饶莲
[摘 要] 为了研究建筑测量课程对建筑工程技术学生专业能力的影响,特组织了一次问卷星网络问卷调查,调查中着重从建筑测量员的岗位专业能力和情感能力等方面展开论述,发现建筑测量课程中融入了项目化实训教学,对教学进行了改革,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学生专业能力的发展有了很大的进步,提高了学生解决专业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了学生团队合作、科学严谨的态度、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安全文明施工的能力。培养出的学生更加符合建筑测量岗位能力的需求,更符合企业和行业对建筑测量员岗位能力的需求。
[关 键 词] 建筑测量课程;问卷调查;教学改革;项目化教学;学生岗位专业能力
[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0)48-0218-02
一、建筑测量课程学生专业能力评价分析研究的背景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飞快发展,建筑行业尤其是装配式建筑的发展犹如雨后春笋蓬勃发展起来,装配式建筑是将新型的装配式建造技术和可持续技术相结合的新型建筑,它需要很多测量技术人员在现场拼装完成。所以建筑测量在建筑行业的地位越来越重要。随着我国教学改革的推进,建筑测量课程根据建筑测量员岗位能力要求以项目驱动式来设置教学活动方案,达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目的,对学生建筑测量专业能力评价分析,可以全面地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建筑测量专业知识、职业能力等进行综合评价,为参测学生和企业用人单位提供测评分析报告,参测学生还可以获得个人职业发展选择测评报告和就业岗位素质与胜任能力测评报告。学生职业能力水平不仅能对学生综合素质做出判断,还能为学校进一步改进学生培养方法提供依据。通过对学生职业能力的评价,找出学校办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反馈学生对学校和各职能部門进行的各项教育活动的意见和建议,了解在校学生素质的总体情况,发现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为学校做出科学决策提供服务。
二、建筑测量课程学生专业能力评价分析研究调查方法和过程
(一)调查对象
全体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和造价专业学生。
(二)调查方法与过程
通过问卷法在毕业的学生中进行问卷调查,调查的学生人数有133人,数据采集采用网络采集的方式,采用“问卷星”问卷调查服务采集数据,之后整理问卷,数据分析,调查结果总结,撰写调查报告,总结经验。
(三)问卷设计
根据学生专业岗位能力的分析制定本文,将问卷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共5个问题,概括了建筑测量员的岗位专业能力。第二部分共4个问题,概括了建筑测量课程的岗位职业能力,最后一个是开放式问题,请调查对象对建筑测量课程提出建议和意见。
三、建筑测量课程学生专业能力评价分析研究调查结果分析
(一)行业企业关注的专业能力合格标准分析
根据建筑测量学生专业能力评价调查问卷分析
1.建筑测量员具有哪些岗位职业能力
此次调查问卷学生人数为133人,从问卷中测量员具有哪些能力中可以看出:具备施工放样的能力,具有熟练掌握测量仪器解决问题的能力的选项有127人,占95.49%;具备一定的数据处理和整理资料的能力选项有116人,占87.22%;熟练掌握建筑测量施工验收规范和要求选项有114人,占85.71%;具备用CAD制图和计算机应用能力选项有67人,占50.38%。从这些数据可以分析得出行业企业关注的专业能力的合格标准是:首先是具备施工放样的能力,具有熟练掌握测量仪器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最重要的能力;其次是具备一定的数据处理和整理资料的能力和熟练掌握建筑测量施工验收规范和要求的能力;最后是具备用CAD制图和计算机应用能力。
2.建筑测量员具有哪些社会情感能力
此次调查问卷学生人数133人,从问卷中测量员具有哪些社会情感能力中可以看出:具有团队合作能力的选项有127人,占95.49%;具备科学严谨的态度的能力选项有117人,占87.97%;良好的沟通能力的选项有119人,占81.95%;具备安全文明施工的能力选项有116人,占78.95%。从这些数据可以分析得出行业企业关注的专业能力的社会情感能力合格标准是:具有团队合作、科学严谨的态度、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安全文明施工的能力。
3.建筑测量员在测量过程中具有哪些能力
此次调查问卷学生人数133人,从问卷中测量员在测量过程中具有哪些能力中可以看出:具备仔细认真安置调整仪器的能力选项有120人,占90.23%;具备读数准确的能力选项有123人,占92.48%;记录整洁选项有108人,占81.2%;具备测量仪器的核定、校正能力选项有120人,占90.23%。准确快速操作仪器的能力选项有111人,占83.46%,从这些数据可以分析得出行业企业关注的专业能力的合格标准是:具备仔细认真安置调整仪器、读数准确、记录整洁、测量仪器的核定、校正和准确快速操作仪器能力。
(二)学生课程学习后专业能力增长程度分析
根据建筑测量学生专业能力评价调查问卷分析:此次调查问卷学生人数133人,从问卷中的相关题中可以看出:学生认识和使用了微倾式水准仪、自动安平水准仪、电子水准仪、DJ6、电子经纬仪全站仪、RTK这些仪器的比例分别是29.32%、58.65%、71.43%、65.41%、85.71%、80.45%,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学生使用常用仪器和先进仪器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提高,课程建设后学生的专业能力得到了提高。学生学习完高程测量后,水准仪可以解决工程上的哪些问题?图表中可以看出:解决工程平整场地问题占93.23%、坡度线占71.43%、50线占61.65%、四等路线水准测量占47.37%,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学生参与实训教学的积极性在提高,尤其是水准仪解决平整场地的工程实际问题的比例最大,也突出了学生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提高,课程建设后学生的专业能力得到了显著的提高,符合建筑测量岗位能力的需求,迎合企业和行业对建筑测量员岗位能力的需求。
四、建筑测量课程学生专业能力评价分析研究的基本结论
(一)基于专业能力合格标准课程教学成效
經过项目化教学改革和课程建设,建筑工程测量课程的教学标准、实习指导等教学文件不但齐全,而且具有相当的合理性和先进性,教学中由于采用了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和考核方法,使得教师的授课与学生的学习达到最大程度的和谐统一。教师教法得当,学生学习兴趣盎然,取得良好的理论学习效果,尤其是实践教学效果显著,促进教师投入更大的精力用于教学效果的改善。
建筑工程测量为我院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四门专业核心课程之一,也是院级能力本位课程,由“双师型”教师(副教授/高工)担任课程负责人,亲自授课,教师结构合理,整体素质较高,教学态度认真,授课教师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实践指导能力,把好了理论、实践教学关。为了强化实践教学、加强与生产实际相结合,学校投入了大量资金购置了全站仪2台和53台常规测量仪器。理论教学十分重视集体备课→课堂教学→课后作业练习、批改、反馈→习题集强化训练、讲解→考教分离五个教学环节。在实习方案的设计中十分重视可操作性、可考核性、可组织性。在实践教学环节中十分重视教师演示教学→8个课堂实验→一周的测量基本功训练→仪器考核→一周的测量模拟方案训练→实地施工测量、参观六个教学环节。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相融合,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视野开阔、能力增强、学以致用。通过理论教学以及大量实习等教学环节,学生掌握了测量的基本理论、测量仪器的使用及检验方法,具有承担建筑工程测量施工放线的能力。
(二)肯定的结论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毕业生的施工测量能力达到上岗即能顶岗,实现了课程总目标,完成了职业岗位实际工作任务的需要,得到了用人单位的充分肯定。经过项目化教学改革和课程建设后学生的专业能力得到了显著提高,符合建筑测量岗位能力的需求,迎合了企业和行业对建筑测量员岗位能力的需求。
(三)需要改进的方面
由于学院实行了跨越式发展,每年的学生数不断增加,全站仪、GPS、RTK等设备还不能完全满足分组实习的要求,老师的学历层次还需进一步提高。
五、能力课程学生专业教育教学改进的建议
建筑工程测量课程团队的骨干教师继续发挥传帮带的作用,把本团队教师队伍建设成勤奋、好学、敬业、奉献、教学与实践经验均丰富的一流师资团队。进行课程整合及教学模式的改革,并在现有自编教材《建筑工程测量》的基础上进行改版,使之更符合高职教学的要求,完善本课程的网络资源。
参考文献:
[1]谢红.新时期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探析[D].成都:西南财经大学,2005.
[2]王晓惠,李海霞.基于技能大赛的高职英语课程学习情况调查报告[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7,36(10).
[3]龙月娥,徐宗玲.基于市场需求对接的会计专业学生能力培养[J].教学研究,2013,36(1).
[4]陈超.关于大学生就业的调查报告[J].黑龙江科学,2016,15(7).
编辑 鲁翠红