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在精准扶贫中的作用和对策研究

2020-08-20 16:24李默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0年52期
关键词:职教贫困地区精准

李默

[摘           要]  当前,国家脱贫攻坚战役进入决战决胜的关键阶段,职业教育作为教育扶贫的排头兵,应该充分发挥其见效快、效果显的优势,为贫困人群进行精神引领、技术推广和经营示范,在贫困地区助力产业拓展和创业孵化。在提升职业教育影响力和吸引力的同时,将贫困地区发展为职业人才中心和技能交流中心,以便更好地发挥助力精准扶贫的重要作用。

[关    键   词]  精准扶贫;职业教育;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0)52-0140-02

到2020年,我国不仅要实现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还要实现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确保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帮助贫困地区精准脱贫,职业教育发挥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所谓扶贫先扶智,治贫先治愚,教育是挖掉穷根的关键,职教是精准扶贫的法宝。职业教育相较于普通高等教育来说,具有突出的针对性、实用性和操作性,能够围绕市场需求来定制及提供教育方向和内容,能实现政策、技术、资金和岗位等多要素的高效融合,更能适应贫困地区的发展需要,客观上对实现教育脱贫更具有优势。职业教育以教育脱贫为导向,致力于让帮扶对象掌握一技之长,努力实现“职教一人,就业一个,脱贫一家,惠及几代”的目标。依靠技能实现就业创业带动稳定脱贫,有助于增强就业能力,有助于改善就业结构,有助于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一、职教精准扶贫的作用

(一)发展职教脱贫可提高人才素质

高职院校应紧跟国家政策方针,主动关注市场需求,把握现有红利热点,重点关注现代种养殖、电商直播带货和传统手工艺传承等领域,结合贫困地区的政治、经济、人文情况,实现人才培养定位精准、专业内容设置合理、教育教学效果明显、技能培养见效显著等方面的“精准供给”。在专业设置上,应坚持以就业为导向,积极对接贫困地区和结对帮扶区域发展需求、产业布局和行业特色;在课程设置上,应以技能传授为目标,探索符合贫困地区现有情况的课程体系和授课模式,确定适应实际需求的教授内容和专业技能,强化开放办学、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建立和完善相应的教学模式;在授课过程中,要给他们植入脱贫致富“基因”,著重培养其自力更生、勤劳致富、劳动脱贫的意识,让他们在思想上脱贫,从思想理念上阻断贫困代际传递,恢复“造血”机能;在技能培养上,职业教育对帮扶对象的培养不仅局限于文化知识,更要实现专业技能的培养,充分发挥职业教育对贫困地区的就业指导作用,使帮扶对象能够将所学知识加以利用。

(二)发展职教脱贫可增加就业机会

缺少就业指导、缺乏技能技术是贫困人口致贫的主要原因。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职教脱贫就是要有效帮助贫困人群快速掌握一技之长,使之在掌握文化知识的同时,还能够获得专业技能,能为日后就业奠定坚实的基础。大部分贫困地区的人民没有受过职业教育,只能从事简单、重复的体力劳动。职业教育无论是在教育形式还是在教育质量上,都较为贴合贫困地区的需求,可根据贫困地区的不同情况来制定教育的方向及内容,更易为贫困人民所接受。近期,很多在家的学生通过网络直播带货的方式,让家乡的各类特产为广大网友所熟知,各大省份、各大平台、各大主播更是掀起了“直播带货潮”。通过网络,五湖四海的网友便捷地认识了各个地区的风土人情和丰富物产,铺设了职业教育助力精准脱贫的发展道路,打通了贫困地区对外联系的最后关口。借此经验,在贫困地区进行电商带货的技能培养,让他们知晓网上卖货的流程,为现有的物资和人力资源找到了展示的渠道。当然,培训并不能直接将劳动力转化成收入,还需尽量贴合地方实际情况来助力当地进行产业升级。

(三)发展职教脱贫可完善帮扶体系

贫困人口致贫的另一重要原因是缺乏生产经营的能力。职教脱贫不仅仅局限于传授技能知识,还应加强对贫困地区的就业指导工作,形成对贫困人群甚至是富余劳动力的培养“再上岗”帮扶体系;不单单是促使知识水平有限、技术能力欠缺的贫困人口转化为适应就业需要的素质人才,还要大规模地开展技术咨询与服务,更要将此项工作常态化,致力于帮助大批贫困人群提升生产经营能力,实现稳定脱贫。结合各贫困地区的实际情况、当地劳动力市场需求和外部的实时环境情况,来制定和及时调整教学计划和人才培养方案。可将培养出的顺利脱贫的人员纳入“老师”范围,进行“传帮带”的学习互助指导。顺利脱贫人员既是职教脱贫的受益者,又是未脱贫对象的照明灯。先进典型既是专业技术的掌握者,更是职教脱贫的受益人,将其纳入人才培养的队伍,是对其所学知识的应用和再传播,更能激发剩余未脱贫对象的脱贫和学习的激情和信心。将职教脱贫工作常态化,是对帮扶体系的完善,更能促进贫困地区人才培养工作形成良性循环。定期将职教扶贫的问题和成果进行总结,发扬经验,补齐短板,争取在实践中调动多方力量的参与,发挥示范引领的作用,扩大现有效果的影响,切实提升职教扶贫的成效。

二、职教精准扶贫的对策

(一)设立管理平台,记录人才信息

借鉴贫困户建档立卡、摘帽销号取得的成果,在职教扶贫中也应以先进思想为指导,以信息技术为依靠,基于大数据的采集和分析,建立贫困人口成功脱贫后的人才管理平台。一方面是对职教扶贫效果的追踪分析,通过人才管理平台,可以将受过职业教育的贫困人民与没有接受的人民在就业动向、生活水平、家庭状况的变化进行对比;将贫困对象接受职业教育之前、之中、之后的情况进行纵向对比,分析其个人素质、技能水平、就业能力、收入水平的变化和波动,用来评价职教扶贫是否真实有效,且具有持续性和必要性。同时还可以利用信息的采集和分析,筛选出需要帮扶的贫困人口,找出适合其学习的技能,以此为依据进行精准帮扶,形成具有数据性的“帮扶地图”,为后续的扶贫工作提供精准目标和方向。另一方面是对职教培养结果的信息反馈,管理系统同样可以记录贫困人口学习技能前后所学课程情况和实际应用的效果。基于此,可以分析制定的人才培养方案是否有效果、接地气。对经过职教脱贫的人才进行建档立卡、跟踪分析,是对现有人才情况的掌握,也是对尚未脱贫对象的了解,基于此管理平台,可以对现有的资源进行优化配置,例如将合作企业的员工缺口数和类别与贫困地区进行匹配,匹配度高的即可进行合作。

(二)深化校企合作,共同助力脱贫

提高贫困人民的素质,确保专业技能的掌握,是职业教育在精准扶贫中的首要任务,同时各职业院校还应充分动用自身可用资源,将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育人模式运用进来,使其在贫困地区发挥技能培养方面的优势。结合贫困地区的实际情况,引入相关的企业,打通一条“政策支持、职教培训、企业搭台”的人才培养流水线。深化校企合作,有利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有了企业作为脱贫人才的“炼金炉”,职业教育培养人才更具有针对性,通过改革教学模式,改善教学条件,优化教学内容,强化技能培训,完善和健全人才培养体系,进一步提高人才的能力和素质。深化校企合作,有利于拓宽通过职业教育掌握一技之长的贫困人民的就业道路,让其更有信心、有方向、有目標、有平台。基于此,职业教育可以根据有需求的企业来进行定向培养,合作企业有员工,贫困人民有工作,职业教育有发展,实现一体三赢。因此,必须深化校企合作,实现学校对接企业,技能对接岗位,人民脱贫有望,企业发展有望。

(三)搭建合作平台,多方协力共进

充分发挥职业教育在精准扶贫中的作用,不是仅仅通过高校就能完成,而是需要政府、地方、高校、企业共同协作才能使效益最大化。例如搭建职教扶贫的高校交流圈,联合职教扶贫的高校,搭建学习共同体,一起开展教研活动,共同提升贫困地区的师资水平,可以将面授与远程相结合,在比较偏远的贫困地区,可借助信息手段,利用远程教育实现技能传授,分享优质教学资源。例如职教扶贫中的资金保障,职教扶贫作为精准扶贫中的一项重要工作,从中央到地方都对职教扶贫工作有一定比例的资金投入,其中资金的划拨到使用,使用明确化,去向透明化,确保专项资金不被挪用和违规使用,这就需要监管和控制;例如职教扶贫中的资源调配,完善贫困地区的帮扶体系,确保贫困人民再就业时岗位充分,这就需要多方的共同努力。国家予以政策和资金支持,职业教育提供技术传授和就业指导,合作企业提供工作岗位,当地政府和有关单位进行具体落实,同心协力,齐抓共管,才能形成合力,因势利导,迎难而上,充分发挥职业教育在扶贫领域的显著优势。

职业教育在精准扶贫中作用独特、不可或缺,是“造血式”扶贫的重要主体,是脱贫攻坚的有生力量,需发动全员参与,力争多方构建,形成协同推进的态势,为打赢脱贫攻坚战作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彭振宇,陶济东,王林.中国高等职业院校精准扶贫发展报告(2015—2019)[J].上篇.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0(1).

[2]王廷勇,李天俊,邹联克.构建教育精准扶贫的长效机制[J].大理大学学报,2019(11).

[3]关越.让职业教育助力精准扶贫[N].吉林日报,2019.

[4]蒋昌忠.论职业教育在教育扶贫攻坚中的主渠道作用[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9(21).

[5]易越,陈骞.关于职业教育助力精准扶贫的策略探究[J].河北农机,2018(12).

◎编辑 郭小琴

猜你喜欢
职教贫困地区精准
新时代铁路职教工作如何满足职工培训的需求
比亚迪集团扶贫
三部门发文鼓励政府 采购贫困地区农副产品
精准扶贫美了乡村
贫困地区农户的多维贫困测量
贫困地区农户的多维贫困测量
“工匠之师”从何而来
精准扶贫 齐奔小康
国际输出是职教自信的具体体现
习近平总书记在清镇职教城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