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有源头活水来

2020-08-20 06:29张惠
文教资料 2020年16期
关键词:提问设计实践创新初中语文

张惠

摘   要: 初中语文教学方式很多,提问是运用最多的一种。在新课改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学情设计问题,激发学生的情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实现高效教学的目标。作者根据多年教学实践,论述初中语文问题设计的创新。

关键词: 初中语文    提问设计    实践创新

初中语文可谓是最基础的学科之一,语文老师不仅要做好学生的引路人,还要积极参与到学生的学习活动当中,通过沟通交流了解学生不同的个体差异性,设计出更合理的问题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学习思考的主动性。师生互动最简洁的方式莫过于提问教学,既能体现老师对教材合理的安排能力,又能考验学生对学习的掌握理解程度,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和语言能力的提高。所以说巧妙恰当的提问教学,可以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一、提问设计创新对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性

时代在高速发展,语文教学应该在提问设计上进行新的尝试。通过创新提问设计,更好地践行新课程理念,不仅能满足学生学习文本知识的需要,更能给学生情感和态度上的美好体验,激发学生的兴趣,将立德树人根本教学任务落到教学实处。

通过初中语文提问设计创新,一者,教学过程中教师借助提问模式,可加强师生互动、情感交流,营造活跃的教学气氛。语文课堂本该充满激情与感情,师生的沟通互动不仅能带动课堂氛围,还可以架起情感与知识的桥梁,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要。通过提问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提高教学效率。二者,通过提问,吸引学生课上集中注意力,一节课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短,怎样保证学生能够在一节课内注意力完全集中,是所有老师都在摸索和研究的问题。笔者认为,提问是最有效便捷的方式,当学生的注意力不集中时,我们可以通过提问,让大家快速集中精力,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学习效果。三者,通过针对性的问题设置,可以加强学生之间的互动,让学生围绕教学主题自主学习和探究,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实现语文教学的高效性。四者,通过提问的方式,不仅实现了双向沟通与集中了学生精力,還促进了学生主动思考,引导了学生的思维方向,有效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促进了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

二、初中语文提问设计改革与创新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师要精心设计教学问题,采用切合学生生活、迁移学生经验的问题,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积极参与到语文问题的情境中进行思考和交流,生成知识,体会到语言构建与运用的巧妙,不断激发学生思维,促进学生素质发展。

(一)创设生活化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学习语文不仅仅是为了赏析名家名作,最重要的是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密不可分。教师可以从实际生活入手,让学生通过问题与现实联系,与作者产生共鸣。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教师围绕教学主题在问题情境创设过程中,多结合实际生活素材,迁移学生的经验,引起学生情感的共鸣,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带着问题阅读,不断感悟和生成新的知识,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比如,在讲授《陈太丘与友期行》一文时,由于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能力较弱,教师可以设计问题导入:“若是你约朋友去看电影,可对方不守时晚了很久,你会有什么感受?又会怎么做?心理会产生什么变化?”如此,学生的兴趣被激发,纷纷参与到交流与讨论中,发表看法,讲解真实感受。通过学生身边时常发生的事,进行问题情境的创设,将生活周边的事情和课本知识有机结合,让学生感同身受的同时,更便于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从而提高学习效率。生活化的情境更符合学生的预期,为学生带来丰富的教学内容,满足学生的学习体验,增进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喜爱之情。

(二)创设逆向思维提问方式,培养学生的多维意识。

正所谓,尽信书不如无书。大多时候教师都是在用惯性思维让学生揣摩作者的思维方式,很少考虑作者的行文安排是否具有合理性。因此,教师可以让学生换一个思维角度,从逆向思维的角度出发,设计与学生思维相左的逆向思维提问,碰撞学生的心理,让学生能够从不一样的角度阅读和思考文章,从而更深入地解读文章。

比如教师在讲述《敬畏自然》这一篇文章时,可以设计这样的逆向思维问题:“这篇文章中到处都是智慧的火花,大家对文中观点认同吗?质疑吗?第一,所谓的敬畏自然是不是代表着不求上进满足当下,不对自然做任何改造?第二,作者对现代文明人类科学的成就有否定的观点吗?第三,人类到底应不应该改造自然?”再比如,教师在讲授《台阶》这一文章时,可以提问:“若是这篇文章略显不完美,你们觉得哪一部分,或者哪个段落可以删除?”

通过这样的逆向问题,让学生从不一样的角度对文章进行思考,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又能让学生更深入地解读全文,培养学生多方面的思维意识,促进学生语言思维的发展。

(三)创新提问角度,培养学生的思维想象力。

传统教学模式中,老师大多是围绕教材中心思想进行提问,或许这种方式能够加强学生对这一课文思想的解读,但长此以往不利于学生思维的拓展。从创新的角度来说,这种方式缺少合理性,若教师能够从不同的角度让学生研究问题,用辩证的观点分析和解决问题,则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质疑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还能够有效开拓与发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培养学生的思维想象力。

比如教师在教授《孔乙己》这一篇课文时,文中出现了很多相似又矛盾的词和句,诸如:“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这句子中的矛盾点在于,“大约”与“的确”,学生会觉得是不是病句,又或者说是作者有意为之。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可以提问:“大家觉得‘大约与‘的确放在一起是否矛盾?如果矛盾,请说明理由?如果不矛盾,思考一下作者为什么要这样用词?作者这样写的原因是什么?”借助这样的提问方式,可以为学生创设自由发挥的空间,不断拓展学生的思维想象力,让学生带着探究欲望主动寻求答案,辩证地看待问题,从而深入理解全文,体会作者的情感。

(四)设计分层问题,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

提问方式其实与教学模式一样,都应该讲究对学生个体差异性的认知,老师在设计问题时,应该根据学生的不同学情,针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难度的问题,让大家都能在原有水平上有所提升,有效提升教学实效性。对于理解能力较差的学生,问题可以相对浅显一些,以掌握文本为主,课下进行单独辅导和点拨。对于学习中等的学生,教师可以通过问题促使学生更深入地思考,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效率。对于学习成绩比较好的学生,教师就可以问题难度升级拓展学生的思路,增加他们的思维广度。

比如教学《沁园春·雪》时,教师可以针对不同的学生分层问题设计:对于基础层次的学生,教师就诗词的基本知识点进行提问,诗词的作者是谁,讲述了什么内容,有什么含义,其中的生字生词等;对于中等学生,教师就诗词的写作背景、作者的人生理想和豪迈的人生态度进行问题设计;对于优秀的学生,教师就作者的写作意图、所要表达的思想内涵进行问题设计。这样,通过问题分层,可以让所有学生都参与到教学活动中,获取知识,体验到成功的乐趣,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五)设计启发性的问题,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语文有别于其他学科,许多理解与感受重在“悟性”,也就是说,对于文章文字的解读需要学生深入思考和慢慢感悟。因此,教师在设计问题时,要让问题具备启发性、思考性、探究性,能够突出对学生的引导和启发作用,成为学生学习和探究的有效“阶梯”,能够让学生拾级而上,从而让学生更好地梳理全文脉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比如教师在讲授《春》这一文章时,可以这样设计具备启发性的提问:“大家眼中的春天是什么样子的?一说到春天大家首先想到的是什么?南方的春天与北方的春天有什么不同?过去的春天与现在的春天又有何区别?”每個学生都有不同的成长经历,教师用这样的方式强调学生的独立意识,通过最贴近学生生活的自我感受让学生讨论并产生认同感,更好地学习文章内容。再比如在学习《济南的冬天》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文本的特点设置问题:作者在济南的冬天描写过程中抓住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有哪些特征?作者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在选择喻体上有怎样的特点?体现出老舍怎样的思想感情?这样,更有利于学生深入探究,让学生掌握文本解读方法,顺着教师的问题逐步深入文本。

(六)设计问题链,引导学生思维深入。

所谓问题链,即初中语文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在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针对学生的自主学习疑惑,将文本内容转化为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相互独立,有明确的中心,问题之间遵循学生的思维认知能力,环环相扣,如同“链子”一样,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因此,一问接着一问,步步深入,由此及彼。王后雄认为,问题链不仅是构建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还是引导学生思考方向,促进学生独立思考,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有效途径。

比如,教师在教授《最后一课》时,该课的教学目标是通过文本中对人物的外貌、心理、语言、动作等的描写,帮助学生掌握如何刻画人物性格的写作手法。同时,文本中包含作者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强调了对法语的热爱。因此,教师可以设计如下问题链:1.文本对韩麦尔先生的着装进行了细致的描写,诸如:穿着漂亮的绿色礼服、系着领结,并在头上戴着绣边的小黑蕾丝礼帽,这样写有什么作用?2.在对韩麦尔先生的语言进行描写的时候,连续用了两个“最后”,这样写有什么含义,体现出韩麦尔先生怎样的心情?3.文本从小弗朗士的角度对韩麦尔先生进行描写:“我每次抬起头来,总看见韩麦尔先生坐在椅子里,一动也不动,瞪着眼看周围的东西,好像要把这小教室里的东西都装在眼睛里带走似的。”此时的韩麦尔先生在思考什么,为什么一动不动?4.在写“法兰西万岁”的时候,为什么韩麦尔先生要使出全身的力量呢?通过教师精心设计的问题链,文章的基本框架和思想就明了了,更容易让学生自主突破教学难点,掌握教学重点,促进思维的发展。

总之,在新课改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师要结合语文学科的特点,通过问题的设计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交流与合作的主动性,积极地参与到问题的分析和解决中,让学生能够自主发现知识,感悟语言的实际运用,从而提高学习效率。问题教学的设计多种多样,前提是要让学生能够掌握文章内容,培养学生的思维意识,提高学生解读问题的能力。问题在精不在多,在巧不在杂。要求教师巧妙地借助提问启迪学生的智慧,促进学生思考,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眭志平.提高初中语文教学趣味性的路径探析[J].新课程研究(上旬刊),2018(11).

[2]陈雪梅.多媒体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甘肃教育,2019(01).

[3]王宏宇.课改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学思路与方法的创新实践[J].课程教育研究,2019(02).

[4]吴贵玺.浅谈初中语文课堂提问和回答艺术[J].学周刊,2018(11).

2017年度甘肃省“十三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基于提升初中生数学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设计研究”(课题立项号:GS〔2017〕GHB1534)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提问设计实践创新初中语文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引机械创新设计项目入机械原理教学
面向实践创新人才培养的嵌入式系统教学研究
实践创新驱动的计算机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分析
浅谈中职语文课堂教学问题情境的创设
试论初中语文教学提问设计的创新
论初中语文教学提问设计的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