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鹏展 周永丹
根据相关统计报告,2019年微信月活跃账户数达11.51亿,比2018年同期增长6%。微信用户们不仅使用微信发送信息、分享朋友圈、看公众号文章等,还使用微信支付、微信运动PK,更多的微信用户还使用“搜一搜”功能搜索信息[1]。不难看出,微信如今已经不再是一个简单的通讯工具,它在我们日常工作生活中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南京地区的历史文化资源相关管理部门也已注意到微信对城市形象塑造及历史文化传播的意义,抓住新媒体发展机遇,积极建设新媒体平台,创办历史文化类微信公众号,以期扩大现有历史文化资源影响力。但就目前创办的情况看,古都南京历史文化类微信公众账号运营方面还存在很多问题。
南京作为六朝古都(孙吴、东晋、刘宋、萧齐、萧梁、陈)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全市拥有世界文化遗产南京明孝陵1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9处103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09处116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358处368点,南京市共有52家博物馆(纪念馆)在江苏省文物局备案,200家富有特色的专题展馆,全市14个综合档案馆向社会开放档案29.5万卷(件)。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吸引了大量游客到南京旅游。2019年度,全市实现旅游业总收入2 784.9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3.2%。其中,旅游外汇收入9.42亿美元,增长6.7%;国内旅游收入2 719亿元,增长13.2%。接待海内外旅游者总人数14 682万人次,同比增长9.5%,其中接待入境过夜旅游者85.31万人次,同比增长4.6%。[2]
南京历史文化资源丰富,为选择最能代表南京古都城市文化形象的地点,笔者结合三种已有统计,从南京当地评选的“新金陵四十八景”中选择,二是从已经列出的全国、省级、市县级别文物保护单位(共548处)入手,三是从已经评选出的南京地区5A、4A级景区(共21处)中筛选。该历史文化资源点有一定受众基础,选取中摒弃5A、4A景区及新金陵四十八景中纯自然资源景点,最终筛选出20处能够代表古都南京历史文化的地点为研究样本,筛选结果见表1。
表1 古都南京历史文化资源点表
截至2019年12月31日,通过搜索查找并关注文化资源点的相关微信公众账号,统计数据包括是否开通微信公众号、公众号名称、账号是否认证、账号是否入榜清博大数据、版面布局、推文内容、推文频率/周、阅读量、点赞数、发文时间等,以此分析古都南京历史文化类微信公众号运营状况。由于微信公众号后台数据连续动态,所以需要在特定时间段内进行研究。本研究采用合成周抽样方法,在时间样本2019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一年时间53周中随机抽取14天构成2个合成周时间样本。在此基础上,浏览记录这两个合成周相应日期的推文数据。抽取样本时,若遇到样本被作者删除则视为无效样本,且按照最初抽样方法在该无效样本后一周选取相同星期数的推文替代该无效样本。[3]同时,在研究具体微信公众号传播力时,借用清博指数统计的WCI指数对其进行分析。[4]
古都南京历史文化类微信公众号运营现状分析类目为以下3个部分:平台建设方面,涉及是否开通公众账号、账号是否认证、账号是否入榜清博指数、自定义菜单设置、自动回复设置;内容分析方面,包括推文内容类型、内容来源、文章表现形式、文章标题句式;阅读量及互动性分析,涉及发文频率、推文时间、阅读量与点赞数、留言数与作者回复评论数分析。详细分析如下:
3.1.1 微信公众号开通及认证情况分析
通过上述搜索方法,对以上20个地点进行查找添加,出现一个地点拥有多个微信公众账号情况,经筛选,以账号主体为官方管理部门建设的微信公众号为研究对象,共搜索到16处地点已开通微信公众账号,占比80%,其中14个账号已认证,占比20%。未开通地点为明城墙、瞻园、南京大学北大楼和郑和宝船遗址公园4处。开通未认证的地点为甘熙宅第(微信公众账号“南京市民俗博物馆”)和明故宫遗址(微信公众账号“南京市明故宫遗址公园管理处”)2处(图1)。
因所选取地点只有16处开通微信公众账号,故下文研究样本最终为16个。
图1 古都南京20个历史文化资源点微信公众号开通及认证情况图
3.1.2 微信公众号加入清博指数情况分析
对16个样本微信公众号加入清博指数分析,其中有13个已加入,占比81.25%,3个未加入,占比18.75%,分别是明孝陵(微信公众账号“明孝陵博物馆”)、阳山碑材(微信公众账号“南京阳山碑材景区”)和明故宫遗址(微信公众账号“南京市明故宫遗址公园管理处”)3个(图2)。
图2 古都南京相关微信公众号加入清博指数情况图
3.1.3 微信公众号自定义菜单设置情况分析
微信公众号可以在会话界面底部设置自定义菜单,公众号管理者可以根据自身需要设定菜单架构。合理设置菜单可以使公众号界面简洁明了,订阅者可根据菜单栏快速找到自己需求的内容。微信公众号自定义菜单设置主要从是否设置菜单栏、菜单栏模块数量设置、菜单名与菜单内容是否一致三方面进行分析(图3)。
图3 古都南京相关微信公众号自定义菜单设置情况图
在所研究的16个样本中,15个微信公众号设置了自定义菜单,占比93.75%,只有1个微信公众账号“南京市明故宫遗址管理处”未设置自定义菜单,占比6.25%。研究15个已设置自定义菜单的微信公众号,发现其自定义菜单模块数量设置均为3个,量设置比较合理。但在菜单名与菜单内容一致性方面,有5个账号存在菜单名与菜单内容不一致的情况,占比31.25%。比如中山陵微信公众账号“南京钟山风景区”中,自定义菜单3个模块,分别是“览”“游”和“约”。首先菜单名过于简单,“览”和“游”具有相似性,用户无法快速了解自己想要的信息。其次,在实际菜单内容中,菜单名“游”下包含“地图导览”“游玩攻略”等涉及具体游览钟山风景区的信息,但“语音导览”中,此内容又被放置于“览”菜单名下。其余微信公众账号“中国雨花台”“夫子庙秦淮风光带”“南京栖霞古寺”和“南京阳山碑材景区”也存在菜单名与菜单内容不一致,设置不合理问题。
3.1.4 微信公众号自动回复设置情况分析
微信公众号自动回复对于用户来说十分重要。用户可以根据公众号自动回复更快找到自己想要的内容。根据公众号后台设置将自动回复分为三类,分别是关键词回复、关注回复和收到消息回复。关键词的回复类型可以是任意类型,比如:图文消息、纯文字、图片、语音、视频等,公众号运营者可以提前设置。被关注回复一般是微信公众号被关注后的信息提示,这个回复内容一般都是“欢迎订阅”和介绍一些自有服务等。收到消息回复和关键词回复有些类似,也是通过编辑内容和关键词规则,进行自动回复设置。当然也可以进行人工回复,人工回复每一次只能给一位用户回复,能比较大程度提高与用户的互动性(图4)。
图4 古都南京相关微信公众号自动回复情况图
在所研究的样本中,设置自动回复的微信公众号有14个,占比87.5%,玄武湖(微信公众账号“南京玄武湖景区”)和明孝陵(微信公众账号“明孝陵博物馆”)两地没有设置自动回复;在设置了自动回复的微信公众号中,其中有3个公众号既有被关注自动回复,也有关键词回复,占比18.75%,分别是南京博物院(微信公众账号同名)、高淳老街(微信公众账号“高淳老街旅游”)和栖霞寺(微信公众账号“南京栖霞古寺”)3地;所研究公众号中,没有收到消息回复的公众号。
分析包括推文内容类型、内容来源、文章表现形式和文章标题句式四个方面。
3.2.1 微信公众号推文内容类型情况分析
推文内容类型是对公众号已推送文章内容进行类型划分,分别是:景区展览和活动预告、景区新闻资讯、景区攻略、景色宣传、历史文化宣传、党政宣传、广告宣传和其他文章共七类(图5)。
图5 古都南京相关微信公众号推文内容类型情况图
根据已选定研究地点,确定已开通微信公众号16个为研究样本,在内容研究时,发现明故宫遗址(微信公众号“南京市明故宫遗址公园管理处”)虽然开通了微信公众账号,但并未发布有效信息,无法研究其内容,故不作为后续研究样本。
借助清博指数和新榜,对所研究15个样本传播力进行排序,排在前三位的为南京博物院、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和中山陵三地的微信公众号,排在后三位的是夫子庙、明孝陵和阳山碑材三地的微信公众号。排名靠前的三个公众号,推文内容大多为和景区相关文章,且内容多样化。“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在推送文章内容方面,以景区新闻资讯和历史文化宣传为主,两者占比均为36.36%,其次为景区展览和活动预告,占比18.18%,景区攻略和景色宣传占比较少,为9.09%。在“中山陵”的微信公众号推送文章中,以景区攻略和景色宣传为主,占比64.29%,景区新闻资讯内容占比28.57%,历史文化宣传占比7.14%。排名靠后的“阳山碑材”微信公众号,推送文章内容均为景区展览和活动预告,内容类型单一(图6)。
图6 古都南京相关微信公众号推文内容来源情况图
3.2.2 微信公众号推文来源情况分析
由上图可知,南京地区历史文化类微信公众号内容原创度不高,在所研究的样本中,未标明文章来源的推送文章较多。包括公众号影响力排名靠前的“南京博物院”“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南京钟山风景区”,都是以未标明文章出处为主。
3.2.3 微信公众号推文表现形式情况分析
由上图不难发现,南京地区历史文化类微信公众号推送文章中,除“南京阳山碑材景区”运用了纯文字外,其他历史文化景点微信公众号以图文(文字+图片)形式表现文章内容的比例较高,而“南京博物院”微信公众号推文表现形式全部是图文形式。视频和音频虽然也作为推文表现形式,但比例较小。值得注意的是,在“南京钟山风景区”微信公众号推文中,出现了“文字+自制图表”的形式,不仅增强文章表现形式,还提升了文章传播的趣味性(图7)。
3.2.4 微信公众号推文标题句式情况分析
从上图可知,所研究样本公众号中,除“高淳老街旅游”微信公众号外,其余14个微信公众号推文标题句式以陈述句为主,活动预告和景区新闻资讯更适用此类句式。其次运营者会选择感叹句和疑问句,组合句式占比较小。高淳老街(微信公众账号“高淳老街旅游”)推文标题句式全部为感叹句(图8)。
阅读量及互动性分析涉及发文频率、推文时间、阅读量与点赞数、评论与作者回复评论数分析。
图7 古都南京相关微信公众号推文表现形式情况图
图8 古都南京相关微信公众号推文标题句式情况图
3.3.1 微信公众号发文频率情况分析
发文频率分析包括发文的天数(所研究样本中推文均为一天一次,未出现一天多次情况)、发文篇数。根据合成周抽样研究样本的数据,可得下图(图9),在南京地区历史文化类微信公众账号中,只有“南京钟山风景区”和“南京栖霞古寺”微信公众账号可以做到每天推文,其余账号发文频率以每周一到三次居多,发布篇数以每周一到七篇为主,每周10篇以上较少。发文天数和篇数较高的是“南京栖霞古寺”和“南京玄武湖景区”,发文篇数远超其余13个样本。
图9 古都南京相关微信公众号发文频率情况图
3.3.2 微信公众号推文时间分析
推文时间也是影响文章影响力重要因素之一。根据样本数据可得上图。由图可知(图10),南京地区历史文化类微信公众账号推文时间集中在14:30—18:30之间,即工作日的下午,其次是在18:30—23:00之间,即下班后到睡觉前的时间。
图10 古都南京相关微信公众号推文时间分析图
3.3.3 微信公众号阅读量与点赞数情况分析
由表2可知,除了排在前五位的公众号推文阅读量较高,剩余10个微信公众号2019年阅读总量、单篇阅读量都较低。2019年文章点赞总数除“南京栖霞古寺”破万,其余以1000以下居多,“南京栖霞古寺”点赞量总数高和发文数量高密不可分。单篇文章点赞数较高的是“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微信公众号,突破了50,其余篇均点赞数以10以下居多(表2)。
3.3.4 微信公众号评论数与作者回复数情况分析
表2 古都南京相关微信公众号推文阅读量和点赞情况表 次
微信公众号不仅是一个信息发布平台,也是一个信息发布主体和订阅者之间互动交流的平台。目前,微信公众号只有留言区可以实现文章发布主体与订阅者之间的互动。留言评论需要微信公众号运营者手动选择入选展示,留言评论数量的多少可以看出订阅者对一篇文章的关注程度,而回复评论数量的多少可以展现运营者的互动态度,留言评论数量与回复留言数量相近,则表示该平台运营互动性较强。[5]
根据表3可知,南京地区历史文化类微信公众号留言数较高,依次是“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 “南京栖霞古寺”“南京博物院”。单篇文章最高点赞数为“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公众号文章,数据显示有100位订阅者进行了评论。作者回复评论数普遍偏低,有较多公众号作者不回复订阅者评论,例如“南京钟山风景区”“朝天宫南京市博物馆”“高淳老街旅游”“晨光一六八五”和“明孝陵博物馆”。还有较多微信公众号未收到留言评论,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有二,一为订阅者未曾有过留言评论行为,二为订阅者留言后,运营者未曾将订阅者评论入选并展示在文章底部(表3)。
表3 古都南京相关微信公众号推文评论和回复情况表 次
基于上述对古都南京历史文化类微信公众号运营现状的研究分析发现,除“南京博物院”和“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微信公众号平台建设较为完善,内容推送较为专业,互动性较强外,其余古都南京历史文化类微信公众号还存在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4.1.1 公众号的开通和认证有待加强
在开展设计研究时,总共选取了20处历史文化资源点,通过搜索查找发现,仅有16处开通了微信公众号,且一处未发布内容,有效可研究样本仅为15个。在这15处中,还存在未进行账号主体认证情况。所选取的20处历史文化资源点都拥有较大影响力,蕴含较为丰富的历史文化,这20处中只有14处开通账号并认证,可见南京市历史文化资源管理处新媒体意识,特别是微信公众号开通认证意识仍不够强。比如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南京明城墙,江南四大名园之一瞻园,都尚未开通微信公众号。“世界第一宫殿”明故宫遗址虽开通微信公众号,但尚未进行认证,也未曾发文。在移动时代,拥有新媒体意识,学会利用当前国内拥有用户数最多、使用率最高的社交媒体微信平台进行宣传推广,对当地历史文化宣传尤为重要。
4.1.2 自定义菜单设置不尽合理
在确定研究的15个有效样本中,虽然都设置了自定义导航菜单,但是存在菜单建设不全面、让人看不明白,甚至重复设置菜单的情况,比如微信公众账号“中国雨花台”“夫子庙秦淮风光带”“南京栖霞古寺”和“南京阳山碑材景区”存在菜单名与菜单内容不一致,设置不合理的问题。菜单设置不合理便不能有效发挥菜单的实际引导作用。大多数菜单都是已推送文章的链接,但链接文章并不能做到及时更新,不能给订阅者较好的阅读体验。
4.1.3 自动回复设置不够全面
自动回复对用户订阅该微信公众号的初次印象会产生较大影响,在南京地区历史文化类微信公众号研究样本中,还存在没有设置自动回复的微信公众号,设置自动回复的微信公众号以“关注回复”和“关键词回复”为主,但“关注回复”不能和自己的历史文化相结合,较多公众号的关注回复仅仅是简单的“您好,欢迎关注XX(账号名称)!”“关键词回复”设置的较少,不能做到及时更新。
4.2.1 推文内容类型单一,历史文化定位不甚明晰
在所研究的样本中,较多微信公众号能够做到推文内容与自己景点信息相关联,但内容主要集中在活动推送和景区新闻资讯方面,对历史文化没有较多推广。甚至有个别景区把对外公众号做成了自己景区管理委员会的党政宣传平台和广告平台。南京作为八大古都之一,拥有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当下各资源点对自己的历史文化挖掘度还不够,南京地区历史文化类微信公众号仍需优质的内容来助力古都城市形象的建构。
4.2.2 原创内容不够丰富,原创意识保护不够高
坚持原创文章也是提高微信公众号传播力的重要因素之一。“夫子庙秦淮风光带”推文84%以上都是转载文章,这不利于将自己的历史文化有效对外推广。
在较多的微信公众号中,已经是自己编辑创作的内容,但由于缺乏原创保护意识,未设置“原创”标志,比如“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南京栖霞古寺”微信公众号,当中很多文章都没有标明“原创”。
4.2.3 版面编排精致度不够,品牌风格难以体现
在版面编排方面,所研究的样本大多做到了图文并存,但仍存在版面编排不合适,没有自己的风格等问题。版面编排不合适主要指推文篇幅过长或过短,比如“南京玄武湖”文章推送整体偏长,篇均字数1 000以上,配图20张以上,经常还有多段视频出现。但“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篇幅均较短,篇均字数400左右,配图5张以下,如果推文内容是活动展览预告,则经常只有一张活动海报图或50个左右文字。排版中还出现文字过小、留白过多等问题,编排不够美观,经常出现一个账号推文字体大小不一,没有形成自己的风格。
4.2.4 标题表现力和吸引力有待提高
标题是用户第一眼看到的内容,一个好的标题,会吸引用户阅读。南京地区历史文化类微信公众号推文标题多以陈述句表达,且部分文章标题过长导致在预览图中无法完全显示。标题字数控制在25个字符以内才能完全显示,一般20个字符以内比较适宜。[6]
4.3.1 推文时间与网络阅读习惯匹配度不高
公众号应该准确把握订阅者的阅读习惯,在合适的时间推送文章,能够保证较大的文章阅读量。准确掌握用户阅读习惯,为用户精准推送文章,培养用户在固定时间查看微信公众号的阅读习惯。经过样本研究发现,南京地区历史文化资源点微信公众号推文时间大多在上班期间,由于上班期间很多用户不看手机或不适合看长文,或者下班看手机消息时,订阅者会选择接收离自己当前时间点更相近的文章,而不是上班期间的推文,最终导致推文不能得到较高阅读量。推送时间不合理,不仅对阅读量会产生不利影响,也会影响与订阅者之间的互动。[7]
4.3.2 推文频率不稳定
在调查研究时发现,古都南京历史文化类一些微信公众号有时一周会发10篇文章,有时一周只发3篇,甚至差距更大。推文频率不稳定也会造成和推送时间不合理一样的后果,使得受众无法养成固定浏览习惯,从而降低对该公众号的依赖感和黏度。
4.3.3 有效互动不够多
南京地区历史文化类微信公众账号除“南京栖霞古寺”“中国雨花台”和“朝天宫南京市博物馆”微信公众号2019年点赞总量较高外,其余2019年点赞总量均在1 000以下。2019年评论总量除“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南京博物院”和“南京栖霞古寺”较高外,其余多在50左右。点赞和评论数低,会显现出一种不活跃的感觉。对订阅者留言不回复,也会拉远运营者与订阅者之间的距离,长此以往,会影响与订阅者之间的有效互动(图11)。
5.1.1 公众号名称应体现历史文化特色
在前期查找添加微信公众号的时候发现,有的历史文化资源点有两个以上微信公众号,有的没有认证,有的属于个人微信公众号,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对受众添加订阅微信公众号造成混淆,不能添加正确的历史文化资源点官方微信公众号。建议相关的历史文化资源点首先对自己公众号名称进行合理设置,以直观、无歧义、便于用户认知和检索为原则,当下公众号以历史文化资源点的名称命名比较多见,且不易出错。其次,建议主管部门对一个资源点多个微信公众号进行整合,避免经营多个微信公众号带来人力、财力和资源的浪费,对不经常发文或者已经停止使用的微信公众号进行注销,避免用户在添加订阅账号时误加。
图11 古都南京历史文化类公众号相关样本作者未回复留言截图
5.1.2 加快账号认证进程
进行微信公众账号认证,可以提高公众账号可辨认度,增加其传播力。社会上会出现冒牌微信公众号,对历史文化资源点进行认证,可以有效防止盗号、发布虚假消息等不安全因素的出现。因此,古都南京历史文化类微信公众号应该加快微信公众号认证进程。
5.1.3 合理设置菜单栏和自动回复
用户订阅公众号后,第一眼看到的便是首页菜单与自动回复。清晰的首页菜单可以帮助订阅者迅速找到自己想要获得的信息。因此,古都南京历史文化类微信公众号需要考虑重新设置菜单栏,明确菜单内容,避免出现菜单名称与菜单内容不相符的情况而误导订阅者。同样“关注自动回复”也是用户订阅公众号后第一眼看到的内容,用户希望能够通过自动回复快速获得一些信息,尤其是关键词回复功能,微信公众号运营者应该设置清晰高效的自定义答复内容,充分利用自定义答复功能给订阅者留下良好的使用体验,同时可以在自定义答复中加入自己的风格,如幽默的欢迎词等,给订阅者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
5.1.4 优化服务功能,提高公众号质量
景区类微信公众号可以采用“双号并行”的模式来提高公众号的服务功能[8]。订阅号,即常规微信公众号,着重发布景区历史文化、攻略等文章,服务号或小程序着重优化服务功能,如扫码语音导览、线上购票、食宿查询等,更好的服务用户。
5.2.1 推送高质量,有文化内涵的文章
历史文化类微信公众号的文章推送应找准主题,坚持“内容为王”,加入“文化”和“深度”,充分利用南京的人文优势和历史优势,更好的打造南京城市形象。公众号运营者总是认为没有内容可以推送,究其原因,还是没有深度挖掘自己历史文化资源点的文化内涵。从多方面来挖掘展示古都南京的历史文化,是当下打造南京历史文化名城形象的重要举措之一。
5.2.2 生产原创内容,提高原创保护意识
一个微信公众号想要长久生存下去,一定离不开优质的原创内容。增加推送文章的原创性,立足打造原创内容,减少重复推送,注重微信公众号原创内容保护,长此以往,更容易获得受众支持。
5.2.3 创新推送形式,提高编排质量
古都南京历史文化类微信公众号应进一步丰富文章推送形式,以满足更多用户需求。推送形式可以不仅仅是图文、音视频形式,还可以加入自制图表、H5等,实现趣味性和阅读性相结合。此外,还需要合理安排篇幅,提高编排质量。微信传播环境下,人们的阅读方式更倾向于浅阅读,为提高订阅者的阅读体验,编辑长篇内容时需要将段落编排得简短易读,除了借助小标题外,还可以在文章中使用图标来增强可读性。最后,在编排时,一个公众号可以设置自己账号的发文模板,固定文字大小、行间距,保证文章前后发布排版一致。
5.2.4 巧用标题,吸引用户
好的标题不仅具有吸引力,还可以使推文在海量文章中脱颖而出。标题写作除了变换句式,还可以使用数字和文字相结合等方式,解决文章题目刻板问题,提高用户阅读兴趣。
5.3.1 有效增加粉丝量,提高推送效果
微信公共号的阅读及互动,都是建立在粉丝的基础上,提高运营水平,加大平台宣传,增加用户数量,可以有效提高推送效果。增加粉丝数量需要线上线下有机结合,线上推送优质内容,线下通过活动吸引新用户,比如,可以在景区广告牌、标示物上印有公众号二维码,注明扫码可以获得购买门票、语音导览等服务功能,或者扫码关注可连接景区WIFI等功能。
5.3.2 加强留言互动,提高评论回复率
在微信公众号推送文章的留言区中,能够被其他用户看到的留言,都要通过运营者才可以展现在文章底部,运营者可以对该条留言进行回复,和订阅者进行一种“公开”性的交流。若筛选出留言后,运营者不进行回复互动,或者压根不通过订阅者留言申请,会使该公众号呈现出冷漠、不活跃的气氛,长此以往会影响公众号运营。因此,运营者应适当考虑加强反馈和互动,鼓励用户留言、发表观点,在筛选留言时,考虑留言数量和质量,积极进行留言评论回复,提升用户参与度。
5.3.3 养成定时、定期推送习惯
一般而言,21:00—23:00,12:00—14:30这2个时间段微信使用最频繁,结合现代人的生活起居习惯,南京历史文化类微信公众号运营者应该合理安排微信公众号文章发布时间。目前微信公众号可以实现文章定时推送,手机APP可以随时管理微信后台。定期是指在固定时期内保持平均推送数量,不能这个月推送30篇文章,下一个月只推送2篇文章,长此以往,会降低用户对公众号的黏度,降低公众号阅读量和影响力。
5.3.4 加强微信公众号数据统计分析
建立自己账号的微信公众号平台数据库,通过定期统计数据并分析,可以便捷、准确地跟踪用户对不同内容的接受情况及评价,了解订阅者的兴趣及习惯,从而及时准确的调整图文内容、推送时间、推送频次,使推送文章更具针对性、科学性和适应性,不断改进和完善微信运营策略,最终提高微信公众号的影响力。[9]
新媒体的蓬勃发展为历史文化名城的微信公众号开发和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古都南京历史文化资源管理处应紧跟当前形势,积极利用好微信公众号平台,针对当下正在建构和传播的微信公众号中所存在的问题,积极探索合理有效策略,进一步提升新媒体语境下南京城市形象的传播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