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症伴失眠患者的中医体质、艾森克人格特征及其相关性分析

2020-08-21 05:46:20张少婷赵振海李文达方婷朱爱华
医学综述 2020年15期
关键词:气郁质神经质条目

张少婷,赵振海,李文达,方婷,朱爱华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脑病三科,北京 100700)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抑郁症和失眠的患病率逐年增加。一项荟萃分析通过对1994—2014年30个国家100万参与者的数据进行研究指出,抑郁症的总患病率、1年患病率和终生患病率分别为12.9%、7.2%和10.8%[1]。有61.8%的抑郁症患者首发临床症状即为睡眠障碍,超过90%的重度抑郁症患者存在失眠[2]。有研究发现,抑郁症是失眠的可能病因,失眠是抑郁症发病、复燃及复发的风险因素[3]。体质现象是人类生命活动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它与疾病和健康关系密切。在许多情况下,体质决定着机体对某些疾病的易罹性和病变过程中的倾向性。人格是指一个人与社会环境相互作用表现出的一种独特的行为模式、思维模式和情绪反应的特征,也是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特征之一。有研究证实,中医体质与人格特征具有一定的相关性[4]。人格特征及中医体质对抑郁均有影响[5];而利用辨识中医体质类型和分析人格特征的方法均可以早期筛选出易患失眠的人群[6]。现阶段,对抑郁症伴失眠患者的中医体质及艾森克人格特征方面的研究较少。本研究从中医体质与人格两个角度出发,通过收集抑郁症伴失眠患者详细四诊及体质、人格信息,了解抑郁症伴失眠患者体质类型、人格特征及三者之间的关系,以为临床该病的预防和诊治提供新方法。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4—12月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心理门诊就诊的125例抑郁症伴失眠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34例、女91例,年龄16~75岁,平均(39±12)岁。中医参照《中医内科学》[7]中郁病、不寐的诊断标准。西医参照《精神与行为障碍分类》第10版[8]中抑郁症、失眠发作的诊断标准。

1.2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符合上述诊断标准,并由专业心理医师判定为抑郁症伴失眠;②年龄16~80岁;③汉密尔顿抑郁量表17项(Hamilton depression rating scale-17,HAMD-17)[9]评分>7分;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10]评分>7分。④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不能配合完成量表问卷调查;②继发于全身性疾病引起的抑郁症伴失眠患者;③严重焦虑抑郁伴暴力及自杀倾向者。

1.3研究用调查表 ①HAMD-17:经由培训的两名调查人员采用互相交谈与临床观察的方式对抑郁症伴失眠患者进行调查,结束后两名调查者分别独立评分,再根据评分情况区分病情严重程度。②PSQI:用于评价被调查者最近1个月的睡眠质量。参与积分的18个自评条目被分成7个成分,分别为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催眠药物、日间功能障碍,每个成分按照0~3等级计分,各成分累积得分为PSQI总分,总分为0~21分,总分越高,则表示睡眠质量越差。③艾森克人格问卷简式量表中国版:该量表由钱铭怡等[11]修订,为自我评价量表,包括神经质、外-内倾、精神质和效度4个维度,每个维度均有12个条目,共48个条目。每个条目均有“是”或“否”两个备选选项,正向计分的条目计分方法为被调查者回答“是”时,计1分,回答“否”时不计分;反向计分的条目计分方法为被调查者回答“否”时,计1分,回答“是”时不计分。根据各维度量表计分条目,分别计算被调查者的原始分数,再根据年龄和性别全国常模换算出标准的T分。④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量表:参照《中医体质分质分类与判定(ZYYXH/T157-2009)》[12],该量表为9个体质(平和质、气虚质、阴虚质、阳虚质、痰湿质、湿热质、血瘀质、气郁质、特禀质)亚量表构成的自我评价量表,每一个问题均按照1~5级评分,各亚量表条目分值相加即为原始分,转化分数=[(原始分-条目数)/(条目数×4)]×100,依据所得转化分数判定体质类型。

1.4数据收集 依据纳入及排除标准选取调查对象,系统培训人员应用统一指导语言对纳入的患者解释此次调查的目的及填表需要注意的事项,使其依据上述内容填写临床调查表,问卷当场填好并收回,所有收回的调查问卷需仔细检查,剔除无效问卷、填写不完整问卷或有疑问的问卷。问卷结束后及时评分,判断患者艾森克人格及体质类型。

2 结 果

2.1抑郁失眠严重程度与中医体质分布情况 125例患者中,轻度抑郁45例(36.0%)、中度抑郁64例(51.2%)、重度抑郁16例(12.8%);轻度失眠73例(58.4%)、中度失眠44例(35.2%)、重度失眠8例(6.4%)。HAMD-17评分平均为(19±5)分,PSQI评分平均为(10±3)分,经Pearson相关显示,HAMD-17评分与PSQI评分呈正相关(r=0.294,P=0.002)。根据体质评分表的量化结果,体质出现频率由高到低依次为气郁质41例(32.8%)、气虚质22例(17.6%)、阳虚质13例(10.4%)、平和质12例(9.6%)、阴虚质12例(9.6%)、痰湿质10例(8.0%)、湿热质7例(5.6%)、血瘀质7例(5.6%)、特禀质1例(0.8%)。

2.2中医体质类型与抑郁症伴失眠的相关性分析 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平和质评分与HAMD-17、PSQI评分呈负相关(P<0.01);气虚质评分与HAMD-17评分呈正相关(P<0.05),与PSQI评分无相关性(P>0.05);阳虚质评分与HAMD-17、PSQI评分呈正相关(P<0.05);阴虚质、痰湿质、湿热质评分与HAMD-17、PSQI评分无相关性(P>0.05);血瘀质、气郁质评分与HAMD-17评分呈正相关(P<0.01),与PSQI评分无相关性(P>0.05);特禀质评分与HAMD-17、PSQI评分无相关性(P>0.05)。见表1。

表1 中医体质类型评分与HAMD-17、PSQI评分的相关性 (n=125)

2.3艾森克人格与抑郁症伴失眠的相关性分析 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神经质评分与HAMD-17评分呈正相关(P<0.01),与PSQI评分无明显相关性(P>0.05);外-内倾、精神质、效度评分与HAMD-17、PSQI评分均无明显相关性(P>0.05)。见表2。

表2 艾森克人格评分与HAMD-17、PSQI评分的相关性 (n=125)

2.4抑郁症伴失眠中医体质类型与艾森克人格的相关性 经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神经质评分与平和质评分呈负相关(P<0.01),与除特禀质外的7种体质类型评分均呈正相关(P<0.05);外-内倾评分与平和质评分呈正相关(P<0.01),与除阳虚质外的7种体质类型评分均呈负相关(P<0.05);精神质评分与中医体质类型评分无明显相关性(P>0.05);效度评分与湿热质与血瘀质评分呈负相关(P<0.05),与其他7种体质类型评分无明显相关性(P>0.05)。见表3。

表3 中医体质类型评分与艾森克人格评分的相关性 (n=125)

2.5抑郁症伴失眠中医体质类型与艾森克人格的回归分析 以9种中医体质类型作为自变量,以艾森克人格神经质、外-内倾两个维度分别作为因变量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分别采用最优模型,最优模型回归方程的神经质、外-内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1.804,P<0.001;F=22.063,P<0.001)。本研究结果的VIF均接近1,因变量间的多重共线性较弱,不会给回归方程带来影响。最优模型的回归系数及检验、共线性判断结果见表4。回归方程分别为:神经质=46.089+0.254×气郁质+0.151×气虚质-0.095×痰湿质;外-内倾=35.763+0.338×平和质-0.188×湿热质。

表4 中医体质类型与艾森克人格的多元逐步回归分析

3 讨 论

失眠是抑郁症患者的首发和常见症状。随着抑郁症和失眠发病率的不断升高,它们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目前,虽然抑郁症和失眠共病/相互因果关系的机制尚不清楚,但两者有许多共同的危险因素,如低社会经济地位、女性、性格等[14]。失眠可以预测抑郁症的发生和复发,被认为是抑郁症发病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且通过治疗失眠症状可改善抑郁症的预后[15]。本研究结果显示,HAMD-17评分与PSQI评分呈正相关,即抑郁病情越重,失眠越重。顾鑫等[16]发现,慢性失眠患者睡眠质量与抑郁严重程度呈正相关,本研究结果与上述研究相符。这可能是由于抑郁症与失眠之间有相同的致病机制,如单胺类递质改变、神经内分泌功能紊乱、神经可塑性损伤等[17]。

体质是指在人体的生命过程中,在先天禀赋和后天获得的基础上形成的生理功能、形态结构和心理状态等方面综合、相对稳定的固有特质[18]。本研究结果显示,气郁质在抑郁症伴失眠患者中所占比例最高。陈琳琳等[5]认为,气郁质是诱发抑郁的因素,且与抑郁症呈正相关,即气郁质越明显抑郁症程度越严重。抑郁症伴失眠属中医“郁证”范畴,中医认为郁证发病病机为肝失疏泄为主,肝具有调畅气机和调畅情志的作用,肝气郁滞,疏泄失职,则气血运行失调,心神受扰,而致不寐、急躁易怒、心烦、善叹息、胁肋不舒等。元·滑伯仁云:“郁者结聚,而不得发越,当升者不得升,当降者不得降,当变化者不得变化,所以传化失常,而六郁之病见矣”。可见,抑郁症伴失眠的发生与气的升降功能失司密切相关。本研究结果显示,平和质评分与HAMD-17、PSQI评分呈负相关,因平和质性格随和开朗,精力充沛,不易疲劳,纳眠较好,平素患病较少;阳虚质与HAMD-17评分呈正相关,即阳虚质越明显失眠程度越重。《灵枢·口问》曰:“阳气尽,阴气盛,则目瞑;阴气尽而阳气盛,则寤矣。”人的正常睡眠-觉醒过程是阴阳之气规律转化的结果。当机体阳气不足时,阳虚被阴格拒于外,阳不入阴,发为不寐。因此,临床在治疗抑郁症伴失眠时应注重调畅气机、理气开郁、怡情易性,阴阳平衡。

有文献报道,人格特征中的神经质会导致大脑部分网络出现改变,主要涉及调控情绪的脑区,神经质分数较高的人群更有可能存在情绪控制方面的问题,可能发展为情感障碍[19]。本研究结果显示,艾森克人格中神经质评分与HAMD-17评分呈正相关,即神经质得分越高,抑郁症程度越重。情绪(神经质)不稳定的人喜怒无常,容易激动;情绪(神经质)稳定的人反应缓慢而且轻微,很容易恢复平静,说明神经质与心理健康密切相关,高神经质水平可能是抑郁症的一个危险因素。外-内倾评分与HAMD-17评分虽无明显相关性,但由于性格内向的人比较沉默寡言,喜欢独处,不喜与人交流,遇事犹豫不决,难以适应环境变化,容易受负面影响。因此推测,性格内向可能是导致抑郁症伴失眠的另一个重要因素。结合艾森克人格特征,抑郁症伴失眠患者可能具有情绪不稳定、内向等性格特点。故对于性格内向、情绪不稳定的患者应当积极疏导,使他们有一个健康向上的心态。

本研究中,抑郁症伴失眠患者的艾森克人格精神质与中医体质类型之间无明显的相关性,可能是因为它在所有的人身上均存在,只是程度不同,故与体质的关系不密切。本研究结果显示,平和质评分与神经质评分呈负相关,与外-内倾评分呈正相关,即体质越平和的人情绪越稳定,性格越外向。《灵枢·通天》云:“阴阳和平之人,其阴阳之气和,血脉调”。平和质由于先天享赋好后天调养得当,精力充沛,脏腑功能状态良好,故其情绪稳定,性格随和开朗、外向。本研究中,神经质与除特禀质外的7种体质均呈正相关,外-内倾与除阳虚质外的7种体质均呈负相关,说明体质越偏颇,个体的情绪越不稳定,性格越内向。中医学有“形乃神之宅,神为形之用”的观点,即人是形神统一的个体。人格与体质分属中医学“神”与“形”的范畴。体质是人格特征的生理基础,人格特征是体质的功能表现[20]。《素问·上古天真论》认为,“形与神俱”,可“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慎斋遗书·阴阳脏腑》云:“病于形者,不能无舍于神,病于神者,不能无害于形”。可见,形神即体质和人格在生理病理上关系密切。从医者角度分析,在诊治疾病过程中,综合考虑其人格特征的影响,是医师在诊治疾病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本研究中,进一步行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气郁质、气虚质能够积极预测艾森克人格神经质的评分结果,痰湿质能够消极预测神经质评分的结果,即气郁质、气虚质越明显的人神经质得分越高。由于气郁质性格内向不稳定,平素忧郁脆弱,多烦闷不乐,敏感多疑,对精神刺激的适应能力较差。气虚质平素精神不振,气短懒言,性格内向,情绪不稳定,胆小不喜欢冒险。痰湿质性格偏温和,稳重谦恭,和达,善于忍耐[21]。因此,气郁质、气虚质、痰湿质预测神经质的结果与其体质本身的特点相一致。平和质能够积极地预测艾森克人格外-内倾评分结果,湿热质能够消极的预测艾森克人格外-内倾性评分结果。由于平和质性格随和开朗,湿热质是以温湿内蕴为主要特征的体质状态,湿性黏腻重浊,又热性趋上,容易出现心火旺盛故性格多急躁易怒。总之,体质与人格特征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心理健康较差的人,可能与之生理健康状况存在一定的内在联系。

综上所述,抑郁症伴失眠患者9种体质以气郁质为主,且与患病程度呈正相关;而艾森克人格神经质不仅是抑郁症的易感因素,也会影响病情程度,抑郁症伴失眠患者的中医体质与艾森克人格神经质、外-内倾存在相关性。但本研究样本量较少,为得出更科学、符合循证医学的结果,应进一步进行大规模的流行病学调查和横断面研究。

猜你喜欢
气郁质神经质条目
神经质有九个表现
类风湿关节炎中医体质及其与HLA-DRB1基因多态性的相关性研究
《词诠》互见条目述略
Can we treat neurodegenerative diseases by preventing an age-related decline in microRNA expression?
药线点灸治疗气郁质型功能性胃肠病30例
大学生考试焦虑影响因素研究
中医体质护理对气郁质寻常型银屑病患者的护理效果观察
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与人格特征之间的关系
中国市场(2016年31期)2016-12-19 09:10:36
神经质人格的神经生理基础*
对县级二轮修志采用结构体式的思考
黑龙江史志(2010年4期)2010-08-15 00:4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