的2∶00至4∶00方位,依据患者牙体预备中的实际情况,以不妨碍医师视野及操作为前提,在该区域内进行相应的体位调整。护士积极为医师开拓最佳视野,如预备上颌牙时,吸管可置于患者的后牙颊侧面;预备下颌牙时,可将吸管置于其牙舌侧面,适时推开软组织;同时,可及时的以强、弱力吸引器清除患者口腔中的碎屑、唾液等,减少产生气溶胶的风险,清除镜面上的气雾。保护口腔软组织,依据操作时的具体情况,协助医师保护患者的口腔颊黏膜及舌体,避免造成损伤,如对患者的口角牵拉时,应轻柔、放慢动作;牙体预备操作时间较长时,应及时、主动的为其口角部位涂抹护唇物品。牙体预备操作过程中应在恰当的时机准确向医师提供所需器械,协助其维持正确的操作姿势。在进行牙体预备时,应密切关注患者的反应,当患者出现紧张、害怕等心理时,应给予其相应的心理安抚,分散患者注意力,减轻其紧张、害怕的情绪。(3)牙体预备后。向患者讲解相关注意事项,并正确处理消毒用具及椅位。
1.3 观察指标 (1)两组空气污染情况。细菌菌落数:分别于两组牙体预备前后经自然沉降法使用对角线5点布放,于直径为9 cm的琼脂平板采集空气样本,每个样本均采集5 min。将样本放在温度为37 ℃的温箱中培养,培养时间为48 h,计算细菌菌落数,连续计算20 d,取平均值;粉尘密度:经当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协助,在牙体预备诊疗室内的回风侧1 m处放置一台粉尘采样器,设置流量为5 L/min,采集时间30 min,该采集过程与细菌样本采集同步进行,每天采集2个样本,连续采集20 d,将采集样本滤膜置于干燥器内,干燥时间≥2 h,去除静电后,经分析天平称重,计算粉尘密度,粉尘密度=粉尘重量(mg)/诊疗室体积(m3)。(2)比较两组牙体预备操作时间。(3)比较两组护理方式舒适度。采用我院自制的舒适度调查表,包含无菌观念、操作技术、诊疗环境、护理流程及健康宣教5个维度,各维度均采用百分制,分值越高,舒适度越高。Cronbach’s α系数为0.86,重测效度为0.88。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4.0统计学软件,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t或t’检验,非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比较采用秩和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1 两组牙体预备操作时间比较(表1)
表1 两组牙体预备操作时间比较[M(QR),min]
2.2 两组牙体预备前后空气污染情况比较(表2)
表2 两组牙体预备前后空气污染情况比较
2.3 两组患者对护理方式舒适度比较(表3)
表3 两组患者对护理方式舒适度比较(分,
多项研究指出,牙体预备过程中使用的高速涡轮牙钻、超声波洁牙机头、切割打磨机等器械在诊疗中易产生大量的飞沫、雾化颗粒、粉尘悬浮于空气中,对治疗器械及材料均造成污染,严重影响牙体预备的安全性和患者诊疗舒适度[8-9]。因此,如何采取合理、有效的干预措施对降低空气污染程度、改善患者诊疗体验、提高诊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医师独立进行牙体预备操作时专注于操作,缺少与患者的沟通交流,无法及时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患者常因操作期间产生的高频噪声出现紧张、恐惧等不良情绪[10]。且有相关报道显示,医师独立操作时由于全程无法及时更换操作手套,在后续的预备过程中常佩戴被污染的手套接触无菌物品,增加患者牙体预备后的感染风险[11]。故认为医师独立操作进行牙体预备,可能无法获得预期效果,甚至还会增加安全性风险。为提高牙体预备诊疗质量,本研究在牙体预备操作中实施四手操作护理配合,结果显示,牙体预备后,两组细菌菌落数及粉尘密度均大于牙体预备前,且观察组细菌菌落数及粉尘密度均小于对照组(P<0.05)。细菌菌落数是有机物污染程度主要评价指标,空气中悬浮的粉尘易附着其他有害物质,进而形成严重的空气污染,通过指标检测可以明确牙体预备操作过程中诊疗室的空气污染情况[12-13]。结合本次研究结果可发现,四手操作护理配合能够明显降低空气中细菌含量及粉尘浓度,减轻诊疗室空气污染程度。分析其可能原因为,弱力吸引器的管径小,易弯曲,吸引力较小,能够吸引口腔内软组织处的唾液且不会对软组织造成损伤;强力吸引器的吸管较为坚硬,管径粗,使用过程中不易弯曲,便于护士握持,且具有较大吸力,能在快速吸引多余唾液的同时有效对抗舌体的运动[14]。2013年吴光娥等[15]研究指出,口腔诊室内配合使用强弱吸引器可显著降低诊室内的空气污染程度。在患者舒适度方面,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无菌观念、操作技术、诊疗环境、护理流程、健康宣教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提示四手操作在牙体预备中可提高患者舒适度,改善其诊疗体验。究其原因,四手操作中医师在牙体预备操作时,操作器械、材料等无菌物品均由护士传递,协助其维持正确的操作姿势,大大保证了操作过程的无菌原则[16]。同时,四手操作中护士能够及时吸走飞沫、雾化颗粒等污染物质,保持诊疗环境干净卫生[17]。此外,牙体预备前后针对性地向患者宣传相关知识,能够减轻患者不良的心理,增加其手术安全感。本次研究中,观察组牙体预备操作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表明在牙体预备中实施四手操作利于缩短患者诊疗时间。报道显示,四手操作在牙体预备前规范化的准备器械、材料,便于护士及时、准确的传递,使操作过程有序进行,进而快速结束牙体预备操作,缩短操作时间[18]。同时,研究指出,在高血压脑出血开颅手术中使用强吸引器,增加操作视野,便于医师实施操作,这也是缩短操作时间的重要因素[19]。
综上所述,在牙体预备过程中采用四手操作护理配合有利于降低空气污染程度、缩短操作时间,提升患者诊疗舒适度,临床应用价值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