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颖
随着高铁时代的来临,高速铁路网的建设已成为我国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战略举措。高铁作为客运能力大的区域交通基础设施,承载了将中国广大城镇联系在一起的重要使命,同时在站点周边规划并逐步建设的高铁新城,已成为中国城镇化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高铁新城作为我国城市发展中多类型的一种,因其投资大、涉及主体多、期望高,成为解析我国规划和开发的重要案例。在实践方面,高铁站点的开发均会带来周边地区的变化和城市的升级,枢纽发展的趋势和周边开发建设的方向也是未来城市发展和规划的重要内容。
通过对于代表国内近10年的高铁新区发展的几个实践项目,上海虹桥枢纽、苏州北站和杭州西站高铁新城的案例分析,总结出国内高铁新城的发展趋势。圈层发展:交通核心+服务核心+产城融合,通过枢纽与核心发展区以及拓展区的圈层互动引领城市发展。站城一体:打造TOD核心城市空间,强化枢纽带动核心区的效应。多元复合:多元综合功能发展与复合空间形态开发,强化创新产业与生活服务要素的复合发展。结合国家有关推进高铁站周边区域合理开发建设的指导意见,“立体枢纽、多式衔接、综合功能与节约集约”的特征是未来高铁新区的发展趋势[1],综合枢纽与高铁新区的协同发展是形成区域经济磁极和反虹吸效应的成功关键。
奥雅纳公司在2017年发表了“未来铁路2050”的全球研究报告,预示了铁路,特别是高铁的发展对未来城市与生活带来的变革。报告指出,到2050 年,客运和货运铁路将形成交通系统的骨干,连接主要城市枢纽和无缝连接多样的本地交通网络。铁路服务将能够无延迟、无技术壁垒地跨越国界,相比较于航空或公路,提供一个更有竞争的出行选择。随着行业走向 2050 甚至更远的将来,铁路将日趋活跃,更创新,更可持续和更有竞争力,真正成为一体化交通网络的一部分[2]。
结合国外枢纽案例分析,伦敦Stratford City以其国际火车周边开发打造伦敦新的经济和文化区,成为对接欧洲区域经济的服务中心;伦敦国王十字区以高铁+轨道辐射,通过站点周边发展区域的城市更新吸引大量文创+科创企业入驻,成为伦敦新的时尚文化创意地标;日本大阪站周边打造最大的复合商业设施,从单纯的车站变成了一座充满了时尚元素的车站城;东京涉谷站以密集的立体开发,地上和地下空间的紧密结合,来疏解枢纽的交通流。通过研究报告与国际案例,我们总结出面向未来的高铁枢纽片区发展趋势五大特征:
(1)区域资源集聚带来虹吸效应,形成区域门户中心 ;
(2)未来创新与枢纽密不可分,文化创意产业集聚;
(3)车站与城市的边界变得模糊 ,站城一体的综合枢纽发展 ;
(4)立体交通核疏解枢纽人流,地上与地下空间集约发展;
图1 烟台中心城市格局图
(5)枢纽营造城市品质与品牌,打造城市形象名片。
这些国内外的发展趋势研究也指导我们在实践项目中去考虑其规划设计的核心目标和原则。
项目位于整个烟台市的南部,分别横跨最重要两大行政区:芝罘区和莱山区,具有重要的战略区位。随着环渤海高铁、青荣城际的建设,烟台南站进一步扩容升级,烟台将更紧密与国家高铁网络和区域经济互联互通。高铁新区是以南站为中心辐射发展的核心空间,其发展将突破烟台沿海的带状发展结构,形成芝罘老城、莱山中心与高铁新区“三核”鼎立之势;有效承担主城的增量与南拓的需求,并推动中心城区结构优化,形成与现有中心互补的经济新中心(图1)。
本项目范围约20.2 km2,其中涵盖5.9 km2的核心区和14.3 km2的延伸区;研究范围还包括周边约17.7 km2的拓展区和外围约56 km2的控制区(图2)。项目由烟台市规划局组织,2019 年5月开展 《烟台市高铁新区城设计及控制性详细规划研究 》编制工作,包含功能细化、详细设计、开发导则和运营指引等内容并落实到法定规划的深度成果,作为下一步行政审批及管理依据。
图2 项目基地范围图
国内外交通设施对城市发展影响的研究在区域,城市和站点周边3个层面展开。根据空间尺度不同,研究关注的焦点也不同:区域层面集中分析轨道交通带来可达性的提高和区域整合;城市层面偏重于轨道交通带来的城镇化发展和新经济增长机会;站点周边层面主要包括圈层开发的理论和实证研究,及新城市主义的“公交导向开发”TOD开发[3]。
基于TOD圈层发展理论,即以枢纽站点为中心,形成由核心区、拓展区和影响区所组成的圈层式功能结构。对应到本项目我们定义出3个圈层结构:核心交通圈:高铁站500m范围内,交通枢纽疏散功能为中心,拓展高铁旅客密切关联商业服务;核心服务圈:以高铁1.5 km范围内,拓展以高铁枢纽活动,发展高铁商务综合核心区;产城融合圈:核心半径 5.0 km范围内,烟台南站可直接通过轨道交通拓展城市融合发展,快速与烟台中心区各核心联系(图3)。
图3 高铁新区圈层发展带动模式图
通过圈层发展的落位,本文将烟台南站高铁新区分两个层面的规划研究:高铁新城层面和高铁枢纽层面。
2.2.1 城市发展策略
针对基地的宏观背景和发展状况,方案提出以下4项主要通过选取与基地密切相关的四大议题,即产业、生态、交通、形象,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四大发展策略(图4)。
(1)产业创新升级:围绕高铁枢纽与创智枢纽两大引擎,在近、中、远期逐步打造区域总部、创新商务、枢纽旅游、医疗教育、创新科研、创智交流、创新展示、校企平台八项主导功能,并延展生活休闲、教育、文旅等功能,提升软实力。
图4 高铁新区规划策略总结图
(2)生态固本重构:遵循生态本底,联通城市绿心山系与夹河的生态走廊,也延续原有大部分的水网体系, 强调以人为本,与城共融的蓝绿格局。总体提供的多样性生态空间占总面积35%,与长达25 km的城市自然界面。
(3)交通互联通达:通过高效分流路网,解决枢纽快速始离与城市到发系统有序组织的道路交通;倡导公交绿色出行、综合枢纽+轨交+慢行的多层次公交导向规划;打造12 km的城市公交环廊系统串联各个片区节点,提升多模式公交换乘的便捷度与舒适度。
(4)山水都市形象:以山水依城,减量提质,舒展紧凑为目标,建构“枢纽之城”的整体风貌,并强化片区的结构特色、蓝绿体验及内部场所营造。通过制定“总体—片区—地块”三级风貌管控制度;聚焦开放空间活力、街道空间品质、山水城相融的城市天际线和多元建筑特色四大风貌要素,进行全局精细化把控。
2.2.2 整体发展结构和定位
(1) 整体发展结构:总体以“一核五副、双轴四区、城市环廊”为功能结构,形成近远结合、弹性成长的土地利用布局。总体承接高铁枢纽为核心带动,以轨道一、二号线形成双轴,串联枢纽和四大片区中心;枢纽核心区以高铁枢纽和站前创新商务功能引领,并以西拓展核心综合配套服务,提供国际化的教育、医疗、康体服务配套功能;远期在东侧配合新区产业双创升级,打造创新升级区,预留核心空间的拓展。荣乌快速以北的片区,从东北部延续莱山行政中心的莱山活力区,到从西北部更接近自然的城绿休闲区,凸显高质量的绿色宜居宜业环境(图5)。
(2) 项目定位:整体打造烟台南站新区成为具有区域发展竞争力的“智创新高地、烟台新门户”,驱动新区的持续发展。以智创高地构筑创新产业升级的融合的平台,以山水门户形象整合生态自然与文化的城市空间。整体高铁新城将成为共建区域合作新能级辐射核心(图6)。
图5 总体功能结构图
图6 总体鸟瞰图
(1) 枢纽设计趋势
针对未来高铁枢纽的发展,基于TOD公交导向和站城一体的开发理念,高铁枢纽核心区呈现出以车站为中心的高度复合集聚型开发模式,即连接枢纽站及周边街区进行一体化的开发建设。枢纽将和周边相邻的城市地区相融合,与城市功能进行深度整合,推崇绿色交通与健康生活的理念,构建更生态、更智慧、更文化的新型城市活力片区[4]。
(2) 核心区空间布局
烟台高铁枢纽核心区也是新城发展的起步区,是烟台南部的发展新引擎,城市形象展示新客厅。核心区以国际商务创新枢纽为核心,打造高铁枢纽的门户形象,同时以国际生活服务核心结合复合生活片区提供国际化的配套设施和生活体验;商务和生活板块以中央创智公园结合复合环廊进行有机联动发展(图7)。
本项目以烟台南站周边3 km2范围内枢纽核心区的城市设计要点为例来探讨该尺度的枢纽区设计趋势,团队从以下四大方向提出设计发展策略。
图7 高铁枢纽核心区图
2.3.1 通过塑造有影响力的标志性形象,创造城市独特的个性
高铁车站是城市的门户,也象征城市整体的形象,是塑造城市特征重要的要素。车站空间形象的塑造,站体本身的设计及相邻地区的公共商业文化设施的导入都有助于车站公共性,文化性的提升[5]。
在本项目中,设计考虑到核心区东部以枢纽站房为核心地标,站城相望;站前广场端正大气,东西两侧的建筑形态塑造枢纽建筑轮廓的舒展,并延伸部分枢纽带动的相关商业和文旅功能。广场以外利用现状地形高差与保留原有水体,形成站前广场与城市水体刚柔相济的过渡空间,文化设施、星级酒店、游客中心、创新交流与产业体验馆,环绕湖岸,是旅客与市民体验高铁新区的城市客厅。
2.3.2 通过交通立体化设计, 营造魅力的城市空间
以高铁枢纽站为载体催化周边发展,倡导立体化的一体建设,通过结合地形,地上地下结合形成立体空间,并通过车站引导形成多层次的慢行系统(图8)。利用轨道交通带来的地下商业空间优势,将轨道交通空间与步行空间、商业设施、文化娱乐等功能整合起来[6]。枢纽核心城市空间从二维模式转向了立体的三维模式,注重地下与城市景观空间和交通的连接融合。立体分层融合促进建筑空间联系城市绿地,广场步行进入整个城市公共环境之中,高铁枢纽站更好地促进空间衍生城市多元功能的融合。
图8 站点枢纽区效果图
本项目综合自然地势和受机场严格限高影响,突显枢纽站房的地标感,站前建筑群限高以50 m为限,总体布局呈现西高东低。站前南北中轴两侧建筑高度较低,并通过阶梯式布局,高度逐步向山海南路和中央公园递增。从宏观格局上也兼容了站前广场的大气与街区人性尺度。微环境的立体分层设计,形成枢纽到达大厅—湖面—临水的24 m慢行层与30 m的道路层,达到人车分流和人流活力的连续渗透。营造阶梯式商业界面,通过地下空间地面化、缓坡与错层设计、链接慢行层和道路层,丰富了街区多层次的体验度,并延伸多层的商业价值(图9)。
2.3.3 通过用地混合和弹性发展模式,打造功能复合化街区
图9 枢纽核心区立体分层概念图
在枢纽周边的开发应避免功能的单一化,导入商务、商业、文化、娱乐、生活服务设施等高度复合的城市功能,有利于吸引多样化的人群和保持繁华的城市中心[7]。倡导底层的商业功能连续性,并且强化垂直空间的功能复合,同时,文化设施的导入也与可以促成人们驻足停留的城市生活空间,极大丰富了枢纽站的功能特色。
本项目中,核心区内倡导复合用地模式,提出综合用地的模式,多种不同类型混用地,强化工作与生活的多元融合方式(图10)。部分的商业、商办、研发等用地允许融入不多于50%建筑面积的其他功能(包括居住、酒店、公寓、办公),以提高用地开发的市场适应能力和弹性。另外,由于核心区受到机场限高影响,总体土地容积率和高度受到一定限制;考虑到机场远期搬迁的可能性,预留部分核心用地弹性增长的可能性,建议沿轨道站点周边远期可提高开发容量和建筑的高度(图11)。
2.3.4 设计管控从粗狂式规划管理向精细化城市设计引导的转变
烟台南站地区是区域性的枢纽和服务中心,为塑造枢纽品质空间,注重核心场所感的营造,规划特别注重通过对公共空间领域管控以及街道界面的指引。
本项目在核心区倡导小街区,密路网的格局:地块长150~200 m,宽100~150 m。设计通过对街道断面和界面的控制和引导,增加街道步行空间,强化沿街连续的商业界面,创造活跃的人性尺度的街道空间营,以激发枢纽中心区空间的活力[8]。对于特色街道空间,提出融合地上下空间的立体街道管控,对街道步行空间,下沉广场,二层连廊等提出设计引导。
图10 混合用地模式建议图
图11 预留远期生长的空间设计图
为保证街区和公共空间的形态品质,核心区对建筑退界、建筑贴线率和沿街建筑的活跃性都做出了明确规定:①为创造丰富的城市/社区活动场所,形成亲切舒适的街道环境,减少不必要的退让,提高用地效率,局部允许零退线。②规定沿核心空间和面向交通枢纽的建筑贴线率不低于80%,沿主要道路和重要生活型界面的建筑贴线率不低于60%;③临街建筑界面的底层活跃界面要求不低于60%。
另外,在核心区街道断面设计时考虑智慧街区的弹性转变设计,以适应未来十年内,自动驾驶对道路空间的可变性和兼容性的发展趋势,例如5G网络覆盖、慢行网络与共享化智能运载工具共享路权,对道路、交叉口通行权智能分配。
高铁枢纽新区的规划建设,作为城市转型升级的重要引擎,是值得规划师去认真思考与研究的问题。烟台南站新区的规划设计在发展和设计策略等方面进行了一定的探索,总结了枢纽发展的设计趋势。
但同时,如何借助枢纽站点推进周边区域的发展,不仅依赖于良好的规划设计,还需要与开发实施机制的结合。目前由于很多站点属于国家铁路局和政府管辖,站点只是建设成为单纯的交通站点;同时现有的土地使用管理方式在推进混合使用的配置方面也存在一定难度;都需要规划编制和管理更有灵活性。随着铁路公司与地方政府的深化合作,转变过去行政导向的决策思路,更多考虑土地价值和城市效益的结合,将有利于高铁新区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