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建扬 查超凡 肖璐莹
【摘要】高校是培养大学生的主要场所,辅导员在大学生的培养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二者的关系也显得十分重要。本文通过Eviews软件实证研究了影响大学生与辅导员关系的因素,进一步给出了相关的对策。
【关键词】Eviews 多元回归分析 大学生 高校辅导员 关系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高等学校的数量逐渐增加,在各种社会影响和教育相互冲突,融合的影响下,大学生与辅导员的关系出现了新的特征。对这种关系的诸多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从多个角度对不同层次,不同城市的高等学校进行比较分析。不仅将这种关系清晰的展现出来,而且还对大学生与辅导员的共同发展,大学生学习和生活的顺利进行都起到了促进作用,甚至对整个社会的和谐稳定都有十分重要的影响。
二、研究方法及过程
(一)问卷设计
围绕影响因素自变量可以编制问卷,该问卷主要对这八个因素进行提问,从而获取到有用的信息。问卷经反复修改后具有较好的可信度。该问卷主要围绕与辅导员关系的好坏程度,辅导员的性别,年龄,情绪,态度,公布信息是否透明,是否有职业道德、体贴度,是否有班级意识这八个维度共9个问题,其中每个维度均有两个问题涉及。
(二)研究对象
本研究采取整群抽样法,从安徽省、江苏省、浙江省抽取10所高校,其中位于省会的高校5所,非省会高校5所,本科院校6所,专科院校4所。在不同年级、专业、班级中抽取。总共收回问卷1378份,其中省会高校756人,非省会城市622人;男生681人,女生697人。问卷在不同城市、学校、年级、专业、都有涉及,男女比例也大致均匀,可以较好的反映大学生与辅导员关系现状与问题等。
(三)研究工具
本研究主要使用Eviews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先将问卷录入到Excel文件中,确定自变量与因变量,其中因变量用y表示,y表示与辅导员关系的好坏程度,自变量x由辅导员的性别,年龄,情绪,态度,公布信息是否透明,是否有职业道德、体贴度,是否有班级意识组成,分别表示为Xi(i=1,2,…,8),建立混合多元回归模型。模型1对应的是省会高校大学生与辅导员关系的影响因素分析,模型2对应的是非省会高校大学生与辅导员关系的影响因素分析,模型3对应的是本科院校大学生与辅导员关系的影响因素分析,模型4对应的是专科院校大学生与辅导员关系的影响因素分析。建立混合多元回归模型的目的是为了分析辅导员性别等8个自变量(x)来解释与辅导员关系的好坏程度(y),并列出相关系数矩阵,清晰的比较出是否是省会高校,以及本、专科对大学生与辅导员关系的影响大小。
三、结果分析
(一)因变量描述
本研究中因变量Y表示对辅导员关系的好坏程度,量化为0至10的整数,0表示关系极差,10表示关系极好,越大表示关系越好,越小表示关系越坏。
(二)自变量描述
在本研究中(见表1)自变量X量化指标为:X1表示性别,其中男生量化为1,女生量化为0;自变量X2表示年龄,用20-65表示;自变量X3表示情绪,情绪极差量化为0.情绪较差量化为1,情绪一般量化为2,情绪较好量化为3,情绪极好量化为4;自变量X4表示态度,态度极差量化为0.态度较差量化为1,态度一般量化为2,态度较好量化为3,态度极好量化为4;自变量X5表示信息是否透明,无透明量化为0,一般透明量化为1,较好透明量化为2;自变量X6表示职业道德,无职业道德量化为0,一般职业道德量化为1,较好职业道德量化为2;自变量X7表示体贴度,不体贴量化为0,一般体贴量化为1,比较体贴量化为2;自变量X8表示是否有班级意识,无班级意识量化为0,一般班级意识量化為1,班级意识较好量化为2。
(三)影响大学生与辅导员关系的因素的多元回归分析
本研究的多元回归模型可以设置为以下形式
以模型一为例,将数据导入到Eviews中,输入LS Y C X1 X2 X3 X4 X5 X6 X7 X8 可以得到多元回归分析结果。对模型二、三、四进行相同操作,其汇总结果如表2所示,可见四个模型的结果有较明显的区别。
为了比较Xi(1-8)对Y的影响,通过Eviews软件依次点击vies/ covariance Analysis/ correlation绘制相关系数矩阵,如表3所示。
四、总结与建议
(一)总结
(1)职业道德对辅导员与大学生关系的影响。辅导员的职业道德是维持这份关系的基础,若没有职业道德,辅导员的身份便失去了本该有的价值,就没有了号召力、吸引力、凝聚力。
(2)态度对辅导员与大学生关系的影响。辅导员的态度也是较为主要的一个因素,好的态度可以让学生更想去接触并相处融洽,而不好的态度则会让学生更加反感。
(二)对策建议
(1)以学生为出发点,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学生是辅导员开展各种工作的出发点,辅导员需要围绕学生开展一系列的工作,尊重学生,关爱学生,给学生引领正确的价值观,切实发挥立德树人的作用。
(2)制度透明,遵循公平原则。学生有许多评优评奖的工作需要辅导员主持,这切实的关系到每一个学生的利益,这就要求辅导员需要将信息公开,将制度透明,坚持实事求是,民主评议的原则,将工作切实做好。
参考文献:
[1]宋晓艳.对辅导员与学生和谐关系的几点思考[J].文教资料,2015(30):98-99.
[2]许倩.高校辅导员和大学生互建信任关系的重要性与实现途径[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20(01):108-109.
[3]汪华丽.论高校辅导员与大学生和谐关系的构建[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6(10):131-132.
[4]付春新,赵敏.基于OLS模型的中学师生关系影响因素分析[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0,42(01):126-132.
[5]谭保斌.论教师威信[J].湘南学院学报,2001(3):98- 100.
作者简介:胡建扬(2000-),男,汉族,安徽六安市,本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