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 娟 陈玉兰 胡清琼 李宗育 黄道花
2020年初,新型冠状病毒疫情肆虐全国,全国各地医护人员为了保卫人民健康,奋战在防控疫情第一线,然而医护人员在卸下口罩、护目镜等防护用具之后,面部常岀现深深的压痕、压红、水疱、甚至破溃感染。医疗器械相关压力性损伤(MDRPI)是指由于使用诊断或治疗医疗设备导致局部损伤,该损伤形状与设备的形状是一致的[1]。研究显示,医院获得性压力性损伤的发生率为5.4%,其中34.5%为MDRPI[2],70.3% MDRPI发生于头面部及颈部[3]。NPUAP 2019版预防和治疗压力性损伤快速参考指南中提到,医疗器械接触局部使用水胶体敷料可减轻局部压力,从而保护皮肤。本研究详细阐述了防治方法,并自创了一款一体式剪裁敷料拍摄成视频推广。选取2020年1月~2月我院103名医护人员采用一体式剪裁水胶体敷料预防MDRPI,取得一定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选取2020年1月~2月我院发热门诊的206名医护人员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测试前面部无压力性损伤;(2)具备发生 MDRPI的风险,即连续使用防护口罩、防护眼镜和/或防护面罩;(3)无影响观察的皮肤疾病。将医护人员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03名。治疗组男性36名,女性67名,中位年龄32岁,中位身高1.62m,中位体重62.0kg,平均BMI(23.874±2.3915) kg/m2。对照组男性34名,女性69名,中位年龄32岁;中位身高1.62m,中位体重63.0kg,平均BMI (23.979±2.5232) kg/m2。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1对照组在温水清洗皮肤后直接佩戴防护用具。治疗组在易受压部位粘贴一体式剪裁水胶体敷料进行保护性预防。按面部轮廓设计水胶体敷料,自创工字形剪裁方法,制作口诀:工字形,中间梯,多出来,面颊延,下边弯,余下来,剪两半,耳后边。每个剪裁范围均大于易受压区域1~2cm,以确保能全面保护器械边缘皮肤。实际操作:准备敷料1张,无菌剪刀1把,记号笔1支,按模板用铅笔标记留痕,适当剪裁,可留少量衔接点以便拿取,重新入袋,保持清洁备用。制作剪裁敷料和张贴敷料的视频推广普及。
1.2.2预防性敷料粘贴方法 (1)戴防护用具前,温开水清洗面部擦干,如面部皮肤有发红、破溃,建议碘伏消毒、生理盐水清洗后无菌纱布擦干。(2)无张力粘贴在受力点,工字形贴额部、鼻梁、两侧颊部,工字形多出部分分别贴两侧面颊,下边弯剪两半分别贴两侧耳后,避免层叠过多。(3)抚平:可用手掌来回按抚敷料至周边平整无缝隙,避免卷边、褶皱。(4)按照标准要求规范佩戴防护用具,佩戴后检查防护用具与皮肤间密封效果,可采用棉絮测试无飘动,以保证防护效果。(5)下班时取下敷料,揭除敷料时不可强力垂直撕扯,用<30°水平牵拉敷料揭除,或用棉签蘸生理盐水,一边浸润敷料一边揭除,可以减少疼痛。(6)更换时机:无异味和污染每日更换,有异味和污染有条件可随时更换。
比较两组医护人员面部MDRPI发生率及严重程度,参照2019年美国压疮咨询委员会( NPUAP)和欧洲压疮咨询委员会( EPUAP)共同制定的压疮分级系统。1期:指压不变白红斑(非苍白性发红)。2期:部分皮层缺损,真皮层暴露。3期:全层皮肤缺损,常可见皮下脂肪组织。4期:全层皮肤和组织的损失,可见或直接触及筋膜、肌肉、肌腱、韧带、软骨或骨头。深部组织压力性损伤:完整或破损的皮肤局部出现持久性非苍白性发红,褐红色或紫色或表皮分离后现暗红色伤口床或充血性水疱。评估两组日工作6h后MDRPI发生率。
表1 两组 MDRPI发生率的比较 n(%)
表2 两组 MDRPI发生部位的比较 n(%)
MDRPI是目前抗击新冠病毒疫情过程中社会非常关心的问题,一旦发生MDRPI,可造成医护人员疼痛且影响工作生活等危害,感染几率也会上升,医护人员本身已经逐渐意识到预防MDRPI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本研究结果显示,额部、鼻梁、面颊部、耳后缺乏脂肪层,皮肤较薄,是高危区域[4],发生原因:(1)防护器械对局部组织产生压力:为阻抗病毒,医护人员佩戴防护口罩、防护眼镜、防护面罩,层层叠叠,扣合紧密,工作期间也不便调整和移除防护用具,从而造成局部皮肤持续受压而导致组织缺氧和缺血[5]。(2)剪切力和摩擦力:鼻梁的结构位置特殊,防护器械边缘不断接触鼻梁周边皮肤处产生剪切力,部分防护用具有一定的硬度,弹性差,且边缘较窄,器械边缘对皮肤不断产生摩擦力[6]。(3)潮湿相关因素:医护人员穿着密不透风的防护服,出汗较多,防护器具由塑料、硅胶制成,密不透气,散热功能受到影响,局部皮肤受到汗液和呼气的影响而使面部潮湿,导致局部浸渍和酸碱度发生改变,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皮肤的屏障功能[7,8]。(4)材质过敏:临床有医护人员对防护用具的材料过敏现象。(5)尺寸大小不合适:部分医院医护人员在使用防护用具时缺乏选择性,无大小型号,大小不合适导致阻断血流的作用。(6)评估不到位:目前尚无针对MDRPI专用评估量表和分级标准及标准化护理流程[9],MDRPI与Braden评分有一定的关联,但并不包括对器械的直接评估,其敏感性和特异性仍需要深入的研究[10],故本研究未将Braden评分纳入评估。因此,应做好额部、鼻部、面颊部、耳后的皮肤护理,预防MDRPI。首先应重视皮肤的评估,戴(脱)防护用具前后需要观察额部、鼻部、面颊部、耳后等受压部位的皮肤完整性、色泽、温度、湿度、水肿、感知觉、皮下脂肪厚度等,按《2019版压疮预防与治疗指南》要求每日≥2次评估防护用具的类型、作用和使用时间。预防方法:(1)减压。减压是预防最有效的方法,尽可能选择材质柔软、可塑、透气、贴合良好、大小型号合适的防护用具。正确佩戴防护用具,松紧适宜,佩戴时尽可能避开原有的受压部位,在不影响医疗防护效果的前提下可2~4h微移动或移除防护用具,一旦不需要继续使用防护器具,及早移除器具,使局部压力再分布,可以减轻对鼻梁和脸部造成的损伤。应避免对局部已红肿的部位用力按揉及继续受压。建议生产厂家改良现有的器械材料等。(2)使用预防性敷料。当存在医疗禁忌证而无法调整防护用具位置时,预计防护用具佩戴超6h以上,可选择有循证依据的预防性敷料,如水胶体敷料,其主要成分是羟甲基纤维钠,局部组织保持低氧张力,主要通过减轻剪切力、减少摩擦力、压力再分布起到衬垫缓冲局部减压的作用,改善局部组织的微循环和吸收汗液,隔离外界微生物入侵、保持局部皮肤适宜的微环境、止痛、清除红肿、促进创面湿性愈合的作用,从而达到预防MDRPI的效果[10,11]。但应注意,在移除过程中可能对皮肤造成一定的损害,故后期揭除敷料时不可强力垂直撕扯,同时使用过程中敷料与防护用具阻力减少,必须确认是否漏气,以免影响防护效果,无专门的面部设计,需要人工进行科学剪裁,水胶体敷料不能有效处理渗液,医护人员使用应每日更换。在使用过程中,可能出现过敏现象,表现完全符合敷料的式样或形状,皮肤发红及皮疹。
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MDRPI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使用一体式剪裁水胶体敷料预防MDRPI取得满意的效果,在一定程度上可解除一线医护人员的痛苦,降低MDRPI的发生,且无1例医护人员发生交叉感染。此方法方便快捷、轻便舒适,受到抗疫一线医护人员的认可,值得临床推广,但在临床使用中依然要知晓,使用敷料不能取代其他预防策略,在情况允许下2~4h微移动防护用具的位置,局部皮肤使用温和清洗液,避免使用碱性肥皂,且密封效果需要更多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