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国红 王 静 苏 静
慢性心力衰竭系好发于老年人的心血管疾病,患者表现为心脏器质性病变、心脏泵血功能降低,可为局部血流动力学障碍,导致脑组织血流灌注量降低,诱发睡眠障碍[1]。常规临床干预为基础药物干预及心内科基础管理[2],通过予以患者睡眠管理及适量轻度活动,可一定程度上调节患者心理应激状态,改善全身血流状态分布,从而改善睡眠质量及心功能;但仍有部分患者睡眠障碍改善效果不理想,进而影响脑血管调节能力[3],导致心功能进一步恶化,常规临床干预缺乏针对性的呼吸干预,经干预后患者睡眠质量及心功能仍较差。缩唇-腹式呼吸训练是临床常用的呼吸训练方式,应用于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通过改善患者呼吸功能来增强心功能[4]。选取我院老年慢性心力衰竭伴睡眠障碍患者66例,开展缩唇-腹式呼吸训练的临床效果研究,现报告如下。
选取2017年5月~2019年10月我科收治的老年慢性心力衰竭伴睡眠障碍患者131例。纳入标准:符合《慢性心力衰竭基层诊疗指南(2019年)》中慢性心力衰竭诊断标准[5];伴有睡眠障碍,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分高于7分;病情稳定且经药物治疗可缓解。排除标准:已安装心脏起搏器;伴有严重心力衰竭。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65例和研究组66例。对照组男性38例,女性27例;年龄65~76岁,平均(70.34±3.42)岁;病程1~7年,平均(3.49±0.65)年;NYHA心功能分级:Ⅱ级41例,Ⅲ级24例。研究组男性35例,女性31例;年龄66~78岁,平均(70.65±3.38)岁;病程2~7年,平均(3.29±0.59)年;NYHA心功能分级:Ⅱ级44例,Ⅲ级22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已获得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家属已签署知情同意书。
两组均给予抗血小板类、硝酸酯类、β受体阻滞剂、利尿剂等常规药物干预。对照组给予心内科基础管理。(1)加强睡眠管理:播放患者喜欢的音乐帮助患者入眠;鼓励患者相互沟通以消除抑郁情绪;开展正念呼吸、正念冥想等正念训练,引导患者关注自身内心状态、舒缓身心。每次10min,每日2次。(2)适量轻度活动:限制患者从事过重体力活动;日间开展适量步行、站立等强度较低的运动,每次30min,每日2次。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缩唇-腹式呼吸训练。(1)缩唇呼吸训练:嘱患者经鼻吸气,吸气2s后,将口唇缩窄为口哨状,经缩唇呼气,呼气时间由6s逐渐延长为10s。每次10min,每日3次。(2)腹式呼吸训练:嘱患者经鼻吸气的同时尽量挺腹,保持屏气时间为2s后,嘱患者用力收缩腹部后经口呼气,同时控制胸廓活动幅度。每次5min,每日3次。两组均干预4周。
(1)睡眠质量评价标准[6]:于干预前后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进行评价,该量表包括主观睡眠质量(3分)、睡眠持续性(3分)、睡眠潜伏期(3分)、睡眠紊乱(3分)、PSQI总分(12分)等,评分与睡眠质量呈负相关。(2)心功能评价标准:分别于干预前后采集患者空腹静脉血离心后,经ELISA检测患者血清中N末端-B型脑利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嘱患者在30m的平坦直路上快速行走,统计6 min步行距离(6WMT);经心脏彩超检测患者左室舒张期末内径(LVEDD)、左室射血分数(LVEF)。
表1 两组干预前后PSQI评分的比较 (分,
表2 两组干预前后心功能的比较
睡眠障碍系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常见并发症,因患者心肌舒缩功能障碍、心脏排血量减少,可影响脑组织血流量及灌注压,导致丘脑、脑干网状结构等调节睡眠的脑区缺氧缺血、功能紊乱,进而诱发睡眠障碍;同时,患者因心功能降低可伴有胸闷、胸痛等症状,诱发患者出现焦虑、抑郁情绪,导致患者交感神经过度激活、副交感神经相对抑制,促使全身血管收缩,加重脑部缺血缺氧性损伤,从而加重睡眠障碍[7]。加强睡眠管理及适量轻度运动为常规干预措施,通过开展正念呼吸、正念冥想等正念训练可引导患者关注自身、减少焦虑,抑制过度激活的交感神经系统,适量轻度运动可调节心肌代谢、改善心肌收缩,二者联合应用可一定程度改善睡眠质量及心功能。但因睡眠障碍可过度激活交感神经,影响患者呼吸功能,常规干预侧重于睡眠及心功能干预,对呼吸功能干预较少,导致其效果欠佳。转变干预模式以改善患者呼吸功能是改善患者睡眠质量及心功能的关键。
缩唇-腹式呼吸是将缩唇呼吸与腹式呼吸相结合的综合呼吸训练方法,其中缩唇呼吸训练可降低呼气气流流速,升高气道内压以保持小气道开放,促进排出残留气体,增加新鲜空气的吸入量[8];腹式呼吸训练可有效协调腹部呼吸肌肉收缩,改善膈肌、肋间内肌、下胸部肌肉、腹肌等呼吸肌的活动度及协调度,增强肺通气动力;同时,可改善肺顺应性,促使肺泡扩张膨胀,降低机体无效通气腔。缩唇-腹式呼吸可有效保障肺通气功能,提供机体生理代谢所需的氧气,改善脑组织供氧,有效促进丘脑、脑干网状结构等睡眠相关的脑功能区功能恢复[9];同时,增加机体压力反射敏感性,调节交感神经活性,降低机体血压及心率反射性,减轻心脏工作负荷及心肌耗氧量,促进心功能改善[10];此外,降低心率有利于心脏舒张,有效增加回心血量及心排血量,改善脑部血流量,缓解心力衰竭。
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干预后主观睡眠质量、睡眠持续性、睡眠潜伏期、睡眠紊乱、PSQI总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表明缩唇-腹式呼吸训练应用于老年慢性心力衰竭伴睡眠障碍患者可改善睡眠质量。常规干预通过予以患者正念训练,可引导患者感知外界环境,转移对自身焦虑的关注,降低机体警觉性,改善昼夜节律,提高患者睡眠质量;缩唇-腹式呼吸训练在此基础上增加综合呼吸训练,可改善呼吸肌收缩协调性,增强肺通气动力,促使机体吸入新鲜空气,改善通气血流比例,促进丘脑、脑干网状结构等脑区对睡眠质量的调控,进一步提高睡眠质量。
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干预后NT-proBNP、LVEDD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6WMT、LVEF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表明缩唇-腹式呼吸训练应用于老年慢性心力衰竭伴睡眠障碍患者可增强心功能。缩唇-腹式呼吸训练通过指导患者开展规律性的呼吸训练,可增加机体压力反射敏感性,调节心脏交感神经与迷走神经的均衡性,有效减慢心率,延长心脏舒张期,促进回心流量的增加;同时,改善外周血管过度收缩,改善心肌供血,从而减轻心脏缺血性炎性损伤;降低外周循环阻力,减轻心脏收缩前负荷,减轻心脏代偿性器质性肥大;此外,可增强心肌活动耐力,促进心输出量的增加,全面改善心脏泵血功能。
综上所述,缩唇-腹式呼吸训练应用于老年慢性心力衰竭伴睡眠障碍患者可改善睡眠质量,增强心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